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的主要內容
《西游記》是我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并稱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以下是《西游記》的主要內容,歡迎閱讀。
《西游記》的主要內容
《西游記》以整整七回寫美猴王孫悟空出世及其大鬧天宮作為全書故事的開始。
小說開頭寫道,東勝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頂一石,受日月精華,生出一石猴。之后因為成功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
美猴王為求長生不老,四處四海求師,在西牛賀洲得到菩提祖師指授,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術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云可行十萬八千里。歸來打敗混世魔王,收復七十二洞妖王,結義六大魔王,去龍宮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針(原著作“神珍”),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又去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龍王、秦廣王去天庭告狀,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諫言,把孫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馬溫,在御馬監管馬。猴王初時不知官職大小,后知實情,打出天門,返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美猴王連敗巨靈神、哪吒二將,七個兄弟結義七大圣。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請孫悟空上天做齊天大圣,管理蟠桃園。孫悟空偷吃了蟠桃,又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雙方爭持不下,觀音菩薩舉薦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戰。孫悟空與二郎神賭法斗戰,不分勝負。太上老君把金剛鐲從南天門扔下擊中悟空。猴王被擒。玉帝命天兵刀砍斧剁、南斗星君火燒、雷部正神雷擊,不能損傷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八卦爐鍛煉,七七四十九日開爐,孫悟空躲在巽宮,有風無火,遂無傷,得火眼金睛。在天宮大打出手,被一人攔阻在靈霄寶殿外的通明殿。玉帝下旨游奕靈官、翊圣真君請來如來佛祖,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西游記》原著中的“五百年”形容年代很久遠,并非具體時間。根據原著第十四回中記載,五行山是王莽篡漢之時從天降下。據此推算,到唐太宗貞觀年間實際已經過去大約六百多年)。饑時,給他鐵丸子吃,渴時,給他熔化的銅汁喝。
如來佛祖說西牛賀洲不貪不殺,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派觀音菩薩去東上尋一取經人,去往西天取經,以大乘佛法勸化眾生。菩薩在流沙河、云棧洞、五行山分別度化沙悟凈、豬悟能、孫悟空三人,將來做東土取經人的徙弟,又度白龍給取經做腳力。
唐太宗開科取士,海州陳光蕊得中狀元,被丞相殷開山之女殷溫嬌拋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賊艄劉洪、張彪謀害。殷溫嬌產下一子,拋流江中,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十八歲受戒。法名玄奘。后玄奘母子相見。報了前仇。
涇河龍王因賭卦少降雨水,觸犯天條當斬,求唐太宗救命。太宗臣魏征夢斬涇河龍王,太宗魂被迫入陰司對證。還生后修建“水陸大會”。請陳玄奘主行法事,開演諸品妙經。觀世音顯像,說其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指化陳玄奘去西天取真經。唐太宗認玄奘御弟,賜號三藏。
唐三藏西行,出離邊界即落入魔洞,得太白金星解救。又遇到劉伯欽,唐三藏跪在路旁,大叫:“大王救命!”得救,之后念經度了劉伯欽父親超生。在五行山揭去如來的壓帖,救出孫悟空,賜號行者。因孫悟空打死劫經的強盜,唐三藏數落人,孫悟空一怒離去,觀世音化作老母,傳給唐三藏一頂嵌金花帽,一道緊箍咒,騙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三藏念動咒語,悟空就頭疼難忍,以此為唐三藏鉗束悟空的手段。
師徒二人西行,在鷹愁澗收伏白龍,白龍化作唐三藏的坐騎,觀音摘了白龍項下明珠。在觀音院,因悟空賣弄錦斕袈裟,引起金池長老貪心,要火燒唐三藏師徒,反被悟空弄法燒了觀音禪院。混亂中,袈裟被黑風怪竊走,孫悟空去南海請來觀音,自己變化仙丹。誘黑風怪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繼續西行,來到高老莊,莊主女兒被一長嘴大耳妖怪強占。悟空追趕妖怪來到云棧洞,得知妖怪為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屬于嫦娥中的一員,《西游記》中“嫦娥”是對月府所有仙女的稱呼。并非民間傳說里的后羿之妻姮娥)被貶下界,誤投豬胎。經觀音收伏,賜名豬悟能,在此等候取經人,遂引起拜見唐三藏,賜號八戒,做了唐三藏的第二個徒弟。在黃風嶺遇怪刮黃風迷人,孫悟空請須彌山靈吉菩薩降伏此怪。在流沙河中,他們又收伏了觀音賜名沙悟凈并令其在等候東土取經人的水怪,賜號沙和尚,做了唐三藏第三個徒弟。師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經。
觀音菩薩欲試唐三藏師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賢、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為婚。唐三藏等三人不為所動,只八戒迷戀女色,被菩薩吊在樹上。在萬壽山五莊觀,悟空等偷吃人參果,推倒仙樹,被鎮元子拿獲。悟空請來觀音,用甘露救活仙樹。白骨精三次變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識破,將怪打死。八戒趁機進讒言,唐三藏不辨真偽,逐走悟空,自己卻被黃袍怪拿住。被黃袍怪攝入洞中的百花公主放了唐三藏并央他到寶象國給父王送信,前來搭救。八戒、沙僧斗不過黃袍怪,沙僧被擒,唐三藏被變作老虎。八戒欲回高老莊,經白龍馬苦勸。到花果山請回孫悟空,降伏妖魔,師徒四人繼續西行。
平頂山蓮花洞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欲拿唐三藏,并有紫金紅葫蘆、羊脂玉凈瓶、七星劍、芭蕉扇、幌金繩五件寶器,神通廣大。悟空與之斗智斗勇。屢經磨難,才降伏二怪。烏雞國國王因不敬文殊菩薩被獅精推入井內淹死。獅精變化國王。國王鬼魂求告唐三藏搭救,八戒從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從太上老君處討來金丹,救活國王。獅精原來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所化。
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據守火云洞,欲食唐三藏肉。悟空因火眼金睛怕煙,抵不過紅孩兒的三昧真火。請來觀音菩薩降妖。觀音菩薩降伏紅孩兒,讓他做了善財童子。黑水河龍王變作艄公。誘唐三藏、八戒上船,沉入水府。孫悟空請來西海龍王太子摩昂擒龍回西海。車遲國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乞雨救旱有功,做了國師,匡扶社稷,保國安民,國王敬道滅僧。悟空等與三法師斗法,一一打死他們,使之現了原形。
觀音座前蓮花池內金魚修煉成精,在通天河歲食童男童女。悟空和八戒變作童子,打退妖怪。妖怪作法,使通天河封凍,誘唐三藏上冰上行走,攝入水府,觀音菩薩趕來,念咒語殺死所有魚精,把金魚收回南海。太上老君坐騎青牛趁看守童打瞌睡,偷了老君的金剛鐲下界作怪,在金兜洞把唐三藏捉去。悟空金箍棒被收,打不過他,請來火德真君、李天王、天兵天將、鄧辛天君、水伯、十八羅漢等,無人匹敵,都被妖怪用金剛鐲把兵器收去,如來暗示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后來找到太上老君處,方用芭蕉扇把青牛收伏。
師徒四人繼續西行。唐三藏、八戒喝子母河水受孕,悟空取來落胎泉水,解了二人胎氣。西梁國王欲招唐三藏做夫婿,悟空等智賺關文,堅意西行,唐三藏卻被琵琶洞蝎子變化的女妖攝去。悟空和八戒聯手打不過蝎子精,請來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雙冠子大公雞,使妖怪現了原形,死在坡前。
不久,唐三藏因悟空又打死強盜,害怕自己被連累,再次把他逐走。六耳獼猴趁機變做孫悟空模樣,搶走行李關文,又把小妖變作唐三藏、八戒、沙僧模樣,欲上西天騙取真經。真假二悟空從天上殺到地下,菩薩、天庭眾神、地藏等均不能辨認真假,直到雷音寺如來佛處,才被佛祖說出本相,六耳獼猴被悟空打死。
師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戮力,赴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鐵扇公主芭蕉扇扇滅火焰。鐵扇公主惱恨孫悟空把她的孩子紅孩兒送往靈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與鐵扇公主、牛魔王幾次斗智斗勇,借天兵神力,降服二怪,扇滅了大火。師徒四人得以繼續西去。
后來,師徒四人又先后除去了萬圣老龍和九頭蟲駙馬,荊棘嶺殺死了所有吟詩作賦的樹精,斗黃眉怪,打死蜘蛛精,請人幫助收蜈蚣精和青獅、白象、大鵬三怪。
比丘國國王被圣壽星坐騎白鹿變化的國丈迷惑,欲從一千一百一十個小兒的心肝做藥引。悟空解救嬰兒,敗退妖邪。壽星趕來把白鹿收回。
陷空山無底洞里老鼠精又變化女子擄唐三藏強逼成親。孫悟空訪知老鼠精是李天王義女,上天庭告狀,李天王一開始不承認,后被逼出面把鼠精押回天曹發落。滅法國王發愿殺一萬僧人,孫悟空施法術,把國主后妃及文武大臣頭發盡行剃去,使國王回心向善,改滅法國為欽法國。隱霧山豹子精欲食唐三藏肉,被悟空用瞌睡蟲睡倒,八戒一耙結果了妖怪性命。
師徒四人到天竺國,郡侯張榜求雨。悟空訪知原委,原來是玉帝惱火郡侯對其不敬,禁止降雨,導致大量人死亡,孫悟空毫無辦法,之后勸郡侯向善,敬了佛門,降甘霖。師徒來到玉華州,因教授王子學藝,被黃獅精盜走兵器。悟空等三人奪回兵器,黃獅精投奔祖翁九靈元圣,即太乙救苦天尊坐下九頭獅子所化。悟空至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巖宮請來太乙救苦天尊,收伏了九靈元圣,殺死了黃獅精等。
來到金平府,唐三藏元宵夜觀燈,被玄英洞辟寒、辟暑、辟塵三個犀牛攝去。悟空請來四木禽星擒拿三怪,斬首示眾。
在天竺本國,唐三藏被月宮玉兔變化的假公主拋彩球打中,欲招為駙馬。悟空識破真相,會合太陰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的真公主。
在西牛賀洲銅臺府地靈縣寇員外家化齋后,寇家遭劫,寇員外喪生。唐三藏師徒被當做強盜捉起入獄,悟空入地府招回寇員外靈魂,案情大白。
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靈山圣地,拜見佛祖,卻因不曾送人事給阿難、伽葉二尊者,只取得無字經。燃燈古佛派白雄尊者提醒唐三藏師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贈紫金缽做人事,這才求得真經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東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難還缺一難未滿,在通天河又被老黿把四人翻落河中,濕了經卷。
唐三藏把佛經送回長安,真身又返回靈山。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斗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孫悟空成了正果,金箍兒也自然脫落。自此五圣成真,共享極樂。[3
作品鑒賞
思想內容
《西游記》的內容在我國古典小說中是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莊亦諧,妙趣橫生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神話思維和權力意識
從文本的基本性質和藝術總體上判斷,《西游記》是一部宗教與神話、迷信與魔幻等要素混合的漢族民間文學文本,是一個經歷漫長歷史時間的集體創作和最后的個體加工的文本形式。它折射出先秦軸心文化衰微后華夏哲思的遞減式沒落和價值大廈坍塌后生活世界的混沌畫面和世俗化的享樂圖景。對于儒道釋三種價值體系的喜劇化的嘲笑和反諷,凸顯出我國古代社會的晚期,隨著商品經濟萌芽和漸次,主流意識形態的解構和精神信仰的潰滅。《西游記》建構的神話世界,宗教隱喻著對于精神和心理的極權統治,被演繹成為皇權的象征。于是皇權意識和神話思維在宗教化的藝術文本里合乎邏輯地結盟,誕生出一種宗教政治和政治化的宗教模式。
《西游記》呈現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雙重極權——皇權和神權,生存主體無論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被牢牢地桎梏,屈服于政權和宗教的二重宰制,在心理結構上集體無意識匍匐于皇帝和佛祖的腳下。顯然,《西游記》的文本散發著與生俱來的國民奴性氣味。即使是作為反叛偶像的“英雄”最終也不得不拜倒在象征高高在上統治形式的佛的“法力”之下。
自我異化和游戲主體
黑格爾在《美學》中表達他一貫的美學主張:理想的藝術應該以人為中心。他又強調說:“性格就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顯然,《西游記》是神魔妖怪為感性符號而建構的人類形象。然而,由于宗教和迷信意識對于創作主體的宰制,文本所書寫的形象呈現主體沉淪和自我異化的審美狀態。換言之,《西游記》盡管不乏生動傳神的各類形象或意象,然而,顯露著一個無法掩飾的藝術事實:人物形象的主體性喪失,人性由于被宗教的壓抑而處于沉淪的境域。
在總體上,孫悟空是一個“古典式英雄”。既是一個充滿游戲精神的可愛英雄,又是一個也會遇到艱難困苦,遭受人生挫折的的英雄。顯然,在被如來佛的魔法鎮壓之后,孫悟空顯明為一個不徹底的英雄和遭遇災難的英雄,身體和精神同時被囚禁。從具體細節考察,孫悟空是一個神話的虛幻英雄,而且是一個不斷求援的英雄,是必須借助法術和寶物的英雄,在大鬧天宮之后,他的英雄形象則表現出在對凡人的救助上。和司馬遷《刺客列傳》中的英雄相比,后者則是充滿歷史理性的英雄,呈現悲劇色彩的英雄,也是道德和倫理意義的英雄,洋溢實踐理性的斑斕光輝,因而是真實的和可敬的英雄。比較之下,孫悟空只能是可愛而不可敬的虛假英雄。
混合的母題結構和循環的敘事策略
作為一部神話小說,《西游記》包含的母題豐富而寬泛,諸如反抗母題、取經母題、游歷母題、冒險母題、受難母題、性禁忌母題、修成正果的母題等。新批評的代表人物韋勒克、沃倫認為:“從文學理論看,神話中的重要母題可能是社會的或自然的(或非自然的,或非理性的)意象或畫面、原型的或關于宇宙的敘述或故事、對我們永恒的理想中某一時期的事件的一種再現,這種再現是綱領性的,或者是帶著末世情調的,或是神秘的。”
《西游記》的母題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政治、神話、宗教多種領域和對象,它展現一幅生動多姿的歷史風俗畫,一定程度上呈現人類的理想主義和道德主義的理性傾向。然而,遺憾的是這些理想主義和道德主義是不完整、不純粹和不徹底的,甚至是破碎的和含混的,有時表現出內在的困惑和矛盾,嚴重地削弱了小說文本的哲學意義和思想魅力。
藝術特色
《西游記》是我國文學歷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游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西游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游記》的藝術想象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于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于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西游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于接受。
《西游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象,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我國古典小說中,《西游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西游記》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樸實的豬八戒形象。他們幽默詼諧,機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于揩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這也是《西游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游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西游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
《西游記》張開了幻想的翅膀,馳騁翱翔在美妙的奇思遐想之中,其幻想的思維模式,有著超現實的超前的意識。《西游記》的幻想藝術確是一份寶貴的思維財富和豐富的藝術財富。《西游記》不僅是我國文學中的一部杰作,而且也是世界文學中的瑰寶。
西游記的藝術魅力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游記》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少年兒童喜歡讀,老年人也喜歡讀,真正是老少咸宜。《西游記》的藝術魅力,跟它在藝術表現上的特色分不開。其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個是幻字,一個是趣字。幻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趣也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
先說奇幻。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游記》的藝術想象,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都是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天上地下,冥府龍宮,七十二般變化,十萬八千里的筋斗云,無所不至,無拘無束。第六回寫孫悟空與二郎真君斗法,孫悟空一會兒變作一只麻雀,一會兒變作一只大鷀老,一會兒變作一條小魚,一會兒又變作一條水蛇,最后變作一座土地廟,只有尾巴不好變,豎在后面,變作一根旗桿。第七十五回,寫孫悟空鉆到青毛獅子怪的肚子里打秋千,豎蜻蜓,翻筋斗。第八十四至八十五回,寫孫悟空在滅法國與妖道作斗爭,充分展現他的智慧和武藝,用鐵棒變作剃刀,用毫毛變出無數理發匠,一夜之間使得國王皇后嬪妃宮女五府六部的官員,全成了禿子,因而使唐僧安全通過。又如第四十四至四十六回,寫孫悟空在興道滅僧的車遲國與三大怪進行合法斗爭,各顯神通,充滿奇思異想。先是比求雨,他用毫毛變一個假悟空站在那里,真身卻出了元神,到天上去命令管風、管雨、管雷的神,不準幫助道士,致使道士做法失敗。后又寫虎力大仙與唐僧比坐禪,行者變成一條蜈蚣去叮那道士,又取得了勝利。隨后又進行“隔板猜枚”,孫悟空又將襖、裙(不是一般的襖和裙,是國中寶物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變成一口鐘;將仙桃吃了只留下一個桃核;將道士變成和尚,又取得了勝利。最后又賭砍頭能安上,剖腹能長完,下油鍋洗澡不會燙傷,黃毛怪的頭,被悟空變成一只黃犬銜去丟到河邊,最后現出原形原來是一頭無頭的黃毛虎。如此這般的筆墨,真是神奇莫測,匪夷所思。
不過這些想象都并不單是純技巧的運用所能成就的,而與作者開放無拘的藝術思維方式分不開。只有靈妙的文心才能衍生出奇幻的文筆,全書飛動的藝術想象,與孫悟空那種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形象所傳達出的意氣精神,正相一致。
《西游記》奇異的幻想具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特點:一是奇幻的描寫并不只是為了眩人耳目,博取讀者獵奇心理的滿足,而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特別是創造出孫悟空這樣一個理想化的英雄形象。二是幻想雖然奇異,看似異想天開,實際并非隨心所欲的胡思亂想,而總是有生活的依據,無論從全書或是從細部來看,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因而讓讀者能夠理解,樂于接受。舉一個小例子,如果無限夸大孫悟空的神通,可以寫他略施小技,像變戲法一樣,就使滅法國全國的各色人等在一夜之間都變成禿子。但作者并沒有直接了當讓孫悟空變戲法,而是讓他用鐵棒變剃刀,用毫毛變剃頭匠,然后才分頭去將那些人的頭發都刺得精光。為什么不怕麻煩,要這樣繞著彎子寫?這就是要照顧到現實生活的依據,要讓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讀者也易于理解和接受。《西游記》的幻想,總是這樣在奇幻描寫中透出常情常理。這就是它的高明之處。
次說奇趣。《西游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象,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游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西游記》的奇趣,首先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關。孫悟空的形象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樂觀主義,所謂“人間喜仙”,具有一副天生的喜劇性格。他以斗妖為樂事,以斬魔作耍子。他修成正果時的名號叫“斗戰勝佛”,真是名符其實。戰斗成了他人生的一種追求,一種境界,一種享受。因此,再艱苦的戰斗,他都能舉重若輕,當作一場游戲。第二十二回,寫豬八戒在流沙河岸邊與那個“一頭紅焰發蓬松,兩只圓睛亮似燈”的猙獰妖怪作戰,孫悟空在一旁看得技癢,小說有這樣一段描寫:
那大圣護了唐僧,牽著馬,守定行李,見八戒與那怪交戰,就恨得咬牙切齒,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來道:“師父,你坐著,莫怕。等老孫和他耍耍兒來。……被行者掄起鐵棒,望那怪著頭一下,那怪急轉身,慌忙躲過,徑鉆入流沙河里。氣得八戒亂跳道:“哥啊!誰著你來的?那怪漸漸手慢,難架我把,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他見你兇險,敗陣而逃,怎生是好!”行者笑道:“兄弟,實不瞞你說,自從降了黃風怪,這個把月不曾耍棍,我見你和他戰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腳癢,故就跳將來耍耍的。——那知那怪不識耍,就走了。”
你看,他視戰斗為“耍耍”,竟能從中品出“甜美”之味來。可見,孫悟空與妖怪戰斗,實在是興味無窮的。《西游記》的作者,正是以與孫悟空同樣的興味無窮的態度來描寫西行路上一場接一場的險惡戰斗的。第四十六回寫車遲國斗法,甚至比砍頭剖腹、下滾油鍋洗澡,這樣令人驚心變色的較量,在孫悟空的眼中,在作者的筆下,竟也視作兒戲。看看孫悟空是這樣說的:“砍下頭來能說話,剁了胳膊打得人。斬去腿腳會走路,剖腹還平妙絕倫。”還滿不在乎地說:“我當年在寺里修行,曾遇著一個方上禪和子,教我一個砍頭法,不知好也不好,如今且試試新。”說得何等輕松!等到頭真的被砍下,卻又從腔子里颼的一聲長出一顆頭來。斗完后,走過來道一聲“師父!”唐僧問他:“徒弟,辛苦么?”他卻回答說:“不辛苦,倒好耍子。”類似這樣輕松愉快的戰斗場面,在《西游記》中是很多的。孫悟空是這樣興味無窮地斗妖斬怪,作者也這樣興味無窮地描寫斗妖斬怪,讀者讀起來自然也會同樣地興味無窮。
豬八戒形象的性格特征也是充滿諧趣的。他有農民式的憨厚樸實,卻又自私懶惰、貪吃好色,取經沒有堅定性,動不動就嚷著要分了行李再回高老莊去當女婿。常常好耍點小聰明,卻又常常弄巧成拙。作者以一種善意調侃的態度描寫這個人物,時時讓他出一點洋相來博取讀者的笑樂。但豬八戒可笑,卻也很可愛。他那種豬似的本分老實以及豬似的笨拙和聰明,就都相當討人喜歡;何況他能勞動,能吃苦,取經路上都是由他挑行李,過八百里荊棘嶺時由他開山,過稀柿同時他用嘴拱上開路。在與妖魔作戰中,雖多次被捉,始終也不向妖怪屈服。如第四十一回,寫大戰紅孩兒時,他受騙被捉,被裝到一個口袋里吊起來,準備過三五日蒸熟了賞給小妖下酒。八戒聽說,在里面罵道:“潑怪物!十分無禮!若論你百計千方,騙了我吃,管教你一個個遭腫頭天瘟!”這報復的心思和罵語,都是豬八戒特有的,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更多的時候是通過取經隊伍中四人的關系,特別是與孫悟空的關系,來表現豬八戒富于諧趣的性格特征。如第三十二回,寫孫悟空要豬八戒去巡山,目的一是讓他先去試探一下妖怪的本領,二是為了在師父面前揭露這呆子偷懶和愛說謊的毛病。果然不出孫悟空所料,他不但不去巡山,還編造了一大篇謊言:“(豬八戒)行有七八里路,把釘鈀撇下,吊轉頭來,望著唐僧,指手畫腳的罵道:‘你罷軟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馬溫,面弱的沙和尚!他都在那里自在,撮弄我老豬來蹌路!大家取經,都要望成正果,偏是教我來巡甚么山!哈!哈!哈!曉得有妖怪,躲著些兒走。還不彀一半,卻教我去尋他,這等晦氣哩!我往那里睡覺去,睡一覺回去,含含糊糊的答應他,只說是巡了山,就了其賬也。’那呆子一時間僥幸,搴著鈀,又走。只見山凹里一彎紅草坡,他一頭鉆得過去,使釘鈀撲個地鋪,轂轆的睡下。把腰伸了一伸,道聲‘快活!就是那弼馬溫,也不得像我這般自在!’”后來孫悟空變了個啄木鳥將他啄醒,他大吃一驚,以為是妖怪,見沒有動靜,就說:“無甚妖怪,怎么戳我一槍么?”抬頭發現原來是一只啄木鳥時,又這樣說:“這個亡人!弼馬溫欺負我罷了,你也來欺負我!——我曉得了,他一定不認我是個人,只把我嘴當一段黑朽枯爛的樹,內中生了蟲,尋蟲兒吃的,將我啄了這一下也。等我把嘴揣在懷里睡吧。”以后孫悟空又變成一個小蟲子,將豬八戒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在唐僧面前加以揭露。這里,孫悟空是調侃他,也是教訓他,就在這調侃和教訓里,便活現出豬八戒的性格,因為充滿諧趣而使讀者獲得了一種欣賞喜劇般的審美愉悅。
又如第七十六回,寫在獅駝嶺與三大怪相斗,孫悟空故意讓豬八戒去和二怪相斗,目的也是為了教訓他:“也教他吃些苦惱,方見取經之難。”豬八戒在整個斗爭過程中都有許多驚人的妙語。如出戰時對孫悟空說:“去便去,你把那繩兒借與我便使。”悟空問他要來何用,他回答說:“我要扣在這腰間,做個救命索。你與沙僧扯住后手,放我出去,與他交戰。估著贏了他,你便放松,我把他拿住;若是輸與他,你把我扯回來,莫教他拉了去。”這當然是豬八戒式的聰明,也是豬八戒式的天真,實際則是作者用游戲筆墨對他的調侃。后來他被妖精用鼻子卷走,老怪一看捉的是豬八戒而不是孫悟空,就說“這廝沒用。”他一聽這話,馬上就接著說:“大王,沒用的放出去,尋那有用的捉來吧。”但妖怪仍是不放他,還將他浸泡在池塘里,說等浸退了毛,好曬干了腌來下酒。孫悟空變化成一個勾魂的陰間差使去勾他的魂,他請求緩一日再來勾,說:“死是一定死,只等一日,這妖精連我師父們都拿來,會一會就都了賬也。”他想師父也想得很特別,連還要護送師父到西天取經這么大的、這么神圣的任務都拋到了腦后,卻說大家一起“了賬”。這真是又可氣,又可笑。
人物性格還常常通過富于諧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孫悟空的語言總是那么簡潔、明朗、痛快,充滿豪爽而又樂觀的情緒。比如,他大鬧冥府,勾了生死簿以后,把簿子一扔,說:“了賬!了賬!今番不伏你管了!”一句話就將他追求自由、不受任何束縛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了出來。而豬八戒的對話,卻總是機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處處都表現出他那呆頭呆腦卻又自作聰明的性格特征。如第二十三回,菩薩化為一個美女,考驗師徒四人在美色面前是否堅定。唐僧對婦人為三個女兒求婚不理不睬,而豬八成卻很想留下來當女婿。他的一段話最有特色,生動逼真地表現出他的思想性格:“那八戒聞得這般富貴,這般美色,他卻心癢難撓;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針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師父一把道:“師父!這娘子告誦你話,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個理會是。”后來婦人生唐僧的氣,說:“……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個。你怎么這般執法?”唐僧叫道:“悟空,你在這里吧。”偏不叫豬八戒留下。悟空不愿,說:“我從小兒不曉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這里吧。”一句話終于撓著了他的癢處,于是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從長計較。”后唐僧又叫沙僧留下,沙俗也不肯。那婦人急了,把門關上生氣走了。這時八戒急得心中焦躁,埋怨唐僧道:“師父忒不會干事,把話通說殺了。你好道還活著些腳兒,只含糊答應,哄他些齋飯吃了,今晚落得一宵快活;明日肯與不肯,在乎你我了。似這般關門不出,我們這清灰冷灶,一夜怎過!”后來沙僧勸八戒道:“二哥,你在他家做個女婿吧。”八戒正巴不得,口里卻說:“兄弟,不要栽人。——從長計較。”孫悟空勸他:“計較甚的?你要肯,便就教師父與那婦人做個親家,你就做個倒踏門的女婿。他家這等有財有寶,……你在此間還俗,卻不是兩全其美?”八戒道:“話便也是這等說,卻只是我脫俗又還俗,停妻再娶妻了。”后來孫悟空點破他“斷然又有此心”,說:“呆子,你與這家子做了女婿吧。只是多拜老孫幾拜,我不檢舉你就罷了。”那呆子道:“胡說!胡說!大家都有此心,獨拿老豬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餓鬼’,那個不要如此?都這般扭扭捏捏的拿班兒,把好事都弄得裂致了。……”后來借口放馬,單獨出去跟那婦人和她的三個女兒接觸,見到那婦人,開口就叫“娘”,然后說:“他們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違君命,不肯干這件事。剛才都在前廳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感到為難之意)的,只恐娘嫌我嘴長耳大。”還自吹雖然樣子長得不好看,但會干活(“若言千頃地,不用使牛耕。”)那婦人說:“既然干得家事,你再去和你師父商量商量看,不尷尬,便招你吧。”八戒道:“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干與不干,都在于我。”這一系列對話,在遮遮掩掩、半推半就中透露出心癢難耐的微妙心理,惟妙惟肖地將豬八戒似智而實愚的小聰明,表現得活靈活現,真是妙語解頤,機趣橫生。
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游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形象所具有的動物屬性。《西游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孫悟空本來是一個猴子,在他的性格中具有猴子的屬性,比如機敏靈活,頑皮好動等。最典型的,是第四十六回在車遲國同妖怪斗法時,悟空比什么都不怕,但就是怕比坐禪。當妖怪提出要比“云梯顯圣”坐禪時,孫悟空與豬八戒有一段很風趣的對話:
行者聞言,沉吟不答。八戒道:“哥哥,怎么不言語?”行者說:“兄弟,實不瞞你說,若是踢天弄井,攪海翻江,擔山趕月,換斗移星,諸般巧事,我都干得,就是砍頭剁腦,剖腹剜心,異樣騰那,卻也不怕;但說坐禪,我就輸了。我那里有這坐性?你就把我鎖在鐵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蹅,莫想坐得住。
豬八戒是個豬身,具有現實生活中豬的一些屬性,比如好吃、偷懶、愚笨等,這又跟豬八戒的呆子性格和小私有者的落后意識完全一致。試看第八十五回中豬八戒貪吃的一段描寫。孫悟空明知前面云遮霧罩的村子里有妖精,卻偏用吃食來誘騙豬八戒:
行者道:“前面不遠,乃是一莊村。村上人家好善,蒸的白米干飯,白面饃饃齋僧哩。這些霧,想是那些人家蒸籠之氣,也是積善之應。”八戒聽說,認了真實,扯過行者,悄悄的道:“哥哥,你先吃了他的齋來的?”行者道:“吃不多兒,因那菜蔬太咸了些,不喜多吃。”八戒道:“啐!憑他怎么咸,我也盡肚吃他一飽!十分作渴,便回來吃水。”行者道:“你要吃么?”八戒道:“正是,我肚里有些饑了,先要去吃些兒,不知如何?”行者道:“兄弟莫題。古書云:‘父在,子不得自專。’師父又在此,誰敢先去?”八戒笑道:“你若不言語,我就去了。”行者道:“我不言語,看你怎么得去。”那呆子吃嘴的見識偏有,走上前,唱個大喏道:“師父,適才師兄說,前村有人家齋僧。你看這馬,有些要打攪人家,便要草要料,卻不費事?幸如今風霧明凈,你們且略坐坐,等我去尋些嫩草兒,先喂喂馬,然后再往那家子化齋去罷。”唐僧歡喜道:“好啊!你今日卻怎肯這等勤謹?快去快來!”……(待到被眾妖圍住,扯住衣服時)八戒道:“不要扯,等我一家家吃將來。
為了吃,他真是要盡了小聰明,卻也出盡了洋相。在這里,充分展現了他作為豬的貪吃和愚蠢的特性。妙的是形象的自然屬性,亦即動物性,同形象的人性,亦即社會性,是十分巧妙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這就不僅使人物的性格鮮明,而且也使得人物形象十分生動有趣。
許多魔怪的形象也具有這種鮮明的動物屬性的特征。如蜘蛛精的肚臍里冒出絲繩織成大絲篷罩人;金翅雕一扇九萬里,會飛起來拍人;玉兔精跑得特別快;白老鼠精住在三百多里深的地洞里,性格刁鉆狡猾,等等。人物形象的動物特征,使得《西游記》具有童話的性質,得到從老人到孩子們的廣泛喜愛。
《西游記》的童話性質遠不止于藝術形象的動物特征,它的童真童趣還有更豐富的思想文化內蘊。孫悟空的形象和《西游記》全書所傳達的樂觀情調,正是童真——童話精神的生動表現。林庚先生說:“童話中的樂觀情調便是這人生初始階段上健康的精神狀態的生動寫照。因為童年并不知道什么真正的悲哀,它陶醉在不斷生長著的快樂中,為面向無限的發展所鼓舞,這是個體生命史上不斷飛躍的時期。而在真正進入社會之前,童年的世界又是自由的、未定型的,顯示著無限發展的潛力與可能性,這里正有著無盡的快樂。”同時,童話的思維方式,又反映了兒童的心理、興趣、眼光,通過藝術的想象力和擬人化的方法,展現一個天真活潑的充滿生機的世界。《西游記》所創造的世界,正是一個充滿童趣的世界。而在這世界里,我們可以聽到明中期以后特定時代的社會思潮的回聲。林庚先生說:《西游記》“以兒童的天真爛漫的情趣講述著動物世界的奇異故事以及它所賦與孫悟空的活潑好動、富于想象和輕松游戲的樂觀性格,都正暗含著當時社會思潮中尋求精神解放與回到心靈原初狀態的普遍向往。《西游記》中的童話性與李贄的‘童心說’,分別在文學與哲學的不同領域中體現了這共同的向往。” 這樣看來,《西游記》的產生以及它獨特的藝術風貌與藝術情趣,在那個特定時代出現,都不是偶然的。
【《西游記》的主要內容】相關文章:
概述西游記主要內容09-12
西游記主要內容簡述07-19
西游記主要內容簡寫07-28
《西游記》的主要內容介紹03-25
西游記主要內容介紹02-27
《西游記》主要內容介紹08-05
《西游記》主要內容縮寫09-17
西游記人物及主要內容08-09
西游記的主要內容概括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