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樹謠》課文解讀
《小樹謠》本課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充滿了童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樹謠》課文解讀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小樹謠》課文解讀1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首兒歌,一共有三節。第一節講的是春天小樹發芽了,第二節講的是春天小樹開花了,第三節講的是小樹對鳥兒唱的歌。本課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充滿了童趣。
課文一共配有兩幅插圖,第—幅插圖畫的是小樹發出了嫩綠的枝芽,第二幅插圖畫的是小樹開出了紅色的小花,還有很多小鳥在它的上面飛來飛去。這兩幅圖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詞句。
課后設計了四道思考練習題。第—題是朗讀背誦課文,提出了讀背的要求。第二題是思考題,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拓展和延伸課文,把學生的思想感情與本課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既加深理解本課的內容,又激發學生關愛大自然的感情。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表達,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第三題是讓學生讀一讀由“春”和“葉”組成的詞,再自己組詞,第四題是寫字練習。
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激發學生對樹木的愛護,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小樹謠》課文解讀2
《小樹謠》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詩歌。課文共有三節,第一節寫小樹在春風里搖綠了嫩芽和樹梢;第二節寫小樹在春風里搖紅了花蕊和花苞;第三節寫小樹對小鳥說的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小樹在春風里長大,希望自己長成大樹后讓小鳥在枝葉間筑巢。課文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小樹在春風里長大,希望自己長成大樹后讓小鳥在枝葉間筑巢。課文通過結構的反復,疊詞疊句的運用,讓孩子們讀起來瑯瑯上口。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主要想從抓好字詞,讀好課文,背誦課文,拓展練習幾個方面進行教學,達到教學目標。整個教學中以讀促悟,重在體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文來理解課文。
第一環節——導入。采取的是復習導入,通過聽寫和運用字詞,檢查學生的字詞掌握和運用情況,鞏固上節課的學習內容。這一設計是符合了《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強調低年級字詞教學是重點的原則。同時也做到了教學的扎實性和適用性。
第二環節——品讀課文。共分為四部分。首先請一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獲取了哪些信息。這樣的設計意在帶著學生回憶課文講了哪些內容,為品讀課文打下基礎。接下來就是分小節來理解課文內容,第一節主要是讓學生進入狀態,讓學生扮演小樹,舉起雙臂搖啊搖,營造小樹在春風中搖擺的氛圍,理解“搖”的含義,同時復習了“搖”和“謠”的區別。再通過反復地讀課文,孩子們體會到了小樹在春風中變綠的喜悅心情,從而對課文學習有了興趣。第二節的教學中通過對比前兩節詩歌,發現句式結構相同,便于學生理解課文。同時,讓學生劃出第二節描寫小樹變化的句子,培養學生圈畫重點詞句的習慣。第三節內容較多,通過學生的讀,引出小樹召喚小鳥是為了讓它筑溫暖的巢。學生用語言和動作解釋了“召喚”的含義,又通過學過的代詞知識,順利找出了文中兩個“它”分別指代小樹和小鳥。
第三環節——口語表達。聽了小樹的話,小鳥會說些什么呢?同桌之間確定角色,編排對話,全班進行匯報表演。通過課件和教師語言創設情景,營造氛圍,學生入情入境,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充分展開想象,進行說話訓練。在表演的時候,漂亮頭飾的出現更是提高了學生的表演興致,讓課堂更加活躍,學生的思維也更加活躍,通過各種形式表達了對小樹的感謝之情。
第四環節——背誦課文。語文課堂就應該扎扎實實,該掌握的、該達到的教學目標就應該完成。課后要求背誦課文,因此我通過填空、配樂背誦這兩種方式進行了課文背誦的訓練。熟讀成誦之后,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第五環節——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課后有學習任務,是對課堂學習的一個延伸。
第六環節——總結。 把課堂教學與孩子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知道愛護小樹。
在剛才的環節設計中我滲透了一些自己認為在設計上比較說得過去的優點,那下面我總體說說這堂課的優缺點。
優點:
1、重視了語文教學的扎實性。在字詞的復習、課文的朗讀、背誦、形近字的區別、詞義的理解上都做到扎扎實實。
2、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誦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表演、想象、說話活動,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就是教師、學生、文本的對話過程,而生本對話才是閱讀教學的中心。
3、課堂環節節湊,教學內容連貫,其中貫穿了學生的一些小活動、小想象,讓課堂比較活躍,學生學習有興趣。
4、教師的評價語比較有個性,基本脫離假大空。
缺點:
1、教學設計有些中規中矩,整個課堂雖無大礙,但比較缺乏創新精神。本來想有所創意,但因為是“六個一”教學展示,怕有失誤,所以走了老路子。現在看來,我還是缺乏勇氣,爭取下次上出新的語文韻味。
2、課堂的“活用”體現不明顯。低年級字詞是重點,會寫的目標達到了,但是在會用方面做得不到位。比如本節課中區分了“謠”“搖”,學生只是口頭解釋了,并沒有真正去運用。如果在這里加上一個選字填空練習,我相信效果會更好,能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
3、教學經驗不足。作為一個在教學生涯中走過3個春秋的年輕教師,在教學心理、教學理念、教學應變上還是缺乏經驗的。正是這些不足,讓我更加為這次課擔心,當看到30多個人坐在后面聽課的時候,緊張的情緒愈加強烈,導致在第一節的講授中都忘記了板書,幸好后來及時補救。
4、教學中杜絕做一個旁觀者。在教學過程中,有時像一個旁觀者,沒有做到和學生打成一片,沒有營造好師生間的氛圍,往往會影響到教學效果。以后我會爭取讓自己成為“學生”,用情緒、動作、語言打動學生。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公開課的反思,希望大家都提寶貴意見,您的意見會讓我在教學中有所提高,讓我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小樹謠》課文解讀3
本課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充滿了童趣。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識字和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在學習生字時,我讓學生說一說:“哪些生字以前你就認識了,怎樣認識的?”引導學生充分交流借鑒,提高識字的效率。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常用的方式記憶漢字。重點指導學生認識三個新部首:又纟門,掌握部首的寫法及變化。
在學習課文時,我放在指導學生朗讀小樹對小鳥說的話,讓學生復述小樹對小鳥說了些什么?引導學生想象小鳥聽了小樹話后會說些什么呢?讓學生充分交流,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表演是加深理解課文的一種好方法,愛表演是孩子的天性。教學中,我和學生、學生和學生時時變換角色,把它們說的話表演出來,學生興趣盎然。
《小樹謠》課文解讀4
1、重視學生自主朗讀的訓練,通過指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書中主動識字,在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誦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在學生把課文讀正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做動作,表演朗讀。學生在朗讀、想象、表演活動中,體會出小樹愿意為大家服務的愿望,從而激發學生對小樹的喜愛。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2、培養獨立識字能力。本課的生字較多,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自讀生字,同桌互相檢查、糾正讀音,接著采用開火車、小老師領讀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字形的記憶我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漢字,充分交流借鑒,如“芽、唱、倒”等字用學過的偏旁加熟字的.方法來記憶,“召”字用拆一拆的方法記……學生在交流中自主識字,提高識字的效率。
3、引導想象,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學習課文第三小節后,我通過語言創設情景,營造氛圍,引導學生想象:“假如你是一只小鳥,聽了小樹的話,小鳥會說些什么呢?”學生的思維活躍,充分展開想象,通過各種形式表達了對小樹的感謝之情,有的說:“謝謝你,小樹!”有的說:“小樹,到時候我天天唱歌給你聽。”……我又讓學生展開想象:“小樹除了召喚來愛唱歌的小鳥,還會召喚來誰呢?”大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小樹會召喚來小松鼠、小猴等小動物。學生在想象說話中進一步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
《小樹謠》課文解讀5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激發學生對樹木的愛護,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學中,重點抓住以下環節:
1、自主識字,培養獨立識字能力。
本課生字較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把差異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出示生字后,可以問一問學生,哪些生字以前就認識了,怎樣認識的,引導學生充分交流借鑒,提高識字的效率。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常用的方式記憶漢字,如:拆一拆(“召”)、合一合(“唱”、“歌”)、編順口溜等等。
2、引導想象,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學完課文之后,說一說,小樹對小鳥說了些什么?引導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創造性的積累。小鳥聽了小樹話后會說些什么呢?讓學生充分交流,體現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和想象,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小樹謠》課文解讀6
《小樹謠》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激發學生對樹木的愛護,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分析課文的時候,讓學生大膽地分角色表演,從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可見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表演是加深理解課文的好方法。
學完課文之后,讓學生再復述一下小樹對小鳥說了些什么?引導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創造性的積累。小鳥聽了小樹話后會說些什么呢?讓學生充分交流,體現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和想象,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學中,努力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根據孩子們喜歡的童話,為孩子們創設童話的氛圍,讓學生扮演童話中的角色,融入故事情境,讓學生們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學習語言。精心的課件設計,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意境;動情的教師導讀,使學生對語言的感悟深刻起來。整節課,學生處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語言文字在學生的頭腦中鮮活起來,一節課很快的就過去了,孩子們還有些意猶未盡。
2.聯系生活——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課上,我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美滋滋”、“跑哇跳哇”的意思,體會小樹的心情,指導讀出句子的語氣,效果不錯。
3.巧借想象----突破課文的難點。《小樹謠》是一篇童話。讓學生結合上文和生活實際去想象當時的情景,學生通過想象,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小樹謠》課文解讀】相關文章:
《爺爺和小樹》課文解讀12-10
一年級小樹謠課文11-19
小樹謠散文詩12-14
課文離騷解讀09-01
課文《社戲》解讀04-15
課文《挑山工》解讀12-10
《登高》課文解讀12-10
《莫高窟》課文解讀12-02
課文《蠟燭》解讀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