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教學實錄
(一)
這是一節關于陶淵明的田園山水詩的講析課,我在上課過程中沒有就詩論詩,而是從“真”的審美上居高臨下地使學生明白《歸園田居》的思想。
(二)
師:初中學過《桃花源記》,誰能說說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生七嘴八舌)
生:景色怡人。
生:人人勞動,人人平等,沒有剝削,沒有壓迫。
生:自給自足,豐衣足食。
生:與世隔絕,幸福快樂。
生:熱情好客,淳樸。
師:很好,但我們知道這樣美好的桃花源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陶淵明為什么要創造這個理想國呢?(目光掃視教室一周,示意舉手的學生回答)
生:當時的黑暗,政局動蕩,陶淵明想以這個幸福的世外桃源來寄托自己的祈求安定的理想。
師:這是從社會及局勢方面來分析的。陶淵明生活的東晉政局混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渴望有一個安定的生存環境,桃花源正是這樣理想的居所。
除了社會及局勢方面的原因外,我們還要看到同時期沒有其他文人創作類似的文章,所以還應關注陶淵明本人的思想。
生:陶淵明本人也向往這樣的生活。
師:中國文人受儒、道、釋的影響巨大。東晉時佛教還沒有傳入中原,所以我們分析陶淵明受到儒家與道家的影響。根據桃花源的內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思想中的道家的影子:無君、無壓迫、人人平等和平相處。(及時加進陶淵明的生活及思想歷程)
另外補充一點,二十九歲到四十三歲時官時隱生涯使陶淵明更清晰地認識了官場的黑暗,對現實的失望使他更清醒地認識到自然才是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只有在自然中人才可以發現自己的純樸天性,即“真”。莊子說“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易也。”“真”的屬性不是外界施加的,也非外物可改變。當人們處于心靈自由、神定氣閑時反照自己的內心就可以發現這種質樸無偽,這時人安定了,可以靜心觀照,人與自然就和諧地化為一體,達到物即我,我即物的“無我”之境界。
請同學們閱讀《歸園田居》,找出詩中描述田園風光的詩句。
生: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師:這些尋常的農村風光,為什么會被陶淵明寫得這樣美?(抓住詩中你需要的東西來說,只講一面,不必兼及其它)
生:這些景是農村中最平凡最普通的,可是正是在這最常見的景物中能最好地體現陶淵明對鄉村的喜愛。
生:這些景物中可以看到桃花源的影子。十余畝地,八九間屋子,如果沒有剝削足夠一家人安定幸福地生活了。房前屋后林木成陰,狗吠雞鳴各不相擾,一派祥和。
師:很好,這就是《歸園田居》結尾處的詩眼“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解釋:官場是庸俗、卑污的,它使人喪失了天然純樸的本性,失去了人的真善屬性,只有在面對真實無偽的自然時,人的心靈才會放松,才會發現自己與環境是和諧相處的,才能達到無我之境。
(三)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高中語文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高中的語文課一直讓大部分學生提不起興趣,其中一條原因便是老師太偏重于語法邏輯教學和文本過細剖析,其結果是學生失去了對閱讀文本的興趣。現在我想改變一下教學方法,以拓寬學生知識面來帶動對教材的賞析。重在對文本的鑒賞審美,少一些對文本的分析。讓學生自己多閱讀和思考,少聽一些說教。為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必須首先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我們都有一種體會:站的高才能把事情看透。當我們在初中時讀初中文本會覺得有一些難度,高中時閱讀高中文本又覺得有難度,可是這時回頭讀初中文本又會覺得容易了,同樣道理,我們為什么不站的高一些讓學習更容易呢?基于這樣一種考慮,我在講這首《歸園田居》時便從陶淵明的“桃花源”理想入手,桃花源是一種“自然”的社會,這里人人自耕自食,真誠相處,無競逐無欺詐,甚至無君無臣。歸結起來,陶淵明的社會觀和人生觀都以“自然”為核心。他向往的社會是和平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意趣的鄉村。由于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數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靜穆”。但在這背后,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深感無所寄托的焦慮。 陶淵明的思想,是以老莊哲學為核心,對儒、道兩家取舍調和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自然”哲學。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一種“自然”的社會。他常常把儒家虛構的淳樸無爭的上古之世與道家宣揚的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結合成一體,作為理想世界來歌頌。講透了“真”,學生明白了物我相融合,物我合一,達到“無我之境”,這首詩就不必再多說了。
在閱讀教學上,有專家提出了幾項看法:
1、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教師只是指導。
2、閱讀量要大。
3、尊重多元化閱讀。
4、把帶著問題來讀轉變為讀出問題來。
閱讀教學要想真正拓展開去,我們的學生要有充足的儲備,我們的語文老師要給學生們創設讀書的氛圍和條件,隨后在課程的傳授上我們才可以將文本的解讀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外化出來。現在有部分老師仍舊沿用以往的方法,將自己對文本的解析看作是唯一正確全面的,惟恐不能把自己的知識全部傾倒給自己的學生,可是學生又不領情,不愿意聽。其實,我們不必追求盡善盡美,不必追求講深講透,關鍵是學生能通過他們自己的閱讀,把自己的見解表達出來就好。畢竟不要忘了,最后我們的學生讀懂才是最終目標,讀出創造性的見解是我們閱讀教學的價值所在。
新的課程標準提倡創造性閱讀,鼓勵教師做一些大膽嘗試。在學生知識面還不很開闊的現狀下,我們只能盡可能地將學生已有的材料調動起來,將學生發動起來,將學生的注意集中過來,將課程的傳授靈動起來,將教書與育人綜合起來,為此,我們作為語文老師,自己的知識必須充足,我們的備課必須高屋建瓴,這樣,我們老師才能引導學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輕松而全面地解讀文本。
【《歸園田居》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歸園田居(其三)》教學實錄06-25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實錄10-27
《歸園田居》教學課堂實錄10-22
《歸園田居》(其三)教學實錄10-06
《歸園田居》課堂實錄08-30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教學實錄09-15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教學實錄09-04
《歸園田居》課堂教學精彩實錄10-24
《歸園田居》其三教學實錄01-06
歸園田居其三教學實錄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