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課文理想原文
理想這篇課文中詩人主要是借助比喻的手法,形象化地闡述道理、贊美理想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課文理想原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課文理想原文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饑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溫飽;
溫飽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離亂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榮。
理想如珍珠,一顆綴連著一顆,
貫古今,串未來,瑩瑩光無盡。
美麗的珍珠鏈,歷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來,先輩照子孫。
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
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
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觀察著生活;
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
理想使你忘記鬢發早白;
理想使你頭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種獲得,
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
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品,
而更多的是帶來被誤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歡笑,歡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個“大寫的人”。
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
理想卻從來不拋棄任何人。
給罪人新生,理想是還魂的仙草;
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驗你的堅貞;
理想被扒竊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來,以后要當心!
英雄失去理想,蛻作庸人,
可厭地夸耀著當年的功勛;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終生,
可笑地詛咒著眼前的環境。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
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陰。
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作者簡介
流沙河,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1935年遷回金堂槐樹街老家。自幼習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學高中部,轉習新文學,1948年始發表作品。1949年入四川大學農業化學系,寫作愈勤.建國后,歷任川西《農民報》副刊編輯、四川省文聯創作員、《星星》詩刊編輯、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后在中國作協四川分會專門從事創作。著有詩集《告別火星》《流沙河詩集》.(1950年到《川西農民報》任副刊編輯。1952年調四川省文聯,歷任創作員、《四川群眾》編輯、《星星》編輯。1957年后在成都從事多種勞作,工余研讀諸子百家。1966年押回金堂老家,勞動糊口,共12年。1978年到金堂縣文化館任館員。1979年復出發表作品。年底調回四川省文聯,任《星星》編輯。1985年起專職寫作。中國作協理事、四川作協副主席。作品出版20種。
流沙河是一位經歷豐富的詩人。1957年在成都創辦《星星》詩刊,創刊號發表了他借物詠志的《草木篇》,深受讀者歡迎。“反右”時期流沙河又因《草木篇》為“大毒草”獲罪,1966年被逼回鄉做鋸木工,太多經歷給了詩人更多思考,也給了詩人一種為理想而執著追求的獨特個性。對人生的思考、對理想的追求使詩人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角度看待人生理想,本詩即是,寫出了詩人飽經磨難之后對理想的深刻而真切感受。
他的詩《理想》被編入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學期第一課(五四制)。
表達感情
詩人主要是借助比喻的手法,形象化地闡述道理、贊美理想的。先是用“燈”、“珍珠”、“羅盤”等形象化的比喻把“理想”具體化了,使讀者能準確理解“理想”的內涵。接著寫理想在指引人生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理想能給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她“使你微笑地觀察生活”,“倔強地反抗命運”。理想又能給人以警醒,她“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理想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作用,她有時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也可以“給罪人新生”。理想要靠現實的行動來“抽芽、開花、結果”,所以我們要聽從作者的勸告,“請乘理想之馬”,趁著大好春色、頂著當晴的太陽,“揮鞭從此起程”。
不必孤立地體會每個比喻的喻意,從石到火,從火到燈,從燈到路,四個比喻是連環的,這在修辭手法上又叫“頂針”。前兩個比喻為第三個比喻作鋪墊,詩意主要在后兩個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說“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見,這一節的意思主要是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聯系實際,就很好懂。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中國的先進分子樹立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這個理想像燈一樣,照亮了夜行的路。這個理想像路一樣,引中國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國,引中國人民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前兩個比喻,從星星之火,到點燃熄滅的燈,說的是理想傳播的過程,例如李大釗等人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時,共產主義理想在中國是星星之火;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傳播,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就有如一盞明燈了。
整體把握
一、謀篇立意
這首詩反復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說明了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重要性,號召人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堅持不懈地為理想而奮斗。
二、文章脈絡
全詩共12節,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總說理想的意義_四個“頂針”比喻,形象說明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第二部分(第2—11節)分說理想的意義。分三層:
第1層(第2—第3節):理想的歷史意義——理想有時代性,連續性
第2層(第4—第9節):理想的人格意義——理想之實現具有艱巨性、長期性
第3層(第10—第11節):理想的人生意義。正反對比,突出理想對人生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12節)總結:理想的實踐意義-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
三、寫作方法
多角度層次分明地贊美理想的意義。本詩從理想的方向意義、歷史意義、人格意義、人生意義等角度,先總分后逐層展開和贊美理想的豐富意義(具體說明見前“思路結構”)
語言形象,用具體的一連串比喻,揭示理想的豐富意義:,如第1節中,用理想像燈一樣,照亮夜行的路;人類理想有如珍珠鏈,形象生動地贊美了人類一代又—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第12節把理想比成桃李的花。比成榆楊的芽,具體形象地說明了樹立了理想,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重難點導析
(1)關于形象
理想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詩人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選擇具體的形象來比喻抽象的概念,引導讀者認識理想的重要意義,引導讀者通過品味具體的形象來感受理想的魅力。本詩中選擇的形象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反映了詩人獨特的視覺和真切的體驗。挖掘了形象要義,也就找到了解讀這首詩的鑰匙。
(2)關于哲理
課文是一首哲理詩,耐人尋味的也是詩中的哲理情趣。例如,“理想使你微笑地觀察著生活”,意思是說理想使人樂觀。“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意思是說理想使我們充滿斗志,鼓舞我們頑強不屈地奮斗。“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這些詩句都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們翻看那些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們的經歷,結合自己的生活觀察和體驗,可以為這種哲理作準確的詮釋。
(3)關于修辭
詩歌中運用以下的修辭方法:
①比喻,頂針和排比。作為唯一的本體“理想”,詩人運用了一連串比喻來展示它的豐富內涵,如由“石”敲出“火”,由“火”點燃“燈”,由“燈”指引“路”,由“路”走到“黎明”,既通俗形象,又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整個人類是這樣走過來的,這也可以看作是一個人為理想而奮斗,最終獲得成功的形象化的歷程。再如“羅盤”和“船舶”、“還魂的仙草”和“慈愛的母親”等都從不同方面表達了理想對人生積極的指導作用;而將它又比作“折磨著你進取的心”的“海天相吻的弧線”,比作“鬧鐘”和“肥皂”,也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理想的特征。
②對比。如“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理想卻從來不拋棄任何人”以及文末將失去了理想的英雄和失去了理想的庸人作對比,引起讀者的深深思考,進而作出正確的抉擇。
③連珠兼排比。例如課文的第一節,在字面上前后句相互勾連,結構相同的一組句子,有如一串珍珠,朗讀起來感覺有一種流動的美,也會感受到一種獨特的韻律和一種磅礴的氣勢,字里行間洋溢著詩人對理想的贊美之情。
④擬人。如“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生動展現出理想巨大的精神力量;“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理想卻從來不拋棄任何人”,告誡我們要珍惜理想。
⑤對偶。如“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陰”等句對仗工整,表達了詩人對為理想而奮斗著的期待和鼓勵。
【初中課文理想原文】相關文章:
《理想》課文原文03-30
理想的風箏_小學課文原文11-27
《理想的風箏》課文原文閱讀11-27
初中課文散步原文03-29
初中亡羊補牢課文原文11-09
初中課文愛蓮說原文03-29
初中課文臺階原文11-10
初中課文景陽岡原文04-20
初中課文心聲原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