- 相關推薦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的課文教案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中沒有華美繁復的辭藻,沒有特殊的修辭,詩人就運用一些簡單的事物,景象,運用獨特的寫作手法以及合理的結構安排將這些平平凡凡的事物進升華,不僅使詩歌顯得樸素清雅,恬淡幽美。下面是課文教案,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了解陶淵明及其詩文并學習詩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品格
2、品味這首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
教學重點
逐步掌握詩歌鑒賞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詩中形象及語言的分析來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背《桃花源記》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文描繪了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勞動平等、自由的社會生活圖景,反映了作者當時現實生活社會的不滿和否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廣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和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二、介紹陶淵明及其時代背景:
陶淵明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名潛,字元亮,又字淵明,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東晉柴桑人(江西九江人),出身仁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馬,祖父和父親也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到他時家境已沒落。
少年時代由于家庭和儒經的影響,對統治階級抱有很大的幻想,有大濟蒼生的斗志,但由于門閥制度發展到頂點(另有九品中正制),使人才進退根本不以德才為依據,而是看人的門第高下、財產多少。“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勢族。”。直到二十九歲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幾次做的不過是祭酒、參軍等職,不僅濟世的抱負無法施展,而且必須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清楚地認識到官場的污濁,一度為彭澤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郵來縣,屬吏告訴他就“束帶接見”。他嘆道:“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就離職回鄉了。
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躬耕自資,他的歸田是對污濁現實完全絕望后采取的一條潔身守志的道路,后沖破封建剝削階級意識,親自參加勞動,這對當時文人來說,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既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勞動的價值,也在寫農民的共同勞動中產生樸素的勞動階級的感情,產生了傾向平等的思想。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杰出的詩人。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開創了“田園詩”體裁,成就最高。其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內容,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語言風格平淡自然,樸素中見真情,對后世創作有深遠的影響。
三、讀詩釋題:
1、 朗讀課文,注意節奏、字音
羈(jī) 曖(ài)
2、 對照注釋,疏通詞句
3、回歸農村過上田園生活。
四、賞析:
(一)學習第二層:
1、找出描寫田園生活的詩句,體會描寫順序。
“開荒到余閑”
由近到遠再到近。
2、落實幾個重點詞。
方:周圍 蔭:名詞作動詞,遮,形成樹蔭。
羅:排列 顛:巔
3、用散文化語言描繪。
內容包括:所做 所居 所見 所聞 所感
4、品味重點詞:
(1)守拙:
這是和官場中權謀機詐的“取巧”相對而言,“守拙”就是“傲然自足,抱樸含真,抱樸守靜”的意思,是一種鄙視功名利祿,潔身自好的清高品格,作者借此自慰(欣慰)。
(2)曖曖、依依
曖曖:寫出村落屋遠,模糊不清。
依依:描繪遠處炊煙的動態。
雖無人出現,但寫出了人們生活的環境,令讀者想象--那里住著生活質樸怡然自得的人們。
(3)總結田園生活的特點:
寧靜、恬美、閑適。
恬靜、幽雅,空闊而簡陋,一片寧靜、一片和諧、一派迷茫、一派朦朧,這是美似仙境的田園,讓詩人棄官歸隱,流連忘返。{農村的城市化和城市中某些人的走向農村(文明的異化)}
捕捉住農村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畫出了優美畫畫,有近有遠,有聲有色,有淡有濃,有活潑有生機,有樸拙自然的趣味。而這一切又與詩人在官場上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里詩人用歌頌田園,無言地批判了官場的傾軋、爭斗、混亂、險惡,表明了詩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靜、和諧的心境
(二)學習第三層
1、品味塵雜、余閑
A、塵雜:人世間的雜務,指官場的案牘及應酬一類的瑣事。
虛室:空寂的房間(也可喻心),實指無官一身輕,沒有人事滋擾的悠閑。
B、想像一下有什么余閑?
調素琴,閱金經、務耕織、發幽思等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作者回歸園田有怎樣的感受及心情?
久:悔恨之意
復:輕松欣喜。
(三)學習第一層
思想決定行動。到底是什么樣的個性思想促成了這次回歸呢?
所愛:丘山
所憎:俗韻:氣質、性格、情趣、社會風尚,就讀書上而言是學而優則仕。
塵網:官場。
所思:戀 思
品味:誤:多少辛酸、滄桑。
(四)總結主旨
厭惡官場,熱愛田園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五、背誦
相關閱讀:原文與賞析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1、注釋
南山:指廬山。
稀:稀少。
興:起床。
荒穢:形容詞作名詞,指豆苗里的雜草。穢:骯臟。這里指田中雜草
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晨興理荒穢:早晨起來到田里清除野草。
狹:狹窄。
草木長:草木叢生。長,生長
沾:(露水)打濕。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無違: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違:違背。
2、譯文
南山下有我種的豆地,雜草叢生而豆苗卻稀少。
早晨起來到地里清除雜草,傍晚頂著月色扛著鋤頭回家。
道路狹窄草木叢生,夕陽的露水沾濕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濕了并沒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3、賞析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勞作的地點:南山;勞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與"稀"形成對比,寫出了作者不善勞作的特點,同時也寫出了勞作的艱辛。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交代了勞作的時間:一整天;寫出了勞作的艱辛,"帶月荷鋤歸"寫出了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獨自一人,卻有一輪明月相伴。月下,詩人扛著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中,的一幅美麗的"月下歸耕圖"暗示了這種艱辛在作者眼里是快樂的。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寫出了勞作的艱辛,為后文寫"衣沾不足惜"做鋪墊。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點明主旨:寫出了勞作的艱辛,但這種艱辛在作者看來是快樂的,因為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沒有被違背,暗含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官場黑暗社會污濁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潔傲岸,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
陶詩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于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種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后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
拓展閱讀:《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鑒賞
陶淵明創作了大量田園詩,開創了田園詩派。與中國文學史上前前后后諸多的田園詩人相比,陶淵明最大的特色就是親自參加了農業耕作,并在詩中真切地表達了其中甘苦。他自述參與農耕的詩作共有六首,其他一些詩也涉及農耕,但并非專寫此事。在這幾首詩中,以這首《歸園田居》(之三)與另一首《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最為人稱道。
初看,此詩平淡無奇,淡到幾乎看不見詩,但卻得到人們的欣賞并廣為傳誦,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陶淵明的視角是詩人的,不是普通農夫的,他所表達的是只有詩人耕作才會產生的感受,不同于田者自歌。他看似平淡的語言中蘊含著樸厚悠遠的詩的神韻,在平平常常的敘說中,寫出了一個寧靜而豐足的精神世界。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我們不妨從他對農耕的態度講起。
詩作開頭兩句說:“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開篇十分自然樸素,詩人在南山下種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況是草很茂盛,豆苗卻稀稀疏疏的。面對這種情況,詩人是什么態度呢?地地道道農夫的態度,很可能是要焦慮的,或者干脆放棄了,而詩人卻欣然接受。豆田如此荒蕪,他還要精心侍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一大早就起來去清除雜草,直到月亮出現在天空才扛著鋤頭回去。為了這長得稀疏的豆子,詩人還要在草木叢生的狹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間的露水打濕了衣裳。讀到這里,人們不禁會產生疑問,這么做值得么?詩人最后道出了種豆之意,原來豆子的豐茂與否,并不是他特別掛心的,衣服被沾濕更是小事一樁,他在意的是另一件對于他整個的生命都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但使愿無違”,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他的意愿究竟是什?這首詩沒有說,我們可以從詩人其他的詩作中看出來。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二)云:“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雖然一年過去到底種了多少地,收獲有幾多,詩人從不曾考慮;可是在農事耕作里遇到的事情大多讓他心神舒暢。因而,他吟詠不輟,虛掩柴門,甘心做個耕作于隴畝之間的百姓。依循同一思路,豆子多少,詩人并不計較,關鍵在于他能在農事中得到樂趣,覺得做個農夫挺不錯。《西田獲早稻》一詩在備述農家事之后,亦云:“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嘆。”可見,詩人的意愿就是能在田園安居,過著自食其力的耕種生活。
早起晚歸去耕種,詩人也認為是苦差事,他之所以不說它苦,是因為怕辜負了自己的心志。而且,盡管耕作讓人四體疲勞,可沒有外界特別的憂患干擾,人的心靈能夠得到安寧。他說:“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丙辰歲八月中于下巽田舍獲》其一)“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 (《西田獲早稻》)在《歸園田居》(其三)這首詩里,詩人就不僅不言春作苦,而且還寫了他在種豆一事中得到的淡淡的欣悅。
文人士大夫對于耕作,還有兩例可以與陶淵明相對照,從中更可以看出陶的個性特點。漢代司馬遷的外孫楊惲,曾作有歌詩,也言及種豆。陶詩首二句可能受到楊的啟發,也可能根本未受楊的影響,二人所言之事類似,只是偶合而已。不管真實的情形如何,我們都能夠看出他們對種豆所持的態度是有很大差別的。據《漢書·楊惲傳》載,楊惲被廢為庶人之后,“家居治產業,起室宅,以財自娛。”他過著以財自娛的生活,看起來沒有親自參加耕作的可能性更大些。但他在《報孫會宗書》中卻說:“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以給公上。”不知何者為是。楊自云酒后耳熱,仰天拊缶歌呼其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他也在南山種豆,但卻聽之任之,根本不加整治,由它自生自落。因為他認為,人生應當及時行樂,想富貴還不知要等到什么時候。由此看來,楊惲即使真的自己耕田,也只是用以發泄悲憤而沉淪的情感罷了,與陶淵明耕種以求食的樸素目的,在耕種中得到精神愉悅的態度截然不同。
陶詩中談及“理荒穢”,這讓人聯想起另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從屈原的詩作中,我們看不到種豆的事情,不過他有對種植的表述。《離騷》云:“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屈原自云栽種了百畝香草,并對這些香草寄與了厚望,希望它們長得枝葉峻茂。如果香草枯萎斷絕,他不會為之悲傷,可是香草卻變得蕪雜污穢,改變了自然的芬芳高潔品質,這讓詩人哀嘆不已。屈原可能真的種植過香草,但詩中并非重在寫植草種花,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賦予此事以象征意義,指的是詩人曾培植教育過一些弟子,可是,他們卻和政治上的反動者同流合污,失去本來的貞正品格,使詩人深感痛心。
與楊惲和屈原相比,陶淵明既不像楊惲那樣對南山之豆不聞不問,也不像屈原那樣有所寄托,他對農耕之事抱著客觀而且坦然的態度,不管豆苗繁茂與否,他都盡心盡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穢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求得怎樣的豐收,他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種植豆苗,別是一種順任物之自然,順任人之自然的態度。他在種豆除草這樣極平常的事情中,發現了樂趣,實現了自我,得到了心靈的寧靜,看似平淡的語句因此飽含醇厚的詩意。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也有卓越之處。與詩人自己其他的作品比較,就能夠略知一二。比如,同是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表述,《西田獲早稻》云:“晨出肆微勤,日入負耒還。”此詩則云:“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理荒穢”所說行動的指向性就比“肆微勤”具體多了,而且“帶月荷鋤歸”一句不僅有形象,還寫出優美溫馨的意境,詩中有畫,真切生動。有此警句,全詩生輝。詩人是“帶月”而歸,而不是月照而歸,這樣的措辭,就突出了人的主體性,流露出人物的風神,流露出人物對周遭景物的喜愛,雖然這欣喜是那樣的淡,讓人幾乎不能覺察。富于形象性,篇有佳句,也是這首詩受人喜愛的一個原因。
詩的語言平淡古樸,具有漢魏風格,不避重復就是一證。豆,草,沾衣等字樣在短短的四十個字的小詩里,都重復出現,作者并不選擇其他的語詞來代替,這在近體詩中是很少見的。然而這些語詞的重復并沒有給人累贅之感,反而讓人覺得親切樸實,仿佛詩原本就在作者胸中,是自己流出來的一樣。他信口而吟,卻自有旁人不能及的一片曠遠散談,天然渾成,真是令人企慕。
就結構而言,不斷的轉折是本詩特色。豆苗稀就不要種了吧,可詩人還津津有味地早起晚歸去整治。言及歸來,似乎已經無話可說,詩人轉而言說道上草木長,晚露打濕衣裳。沾濕了衣裳大概要抱怨了吧,他又說不足惜,只要不違背心志就行。就在這不斷的轉折中,詩人完成了一幅他心靈的風景畫。轉折雖多,卻毫不費力,沒有刻意為之的痕跡,如果不是性情本來就平和,如果不是語言的功力深厚,是不可能達到這一境界的。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的課文教案】相關文章: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的經典教案04-10
《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教案04-19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教案04-12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教案03-24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經典教案04-06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03-25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課文教學03-25
《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課文教學03-22
課文《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教學設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