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歸園田居(其一)》教學
《歸園田居(其一)》只覺得自然平淡,其實構思安排,頗有精妙。下面是記《歸園田居(其一)》教學,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該詩共計20句,看上去容易,實際學生背誦時容易磕磕巴巴。通過詩句翻譯把握層次,可以較快、較準背誦。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前八句都是寫的歸田園的原因:本性難違、后悔做官、思念故園、堅守本心。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中間八句寫的是歸居田園的樂趣,眼前之景和遠處之景結合,靜景和動景結合。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最后四句再次抒發心志,表達重獲自我的自由快樂之感。
敲黑板,重點字:羈、蔭、曖、顛、樊。
二,通過對詩句的品讀,體會陶詩“自然醇厚”的特點。
蘇軾評價陶淵明的詩歌“質而實綺,瘦而實腴”,意思是在看似平淡自然的描寫中,蘊含了醇美豐富的內容。小組討論:
①該詩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田園風景?
②從景物特點、寫景手法、情感寄寓等方面分析這幅田園風景的美感所在。
(明確一點:這首詩中所選的農村生活景物并非普通,而是經過作者的審美提煉的,只是其中醇美豐富的內容不僅指所寫之物,而是指其中筆法、情感)
①這首詩通過描寫茅舍草屋、榆柳桃李、雞鳴狗吠等鄉村景物,描繪了一幅清新、恬淡、悠然自足的'鄉居田園風景,營造了一種自由的氛圍,從而表達了作者自由閑適的情感。
在對②的回答中,許多學生人云亦云地寫到“1,白描手法,描寫平淡質樸 ,不加修飾,極為精煉自然,而又蘊含著詩意。2,對比手法,將田園景色和現實中的官場形成對比,進一步突出作者返歸田園的喜悅”。看似美妙的對“白描手法”的解釋實際上虛無縹緲。
將“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改成“方宅十二畝,草屋八間半”有何不妥?陶淵明難道對自己家的屋宅具體多少還不明確,為何用約數來寫呢?可引導學生思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若改為“望南山”,便顯得刻意生硬了。此處的約數的使用恰恰體現了作者自由的心境。正是不為外物束縛,才能有對理想的堅守。同時,需要明確的是,折合成現在的土地面積,換算下糧食產量的話,陶淵明家當時一家七口,十余畝耕地僅夠糊口,住房面積也是狹窄的。但是,這并不能約束偉大自由的心靈。
借用蘇軾的評價“質而實綺,瘦而實腴”,從在看似平淡自然的描寫中品味醇厚的美感:1,景物特點:富有生活情趣,飽含深情。
2,寫景手法:(1)看似平白,實則奇崛——“十余”“八九”這樣的約數最為符合作者恬淡自由的心境,雞鳴狗吠代表的是安閑自在、依然自樂的田園生活,也是作者的理想境界。
(2)擬人手法的運用——賦予了樹木、炊煙人的情態,充滿了深情。
(3)比喻手法的運用——形象生動表現了回歸的心情,尤其是以“羈鳥”、“池魚”自喻,表達渴望擺脫束縛急迫的心境。
(4)動靜結合的手法,寫出了一幅生機盎然富有情趣的畫面。
3,情感:表達了詩人掙脫世俗塵網、回歸精神家園、重獲自我的欣慰與喜悅。
詩歌教學,越落實到無疑之處越實在,越能讓學生學有所獲。
拓展閱讀:陶淵明的主要成就
田園詩
兩晉時盛行玄言詩,思想內容空虛狹隘,浮淺乏味。而陶詩異軍突起,平淡自然,為當時沉悶的文壇吹進清新的春風,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詩表現了淳樸的農村生活情趣,描寫了恬靜優美的農村風光,既表現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又表現出堅決與污濁政治決裂的情操。他的詩描寫鄉居生活,謳歌勞動和躬耕自給,這些都是以前的封建文學中所沒有的,如《歸園田居》、《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等。
詠懷詩
以及敘寫時事的詩,如《飲酒》、《雜詩》《讀山海經》、《詠荊軻》等,表現了陶淵明歸隱后對政治的關心。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就是詩,除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著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飄然。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是一個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
其它詩作
部分詩作有“樂天知命”,“委任自然”,消極避世的消極思想。
【記《歸園田居(其一)》教學】相關文章: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06-07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05-09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12-01
《歸園田居 其一》教學11-25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教案11-19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記錄12-20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札記05-15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案05-08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設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