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賈平凹中短篇作品《奕人》
賈平凹的作品描寫的場景是他所熟悉的農村,主要以獨特的視角準確而深刻地表現了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在三十年來的現代化進程中痛苦而悲壯的社會轉型,不僅完整地復原和再現了現實生活中蕓蕓眾生的生存本相,而且在一種原生態敘事中,深入當代中國人的心靈世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賈平凹中短篇作品《奕人》,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棋文化在中國久矣,最早應該是脫胎于古代的行軍、打、仗布陣的原型,漸漸演化成如今人們茶余飯后的消遣,有時候在巷口里弄,擺上棋盤,很多人一殺就是一天,時間漸漸流逝而渾然不覺,在方寸之間,恍如經歷了幾個世紀,雖不見硝煙,但已大戰了幾百回合,那種痛快淋漓,只有對弈之人才深有體會。
賈平凹說,在我國十個人中有六七個都是會下象棋的人,對于一般人來說,偶爾閑來無事,消磨消磨時間,可是對于一些棋迷來說,就沒有那么簡單了,用賈平凹的話來說“一日不下癮發,二日不下手癢,三日不下肉酒無味,四五日不下則坐臥不寧”,筆者就記得小時候父親經常參加各種單位的象棋比賽,在這種環境這,筆者很小就對棋理略知一二。
他說下棋的人好理解,可是那些觀棋的人就很難理解了,經常可以看到一群人圍在路燈下觀棋,有家不歸,對棋子的親密度遠遠大于對妻子兒女的親近,賈平凹調侃道“借公家的不掏電費的路燈,借夜晚不扣工資的時間,大擺擂臺”,在描寫這些觀棋著表情時,更是惟妙惟肖,“伸長脖子,雙目圓睜,嘶聲叫嚷著自己的見解。弈者每走一步妙招,銳聲叫好,若一步走壞,懊喪連天,都企圖垂簾聽政”。
在他筆下,又分別描述了鄉下的弈人和城市的弈人,象棋的歷史沒有圍棋早,成了“貴賤咸宜”的國粹,在這里他寫了圍棋和象棋的區別,認為圍棋就是普通的棋子,而象棋中每個棋子等級分明,人們喜歡在其中體會調兵遣將的快感,可謂在小小的棋盤中施展自己的抱負,過一把癮。
賈平凹說中國人喜歡謙讓,但是唯有在兩件事上露了真相,其中之一就是喝酒,另一個就是下棋,因為很少有人會夸對方棋藝高明,更多的是嘲笑對方是“臭棋簍子”,年長者對弈年少者,輸了,會說:我怎么會去贏年輕人,男的和女的對弈,輸了,會說:男不跟女斗。種種說辭,充分暴露了人的真相。
而對于那些棋藝不對稱的人來說,高人往往喜歡讓對方一棋半子,甚至有時喜歡在棋局中故意軟磨硬施,并不急于贏掉對方,而是喜歡把對方殺的片甲不留,以此作為樂趣者也大有人在。
被電子產品充斥的現代,在街頭對弈的人越來越少了,多少年后,說不定,我們會懷念曾經的那一幕。
作者簡介
賈平凹(jiǎ píng wā),本名賈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中國當代作家,第九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主任,陜西省作家協會主席。
1973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1982年起,從事專業創作。1986年,出版長篇小說《浮躁》。1987年,出版長篇小說《商州》。1988年,憑借《浮躁》獲得第八屆美孚飛馬文學獎銅獎。1992年,創刊《美文》。2000年,出版長篇小說《懷念狼》。2002年,出版長篇小說《病相報告》。2003年,擔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2005年,出版長篇小說《秦腔》。2007年,出版長篇小說《高興》;2008年,憑借《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出版長篇小說《古爐》。2014年,出版長篇小說《老生》。2018年4月,出版長篇小說《山本》;同年,當選西咸新區作家協會名譽主席。2019年9月23日,長篇小說《秦腔》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2020年9月,出版長篇小說《暫坐》和《醬豆》。
【賈平凹中短篇作品《奕人》】相關文章:
賈平凹中短篇作品欣賞09-18
賈平凹中短篇作品《殘佛》10-24
賈平凹中短篇作品《制造聲音》07-14
賈平凹中短篇作品《笑口常開》06-18
賈平凹中短篇作品《古土罐》11-01
賈平凹作品《緣分》10-03
賈平凹簡介及作品08-30
賈平凹主要作品07-16
賈平凹作品《朋友》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