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賞析翻譯
《記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古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賞析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翻譯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準備脫衣入睡,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照進來,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考慮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詞句注釋
⑴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黃岡南。
⑵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趙頊年號。
⑶戶:一說指堂屋的門,又一說指窗戶。這里指門。
⑷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行:散步。
⑸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⑹遂:于是,就。至:到。尋:尋找。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寓居承天寺。
⑺寢:睡,臥。
⑻相與:共同,一起。中庭:庭院里。
⑼空明:形容水的澄澈。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凈明亮的樣子。
⑽藻荇(xìng):均為水生植物,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總稱。荇,一種多年生水草,葉子像心臟形,面綠背紫,夏季開黃花。
⑾蓋:句首語氣詞,大概是。這里可以譯為“原來是”。
⑿但:只是。閑人:清閑的人。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里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閑,自稱“閑人”。耳:語氣詞,相當于“而已”,意思是“罷了”。
賞析
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解析:采納了擬人的修辭伎倆,妙在“入”字,將月光寫活了,并且突出了蘇軾的豁達的胸懷。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解析:寫景抒情。“空明”寫月光澄清明亮,很形象。將月下竹影、樹影比喻為水中藻荇交錯,很妙。觀賞如此細致清楚,可見二人“清閑”盡現。
3.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爾。
解析: 敘事簡凈,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于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閑”。入“夜”即“解衣欲睡”,“閑”;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閑”;與張懷民“步于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哪么仔細,那么清楚,兩個人都非常“閑”。“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冬夜出游賞月看竹柏地,卻只有“吾兩人”,因為別人是忙人,“吾兩人”是“閑人”。結尾的“閑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閑”反襯“吾兩人”的“閑”。惟其“閑”,才能“夜游”,才能欣賞月夜的美景。讀完全文,兩個“閑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究詘瞳,都歷歷如見。實際上對生活有熱愛、追求之意,可謂“點睛”之筆。
創作背景
此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元豐三年(1080)二月到達黃州貶所,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卻“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到寫這篇文章時已經快滿四年。蘇軾氣味相投的友人張懷民此時也謫居黃州,暫寓承天寺,因有此文。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形成語感。
2、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3、品味文中的優美語言,理解作品意境,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4、學習本文抓住特征描寫景物及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反復誦讀,形成語感。
2、品味文中的優美語言,理解作品意境,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及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用具:
月夜圖片、多媒體
預習要求:
1、解決生字詞注音;
2、看注釋、查工具書試翻譯課文;
3、查資料了解蘇軾的生平及《記承天寺夜游》的寫作背景。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投影月夜圖作為背景,播放鋼琴曲《春江花月夜》。(由圖片及音樂營造一種濃濃的學習氛圍,從而引入課題。)音樂很美,景色也很美,下面讓我們跟隨著這優美的旋律,踏著這融融的月色,一起來賞析蘇軾的寫月名篇《記承天寺夜游》。
二、整體感知。
1、明確學習目標(投影幻燈片2,學生齊讀目標,教師再作強調。)
2、簡介蘇軾的生平及寫作背景。(主要由學生根據搜集的資料介紹,重點是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然后由老師點評、補充。)
3、請個別學生作示范性朗讀,然后讓學生互相點評。
4、聽錄音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
a、朗讀的節奏
b、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5、組織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合作翻譯全文。
6、以小組匯報的形式,把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無法理解的字、詞、句提出來,在堂上共同解決。(方式:質疑——解疑)
7、以練習的方式,檢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及掌握程度。(投影幻燈片4)
a、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并說說該句的意思。
⑴月色入戶窗戶
⑵欣然起行高興地
⑶念無與為樂者思考、想到
⑷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于是、就
⑸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⑹庭下如積水空明清澈、透明
⑺水中藻、荇交橫交錯縱橫
⑻蓋竹柏影也原來
⑼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是罷了
b、試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是否一樣
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遂至承天寺蓋竹柏影也
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三、研讀及賞析。
1、文章開頭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幻燈片6)
明確: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點: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張懷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優美
2、文章是如何描繪月色的?試把文章中寫月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并說說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你覺得作者筆下的月色具有什么特點,給你怎樣的感受?請簡要談談。(提問點評后投影幻燈片7并插入板書,然后有感情地朗讀該部分。)
月光如水皎潔空靈
4、探究:在作者寫景的基礎上我們來續寫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適?為什么?(學生分組討論后提問。)——幻燈片8
(a、叢中蛙鳴不斷。b、村中狗吠雞鳴。c、幾處納涼人笑語陣陣。)
明確:這3句,任何一句續在后面都不合適,破壞了文中寧靜幽閑、清麗淡雅的氣氛。
6、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具體談談自己的想法。(提問明確后投影幻燈片9并插入板書,然后有感情地朗讀該句。)
明確:賞月的欣喜
貶謫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達觀
7、你認為文中的“閑人”包含了哪兩層意思?(幻燈片10)
四、小結。(幻燈片11)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以詩一樣的筆觸描繪了月色之美,
創造了一個清冷皎潔的意境,同時也流露出遭貶生涯中
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
個音符都閃耀著銀色的寒光,都傾訴著作者皎潔而悲涼
的情懷;同時也表達了作者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
生的難能可貴。
五、拓展延伸。
作者在描繪“承天寺”月夜下的景色時,寫得十分出色。相信在你們的身邊也不乏這樣的月夜美景。試采用文中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發揮你們豐富的想象力,描繪月夜下你們認為最迷人的那一剎那。(要求學生用5分鐘左右進展開討論,然后在書面上起草,10分鐘以后,老師推薦一些寫得比較好的同學在班上宣讀,進行美文共賞。老師可作適當的點評。)
六、布置作業。
1、把拓展延伸的練習“月夜下那最美麗的一剎那”重新修改并續寫完畢。
2、背誦并默寫《記承天寺夜游》。
3、收集有關寫月的著名詩句及篇章,并作好摘錄。
附:板書設計
繪景:月色——積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橫
抒情:賞月的欣喜
貶謫的落寞瀟灑、達觀
自我排遣的達觀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生平以及他的文學成就。
2、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能背誦全文。
3、理解作者的情感。
4、文言積累。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悠揚的古琴曲就像時光機一樣,把我們帶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夜晚,皓月當空,引發了古人無限情思,我們似乎聽到有兩個人在月下聊天。那又是誰呢?他們又在談論什么呢?今天我們就借著這琴聲和蘇軾的這篇文章,帶著我們的疑問向古人要答案去!
先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看誰了解蘇軾的有關資料最多。
(請學生發言匯報了解的資料,然后展示課件,補充文章的寫作背景)
二、朗讀,整體感知
1、請學生自由朗讀,盡量大聲的讀,然后請學生說說自己讀的怎么樣?(讀的不大好,或者讀的不錯……引到錄音朗讀)
2、聽錄音朗讀,對照自己的朗讀找距離(引到翻譯理解文章內容上來)
3、借助手頭的工具、注釋和自己的`文言積累,合作譯讀文章(請學生提出討論過程中的疑問,課堂討論,教師提出文言積累要求)
4、出示課件,提供參考譯文
三、背誦
1、展示課件中,圖文結合,請學生配樂朗讀(四個不同的圖文)
2、聽錄音朗讀,自己試著背誦或者跟讀
3、背誦
四、品味
出示課件問題:
1、文中寫了何人、何事、何景、何情?(用文章里的詞、句回答)
2、文中作者抓住了庭院中怎樣的景物特征,怎樣描寫的?
3、揣摩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里哪些語句是作者感嘆的句子,這些句子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4、教師總結:
蘇軾在自己的政治觀點不被人認同,出獄被貶后,還能以這種豁達的心胸寫下如此優美的文章,試問我們也有如此心境么?那么讓我們借著音樂和美麗的景色,也來學學古人吧。
五、拓展延伸
欣賞月夜圖,傾聽古曲,可以學著古人,激發情思也寫一個短文或者寫一兩句自己想對蘇軾說的話。
教學反思
課堂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文言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統一,既注重文言文學法指導,又注重精神熏陶,構建平中見奇,奇中求實,具有跌宕之美的語文課堂。
1、重在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語感。課堂上利用自由朗讀讓學生找找感覺,力求讀出味道;利用齊讀來感受郎朗書聲的氛圍,再現誦讀經典的氣勢;利用指名讀來深入了解學情,發現問題。至少讓學生在讀準、讀通方面沒有障礙,為讀懂奠定堅實的基礎。
2、學生的自主學習應該是學習的第一步。因此,凡是學生個人能解決的問題,應該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個人解決不了的,小組合作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全班范圍內組間互相解決。老師只在中間起到一個點撥、整合學生觀點的作用,盡量不包辦代替。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能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小組間的智慧分享既能夠讓學生“擇善而從”,又培養了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
3、讓學生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和感染。蘇軾的情感從其胸中自然流出,與景物渾然一體,體會其情感是學習此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的閱讀面畢竟狹窄,無法從文字上獲得真切的體會。因而適時簡介背景與黃州對蘇軾的重要意義非常必要,只有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感悟一位政治上有著遠大抱負的人受到重創后的心境,才能與之產生情感共鳴,真切感悟他身處逆境卻能豁達樂觀處之的情懷,從而受到精神上的熏陶。課堂上鏈接了蘇軾身處人生低谷,卻依然流露曠達之懷的兩首詞。學生們受到了一種精神上的熏陶和感染,自然而然對蘇軾有了更新的了解。
當然,這節課也留下了很大的遺憾:本文有一個寫月夜美景的佳句,課堂上光讓學生賞析了一下,如能一起來想象這幅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把想象的畫面描述出來。這樣學生對美的景色、美的語言的印象就不是老師灌輸的,而是自己感悟來的,能讓學生沉浸其中,欲罷不能,才是語文教學的魂。
《記承天寺夜游》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文是北宋大文學家蘇軾的又一篇頌月佳作,文中表達了作者賞月時的閑適心情,也從字里行間透出他當時貶官黃州的失意和幽怨,同時也透出一種參禪向佛的寧靜心懷。文章起筆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緣由,中間寫所見美景,收尾抒內心感慨。寫景名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本句寫月光月影卻不見“月光月影”的字眼,非常形象生動,巧用比喻,化無形為有形,既寫出了月光月影的“形態”,交錯縱橫的樣子;也寫出了月光月影的“情態”,像積水那樣空靈。讀者初一看,還以為是寫水中景物,卒句顯志,令讀者倍覺妙不可言。結尾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兒。連用兩個疑問句,分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來概括整個社會,從而強調閑人少這個中心。教學重點:理解“閑人”的含義;賞析本文優美的意蘊。教學難點:感受理解作者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本句中的“閑”字,是本文文眼,既表明自己有閑情雅致,又暗含自己被貶黃州,官職清閑之意,有一箭雙雕之巧。
二、說教法
三字教學法:讀、品、悟。讀分四個層面:第一層面,以聲正字,讀準每一個字的音;第二層面,以聲斷句,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切分意群,把握一個句子的意思;第三層面,以聲達意,通過朗誦進入文章語境,理解文章內涵,走進作者,真正走進文本;第四層面,以聲傳情,在理解文章內涵的基礎上,領悟作者寄予文本中思想情感,用語音重現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染聽眾。品從以下方面開展:
一、品文眼,如本文中“閑”字,通過理解這個字,可以把握作者在全文中寄予的思想情感——悠閑、賦閑、失意。
二、品寫景名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此句品析前文已述,不做贅述。
三、品中心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兒。品修辭手法,品表達效果,品意義內涵,詳情如前文。
三、說學法
初二年級學生學過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礎,針對于這種情況,采用以下策略開展教學活動。
一、字詞交給學生,老師要充分相信學生,讓孩子學會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二、語句共同賞析,句子理解難于字詞理解,讓學生找出自己在文章中的發現和閱讀體會,先由學生自評自解,老師側面幫扶,積極引導。
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項融歸納和領悟等能力在一起的工作,這對初二學生來說是個挑戰,老師設置一些情景,做些提示,引導學生自己歸納概括。
四、學法明確指導,告訴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導入(2分鐘)創設情境:投影出示幾張月夜圖片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由古人頌月佳作說起,由復習導入。
(二)明確學習目標(1分鐘)
1、小組合作,結合課文注釋把握文意。
2、通過反復誦讀賞析本文優美的`意蘊。
3、理解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學習他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的從容心態。
明確學習目標,是為了讓孩子們知道課堂上學什么,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初讀感知(7分鐘)
1、聽讀課文
⑴注意朗讀節奏。
⑵記住作家和體裁。
2、自由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師生點評
4、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流暢、自然,體會作者感情。
(四)再讀明義(9分鐘)
1、自主學習,組內交流。
2、學生質疑,班級交流。
3、重點檢查,夯實基礎。
4、對照譯文,再讀課文。
(五)品讀悟情(23分鐘)
1、欣賞閑景
2、理解閑人
3、體會閑情
(六)誦讀回味(2分鐘)要求體會并能模仿范本的妙處。聲音要達意傳情,能感染自己和他人。
(七)總結升華(1分鐘)
蘇軾以他卓越的才華、豁達的心胸、積極的人生態度,書寫了他令人景仰的一生。讓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做一個“閑人”,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欣賞一路的美景。
(八)布置作業背誦《記承天寺夜游》
【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賞析翻譯】相關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4-14
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譯09-29
《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譯11-20
《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賞析02-17
記承天寺夜游的賞析及原文10-18
《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譯[優選]07-04
【熱】《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譯07-10
記承天寺夜游原文、翻譯及注釋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