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的風的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老舍《風》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老舍《風》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老舍《風》教學設計 1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完成如下任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舊北京春風的狂暴。
2、了解課文時代背景及作者,為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3、學習生字詞,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4、指導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5、理清課文層次,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學習作者有順序地觀察事物的方法。
6、學習課文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舊北京春風的狂暴,感受當時的窮苦人民生存的惡劣環境,體會勞動人民的疾苦,進一步感受舊北京的破落衰敗。
2、學習作者有順序、細致入微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形象逼真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課文的方法,養成“邊讀邊想”和“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舊北京春風的狂暴,體會舊北京勞動人民的疾苦。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有順序、細致入微的觀察方法及抓住特形象逼真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再現課文 做好鋪墊
1、導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9課《風》,請同學們打開書63頁快速瀏覽課文,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課文主要寫了解放前舊北京的春風橫行無忌的情景。)
2、看看板書回憶一下,課文是按著什么順序寫的?
(“總——分”的順序;“空間位置”的順序。)
3、師小結:我們在說話或寫文章時也要像老舍先生這樣做到言之有序。(板書:言之有序)
二、品讀感悟 領悟表達 由文生情
過渡: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舊北京的春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狂暴)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3、4、5自然段,邊讀邊想,哪些語句體現了風的狂暴?請用筆畫下來,有什么感受請在字里行間寫一寫。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1、指導學生自讀課文,并能抓住具體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并滲透(讀、思、畫、寫)的讀書方法及習慣,教師巡視并相機指導。
2、交流匯報。
“戶外”一段:
(1)“風來了,鋪戶外的沖天牌樓唧唧吱吱亂響,布幌子吹碎,帶來不知多少里外的馬嘶牛鳴。”
(從沖天牌樓發出的“唧唧吱吱”聲音上我感到了風的狂暴;布幌子吹碎了,可見風的猛烈;馬嘶牛鳴——說明風沙猛烈打在動物身上才發出這樣的聲音,而且不知從多少里外傳來的,說明風速快。)
師:能通過你的讀讓我們感受到風的狂暴嗎?(注重朗讀指導。)
(2)大樹把梢頭低得不能再低,干枝與干槐豆紛紛降落,樹杈上的鴉巢七零八散。
(大樹“低得不能再低”——說明大樹低到了極點,再低就會折了,可見風的狂暴;紛紛降落——很多不間斷地降落,都是狂風惹得禍;鴉巢——七零八散,可見風的狂暴。)
師:誰能讀出這句,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3)甬路和便道上所有的灰土似乎都飛起來,對面不見人。
(灰土似乎都飛起來,對面不見人——體現風大。)
師:把這三句連起來讀一讀。
師:播放狂風的聲音,感受風的狂暴。風就是如此的狂暴,能讀出來嗎?
師: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可在老舍的筆下卻讓我們感覺到風是如此的猛烈,同學們想一想這是為什么?(課件出示:沖天牌樓——唧唧吱吱亂響;布幌子——吹碎;不知道多少里傳來——馬嘶牛鳴;梢頭——低得不能再低;樹枝和干槐豆——紛紛降落;鴉巢——七零八散;灰土——似乎都飛起來,對面不見人。)讀讀我們剛才抓的這些事物,再看看破折號后面的藍色的字,你有什么發現嗎?(都寫了這些事物的特點,之前做了細致入微的觀察。板書:抓住特點;細致入微)這一段作者也做到了言之有序,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空間位置順序——從上到下。)
這一段中作者除了寫風中的物還寫了什么?(人)讀一讀,從哪看出風的狂暴?(不由自主——順風走的控制不住;兩腿向前,身子后退——風的力量之大;身上、臉上落滿了黑土——風之狂暴;發紅的眼睛不停地流淚——風沙給人帶來的痛苦。)(板書:疾苦)
師:所以作者說:人在狂風中就像魚兒在驚濤駭浪中掙扎。這是一個什么句子?這樣一大比方我們就更能體會狂風中的人們行進的艱難。使得文章形象逼真了。(板書:形象逼真)
我們再來讀讀這一句話:除了讀出風的狂暴,還要讀出人們在惡劣環境下生活的艱難。
屋內一段:
再看看屋內一段那體現了狂暴?
那在屋中的苦人們,覺得山墻在搖動,屋瓦被揭開,不知哪一會兒就連房帶人一起被刮到什么地方去。
(這寫了人們的感覺,運用了夸張的手法,讓我們感受風的狂暴。)(四面八方吹進來——風無孔不入,可見之大;桌上、炕上——落滿了腥臭的灰土,連正在熬開了的豆汁,也中間翻著白浪,而鍋邊上是嘿嘿的一圈。——風的狂暴,感受到人們在惡劣的環境下飽受疾苦。)
師:這風是多么狂暴——讀出來;苦人們是何等的苦啊!——讀出來;人們是多么無奈呀!——讀出來。
這一段的描寫你體會到作者寫作方面的妙處了嗎?(細致入微的'觀察,生動逼真的描寫。)
院中:
(1)一會兒,風從高處呼嘯而去;一會兒,又擦著地皮襲來,撞擊著院墻,呼隆呼隆地亂響,把院子中的破紙與干草葉兒刮得不知上哪去才好。
(呼嘯、擦、襲、撞擊、刮——說明風肆無忌憚。)
(2)這樣的風讓人心中沒底——一陣風過去(生接)大家一起吐了一口氣,心有高處落到遠位。可是,風又來了(生接)使人感到眩暈。人們感到(生接)天、地,連皇城的紅墻與金鑾寶殿似乎都在顫抖。——好大的風啊!太陽(生接)失去了光芒,北京(生接)變成了任憑飛沙走石橫行無忌的場所。
風停后:是否可以感受到風的狂暴?(院子里比掃的還干凈;窗欞上堆著小小的墳頭;窗臺上水流的痕跡。)師:作者真是個細心的人,連這樣細小的地方都能觀察到,真的值是觀察細致入微呀!)
三、歸總一段 體會特點 體會破落
我們從戶外、屋內、院中乃至風停后真正感受到老北京春風的狂暴,橫行無忌。所以作者在課文的第一段中這樣寫到:(課件出示:寒風,卷著黃沙,鬼哭神嚎地吹來,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青天變成了黃天,降落著黃沙。地上,含有馬尿驢糞的黑土與雞毛蒜皮一起得意地向天上飛。半空中,黑黃上下,漸漸混合,結成一片深灰的沙霧,遮住陽光。太陽所在的地方,黃中透出紅來,像凝固了的血塊。
(體會作者總分的順序,空間位置的順序,遣詞造句也講究邏輯順序。)
師:教師引讀:寒風——生讀(卷著黃沙,鬼哭神嚎地吹來,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青天——生接(變成了黃天,降落著黃沙)地上,——生接(含有馬尿驢糞的黑土與雞毛蒜皮一起得意地向天上飛。)半空中——生接(黑黃上下,漸漸混合,結成一片深灰的沙霧,遮住了陽光。)太陽——生接(太陽所在的地方,黃中透出紅來,像凝固了的血塊。)所以作者在課文的開頭說——生接(北京的春風似乎不是把春天送來,而是狂暴地把春天吹跑。)
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只知道砍樹,不曉得栽樹,慢慢地山成了禿山,地成了光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的政府不顧人民的生活怎樣墮落造成的。課后讀讀老舍先生的《正紅旗下》同學們會有更深的感觸。
老舍《風》教學設計 2
教材分析:
《風》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十三單元《風和水》的第一篇主體課文,是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的一首小詩。詩歌行文清新活潑、淺顯易懂,像鄰家大哥哥在哼念童謠。這首小詩平凡中透著靈動、樸實中蘊含著優美,語言特點顯著,于不變中有變,錯落有致。全詩以第一人稱,從兒童的視角去觀察、描寫生活中的微風,讓學生初步感知風的特性,受到美的熏陶。
學情分析:
《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首詩歌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更培養了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之情。詩歌中生字詞不多,讀來朗朗上口,易于熟讀成誦,在學生理解兒歌的基礎上,把學生思維發散開來,通過尋找風,激發學生思維,使其迸發出許多創造的火花。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課堂中教師要設置很多環節來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知風的特點,體會詩歌韻味。
2.學生在生活中觀察風,培養觀察自然、感受自然的興趣和習慣。
3.自主識字,在實踐中總結不同的識字方法,逐步靈活運用。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在有感情地朗讀中感受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觀察自然、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體會詩歌的韻味。
教學難點:
仿寫詩歌,培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教學卡片,相關視頻,朗誦背景音樂
教學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出課題。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叫朋友嗎?今天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認識它?咦,它怎么一溜煙不見了,讓我們一起去找找它。
2、欣賞圖片,找出新朋友。(出示課件圖片)
瞧!它調皮的跑出去玩了,它和柳枝在跳舞,和風車轉圈圈,和國旗游戲,送小朋友的風箏飛上了天。它就是老師今天帶來的新朋友,你們知道它是誰嗎?(風)
3、導出課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通過談話,設置懸疑,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欣賞圖片、找朋友的同時,很自然地進入了觀察、發現階段,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體,并為后面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初讀感知,認識字詞。
1、你們喜歡這個朋友嗎?為什么?(頑皮、可愛、淘氣)那就請大家趕快到詩歌去找找它,和它交交朋友。
2、大家讀得可認真啦!請問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你是怎么解決的?
學生匯報自己的`識字方法。
3、老師也很喜歡這位朋友,也想認識它。(教師配樂范讀兒歌,學生評價。)
4、學生多種形式認讀詞語。(指名讀,集體讀,開火車讀等)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詩歌,運用已經積累的學習方法學習生字詞語,如拼讀法,加偏旁、減偏旁,問同桌,聽讀法等,很好的完成了這項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學習中的自主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品讀詩歌,體會感情。
1、詞語關我們已經順利通過了。風娃娃已經躲在詩歌里了,細心地孩子才能找到它。同桌合作完成。
2、匯報結果。
3、你最喜歡哪里的風,請再次讀一讀那個小節。(生自評、互評)
4、教師出示相應的小節,與學生一起品讀詩歌。(隨文識字)
5、多種方式朗讀,感受風來時給大地帶來的變化,體會詩歌韻味。(指名讀、男女生賽讀、加動作表演讀、教師引讀、集體朗讀等)
6、風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從周圍的事物中找到它,感受到它。現在,它又跑去哪里了呢?讓我們一起去大自然中找一找。
出示句型,仿寫兒歌。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 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 了。
【設計意圖: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個環節我以讀代講,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風來時帶給大地的變化,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韻味,提高了語文素養。而且在讀的基礎上,以風娃娃為情景激發學生表演風、找風,從而體會風的調皮、可愛。此設計注重了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為主,把無形的東西變得形象生動。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仿寫兒歌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四、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1、視頻《風是怎樣形成的》。
2、欣賞有關風的詩歌。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很直觀的了解到風的形成過程和原因,而且對自然現象產生了很大興趣,滋生學生強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五、作業超市。
1、背誦詩歌,仿寫詩歌。(必做)
2、畫一畫你看到的風。
3、在生活中觀察、探索大自然神奇的奧秘。
【設計意圖:作業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形式靈活多樣,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尊重學生差異,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不讓作業成為學生的負擔。而且作業貼近生活,真正實現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老舍《風》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字,會寫“游”這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仿寫詩歌。
3.了解風的特點,培養觀察自然、感受自然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會寫“游”,掌握“游”的筆畫筆順。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仿寫詩歌。
【教學難點】
培養觀察自然、感受自然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田字格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觀看視頻——中國好舞蹈張婭姝《風之舞》。
2.齊讀課題兩遍,注意后鼻音。
二、整體感知,初讀詩歌
1.配樂范讀
葉圣陶爺爺非常喜歡風,他為風娃娃寫了一首詩,想不想知道他筆下的風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師配樂范讀)。
2.學生自讀
你們也想來讀一讀這首小詩嗎?在讀之前,我們先來回憶一下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怎么辦?
(評價語:這是一個好辦法;你很善于詢問;看來,你很經常查字典)
PPT出示:拼拼音,問同學,問老師,看生字條,查字典,上下文猜字。
師:好,現在請孩子們打開書本87頁,自己讀一讀這首小詩,用你自己熟悉的方法來解決不認識的字。
過渡:愛惡作劇的云妹妹把詞語寶寶給遮住了,需要一位風勇士來把她吹走,誰敢來試試?
3.讀詞(指名風勇士讀,其他同學跟讀兩遍)過渡:風勇士一個人的力量不夠,需要全班合作的力量才能吹走她。風勇士讀一遍,其他同學跟讀兩遍。
Shí hou chàn dòng q bō yóu xì
時 候 顫 動 起波 游 戲
三、再讀課文,精讀感悟
1.學習第一小節
問題:聽老師朗讀課文,用“——”畫出描寫風的句子。
師:既然風看不見摸不著,那我們怎么知道風來過了呢?
生(預設):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師:哦,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風娃娃來過了(畫橫線)那“顫動”是什么意思呢?
生(預設):抖動
師:你能用動作來表示顫動嗎?或者你身邊周圍有樹葉顫動的情景嗎?
生表演
師:引導學生觀察窗外樹葉被風吹動的樣子。那這時的風大不大?你沒有認真觀察是察覺不到的,所以這時的風很細小。那我們在讀這一小節的時候聲音要怎樣?(小聲、讀得輕一點)連這么小的風你都發現了,你是什么樣的心情?
生:開心、驚喜
師:讀出發現風時你的驚喜之情吧!加上表情和動作會更棒哦!
過渡:同學們讀得可真棒,來,給自己一個贊吧!那我們除了能從樹葉顫動找到風,我們還能從哪找到他呢?接下來由你們自己來把她找出來吧!
2.學習第二小節
師:哪個句子是描寫風的?
師:你們來表演一下“林木點頭”是什么樣的?(觀看圖片)帶著動作和表情再朗讀。
3.學習第三小節
(1)教學“游”
師:現在,風娃娃又跑來小河里做什么呢?游戲,“游”這一個詞是我們這一節課要會寫的生字,我們一起來學。
師:誰來說說它是怎么記住這兩個字的?
(預設:加一加、部首法、編故事方法等)
師:你們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們一起來寫一寫,這個字,要寫好“游”字不簡單呀,首先要觀察好“游”每一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師:示范。小手準備好和老師一起寫,注意左邊、右邊和中間都要寫得瘦一點,緊湊一點才好看。要特別注意右邊的`下面是“子”。(描一個,寫一個,提醒寫字做到“三個一”)
(2)指導朗讀
師:你玩過游戲嗎?玩過什么游戲呀?玩游戲時心情怎樣啊?
師:你認為此時風娃娃的心情怎么樣?誰愿意來讀讀,把風娃娃快樂的心情表達出來呢?
師:聽了這位同學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風娃娃在水中快樂地游戲,同學們,讓我們也像這位同學這樣,懷著快樂的心情把這節詩讀一讀吧。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跟著葉圣陶爺爺走進了風,你覺得這是怎樣的風,如果用我們剛才學的三個詞語選一個來形容,你覺得是哪一個?(微風習習)風輕輕地吹著。讓我們站起來帶著這種感受和喜歡的動作一起來讀讀詩歌吧。
聽著你們讀,我也想來讀一讀,能和我一起合作讀一讀嗎?引讀全文。配樂(大屏出示整篇課文)
四、指導背誦,仿寫訓練
1.這首小詩,我們已經學完了,快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發現?
2.指導背誦
師:這首小詩是葉圣陶爺爺為我們寫的,寫的很美,你能根據我們剛才的發現很快將他背下來嗎?自己先試一試。出示大屏。(關鍵字詞空著)
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3.仿寫(先說后寫)
(出示大屏)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 的時候,
我們知道 。
出示:紅旗圖(全班一起說)
請個別人嘗試說:風箏放飛的圖、海浪翻滾圖、小草彎腰圖……。
孩子們你們也是一個個小詩人了。現在拿出你們手中的稿紙,寫一寫。
讓孩子在事先準備好的專用仿寫稿紙上寫一寫。有難度的孩子可以只寫一小節,能干的孩子可以全部寫完。(風之詠主題區)
4.交流指導
請上4名孩子一起一人讀一小節。他們寫的詩怎么樣啊?他們四個人寫的連起來就是連在一起就是一首優美的詩了。孩子們只要我們用眼去觀察,用耳去傾聽,用心去感受,我們就可以寫出優美的詩,老師要恭喜你們這節課都寫出優美的詩。
五、作業布置
1.回去帶著動作背誦這首詩歌給爸爸媽媽聽。
2.和家人再一起創作小詩并寫在生字本上,明天與同學分享你的佳作。
老舍《風》教學設計 4
一、教材簡析
《風》是新課標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13單元時間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寫的一首小詩。《風》通過充滿童趣的語言引導學生明白大自然中的風雖然看不見,但只要仔細觀察風過后周圍事物的變化,就能發現它的蹤跡。詩歌共三節,無論哪一節小詩所描繪的生動活潑的美麗景象,作者都創設出了流動的意境。因此,讓學生在充分感受詩境的學習過程中適當采用多媒體直觀生動的畫面,感知風的奇妙,培養觀察自然、感受自然的興趣。
二、設計思路:
1、教材處理:圖文并茂,重讀善導,從整體感知到精讀感悟,再拓展延伸、積累背誦。
2、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教學過程,通過隨文識字、自讀、自悟,合作學習展示交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3、將識字與朗讀詞句教學和朗讀感情有機結合起來重視整體讀,體現整合精神。
4、探索原生態的課堂,鼓勵學生自由識字,自由選擇喜歡的小節朗讀感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三、學習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學生自主識字,在實踐中總結不同的識字方法,靈活運用。
2、認記2個生字,學會正確書寫“波、游、戲”3個字。
3、朗讀詩歌,感知風的特點,體會詩歌的韻味。
4、續編詩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隨文識字,自主識字,游戲識字等方法,繼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2、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陶冶情操,升華感情。
(三)情感和態度:
培養觀察自然,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四、教具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揭題激趣。
生活實際,又與課文內容相聯系,配以輕風拂過聲,營造出濃濃的詩情畫意。
二、整體感知,隨文識字。
1、出示“課文”課件,看、聽詩歌。(要求學生標清小節,勾畫出生字、新詞)
2、學生自由識字(點擊“生字”課件)
a、學生利用自制的字卡,與同學互幫互助;
b、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c、集體齊讀字詞;
d、把字寶寶送回句子中讀一讀。
(設計理念:“生字”課件的及時出示,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語境中靈活的識記字詞。學生動手動腦,運用多種學習方式,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3、再讀全文,整體感知。想一想,議一議:詩中的哪些詞句能發現風的蹤跡?(板書略)
(設計理念: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讓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去感知文本。體味中華文字的魅力。)
三、抓重點詞句,精讀感悟。
1、過渡:風就像一位淘氣的娃娃,是那樣的活潑可愛。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節?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細讀品味。
(設計理念: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分別指名賞讀。(隨機出示三個小節的課件)
(讀一讀、議一議、畫一畫)隨機精讀感悟三個小節。
a、指名讀,集體評議;
b、抓重點詞讀讀感悟微風輕拂的意境:顫動—抖動;
林木點頭;起波—蕩起波紋。
c、指導賞讀。(讀出對風的喜愛,語氣輕柔、愉悅的語調)個別范讀、齊讀、小組賽讀。
d、畫一畫風(分小組畫)、展示評比。
(設計理念:三節課件都可以分別點擊出重點詞語,幫助學生體驗情境。同時伴著輕柔的音樂,徐徐送來的微風,在充分的誦讀中,讓課堂詩意流淌,詩意濃濃,使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陶冶情操。)
3、想一想,這三節詩所描寫的是一樣的,如果說不一樣,請具體說說有什么不一樣?
(設計理念:體會三節詩所描寫的風力的大小不同,感悟詩人精巧的行詩設計與安排。)
四、拓展練習寫一寫風,積累背誦我能行。
1、當個小詩人,同桌互說。
2、(出示課件)完整地編一小節,集體交流。
(設計理念:此處課件及時出現,可以積極地撥動學生思維的琴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積累背誦。(將續寫的小詩和課文連起來讀一讀,感受創作成功的喜悅)
4、選讀精美的小詩。A、課件出示。B、課外自讀。
(設計理念:生活是語文的'大課堂,把學校小課堂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學習中,才是我們教的最終目的,所以我們不能局限于三尺講臺、一本教育科書,把學習的語文學習引領入生活,培養會終生學習的學習型學生。因此,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與積累是重要的。我設計的這個環節對于二年級的孩子們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要讓學有余力的孩子跳一跳,摘得蘋果。)
五、小結。
風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留心觀察,風就在我們身邊。大自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秘,細心的孩子一定會找到更多的“自然朋友”。
教后反思:
由于教學準備充分,教學中感覺得心應手。學生讀得有感情,大多數能背誦。識字方法交流時,雖然,發言的孩子不多,但是識記生字的方法很好,特別是記“游”的方法:一片水域方方正正,一名男子臥在水面上,有趣又巧妙,學生記憶深刻。不足之處是:課件的設計有一點問題,動畫態的畫面運用過多,影響了學生注意力的指向性,沖淡了語文的學科特點。以后的課件應多以文本的形式,突出語文的特性。
老舍《風》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 運用綜合識字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中情感,落實感情朗讀,練習背誦課文。
3 續編小詩,初步感知風的特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編能力。
教學重點
1 會認本課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 讓學生了解風雖然看不到,卻能通過身邊的事物感受到風的存在。
2 續編小詩。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感知風的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喜歡猜謎嗎?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看不見,摸不著,小草見它彎腰,小花見它搖頭,小樹見它招手,云兒見它就跑。它是什么?
(出示課題)
風就在你我身邊,可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也抓不住。大家想知道它在哪,在干什么嗎?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
跟老師一起走進詩中,我們就會知道答案。請同學們小耳朵認真聽,小眼睛認真看,找一找風在哪兒。(課件播放風吹葉動的情景,并配有風聲的悠揚音樂,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看畫面傾聽)
想自己走入文中去了解風嗎?(自己認真地把詩歌讀一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生字。)
(字卡帖在黑板上:顫動、點頭、起波、游戲)
2、檢查字詞。(顫動、起波、游戲)
看大家專注的神情,我就知道你們讀書非常認真。和文中的生字交上朋友了嗎?(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愿意接受老師的挑戰嗎?(字卡)(懂得的就大聲地讀出來。開火車讀)
真棒,下面咱們加大難度,誰有勇氣起來讀讀課文?(指名三人接讀詩歌。)
表揚讀得好的同學,糾正存在的讀音問題。
三、感知課文,體會風就在我們身邊
(一)勾畫描寫風的句子
同學們,你們讀得又響亮又好聽。風娃娃說,你們一定能在文中找到我藏在什么地方。請大家拿起筆,看一看,課文哪些句子,讓我們知道風就在我們的身邊,請用“——”畫出來。(畫一畫,反饋。)
(二)師生合作讀,找風。
1、老師也想和你們讀讀課文,我一邊讀一邊提出問題,你們用詩中的句子來回答我。
2、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風在哪兒呢?
3、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你們看見風了嗎?
4、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你們能感受到風嗎?
5、小結:是啊,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但是風就在我們的身邊。
(三)學生匯報。細讀課文,知道怎樣能感受到風
1、三節小詩中,你最喜歡哪一處的風,先美美地讀一讀,再說說你的為什么喜歡。
2、學生匯報,相機指導。
第一節:
(1)但是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2)學生質疑(預設:什么叫顫動?)
解決方法一:換詞法:抖動
解決方法二:同學們,快伸出你的雙手,這就是一片一片的小樹葉,風來了,小樹葉在枝頭什么樣?(學生的小手動了起來)哦,一片片樹葉在風中微微地、不停地動起來了,這就是顫動。
(3)綠綠的樹葉被風吹得輕輕地跳起舞來,誰能讀出來?
(4)看來,每個人對課文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朗讀的味兒也各不相同。請大家帶著自己的感受再美美地讀一遍。
第二節:
(1)林木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正走過了。
(2)想想什么意思,怎么才能讀好?
(3)你們看,林木正在向你們微微點頭(放課件),就好像——?把你的想象送到句子中說一說。(出示課件:林木微微點頭的時候,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
(4)林木微微點頭什么樣?你能讀出來嗎?同桌互相讀一讀。(同桌互讀)
(5)誰愿意推薦一位同學讀一讀?(生推薦讀)
第三節:
(1)誰再來說說從哪兒感受到了風?
(2)你從這找到了風(投影:平靜的水面,微微泛起了波紋。這就是我們書上說的——河水泛起波紋。
(3)再看(投影:波浪)一樣么?
(4)波浪的.力度比較大,可是這里呢,風不急,是微風。所以這里要讀得怎么樣?誰會讀?(指名讀,示范讀,跟著讀)
(5)小手動一動,扮演風兒隨著老師的敘述跟河水做游戲。
風兒風兒悄悄地來了……
風兒風兒輕輕吹……
風兒風兒大起來了……
同學們,風會和我們玩快樂的游戲,所以我們讀這句的時候,心情是快樂——(快樂的)。大家試著帶著快樂的心情來最后一句。(如果學生不理想,教師可以范讀:老師可以讀得更快樂。……像我這樣讀,好嗎
四、指導背誦。
五、激發想象,拓展延伸
1、你們背得這么好,把風也吸引來了。快看,它來到了哪兒?(課件出示1幅動態圖蒲公英)
誰也沒有見過風,不要說你和我了。
但是( )的時候,我們知道風( )。
2、真沒想到,我們班的同學也會寫詩。
請你也來當回小詩人,選擇圖上的內容或者發揮你的想象和同桌練習說一說。(課件出示“風車轉動、紅旗飄動”圖及句子)
3、走出教室,找一找風在哪里。
第二課時
指導生字書寫
1.朗讀課文。
2.你認為本課生字中哪個字你會寫了?如果會寫,請到前邊來教一教大家。
學生書寫,注意筆順,怎樣把字寫好。
3.你認為哪個字不容易寫好或寫不好呢?
4.教師指導重點字:過,半包圍結構,先寫“寸“后寫偏旁,捺要長一些等。
5.“說”為左右結構,但書寫時,要左窄右寬,帶這個偏旁的字有( )。
老舍《風》教學設計 6
教材分析:
這首詩是二年級的課外古詩。詩題為《風》,唐代著名詩人李嶠寫的。這是一首描寫風的小詩,它是從動態上對風的一種詮釋和理解。詩文中無一“風”字,但詩句卻句句寫“風”,而且生動、夸張,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及愛自然、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識字4個,鞏固多種識字方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體會詩的意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及愛自然、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兒童學習古詩,很容易背誦,但不容易記住字詞,更不容易理解古詩意境,應由淺入深,逐步提高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是帶來了一位老朋友,(出書風娃娃的圖片)它是誰?生:風娃娃。
2、誰知道風娃娃會做哪些事?生自由說。
3、風娃娃的本領可不止這些呢!它能讓樹葉從樹上落下來,能讓春天的花兒開放,吹過大江,它能激起千層巨浪,穿入竹林,它能使千萬根竹竿傾斜。唐代詩人李嶠就寫了一首以《風》題目的小詩。(出示古詩)(板書課題、朝代、詩人)請大家大聲地讀兩遍。生讀題。
請自己讀一讀古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寶寶,可以先寫下來,請教同學或者華老師。
二、讀通詩文,認識字詞
1、你們有那些字不認識,舉手告訴老師。 生匯報,師板書。
2、有不懂得就提出來,真是個好學的孩子,老師也有幾個不認識的字需要請教大家,(出示生字:解、斜、竿、能)
3、誰來幫幫忙。生1拼讀,師板書拼音。
4、讀的真好,請你當小老師。生1帶讀。我問一起來感謝這位小老師。這些字都認識了嗎?我們一起來讀讀。生齊讀生字。
5、拼音寶寶不見了,你還會讀嗎?請2個學生認讀。再請男生讀。
6、光會讀還不行,得記住他們,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生1:我用編字謎的方法記住了“竿”,竹子干了,就是竿。誰能給他組組詞。生組詞。生2: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了“斜”,“多余”的余加“斗爭”的“斗”就變成了“斜坡”的“斜”。除了斜坡,你會組什么詞?生組詞。生3:我用講故事的方法記住了“能”。誰來組詞。生組詞。
看同學們見得這么好,老師也來編個字謎,“我有一角錢,買了一把刀,殺了一頭牛。猜猜看。
生:解。請你給他組個詞。生組詞。
7、其他小朋友記住了嗎?老師來考考你們,請美麗聰明的女生先來讀一讀,男生就坐著當認真傾聽的小紳士吧。女生讀。真好聽,我們一起來讀讀。齊讀。
8、字寶寶躲進古詩里了,現在你還能認出它們嗎?自己先讀一讀。請你來讀一讀,其他小朋友當文明小聽眾。生1讀古詩。請你評一評。生2評。你來讀一讀。生2讀。
9、老師也想來讀。請你們邊聽邊拿起筆劃節奏。
解落三秋葉——稍快、高
能開二月花——慢、柔
過江千尺浪——快、高
入竹萬竿斜——后三個字一點一頓
生劃節奏。
10、誰想來讀讀。請你——生1讀。請你評一評。那你覺得應該怎么讀?你來讀一讀。生2:…誰來挑戰他們?請你——生3:,請你評一評,那你覺得應該怎么讀?你來讀一讀。生4讀。讀得真好,請大家把掌聲送給他們。相信你們的朗誦會更美妙,一起來。齊讀。
三、圖文結合,理解詩意
1、同學們累了吧,咱們輕松一刻,放輕松,邊聽音樂,邊欣賞美景吧。(播放圖片)
2、美嗎?(定格在圖一)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生邊看圖邊說。誰能用一句詩來描繪。(解落三秋葉)對嗎?一起來讀讀。
3、(圖二)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詩來表示嗎?(能開二月花)
4、(圖三)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那句是來說明,大家一起說,(過江千尺浪)
5、(圖四)你感覺到了什么?詩中哪一句說的就是這番景象?(入竹萬竿斜)
6、(四圖配詩齊現)我們一起來品讀一番。齊讀。
7、為了更好地了解詩意,老師請來了小幫手,(點出注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你們選一幅自己喜歡的景象,借助注釋,把對應的那句詩的意思說給同桌聽。
你喜歡哪幅圖,這句是講了什么?
他說的對嗎?請同學們邊想著這美景邊讀。
……生說,(師分別板書:落——葉、開——花、掀——浪、斜——竹。)
8、美嗎?請女生美美地讀一讀古詩。
溫暖的春風輕柔的吹過我們的發梢,舒服嗎?請男生舒舒服服的讀一讀。
炎熱的夏天不是傳來陣陣微風,爽嗎?請1、2組爽快地讀一讀。
秋天漫步在街道,迎面吹來涼爽的風,涼快嗎?
請3、4組涼爽的讀一讀。
你們喜歡這風嗎?我們一起歡喜地讀一讀。
9、詩人喜歡風嗎?他寫這首詩就是想表達他對風的喜愛之情。(邊說邊板書)
10、請你來當詩人李嶠,為我們朗誦一番。我發現不少同學已經背得出來了,請個小朋友帶著喜歡之情背一背。男女生比賽背。我們一起來背一背。
11、風娃娃,也很喜歡你們,瞧,還帶來了禮物,(拿出楓葉字卡),讀準了字,他就是你的了。
四、作業
同學們這么喜歡風,課后別忘了去搜集關于風的詞語和詩句哦。
板書設計:
風
唐—李嶠
落——葉
開——花
掀——浪
斜——竹
表達了詩人對風的喜愛之情。
〖教學反思〗
1、抓住低年級學生特點,圖文結合,循序漸進的指導學生朗誦古詩。
2、借助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比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曾體驗到的風,是為了讓學生利用已有的對風的認識和體驗,來幫助理解詩文。
3、教學中,時刻要牢記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并非某個知識點。比如在生字時,老師不急于告訴學生如何記字,而是讓學生自主識字,為學生以后識字培養了良好的習慣。
老舍《風》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借助多媒體體會風的奇妙。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背誦體會風的美好。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認識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認讀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課前古詩朗誦會
2、師:同學們剛才老師看出你們非常喜歡古詩,我都禁不住想吟誦一首,想聽嗎?(想)“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你們知道詩的名字嗎?對,是大詩人李喬寫的《風》。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的題目也是《風》,板書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你們知道風什么樣嗎?(不知道)你們見過風嗎?(沒有)(師朗誦課文)誰也沒有見過風,(邊朗誦邊板畫柳枝、波紋、花朵)你們覺得老師畫得怎么樣?(好)老師畫的就是課文所描寫的內容,課文寫的更美,你們想讀嗎?(想)下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41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要把字音讀準確,遇到不認識的字對照拼音多讀幾遍。
三、再讀課文,熟悉字詞
1、同桌互讀,檢查字音
課文能讀下來了嗎?(能)真的?同學們可行,現在我想選幾名小老師幫助我聽聽同學們的讀音準不準,誰愿意幫我這個忙?你們都想幫助老師那現在我宣布咱班每個同學我選的小老師,快來幫我檢查你同桌的讀音準不準女生先讀,如果你同桌的讀音有不準的.,你幫幫他好嗎?好,開始吧!
2、檢查字詞的讀音
1)(多媒體出示:過來、但是、時候、波紋、游戲)學生齊讀
2)開火車讀詞
3、檢查句子的讀音
同學們認字可真快呀!那么這些詞在句子中你還認識它嗎?(多媒體出示句子“但是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走過來了。”)看老師手中的樹枝,為什么說是樹葉顫動而不時樹枝搖晃呢?(生:因為風很輕,是微風。)
四、指導朗讀
看老師手中的樹枝,為什么說是樹葉顫動而不時樹枝搖晃呢?(生:因為風很輕,是微風。)那么讀的時候就應該輕一些。
五、指導背誦
1.你發現了嗎?這三個小節有沒有相同之處?(每小節的前兩句是相同的)(齊背前兩句)
2.分小節背誦,喜歡背哪小節就背哪小節。
3.背誦整首詩。
六、續編詩歌。(多媒體出示國旗,紅領巾等)
風無處不在,它在我們的教室里,校園中,你能找到它嗎?都在什么時候發現過它?和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匯報)如果你能仿照課文的樣子說出來,那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詩人了。
七、總結
我們今天認識了微風,生活中還有很多帶風的詞語,如:龍卷風,風調雨順等等。希望同學們多收集,下節語文課我們繼續交流。
老舍《風》教學設計 8
1、設計思路
《艾瑪與風》是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第一次活動時,教師將幼兒的目光聚焦于曲折、起伏的故事情節,但在第二次活動中要將幼兒的注意力聚集在“風”這一自然現象上。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在引導幼兒回顧故事內容的同時,引導他們交流關于風的已有經驗。在幼兒對這個話題產生興趣后,教師將活動的場地遷至室外,讓幼兒體驗“找風”的樂趣。首先,讓他們運用感官,感知風的存在,知道風會讓周圍的事物發生變化;接著,讓幼兒選擇合適的物品來尋找風的存在,科學地了解風與事物運動之間的關系。當幼兒喜歡上“風”的時候,讓他們觀看“龍卷風”的錄像,了解大風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并引發他們進一步收集“風的作用”、“風的.。危害”等資料,這有利于幼兒科學、辯證地認識事物。
2、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方法尋找風、感受風的存在,激發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2)能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探索的方法和發現的現象。
3、活動準備
圖畫書《艾瑪與風》
紙、手帕、塑料袋、氣球等(輕的物體);風車、積木等(重的物體)
選擇有風的天氣,可到戶外開展活動
龍卷風、颶風的視頻
4、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激發興趣
①(出示圖畫書。)回憶故事內容。
記得故事的名字嗎?
艾瑪是只怎樣的大象?
艾瑪和風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風吹著大象到了哪些地方?
②談話,交流生活經驗。
我們的生活中有風嗎?你在哪兒見過風?
你怎么知道風來了?
小結:生活中,“風娃娃”悄悄地來到過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我們一起去操場上找找,它究竟躲在哪兒?
(2)尋找風娃娃
你發現操場上有風嗎?你怎么知道“風娃娃”來了?
(引導幼兒用 “我看到……所以我知道風來了”、“我聽到……,所以我知道風來了”、“我感覺到……,所以我知道風來了”等語句完整表達。)
(選擇材料尋找“風娃娃”。)這里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東西,看看有些什么?
試試什么東西可以幫我們找到“風娃娃”?(可根據幼兒的能力追問:你發現“風娃娃”是從哪兒吹來的?)
交流:我用……找到了“風娃娃”。
(思考討論。)為什么這些東西可以幫我們找到“風娃娃"?另外一些東西就不行呢?
小結:輕輕的東西容易被風吹起來,所以我們就能找到“風娃娃”。
(3)觀看視頻,交流討論
風可以把那些重重的東西吹起來嗎?
你覺得“風娃娃”可以把什么重重的東西吹上天?
(觀看視頻。)你看到風把什么吹上了天?
你喜歡風嗎?為什么?你喜歡什么樣的風?
老舍《風》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詩句內容,了解風這一自然現象的特點,正確認讀本課十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深入思考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去掉拼音的課文和認字組詞課件或小黑板。
教學方式:
教師講授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老師給大家出一個謎語,看誰能最快猜出來:一種事物,它沒有氣味——沒有顏色——沒有形狀,它究竟是什么?(風)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風》的一篇文章。(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通讀認字。
1.檢查課文預習情況,指明讀課文。
2.自讀課文,把課文中不認識的字詞或讀不準的用筆勾出來。
3.指明說出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其他同學幫助解決。(了解學生生字認識情況)
4.小組內互相讀。(教師提示識字方法,同學間互相學習)教師深入其中。
5.以組為單位讀課文。
6.如果去掉拼音,你還能讀課文嗎?學生互讀互學。
7.在詞中學習認字。
(1)課文中的詞;
(2)課外的字組詞。
8.認字。課后的字隨機檢查會認的可以畫上一顆小星。
9.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理解課文,朗讀背誦。
1.朗讀課文。個別讀、小組讀和全班齊讀。
2.這三小節你最喜歡哪一節,為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只要是自己想到的,符合實際就行。
你在讀的時候有哪句話不是特別明白?
“但是樹葉沙沙響的時候,我們知道在唱歌了”“但是樹林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但是樹木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跳舞了”這三句。
誰能說說你自己是怎樣理解的?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點撥。(理解內容可根據教學用書20頁的解釋內容。)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尋找風娃娃的.活動,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縱深,進而續寫詩歌。
還有什么時候我們知道風在唱歌、風在跳舞、風在游戲?激活學生思維,讓他們發出創造的火花。
第三課時指導生字書寫
1.朗讀課文。
2.你認為本課生字中哪個字你會寫了?如果會寫,請到前邊來教一教大家。
學生書寫,注意筆順,怎樣把字寫好。
3.你認為哪個字不容易寫好或寫不好呢?
4.教師指導重點字:過,半包圍結構,先寫“寸“后寫偏旁,捺要長一些等。
5.“說”為左右結構,但書寫時,要左窄右寬,帶這個偏旁的字有()。
公開課《風》教學反思
《風》教學反思
出示《風》一課,使我收獲良多。總結本節課的得失,現反思如下:
成功之處:
1.運用“風”的主題幻燈片,同時以謎語詩旁白的形式,直接“帶入”風:“……它一來呀,(省略下載可看),也能把我們頭發弄得亂糟糟,它能送走蒲公英,能推動帆船,還能把風箏送上天空……”學生看著動態的畫面,答案呼之欲出。
2.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體會風之美。我選擇與文字描寫相符合的音樂和畫面,制作了動態課件,讓旋律、文字、形象形成情景再現,來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提升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領悟會加深。
3.注重朗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感受文本之美。(省略下載可看),同時鼓勵學生采取配合讀、帶著動作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4.調動多種感官,感知風。用一張紙演示“顫動”,(省略下載可看),靜靜地站在陽光下,微風吹來,輕輕舞蹈。在學生腦海中初步形成了“風吹、樹葉顫動”的形象之后,再來看視頻“與我們想象的一樣不一樣”。
老舍《風》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波、游、戲”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在微風吹動下,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養成仔細觀察和敢于想象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謎語:水見它皺眉,花見它點頭,樹見它彎腰,云見它溜走。
2、引導感受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可是,我剛進教室,它卻一溜煙兒跑得無影無蹤了。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瞧,它正和紅旗打招呼呢!看,它又把細細的雨絲吹得東歪歪、西斜斜。聽,呼呼呼,它和風車玩起了轉圈圈的游戲。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風。
你喜歡這個新朋友嗎?;為什么;(感受風的調皮、可愛,確立朗讀基調)
3、教師范讀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師: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歡它,那我們就趕緊到課文中去看看,讀讀課文,和它交朋友吧。
1、(學習要求)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自主識字。用熟悉的符號畫出生字,同位互讀。
3、師:剛才,風娃娃悄悄告訴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這個信心讀好它們嗎?(出示本課帶拼音的生詞)
4、比比誰讀得又正確聲音又洪亮。
5、開火車指名讀、齊讀。
6、生字娃娃要為難你們。瞧,它們的.拼音帽子不見了,你們能看到它們的樣子叫出他們的名字嗎?大家先自己小聲地試一試,讀一讀。
教師適時指導書寫
7、小組比賽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詞語讀連貫,句子讀通順。
三、情境導讀、體會風的特點
1、師:同學們,你見過風嗎?它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我不知道,你不知道,他也不知道。那這句話該怎么讀呢?(出示: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風兒無色無味,我們從沒見過風的樣子,但我們可以感覺大自然中風的存在。]
2、風娃娃已經躲在課文里了,可是它說要十分細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們有信心嗎?聽老師讀課文,同學們拿筆勾出從哪些地方找出了風娃娃?等老師讀完課文,你再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3、同桌交流。
4、自由匯報
教師適時板書(樹葉顫動、林木點頭、河水起波)
指導朗讀;(分小節讀、男女生輪讀、齊讀全文)
5、還要和風娃娃玩一次嗎?我們站起來,邊做動作,邊來背背課文!
四、拓展練習
1、請同學也來當小詩人,自己仿照課文說一說,寫一寫。
2、如果你喜歡畫,就拿起手中的畫筆,畫出風藏在哪?
3、如果你喜歡讀,你就讀有關風的詩。讀完后,你一定會有更多收獲。
老舍《風》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個生字,并能規范書寫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背誦詩歌。
3、搜集有關風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規范書寫生字。
2、朗讀詩歌,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并續寫詩歌。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猜謎語。
2、你知道哪些帶有“風”字的詞語。
3、師生課件(帶有風字的成語)。
4、在生活中,你看見過風嗎?風摸不著也看不見,但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卻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風,還寫了一篇優美的小詩。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葉爺爺的《風》這首小詩,去尋找風姑娘的足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錄音。
2、自由讀課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再與同桌討論交流怎么記住這些生字。
3、指名讀詞。
4、詩歌有幾小節,指名分小節讀文。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悟
1、默讀課文,仔細看看三個小節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觀察匯報,課件相機出示。
①每小節的第一句話是相同的。(出示第一句,齊讀)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你能用什么詞語替代句中的“誰”字,保持名意不變。
(理解“誰”就是指任何人,風沒有顏色,沒有形狀,沒有味道,你、我、他都沒有看見過。風姑娘太神秘了!生再讀此句)
②相同的還有:但是的時候,我們知道。
2、師生合作讀文。師讀一句,生讀二句。
3、風姑娘愛和我們捉迷藏,它就藏在我們今天所學的這首小詩里。火眼金睛的你們能找到它嗎?(出示課件),你從哪些語句中找到了風?邊輕讀課文,邊用筆勾劃。
自由匯報:
生匯報第一處(師板書:樹葉顫動在那兒)
①第一小節:樹葉顫動會是什么樣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出示課件)
“顫動”是什么意思?(短促而頻繁地振動),給你一根樹枝的枝葉,你能演示一下嗎?我們就是那一顆顆小樹,伸出你的小手,風來了,讓這片小樹葉輕輕地顫動起來吧!此時的風溫柔、輕柔,多么溫柔的風啊,像媽媽的手撫摸著我們的臉,誰愿意做這位溫柔的風姑娘讀這句話呢?
通過“顫動”這個詞我們還知道當時的風是怎樣的?(很小、很輕微),這么小的風你都發現了,你是什么樣的心情?(讀出發現風時你的欣賞之情)
女生感情朗讀第一小節
②你還從哪些語句中找到了風,生匯報第二處,師板書(林木點頭,正走過),出示課件。
指名讀
我們看見林木點頭,就知道微風正拂過,此時的風與第一小節的風相比較,勁兒大了一些,但依舊文文弱弱,男生齊讀第二小節。
③生匯報第三處,師板書(河水起波,來游戲),出示課件
指名讀
當平靜的水面蕩起層層波浪時,我們知道風姑娘來了,她與河水玩起了游戲,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呢,我們一起來讀。
④同學們今天表現很棒,老師送你們一段音樂,指名配樂讀文。
四、仿寫詩歌,拓展延伸
1、同學們,這首詩歌這么美,可惜太短了,老師給它續編了一節,你們看行嗎?(課件出示),你們能不能也像老師這樣來編一編呢?
2、指名上臺展示,師評價。
五、小結課文,布置作業
大自然中的現象有很多,風只是其中的一種,同學們有興趣可以親身走進大自然,探索他們的秘密。
課件出示作業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詩,描寫的風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整天在山野間游戲,使得樹葉顫動,林木點頭,河水起波,詩歌想象力豐富,將孩子們經常看到的景物描寫得如詩如畫。新課程倡導把課堂變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場所,強調讓學生通過自己切身的體驗來認識世界,感悟自然萬物,力求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和教育教學的開放性原則。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努力嘗試種種做法,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有事可想,有空間可拓展,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動情感受、動手制作、動口表達等綜合語文素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主人,并感受到學習的無窮樂趣。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在教學中,我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開始,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2、以讀為主,重視讀的實踐過程。教學中,以形式多樣的朗讀,逐步引導學生由讀通,再到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的行為。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激發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3、擴展思維,激發想象。《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積極挖掘教材,因此我抓住教學重點、難點,聯系學生生活經驗,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創新能力。因此,在學完詩歌后,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進行拓展:同學們,這首詩歌這么美,可惜太短了,老師給它續編了一節,你們看行嗎?你們能不能也像老師這樣來編一編呢?同學們忙開了,編兒歌時興趣盎然,當孩子們把他們的作品展示出來時,你不得不對他們的“成就”表示贊嘆!學生說:“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風車轉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和風車做游戲了。”“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小草彎腰的時候,我們知道風跑來玩耍了。”“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紅旗飄揚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哪里了。”……由于緊密聯系生活,學生的思路非常開闊,答案真是多姿多彩、令人贊嘆。讀小詩風時,更是興趣高漲,入情入境。詩歌,蘊含著很豐富的教學資源,詩歌的教學也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通過《風》這一課的教學和思考,我又有了不少收獲。
【老舍《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老舍的風的教學設計07-12
老舍貓的教學設計09-26
老舍貓教學設計10-17
老舍的《貓》教學設計11-05
老舍貓的教學設計10-03
老舍《貓》教學設計04-03
貓老舍教學設計07-31
老舍《貓》教學設計08-31
《我的母親》老舍教學設計06-18
老舍《貓》教學設計最新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