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史·皮豹子傳》古詩文原文和翻譯
原文:
皮豹子,漁陽人也。少有武略。泰常中,為中散。太武時,為散騎常侍,賜爵新安侯,又拜選部尚書。后除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淮陽公,鎮長安。坐盜官財,徙于統萬。真君三年,宋將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楊難當,遂陷仇池。太武征豹子,復其爵位,尋拜使持節、仇池鎮將,督并中諸軍與建興公古弼等分命諸將,十道并進。四年正月,豹子進擊樂鄉,大破之。宋使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鎮仇池,至漢中,聞官軍已西,懼不敢進。豹子與司馬楚之至濁水,擊禽崇之,盡虜其眾,仇池平。未幾,諸氐復推楊文德為主以圍仇池,古弼討平之。
時豹子次下辨,聞圍解,欲還。弼使謂豹子曰:“賊恥其負敗,必求報復,不如陳兵以待之。”豹子以為然。尋除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進號征西大將軍、開府,仇池鎮將、持節、公如故。宋復遣楊文德、姜道盛寇濁水,別遣將青陽顯伯守斧山,以拒豹子。濁水城兵射殺道盛。豹子至斧山,斬顯伯,悉俘其眾。
初,南秦王楊難當歸命詔送楊氏子弟詣京師文德以行賂得留出奔漢中宋以文德為武都王守葭蘆城招誘氐羌。于是武都陰平五部氐人叛應文德,詔豹子討之。文德阻兵固險,以拒豹子。文德將楊高來降,文德棄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屬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師。宋白水太守郭啟玄率眾救文德,豹子大破之。啟玄、文德走還漢中。
興安二年,宋遣蕭道成等入漢中,別令楊文德、楊頭等率氐、羌圍武都。豹子分兵將救之,聞宋人增兵益將,表狀求助。詔高平鎮將茍莫干率突騎二千以赴之,道成等乃退。征豹子為尚書,出為內都大官。宋遣其將殷孝祖修兩當城于清東,以逼南境。天水公封敕文擊之,不克。詔豹子與給事中周丘等助擊之。宋瑕丘鎮遣步卒五千助戍兩當,豹子大破之。追至城下,其免者千余人而已。既而班師。先是,河西諸胡亡匿避命,豹子討之,不捷而還,又坐免官。尋以前后戰功復擢為內都大官。
卒,文成追惜之,贈淮陽王,謚曰襄。子道明襲。
(選自《北史》,有刪改)
譯文:
皮豹子,漁陽人。少年時代即有軍事才能。(北魏)泰常年間,任中散(官職)。魏太武帝(拓跋燾)時,任散騎常侍,賜爵新安侯,又授官選部尚書。后來又被授予開府儀同三司,晉爵淮陽公,鎮守長安。后因盜取官家財產,被流放到統萬。(太武帝)真君三年(442年),(南朝)宋的將領裴方明等人侵犯南秦王楊難當的轄地,攻陷仇池。太武帝征召皮豹子,恢復其爵位,不久,拜授他為使持節、仇池鎮將,督領關中諸路軍馬,與建興公古弼等人分統諸將,兵分十路并進。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正月,皮豹子進擊樂鄉,大破敵軍。宋派遣秦州刺史胡崇之鎮守仇池,(胡崇之的軍馬)到漢中,聽說魏軍已向西而來,心生恐懼,不敢前進。皮豹子與司馬楚之到了濁水,擊敗擒拿了胡崇之,全部俘獲了其部下,仇池被平定。沒多久,氐人又推舉楊文德為首領圍攻仇池,古弼討伐并平定了叛亂。
當時皮豹子駐軍在下辨,聽說圍勢已解,想回師。古弼派使者對皮豹子說:“敵人以其負敗為恥,必定要尋求報復,不如現在就派兵與之對陣。”皮豹子覺得有道理。不久被任命為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進號征西大將軍、開府,仇池鎮將、持節、公爵等照舊。宋又派楊文德、姜道盛侵犯濁水,另派將領青陽顯伯據守斧山以迎擊皮豹子。濁水城士兵射死姜道盛。皮豹子到了斧山,斬殺青陽顯伯,全部俘虜了他的士兵。
當初,南秦王楊難當歸順朝廷,(皇帝)下詔送楊氏子弟到京城。楊文德以行賂得以留下,逃亡漢中。宋封楊文德為武都王,讓他據守葭蘆城,招誘氐、羌人入伍。于是武都、陰平五部氐民反叛響應楊文德,皇帝下詔讓皮豹子討伐。楊文德領兵固守天險以阻擋皮豹子。楊文德將領楊高前來投降,楊文德棄城向南逃走,(皮豹子)俘虜了楊文德的妻子兒女、僚屬以及嫁給已故的武都王(楊)保宗為妻的(北魏)公主,并將他們送往京城。宋朝的白水太守郭啟玄率部解救楊文德,皮豹子大破敵軍。郭啟玄、楊文德敗逃漢中。
興安二年(453年),宋朝派其將蕭道成等人進入漢中,又令楊文德、楊頭等率領諸路氐、羌人馬圍攻武都。皮豹子分兵準備救援,聽說宋人增加了兵力將領,(皮豹子)上表請求援助。皇帝下詔讓高平鎮將茍莫干率領突騎二千人前往,蕭道成等人才撤退。帝詔征皮豹子為尚書,出任內都大官。宋派將領殷孝祖在清水以東修兩當城以威脅魏之南境。天水公封敕文攻打他們,沒有取得勝利。皇帝詔皮豹子與給事中周丘等人助其攻擊。宋朝的瑕丘鎮派五千步兵幫助戍守兩當,皮豹子大破敵軍。皮豹子追到城下,免死難的只有一千多個人而已。不久皮豹子班師。在此之前,黃河西部幾個胡人部落遁逃避命,皮豹子追討他們,無功而返,又因此而被免官。不久又因為前后所立的戰功,重新被提拔為內都大官。
去世時,魏文成皇帝追挽他,追贈他為淮陽王,謚號為襄。兒子皮道明承襲他的爵位。
【《北史·皮豹子傳》古詩文原文和翻譯】相關文章:
《北史王褒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7-05
《北史·傅永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3-24
《北史·堯君素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7-05
北青蘿李商隱原文翻譯12-02
柳宗元傳原文及翻譯09-10
王安石傳原文及翻譯10-27
韓愈傳原文翻譯11-09
韓愈傳原文及翻譯12-14
杜甫傳原文及翻譯04-13
杜甫傳原文與翻譯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