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坐井觀天》課文片斷賞析
《坐井觀天》課堂片段情景描述:
教師:讀了課文后,你認為小鳥和青蛙誰說得對?
生1:小鳥說得對。
生2:小鳥和青蛙都說得對!(眾生笑)
師(走近學生,面帶微笑):同學們都笑了,你還認為青蛙說得是對的嗎?
生2嘟噥著:“青蛙說的是沒錯呀,它看到的天是只有井口那么大。”
部分生附和、議論:青蛙說是沒說錯,它看到的天是只有井口那么大,可天是無邊無際的,青蛙說的又是錯的”
師:現在我們讓青蛙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天究竟有多大?出示大量課件并要求學生根據課件用“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的天。”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反思:
教師本想以她的“微笑”想讓學生自己說出“我錯了”三字,但學生并不買帳,盡管沒有了開始時那么有底氣,但此刻學生仍在捍衛他的個性化的獨特理解,尤其是部分學生的議論使這個生成問題越來越尖銳,而這個極具探究價值的問題恰是達成“理解成語的寓言”這一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如果教師此時能把握住這一美麗的“生成”,在明確青蛙說的是沒錯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思考:青蛙說這話根據是什么?再一次引導學生進入文本,讓學生探究青蛙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歷,這時學生的學習充滿了挑戰,他們不由自疑:那么青蛙究竟錯在哪呢?這時教師再一次引導組織學生進一步自主、合作、探究文本,成語的寓言的理解水到渠成,教師再從文本引導學生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觀天”的人和事,從而讓學生真正明白這個成語的人生哲理,終身受益。這才是真正的課堂生成的生命活力和教學的終極目標所在。
案例中,教師的問題預設意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但是預設的問題本身就缺乏邏輯性與科學性,而課堂上學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不愿跟著老師備課設定的思路上走。是將預設進行到底還是順著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答案進一步前進?這是擺在每個教師面前的一道選擇題。《新課標》告訴我們,跳出備課預設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思考,尊重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批評,尋求個人理解的知識建構,課堂會因生成而變得美麗。
【《坐井觀天》課文片斷賞析】相關文章:
《匆匆》課文片斷賞析07-16
課文《貓》的片斷賞析04-09
《森林,你好》課文片斷賞析11-22
課文《自己去吧》的片斷賞析11-22
小學課文《翠鳥》片斷賞析09-13
語文課文《望月》片斷賞析10-25
課文《金蟬脫殼》片斷賞析10-21
課文《燕子》教學片斷賞析08-21
《桂林山水》課文片斷賞析優秀06-23
《草船借箭》課文片斷賞析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