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蘋果的課文
《一個蘋果》是抗美援朝志愿者張計發所寫的一篇散文,文章記敘了在抗美援朝時期,八位志愿軍戰士在防炮洞里,盡管干渴得很厲害,卻舍不得吃完一個蘋果的故事。文章內容淺顯,感情真摯。該文章后被選用為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課文,以及被改編為電影《上甘嶺》,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下面是一個蘋果的課文,請參考!
一個蘋果的課文
黃昏時候,五連派來的一個火線運輸員閃進了我們的防炮洞。他頂多不過二十歲,長得矮矮的,瘦瘦的。卸完了身上背著的,他隨手遞給我一個蘋果:“連長,給您!”防炮洞只有三米長,兩米寬。借著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滿身塵土,褲子撕了好幾道口子,腳脖子上還劃破了好幾處,血跡斑斑。顯然,一路上他是爬過來的,通過敵人的炮火封鎖可不是輕易的事。我看著他那流著汗水的臉,驚訝地問:“哪兒來的蘋果呀?”
“半路上撿到的。連長,你嗓子啞了,吃了潤潤喉嚨吧!”
說實在的,自從24日我連出擊開始,只有前天晚上營長給了我一塊兩寸長的蘿卜,我已經幾天沒喝過一口水,喉嚨早就干得煙熏火燎似的。不用說,戰士們一定也渴得受不住了。但是我想,運輸員這些天在火線上跑來跑去,比我們更艱苦,就對他說:“你太辛苦了,還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涼水。”他非常固執,說什么也不肯吃。其實誰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內,是一滴水也找不著的。
我望著這個擦得很干凈的蘋果,它青里透紅,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這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
“給誰吃呢?”我拿著蘋果翻來覆去地想。這時候,我身旁的步話機員小李正用沙啞的聲音向上級報告戰斗情況。這個愛說愛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話機旁,這些天一直沒有休息。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幾道口子,臉上掛滿灰塵,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兩只眼睛布滿了血絲。
“小李,這個蘋果你吃了吧,好潤潤喉嚨。”我把蘋果給了他。
小李出神地看著我,回頭看了看另外幾個人,又看了看躺著的傷員小藍。他接過蘋果,轉手給了小藍。
小藍是通訊員,在一次執行任務時被炮彈打斷了右腿。他安靜地躺著,很少聽到他呻吟。他的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紫。小藍拿起蘋果,張開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圍望了望,立刻把嘴閉住了。他發現,原來只有一個蘋果。
“連長,您幾天沒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揮我們打仗。”小藍把蘋果遞給了我。
等到發起沖鋒的時候,沒有號聲可不成呀!我把蘋果遞給了司號員。司號員說什么也不肯吃,轉手遞給了身旁的衛生員,衛生員又把它遞給了自己日夜照顧的傷員小藍。蘋果轉了個圈兒,最后又回到我手里。
再這樣傳下去是沒有用的.。我知道:在這樣艱苦的時候,我不吃,他們是決不肯吃的。于是我決定,防炮洞的八個人一起來分吃這個蘋果。
吃蘋果也要作一番動員。我說:“同志們,我們能夠趕走敵人,奪回陣地,難道我們就不能吃掉這個蘋果嗎?來,一人吃一口!”說完,我先咬了一口,把蘋果傳給步話機員小李。小李放到嘴邊,咬了一小口,交給身旁的小胡。小胡咬了一口,傳給了小張。這樣一個挨一個地傳下去,轉了一圈,蘋果還剩下大半個。
“誰沒有吃?”我問。可是誰也不回答。
我剛想命令大家認真地把蘋果吃了,忽然覺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我看見步話機員小李的面頰上閃動著晶瑩的淚珠,再看看周圍,別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一瞬間,我的喉嚨被心中激起的強烈感情堵住了。在這戰火紛飛的夜晚,我被這種戰友間的關懷激動著,迸出了幸福的驕傲的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