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將進酒》課堂實錄
高中語文《將進酒》課堂實錄1
師:詩歌是文學之母、語言的珍珠,而我國是詩的國度,有“詩國”之稱,請問什么朝代詩歌達到了頂峰?
生:唐朝。
師:沒錯。在唐朝的“詩峰”上有兩棵挺立的青松,一棵是現實主義,其代表是有“詩圣”之稱的杜甫,另一棵是——?
生:浪漫主義。
師:其代表是——?
生:李白。
師:李白被譽為“詩仙”(板書),他還有另一個雅稱,請看大屏幕(多媒體展示杜甫的詩: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請齊讀——(生讀)。李白又被稱為是“酒仙”(板書)。現在我們來共同品嘗李白的一壇美酒——《將進酒》(板書課題,“酒”字呈酒壇狀)。“酒是陳的香”,這壇窖藏了一千二百多年的美酒,我們讀后,肯定會滿口生香,陶醉于中,下面我們先來“朗讀”(板書)這首詩,要求讀準、讀順、讀懂。下面請借助課末注釋自由讀一遍。(學生自由讀)
師:請一位同學朗讀這首詩。
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師:大家認為他讀得怎么樣?
生:讀音不準。
生:太差了……
師:我個人倒認為他讀得還是不錯的,因為他是第一位第一次讀這首詩,以前沒有學過這首詩,現在第一次讀能讀到這樣的水平,應該說還是差強人意的。(生笑)
師:不過剛才有同學提出意見了,(問學生)你認為讀音不準的地方是哪些?
生:“將進酒”的“將”字……
(師生共同糾正剛才那位同學的錯誤讀音)
師:(面對一生)你指出了同學讀音的錯誤,那現在就請你來讀一遍這首詩。
(生讀)
師:不錯。比剛才那位同學讀得流利了。不過還有沒有讀音的問題呢?
生:有。
師:哪個?
(師生共同指出剛才那位同學在讀音上的錯誤。)
師:剛才兩位同學讀了這首詩。朗讀首先要讀準,然后讀順。下面聽老師來朗讀一遍。(老師朗讀,學生聽完后熱烈鼓掌。)
師:下面同學們齊讀一遍這首詩。
(生齊讀)
師:讀得不錯。那么好的“美酒”詩寫于什么時候?
生:寫于天寶十年。
師:對,也就是公元752年,距離現在已經1200多年了。同學們知道酒是怎么樣的最香?
生:陳年的酒最香。
師:對,酒是陳的.香,窖藏了一千二百多年的美酒,你不品一品、嘗一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沁人心脾的香醇。下面我們轉入“品讀”(板書),慢慢品味這壇美酒。先來品嘗這壇美酒的上半部分。請男同學齊讀第一小節,女同學讀第二節。
師:好。讀得不錯。現在我們來看第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讀了這句之后在你腦子里出現了一個怎樣的畫面?
生:氣勢雄壯的畫面,有種勢不可擋的感覺。
師:不錯。黃河的水好象是從天上奔涌而下,一瀉千里,向東流去,很有挾天風海雨的氣勢。同學們讀的時候的眼神應該是自上而下的。我們知道,自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后,我們中國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復返很自然就會想到——
生:時光的流逝
師:詩人接下來就寫到這一方面——“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想想,詩人為何悲?悲什么?請大家踴躍發言
生:李白懷才不遇,青春就這樣浪費了。
師:對。李白懷才不遇,青春不在而壯志難酬,功業未成,所以悲從中來。
師:其他同學再來說說,多角度來闡述為何而“悲”,可以從李白的經歷、抱負等等方面來談談。
生:(默然)
師:同學們現在正在進行唐詩宋詞研究,對詩詞應該有很多話說。這首詩沒有選入大家的現在所用的教材,現在我們學這首詩等于開啟一壇陳封千年的美酒,好酒共品嘗,大家來品,要品出其中香醇美滋味。(鼓勵的口氣說)大家說說他為何而悲?
生:(默然)
師:同學們都知道李白有遠大抱負,有“濟蒼生,安社稷”的雄心壯志,他在30歲時第一次到長安,但是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四處碰壁,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當他離開長安時寫下了一首詩《行路難》,最后一句是——
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師:這是他第一次進京。42歲時他第二次進長安,這次是“奉詔入朝”,當然是很高興的,因為是唐玄宗召他進京,因此,他躊躇滿志: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但他進京后才知道自己不過是充當為唐玄宗裝飾太平的御用文人,因此,他失望了。最后李白由于受到排擠,被“賜金放還”。第二次離開長安后,他也寫了一首詩《蜀道難》,最后一句是——
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師:這是他第二次進京,理想再次破滅,不能施展抱負。而《將進酒》這首詩是他在第二次離京后八年后寫的,那時李白大概50歲。那這悲就容易理解了,這悲就是——
生:抱負不能施展,理想不能實現。
師:對。李白悲的是壯志難酬,而現在青春不在了,美好的時光流逝了,頭上已經滿是銀發。所以他悲從中來,而這種悲是慷慨生悲。首句從空間寫,次句從時間寫,用了夸張的手法,大自然的偉大永恒和人類生命的短暫渺小形成強烈的對比。
師:大家看第二節。剛才說了悲從中來,壯志難酬,而且慨嘆人生苦短。人生苦短怎么辦?何不及時行樂?所以李白接著寫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那么這個“必有用”說明這時他沒有被重用。下面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李白得意了嗎?
生:沒有。從他的經歷就可以看出。
師:那么這個“歡”是什么樣的“歡”?
生:這“歡”是借酒澆愁的“歡”,是暫時的“歡”。
師:李白的情感是這樣變化的:由“悲”轉向“歡”(板書后小結)。
師:我們品嘗了酒的上半部分。接下來我們來品嘗剩下的半壇酒。男同學讀第一小節,女同學讀第二小節,全班同學讀第三小節。
(生按老師的要求齊讀)
師:讀得不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這是勸酒。“將進酒”其實是勸酒歌。“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后面是冒號說明接下來的內容是勸酒辭。
師:我們著重看看這勸酒辭。“鐘鼓饌玉不足貴”,為什么這么說呢?
(生陸續發表意見)
師:“鐘鼓饌玉”是什么意思?
生:指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
師:這代表哪類人?
生:權貴們。
師:誰來說說這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生:蔑視權貴。
師:說得很好。蔑視權貴,不把他們放在眼里,這就是李白。課前說了,李白是“天子呼來不上船”,更何況這些大官們?李白的狂傲不羈大家是知道的,有很多故事都是說李白玩弄權貴于股掌的。諸如讓高力士脫靴、叫楊貴妃研墨等,這就是“鐘鼓饌玉不足貴”。
師:“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大家能否列舉古代的一些“圣賢”?
生:孔子、孟子、賈誼……
師:這些人都很寂寞,為什么?
生:因為他們懷才不遇。
師:沒錯,也就是說,至高至上如孔子、孟子他們都得不到重用,洪鐘毀棄,自己從中也得到某些慰藉。李白是看清了統治者的本質的,不重用人才。所以李白是“但愿長醉不復醒”。為什么不愿醒?
生:因為他憎恨世事,對現實不滿。所以李白只好逃到酒鄉里去,不滿現實,喝醉不愿醒來。
師:說得好。下面我們看“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這句。那么多古代圣賢中為何只是列舉了一個陳王呢?陳王是誰?
生:曹植。
師:為何只是列舉了一個曹植呢?
生:因為曹植很有才華,而且好喝酒。
師:小學我們學過曹植的《七步詩》,“煮豆——
生:(接著齊背)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師:曹植很有才能,但是他——
生:受到他哥哥的迫害,同樣懷才不遇。
師:因此李白在這里列舉曹植是自比自況,曹植也和自己一樣懷才不遇。大家知道曹植才高八斗,那么有才能的人同樣受到迫害,同樣的懷才不遇,同樣的壯志難酬。第三小節在情感上是——
生:憤慨
師:對。作者是“憤激”的(板書)。那這種情感發展到后來是怎樣的?我們看最后一節。
師:在這最后一節里,我們可以想象此時的李白是什么的樣子?
生:喝醉了。
師:對。他在這時發出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呼叫。可見李白此時的情感達到“狂傲”(板書)的地步。那么這“狂”其實就是“悲”之重、“歡”之濃,“憤”之深的集中體現。李白此時是發狂吟了。(板書連線)這是這首詩的情感:先是悲,然后是歡,繼之是憤,隨后是狂。詩人的感情大起大落,詩情跌宕多姿。詩的最后發出了“與爾同銷萬古愁”的狂吟。那這“愁”為什么是“萬古愁”?(生默然)
師:因為這“愁”不只是古代有,現在有,以后還會有。“萬古”使得這“愁”的內涵顯得更加深廣。(師小結)
師:整壇美酒同學們已經喝完了。同學們現在有沒有醉意?怎樣的醉呢?
生:是沉醉,是陶醉,陶醉在詩意當中。
師:既然大家“醉”了,下面趁著這醉意進入第三個環節:誦讀(板書)。這誦讀就是古人說的吟誦。吟誦就是根據詩的情感來吟誦。下面同學們來吟誦這首詩,吟誦時要注意節奏、重音、快慢、強弱,要讀得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哪位同學來試一下?(讓幾位同學誦讀)
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師:讀得還算不錯,但還沒有達到誦讀、吟誦的層次。注意要“披文而入情”,做到心與李白共鳴,思與李白共舞,身與李白共醉,要讀得有“醉”意、“狂”味,也就是“吾將醉兮發狂吟”,下面我來試著吟誦——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熱烈鼓掌)
(師誦讀訖,鼓勵學生踴躍吟誦,學生一邊誦讀,師生一邊共同點評)
師:最后同學們一起背誦這首詩。(下課)
[教學后記]
古詩文教學要特別重視朗誦,古代文人墨客“情動而辭發”寫下千古傳誦的優美詩文,今天我們讀者就要“披文而入情”走進他們豐富的感情世界,通過反復誦讀理解詩情詩意。“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詩的情感、氣魄、層次、節奏等,不是講出來的,而是讀出來的,聽出來的,品味出來的。這節課,我用朗誦貫穿始終,我打破一開始就由教師激情范讀的模式,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先“朗讀”,待讀準、讀順、讀懂后,再“品讀”,賞析詩歌內容,最后“誦讀”,水到渠成地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聲情并茂地加以吟誦。整節課,力圖使學生沉浸在高雅的審美愉悅當中,受到美的教育、熏陶,認識漢語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豐富的文化遺產,熱愛母語。
由于學生基礎原因,又是借班上課,教學過程中師生的默契不夠,影響了教學流程的通暢,一開頭的引課嫌略長,可壓縮些時間用于最后一個環節“誦讀”,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發狂吟”誦此詩。
高中語文《將進酒》課堂實錄2
——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師:先由詩與酒的關系引出:生死之交一碗酒哇<<好漢歌>>;勸酒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三疊>>.
師:作者今天要勸朋友喝酒了.
(師朗誦<<將進酒>>,很有感染力.)
師:這首詩寫出了什么情感?
生:懷才不遇.
生:憤慨.
師:讓我們進入詩歌體會情感.這里有三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激起共鳴,二是要找出情感語言,三是要找出意象語言.大家看詩歌的前四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里的情感語言是什么?
生:悲.
師:看到這四句詩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生:我感到時光的流逝.
師:這里用了比興的手法.君不見用了兩次呼告強調悲.大家運用想象來理解很好.
(生齊讀前四句)
師:讀人生得意......會須一飲三百杯.
師:情感語言是什么?
生:歡,樂.
師:從拿幾個字可以看出暫且為樂的情感?
生:且.
師:如果背誦這幾句采用什么方法?劃成三節來背.哪一句難背?是不是烹羊宰牛且為樂?大家可以想象著殺牛羊上桌的美味來背.
師:看下片怎樣勸酒?語氣要親切,岑夫子丹丘生都要連讀.在誰家喝酒?
生:在丹丘生家.
師既然如此,李白就是反客為主,顯出豪放狂達之意.(板書:狂)
(文字顯示:鐘鼓饌玉不足貴......斗酒十千恣歡鱈.)
師:情感字眼是什么?
生:寂寞,歡鱈.
師:皆寂寞僅指權貴嗎?
生:還有李白.
師:他只愿意長醉嗎?只有飲者才留其名嗎?體現了李白的什么情感?
生:憤
(師板書:憤)
師:仔細體會憤的情感.(生齊讀鐘鼓饌玉何足貴......)
師:這里的背誦思路是藐視權貴----皆寂寞----陳王的例子.
師:勸酒辭完了嗎?
(多媒體文字畫面:李白將進酒圖)
師:指著畫面引導學生看圖背誦(看圖成誦方法的學習)
師:與爾同銷萬古愁,為什么是萬古愁?
生:因為是古來圣賢.
(:屈原,孔子,韓愈...我們看,李白端起酒杯,懷著古來圣賢都有的愁思.這里萬古愁也寫出了另外一點是什么?
師:他愁思的深長.
(師板書:愁)
師:我們現在來總體把握一下詩歌的感情基調.
悲人生易逝
歡懷才不遇
樂
狂蔑視權貴
愁
師:回顧詩歌的情感,端起李白人生易逝,懷才不遇,蔑視權貴的情感.
師:回到局部進行探究思考: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回.為什么要選擇黃河這個意象呢?因為它離丹丘生家最近.
2:與酒有淵源的文人很多,李白為什么獨選擇了陳思王曹植的例子?
生:因為天下才十斗,他獨自占八斗.
3,哪一句激勵世人奮發向上,雖然歷經歲月的風塵而依然大放光彩?
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
師: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何等自信!
師:我們歸納詩歌的寫作手法
1,風格特點豪放
2,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3,表現方式比興時空結合夸張呼告用典
4,語言特點七言為主
師:總結詩歌的學習方法
了解背景品味詩歌......
師:我們來解讀什么是愁.
總體評價:一個字---實.課堂的總體設計緊緊扣住文章的內容;以傳授學習詩歌的方法,傳授背誦詩歌的方法為主線,當堂學生基本能夠背誦.對內容的解讀扣住詩歌的感情線索,確實是抓住了詩歌學習的內核.
建議:對內容和思想的解讀再深刻些,在深度上進一步挖掘.
咬文嚼字
師: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誓不休.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
師:朱光潛,是……
(文字:教學目標領會“咬文嚼字”的實質;學會“咬文嚼字”的方法。)
師: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含義?
師:調整情感。
生:意義的確立和控制。
生:一個字也不能放松,謹嚴的精神。
師:要有什么態度?(板書:態度----嚴)實質是調整思想情感(板書:實質----調)
師:作者怎樣論證自己的觀點呢?
(師生討論五個例子)
師:角度一樣嗎?
(師對比范讀,體會由于句式不同而表達效果也不同的情況。“你是(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然后找出每個例子的不同角度:有調整句式,增減字數,品味譴詞,生發聯想。)
文字:
例子一郭沫若改臺詞(調整句式)
例子二王若虛改李廣射虎(增減字數)
例子三韓愈推敲(品味譴詞)
例子四蘇軾“小團月”詩(生發聯想)
例子五套版反應
師:讓我們對推敲進行“推敲”。
文字:題李凝幽居賈島
閑居無人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為言。
師:有認為“推”好,有人認為“敲”好。由此分成“推派”和“敲派”兩派。“推派”的同學請大聲的喊一下。(學生喊)“敲派”的同學請大聲的喊一下。(學生喊)。現在兩組分別推薦兩個同學到臺上表演,并進行合理的解釋。
(“敲派”兩個同學表演,然后解釋:詩歌講究意境,“敲”字顯的有意境,有藝術。)
(“推派”兩個同學表演,然后解釋:之所以用“推”字是有道理的。大家看詩句,“閑居無人并,草徑入荒園,”“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這些詞句都什么人很少,幾乎就沒有人,可能是僧人獨自從寺中走出,又回去,自然應該是輕輕的推開自己走的時候虛掩的門,這更能顯出孤寂的“幽居”之意。)
師:結合原詩的意境看,誰贏了?(學生都說自己贏了)
師:雙贏。
文字:課外拓展《早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霧里,昨夜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師:空缺了一個什么字?
生:“一”字。因為前面說“孤根”,而且顯出是早梅。
生:“連”字。與“萬木凍欲折”形成前后對比,非常顯眼。
生:“幾”字。
生:“獨”字。與“孤”字照應,與“深”字相對。
師:是“一”字。它凌寒獨自開放,報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行者。
師:大家看臺下的與會老師,他們風塵仆仆來到我們這里。作為鄭州的主人,你們想對他們說什么。請說一段歡迎辭,要感情真摯,表達得體。
生:我們與大家有緣分。佛家語,前生的500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大家讓我們很感動,希望我們的表現能夠得到大家的贊同。(老師們掌聲雷動)
生:恁中俺也中。(掌聲)
師:他們的發言簡短而自信。
師:今天我與大家共同品味學習語言非常難忘。但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讓我們品美好漢語,過美好人生!
總體評價:
整體設計比較緊湊.思路清晰:以關于“咬文嚼字”的名句導入----介紹作者朱光潛和學習目標----解題,對課文進行總體感知,----對課文的內容進行局部分析----對課文的例子進行推敲的練習----進行拓展練習----讓學生結合現場的情況說歡迎辭.值得借鑒的是:1,讓學生分析課文中的例子的不同的表現角度;2,課堂上<<早梅>>詩的填字練習確實調動了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展開了想象和思維,發言很有質量,使咬文嚼字”落到了實處,切實完成了教學的目標;3,課堂結尾學生的現場致歡迎辭的設計可謂匠心獨運,確實抓住了學生喜歡表現的天性,學生的發言都是比較得體的.臺下的老師都為他們熱烈鼓掌,可以說,臺上臺下渾然一體,實現了老師,學生,文本,觀眾四者之間的互動,效果很好.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1,老師讓“推派”和“敲派”的學生在課堂上大聲的呼喊,不適合有一定內涵的高中生,有些淺了;2,關于推敲的推敲,學生的發言并沒有什么新意,他們說的話基本上課文中的原話.因為課文中對這個典故的分析已經非常到位,學生在見解上基本不可能有新的突破,所以這個環節有些多余.
任何一個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而語文本來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存在一些問題在所難免,但瑕不掩瑜,它的借鑒意義和價值應該肯定的。
【高中語文《將進酒》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將進酒》課堂實錄07-02
高中語文《雨巷》課堂實錄01-07
高中語文《將進酒》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30
《將進酒》04-13
將進酒04-12
《將進酒》經典賞析05-13
《將進酒》詩詞11-06
淺析將進酒04-20
《將進酒》學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