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的課文原文
《將相和》是根據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一篇歷史故事課文,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將相和》的課文原文,希望大家喜歡。
《將相和》的課文原文: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回,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愿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
趙王接到了信非常著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叫藺相如的,勇敢機智,也許他能解決這個難題。
趙王把藺相如找來,問他該怎么辦。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趙王和大臣們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
藺相如到了秦國,進宮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秦王聽他這么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捧著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秦王只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藺相如知道秦王絲毫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一回到賓館,就叫手下人化了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秦王沒有辦法,只得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趙國。
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說∶“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藺相如認為對秦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大將軍廉頗帶著隊伍送他們到邊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準備。
趙王到了澠池,會見了秦王。秦王要趙王鼓瑟。趙王不好推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
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您跟我現在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藺相如也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王沒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么樣,只好讓趙王回去。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這話傳到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么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于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作品介紹
故事介紹
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之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屢次對人說:“以后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國家大局為重,請病假不上朝,盡量不與他相見。后來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局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之后兩人和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人物品質
廉頗: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過,知錯就改。后以國家利益為重。
藺相如:勇敢機智,寬容大度,深明大義。以國家利益為重。
趙王:雖膽小,但知人善任,能聽取別人意見的人。
負荊請罪的故事發生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至 今在邯鄲市區內還有一條廉頗巷的保留街道。
譯文
負荊請罪
廉頗是趙國的一名杰出的將軍。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做趙國的將領,率兵攻打齊國,一舉大敗齊軍,攻占了陽晉,于是被封為左上卿,以勇猛善戰聞名于各諸侯國。
藺相如是趙國人,他是趙國宦官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的時候,趙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這件事以后,心中起了貪心,就派人給趙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來換取和氏璧。目的是讓趙國把和氏璧乖乖送到秦國來。趙王與大將軍廉頗以及各位大臣商議:如果把和氏璧給秦國,秦國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是白白地受騙;如果不給秦國和氏璧,則擔心秦國會出兵攻打趙國。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復秦國的人。
宦官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智勇雙全,遇事靈活機動,是個可造之才,可以出使秦國。”趙王問:“您是根據什么,知道他可以做好這個差事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過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止我,他對我說:‘您憑什么知道燕王會收容您呢?’我告訴他,我曾跟從大王在趙國邊境與燕王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和你交個朋友’,我就憑這個,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藺相如對我說:‘那時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結交。現 在您要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赤身伏在斧質上請罪,這樣也許僥幸能夠免罪。’臣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也開恩赦免了我。我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智勇雙全的勇士,應該能辦好這個差事的。”
于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給他?”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能不答應他。”趙王說:“得了我的璧,不給我城邑,怎么辦?”相如說:“秦王請求用城換璧,而趙國(如果)不答應,趙國理虧;趙國給了璧,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的話,那就是秦國理虧。比較這兩個計策,寧可答應給秦璧,使它承擔理虧的責任。”趙王問:“可以派誰去呢?”相如說:“如果大王實在無人可派,臣愿捧護和氏璧出使秦國。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璧留給秦國;城邑不給趙國,請讓我把璧完好無缺地帶回趙國。”趙王于是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臺宮接見藺相如。相如捧璧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璧傳給妃嬪及左右侍從看,群臣高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要把城邑給趙國的意思,就走上前說:“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給相如。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幾步站定,背靠著柱子,怒發沖冠,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婪,倚仗它強大,想用空話得到和氏璧,給我們的城邑恐怕得不到。’打算不將和氏璧給秦國。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況且為了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該的。于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璧,在朝廷上將國書交給我。為什么要這樣呢?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修飾禮儀表示敬意呀。現 在我來到秦國,大王卻在一般的宮殿接見我,禮節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將它傳給妃嬪們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邑,所以又把璧取回來。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現 在就與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藺相如手持璧玉,斜視著柱子,就要向柱子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璧撞碎,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以璧擊柱,并召來負責的官吏察看地圖,指明要把從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劃歸趙國。藺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以欺詐的手段假裝給趙國城邑,實際上趙國是不可能得到這些城邑的,他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獻出來。趙王送璧的時候,齋戒了五天。現 在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我才敢獻上和氏璧。”秦王估量此事,終究不能強奪,就答應齋戒五天,把藺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里住宿。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違背信約,不給趙國城邑,就派他的隨從穿著粗麻布衣服,懷揣和氏璧,從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設了“九賓”的禮儀,宴請趙國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后,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穆公以來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個是堅守約定的。我實在是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帶著璧回去,從小路已經到達趙國了。再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派一個使臣到趙國,趙國會立刻捧著璧送來。現 在憑借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么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該處死,我請求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考慮商議這件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覷,發出無可奈何的聲音。侍從中有人想要拉相如離開朝堂加以處置。秦王說:“現 在殺了藺相如,終究還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斷絕了秦、趙兩國的友好關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讓他回趙國去。趙王難道會為了一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終于在朝廷上接見相如,完成禮節后,讓他回趙國去了。
相如回國之后,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秦國沒有把城邑給趙國,趙國也始終沒有把璧給秦國。
后來,秦軍攻打趙國,攻下了石城。第二年秦軍再次攻趙,殺了趙國兩萬人。秦王派使臣告訴趙王,打算與趙王和好,在西河外澠池相會。趙王害怕秦國,想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說:“大王如果不去,顯得趙國既軟弱又怯懦膽小。”趙王于是前往赴會,藺相如隨行。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辭別說:“大王這次出行,估計一路行程和會見的禮節完畢,直到回國,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還沒回來,就請允許我立太子為王,以便斷絕秦國的念頭。”趙王同意廉頗的建議,就和秦王在澠池會見。
澠池之會
秦王喝酒喝到酒興正濃時說:“我私下里聽說趙王喜好音樂,請趙王彈彈瑟吧!”趙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走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盟飲酒,讓趙王彈瑟。”藺相如走向前去說:“趙王私下聽說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樂曲,請允許我獻盆缶給秦王,借此互相娛樂吧!”秦王發怒,不答應。這時藺相如向前遞上瓦缶,趁勢跪下請求秦王敲擊演奏。秦王不肯擊缶。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內,我要把自己頸項里的血濺在大王身上!”秦王身邊的侍從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瞪著眼睛呵斥他們,他們都退卻了。于是秦王很不高興,只好為趙王敲了一下瓦缶。藺相如回頭召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國的眾臣說:“請趙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給秦王獻禮。”藺相如也說:“請把秦國的都城咸陽送給趙王獻禮。”
直到酒宴結束,秦王始終未能占趙國的上風。趙國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秦軍也不敢有什么舉動。
澠池之會結束后,回到趙國,由于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右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憑言詞立下功勞,他的職位卻在我之上。再說相如本來是卑賤的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自己的職位在他之下!”揚言說:“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聽到這些話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愿跟廉頗爭位次。過了些時候,藺相如出門,遠遠看見廉頗,就掉轉車子避開他。
將相和
于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齊規諫說:“我們離開親人來侍奉您,不過是因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節義啊。現 在您與廉頗職位相同,廉將軍口出惡言,您卻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太過分了。就是普通人對這種情況也感到羞恥,更何況是將相呢!我們沒有才能,請允許我們告辭離開吧!”藺相如堅決挽留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相比哪個厲害?”門客回答說:“廉將軍不如秦王厲害。”藺相如說:“以秦王那樣的威勢,我藺相如卻敢在秦國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藺相如雖然才能低下,難道偏偏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對趙國用兵,只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啊!現在如果兩虎相斗,勢必不能共存。我這樣做的原因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啊!”
廉頗聽到這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條,由賓客引導到藺相如家的門前請罪,說:“我這個粗陋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寬容我到這樣的地步啊!
負荊請罪
兩人終于相互交歡和好,成為生死與共的朋友。
【《將相和》的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將相和課文原文04-20
《將相和》課文原文09-23
第18課《將相和》課文原文09-14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1-09
社戲原文課文07-15
勸學的課文原文01-17
《景陽岡》的課文原文04-21
窮人課文原文06-27
匆匆課文原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