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 教案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下面是《化石吟》的教案,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并體味本詩的節奏感、韻律美。
2、培養熱愛科學熱愛文學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課前預習】
1、找出文中的生字詞,查字典,給它們注音、解釋,并學會運用。
奇幻:出人意料的,充滿變幻的。
進化:事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變化。
烏有:虛幻,不存在。
潛行:在水面以下行動。
裹藏:纏繞著藏起來。
太古:遠古時代。
引頸長吼:伸直脖子大聲吼叫。
蔥籠:(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靜而雅致。
嘆服:稱贊而佩服。
海枯石爛:形容經歷很長時間。
日轉星移:形容發生極大的變化。
2、朗讀這首詩,思考課后研討與練習題。
3、就課文不理解之處提出質疑。
一、導入新課
《木魚石的傳說》這首歌里有這樣的歌詞:“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說話……它訴說善良……它講述美好”石頭真的會向我們講述美好的傳說嗎?讓我們懷著好奇共同來研讀科學抒情詩歌《化石吟》。
檢查預習:檢查學生對生字、生詞的掌握和理解情況,讓學生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二、整體感知
范讀課文(或放錄音帶)。
1、學生體會,思考下列問題:
⑴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以及表達的主要思想感情。(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贊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⑵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
(第1、2節為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第3~6節為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第7節為第三層,回應第1、2節。結構上首尾呼應。)
2、學生自由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特點:
學法指導:
閱讀詩歌的時候需要有節奏,反復吟誦感悟品味詩歌的思想感情,重點字詞需要用心體會,通過聯想和想象感悟詩歌的情感。
三、探究研討
朗讀3~6節,思考問題:
1、“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2、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3、“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4、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體出示恐龍、猛犸的復原圖片)
5、從詩歌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仔細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四人小組討論以上題目,然后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說明)。
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質疑釋疑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探討,四人小組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若仍不能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現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2、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或光盤等,并宣讀自己撰寫的介紹古生物的短文。
六、布置作業
1、將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等辦成手抄報,在班內交流。
2、當參觀自然博物館或在翻閱介紹古生物的資料時,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寫一首小詩,來抒發你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發問想象──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贊美科學
拓展閱讀:《化石吟》課文簡析
詩共7節,可分3層。1、2節是第1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連續不斷的問句表現出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也打開了讀者思維的閘門,使讀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3、4、5、6節是詩的主體部分,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是表現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來就是寫飛揚的思緒了。科學家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進化的科學觀點,所謂上帝創造萬物的說法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證嗎?古代生物雖已死亡,其肉體經過億萬年早就化為烏有,但它們作為曾經有過的生命之軀的證據是實實在在的,有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證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斷的。在這些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些有機物的殘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嗎?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譯這些密碼嗎?第5節的前兩句寫“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很自然地使讀者聯想起人。人臉上的皺紋就是生命歷程的寫真,這是每一個讀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并不是寫人,還是在寫化石。作者的思緒飛向那遠古洪荒,海枯石爛,滄海桑田,物換星移,無論多么久遠,無論變化多大,都阻擋不了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級向高級演化。皺紋和化石是什么關系?作者為什么要寫皺紋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臉,那么刻在這張臉上的皺紋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第6節,作者轉入現實。當你參觀古生物博物館,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你會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頸長吼;當你站在重現的遠古林木之中的時候,難道你不會贊嘆大自然的高妙嗎?“嘆服大自然”,這是作者由衷的贊嘆,大自然是魔法師,是雕刻家。至此,作者的感情達到高潮。讀到這里,我們會突然感到,詩的第1節中接連四個問句是怎么引起的呢?可能是參觀博物館時生發的疑問。
最后一節回應1、2節,使全詩結構完整,有放有收,有問有答。
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作者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并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它,顯得自然親切。教學時要注意詩的韻律,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化石吟》 教案】相關文章:
化石吟教案08-11
《化石吟》教案07-01
《化石吟》教案10-03
化石吟教案【熱】07-29
【精】化石吟教案09-18
【熱門】化石吟教案05-06
化石吟教案2則10-26
《化石吟》名師教案10-17
化石吟教案與賞析11-13
化石吟優質教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