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2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原文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現代作家周曄于1945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過回憶伯父魯迅的幾件事,以及他給“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讀書一絲不茍,同情和關懷勞動人民的性格特征,贊揚了魯迅“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優秀品質,同時又表達了作者對魯迅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2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原文,歡迎閱讀。
原文
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數不清的挽聯掛滿了墻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送挽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時候每到周末,我們姐妹三個輪流跟隨著爸爸媽媽到伯父家去團聚。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談起《水滸傳》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會知道我讀了《水滸傳》,大概是爸爸告訴他的吧。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囫圇吞棗地看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復雜的內容,全搞不清楚,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身上。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摸著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愛。從此,我讀什么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
那天臨走的時候,伯父送我兩本書,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約翰》。伯父已經去世多年了,這兩本書我還保存著。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兒圍著一張桌子吃晚飯。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對他說:“大伯,您跟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
“哪一點不像呢?”伯父轉過頭來,微笑著問我。他嚼著東西,嘴唇上的胡子跟著一動一動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們半天才說。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說,“您怎么會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哦!”我恍然大悟,“墻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有一年的除夕,我們全家都到伯父家里去了。伯父買了許多爆竹和花筒給我們。我們都膽小得很,沒有一個人敢放,伯父和爸爸就替我們放。他們每人捧了一大堆,走到天井里去。我們掩著耳朵,躲在玻璃門后面,睜大了研究望著他們。四扇玻璃門,我們三個和海嬰一人占一扇。伯母和媽媽站在我們旁邊。
爸爸放的爆竹,聲音真大,可怕極了,雖然關緊了門,掩住了耳朵,也照樣聽得見。我們緊張極了,氣都不敢透一口。
爸爸放完爆竹,輪到伯父放花筒了。火花在我們眼前飛舞,艷麗的色彩映照在伯父的臉上。我突然注意到他臉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還有額上一條條的皺紋,都現出他心底的歡笑來。那時候,他的臉上充滿了自然而和諧的美,是我從來沒看見過的。
有一天黃昏,呼呼的北風怒號著,天色十分陰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趕著回家。爸爸媽媽拉著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離伯父家門口不遠的地方,看見一個拉黃包車的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一邊。
我們走過去,看見他兩只手捧著腳,腳上沒穿鞋,地上淌了一攤血。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問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動著的嘴唇里發出低微的聲音,“沒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進腳底了。疼得厲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藥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
拉車的感激地說:“我家離這兒不遠,這就可以支持著回去了。兩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謝你們!”
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給他,叫他在家里休養幾天,把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他。
天黑了,路燈發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著他們,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這么冷的天,那個拉車的怎么能光著腳拉著車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來的時候,我就問他們。伯父的回答我現在記不清了,只記得他的話很深奧,不容易懂。我抬起頭來,要求他給我詳細地解說。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變得那么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伯父逝世以后,我見到他家的女擁阿三。阿三是個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業,她愁得兩只眼睛起了蒙,看東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著霧。她跟我談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說:“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有時候我聽著他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真替他難受。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兒。”
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創作背景
此文寫于1945年魯迅逝世九周年之際,周曄作為魯迅的親侄女,從小即親身感受了魯迅的關心和愛護,親眼看到了魯迅無微不至地關心勞苦大眾,熱愛勞動人民,勇敢地與反動勢力作斗爭。這些事情都深深感動著周曄,在她長大后更是經常懷念著魯迅,所以在魯迅逝世九周年之際,作者更是情難自抑,寫下了這篇回憶性的敘事散文。
文學賞析
此文從小處落筆,結合作者個人的感受,回憶了伯父魯迅生前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說明了魯迅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全文脈絡清晰,敘事清楚,具體親切,給人印象深刻。
從內在的思想感情線索看,是按自身——身邊——身外(他人)的體驗,來反映文章中心——“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為別人”即文中提到的作者及下一代少年兒童、車夫、女傭及勞苦大眾;“為自己想得少”,即為揭露社會的黑暗,抨擊反動派的罪惡,同情救助勞動人民,不怕“碰壁”、“一點也不在乎”自己的病,也正因為這樣伯父才會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
從外在的敘事線索看,大體上是按近期——遠期——近期的時間安排,從魯迅逝世、萬眾哀悼這件事寫起,然后觸景生情地轉入對伯父生前的點滴回憶,分別敘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談《水滸傳》啟發教育作者認真讀書;伯父在笑談“碰壁”中抨擊舊社會;伯父熱情地救護和幫助黃包車車夫;伯父關心女傭阿三。最后則是總結伯父是一個怎樣的人,點明主題。五個片段看似并無緊密聯系,實際結構相當完整。第一段是果——魯迅受到人民的愛戴,后幾段是因——魯迅受到愛戴的原因。最后總結,呼應開頭主題。
另外,作者非常善于抓住語言、動作、神態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如“救助車夫”一段,為了準確地寫出魯迅兄弟倆救治受傷車夫的情景連用九個動詞——“扶、蹲、半跪、拿、夾、拿、洗、敷、扎”,突顯了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而且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稱敘事方式,回憶自己的親身經歷,使文章生動、真實、感人,更具說服、感染力。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2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06-13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08-30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詞語解釋07-25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06-25
部編版秋天的雨課文原文07-03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預習10-27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說課稿范文06-16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實錄06-02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流程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