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懷古跡其三》古詩詞鑒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詠懷二首古詩詞鑒賞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詠懷二首古詩詞鑒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詠懷二首古詩詞鑒賞1
[唐]李賀
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
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
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
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
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
頭上無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見清溪魚,飲水得自宜。
注釋:
作品賞析:
【注釋】:
李賀因不得舉進士,賦閑在昌谷家中,盡管家鄉山水清幽,又能享受天倫之樂,卻難以排遣苦悶的情懷,因而借司馬相如的遭遇,發抒自己的感慨。
司馬相如,字長卿,是西漢著名文學家。景帝時任武騎常侍,武帝時拜孝文園令(管理皇帝墓園),都是閑散官職,與他的才華、抱負極不相稱。他悶悶不樂,終于棄官而去,閑居茂陵家中。
這首詩分兩部分。前四句寫茂陵家園的周圍環境和司馬相如悠閑自得的生活情趣。“綠草垂石井”五字,勾勒出一幅形態逼真、情趣盎然的畫面,烘托出清幽雅潔的氛圍:修長的綠草從石井欄上披掛下來,靜靜地低垂著,點出這兒遠隔塵囂,甚至連風的干擾也沒有,真是安謐幽靜極了。
“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在茂陵賦閑的日子里,司馬相如不僅有清幽秀美的`景物可供賞心悅目,還有愛妻卓文君朝夕相伴。面對知音的妻子,用琴聲傾訴心曲,望著她那在春風吹拂下微微晃動的美麗鬢影,怎能不陶然欲醉!
司馬相如才智過人,有著遠大的抱負,為什么竟僻處一隅以閑散為樂呢?后四句說明這是當權者不重視人才造成的結果。他在世時才氣縱橫,梁王與武帝卻“棄之如斷梗”,把他當成斷殘的草梗棄置不用,而他去世以后,“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漢武帝才把他遺留下來的那篇《封禪書》奉為至寶,躬行實踐,登泰山而祭天,至梁父而祭地。“金泥泰山頂”,那儀式和場面是何等的莊嚴肅穆,顯示出《封禪書》的價值和威力。而“惟留一簡書”的“惟”字又揭示了這種景況的凄涼可悲:難道滿腹經綸的司馬相如,其全部價值只在于這篇《封禪書》嗎?他那學富五車的大才和這筆少得可憐的精神遺產是多么的不相稱啊!作者詞斟句酌,用最經濟的筆墨從各個側面充分而準確地反映了司馬相如生前的落寞和死后的虛榮。
這首詩旨在抒發自己的怨憤之情,卻從描寫司馬相如的閑適生活入手,欲抑先揚。前后表達的感情迥然不同,猶如筑堤蓄水,故意造成高低懸殊的形勢,使思想感情的流水傾瀉而下,跌落有聲,讀來自有一種韻味。
第一首言失意;第二首自況。
注:
1:長卿懷茂陵:司馬相如,字長卿,病免,家居茂陵。茂陵,漢武帝陵。
2:綠草垂石井:閑居幽靜意。
3:彈琴看文君:司馬相如以琴心挑卓文君,文君乃夜奔相如。
4:春風吹鬢影:言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相得之好,亦想見其寂寞也。傳寫無聊之況如畫。
5: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梁王,梁孝王劉武。景帝時,相如為武騎常侍,帝不好詞賦,乃客游梁,與鄒陽枚乘等居,數歲,梁孝王薨,武帝乃用之,然終不大用也。
6:唯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一簡,猶一卷,言相如封禪書也。《漢書》云:王者告功于天,有金冊石函,金泥玉檢之封。此句言相如身后也。
7:日夕著書罷:長吉每旦騎馬出,遇所得,書投錦囊,有未足,及暮歸,足成之。
8:驚霜落素絲:素絲,苦思雕鬢毛也。
9: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詩》:"如南山之壽。"謂自苦如此,詎是久逺之期?
10:頭上無幅巾:不著冠,但幅巾束首。
11:苦蘗已染衣:苦蘗,果實色黃,可為染料。鮑照《行路難》云:"剉蘗染荷粉。"方扶南云:只言衣被皆苦。
12:不見清溪魚,飲水得自宜:此臨水而愧于游魚之悠然也。
詠懷二首古詩詞鑒賞2
古詩原文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
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
創作背景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死,太子曹芳即位,年八歲,曹爽、司馬懿掌文武大權,從此曹魏政權與司馬氏集團開始了尖銳的斗爭。在此期間,大量士人被殺,在極端黑暗恐怖中的廣大士人處于惶惶不可終日的境地,其文學創作時時流露出這種憂懼心態。
詩文賞析
曾國藩解曰:鳳凰,本阮公自況。沈德潛曰:鳳凰本以鳴國家之盛,今九州八荒無可展翅,而遠之昆侖之西,于潔身之道得矣,其如處非其位何。所以悵然心傷也。二人之解都可通。但尚有他解。
這首詩很可能是為嵇康的悼詩或者悼其下獄。首先,“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崗。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這與阮籍其他詠懷詩的起調大不一樣。所謂“感于哀情,緣事而發”,“師心以遣論”。這詩的起因應該不是自傷身世,苦無潔身之道那般簡單。且阮籍在詠懷詩中最常用孤鴻,孤雁自喻,桃李尚懼成蹊,自己不會自言鳳凰。其次,嗣宗寫詩語氣。“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顯得既愛其才,又幾分笑弄,更多無奈。況除卻阮嵇當時沒人能當鳳凰之喻。“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崗。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短短二十字寫的正是“性烈而才雋”“高情遠志,率然玄遠”的'嵇康。
阮籍卒于公元263年(景元四年)冬,與嵇康被刑在同一年。嵇康的下獄應該對嗣宗觸動很大。當時阮籍為司馬炎寫了勸進表,他希望嵇康能了解他的酒狂之意。
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凰”高潔(或“超然脫俗”、“清高傲世”)的品性。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的表現手法,以鳳凰自喻,抒發了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壯志難酬(或“報國無門”)的悲傷情懷。根據鳳凰“飲醴泉”、“棲山岡”、“徹九州”、“望八荒”的舉動,可以判斷出鳳凰志向遠大、高潔。顯然作者以鳳凰自比(自況),根據它的心情“催藏”、“恨”、“心傷”幾個詞及傷心的原因的描寫“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和“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獨苦悶、壯志難酬。
阮籍的《詠懷詩》歷來被譽為“曠代絕作”,同時也是絕對的難解之作,“百代之下,難以情測”。而飛鳥則是《詠懷詩》中最重要的詩歌意象,它們是阮籍主體人格的詩性外化,各種飛鳥意象體現著阮籍隱晦難測的內心世界。
阮籍的八十二首《詠懷詩》,直接用飛鳥意象者29首,間接用者13首,總計42首。這些飛鳥意象的淵源,可追溯至《國風》、《離騷》、《莊子》、《山海經》。《國風》中的自然物象,多用以起興;《離騷》的美人香草、俊鳥惡禽,多具象征意味,或以之刺激奸邪,或以之寓己高潔之志;《莊子》中的飛鳥意象,則多寓示不同的精神境界。而阮籍《詠懷詩》中的飛鳥意象,則三種意義皆有:他時而以俊鳥如鳳凰、玄鶴寓其高潔之志和現實追求;時而以高鳥如鴻鵠、海鳥寄其逍遙之夢;時而借孤鳥寒鳥起興,寫其孤苦之思。各種不同的飛鳥意象,折射出阮籍不同的心理側面,最終建構了阮籍復雜、矛盾的多重人格。《詠懷詩》第一首云:“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徘徊”二字,既為八十二首《詠懷詩》奠定了基調,也反映了阮籍和其他竹林名士共同的人格特點。
【詠懷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詠懷古跡(其三)》古詩詞鑒賞05-25
古詩詞鑒賞05-15
古詩詞鑒賞10-30
古詩詞鑒賞06-17
除夕詠懷古詩詞(精選46首)02-04
《清明》的古詩詞鑒賞07-26
古詩詞鑒賞常用10-29
登高的古詩詞鑒賞10-16
《對雪》古詩詞鑒賞09-15
《春寒》古詩詞鑒賞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