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的作品
梁實秋是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小編整理的梁實秋的作品,供參考!
《人生不過如此,愿你的生命從容》
人生,不過是一段來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喜怒憂懼不形于色,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極,不管世風如何浮躁,都盡量保持一份高雅、恬靜和淡然。如果我們用如此的心態審視我們所處的世界,將會發現世界充滿美好、光明,即使人生愁苦也會呈現新的色彩。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來就這樣地踐踏出來了,人人都循著這路途走,你說它是薔薇之路也好,你說它是荊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
生不知所從來,死不知何處去,生非甘心,死非情愿,所謂人生只是生死之間短短的一橛。
有時候,只要把心胸敞開,快樂也會逼人而來。這個世界,這個人生,有其丑惡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隨處皆是。
快樂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轉為煩惱。所謂快樂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謂。沒有苦痛便是幸福。
你隨時可以退隱到自己的心里去,一個人不能找到一個去處比他自己的靈魂更為清凈。理性的特征便是面對自己的正當行為及其所產生的寧靜和平和而怡然自得。
我看世間一切有情,是有一個新陳代謝的法則,是有遺傳嬗遞的跡象,人恐怕也不是例外,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如是而已。
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閑暇,于必須的`工作之余還能有閑暇去做人,有閑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們應該希望人人都能屬于“有閑階級”。
人在有閑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手腳相當閑,頭腦才能相當地忙起來。我們并不向往六朝人那樣蕭然若神仙的樣子,我們卻企盼人人都能有閑去發展他的智慧與才能。
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極。如果我們用如此的心態審視我們所處的世界,將會發現世界充滿美好、光明,即使人生愁苦也會呈現新的色彩。
不管世風如何浮躁,我們都應該像梁實秋一樣盡量保持一份高雅、恬靜和淡然。
《時間即生命》
最令人怵目驚心的一件事,是看著鐘表上的秒針一下一下的移動,每移動一下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已經縮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墻上掛著的可以一張張撕下的日歷,每天撕下一張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又縮短了一天。因為時間即生命。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視他的時間。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點什么事,學一點什么學問,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使生命成為有意義,不虛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費光陰。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積極不懈的善于利用他的時間。
我自己就是浪費了很多時間的一個人。我不打麻將,我不經常的聽戲看電影,幾年中難得一次,我不長時間看電視,通常只看半個小時,我也不串門子閑聊天。有人問我:“那么你大部分時間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發現,除了職務上的必須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動之外,我的時間大部分都浪費了。我應該集中精力,讀我所未讀過的書,我應該利用所有時間,寫我所要寫的東西,但是我沒能這樣做。我的好多的時間都糊里糊涂的混過去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例如我翻譯莎士比亞,本來計劃于課余之暇每年翻譯兩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懶。翻譯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為活得相當長久,十分驚險。翻譯完成之后,雖然仍有工作計劃,但體力漸衰,有力不從心之感。假使年輕的'時候鞭策自己,如今當有較好或較多的表現。然而悔之晚矣。
再例如,作為一個中國人,經書不可不讀。我年過三十才知道讀書自修的重要。我披閱,我圈點,但是恒心不足,時作時輟。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我如今年過八十,還沒有接觸過易經,說來慚愧。史書也很重要。我出國留學的時候,我阿親買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滿了我的行篋的一半空間,我在外國混了幾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帶回來了。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氣讀了“通鑒”一遍。現在我要讀的書太多,深感時間有限。
無論做什么事,健康的身體是基本條件。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有所謂“強迫運動”,我踢破過幾雙球鞋,打斷過幾只球拍。因此僥幸維持下來最低限度的體力。老來打過幾年太極拳,目前則以散步活動筋骨而已。寄語年輕朋友,千萬要持之以恒的從事運動,這不是嬉戲,不是浪費時間。健康的身體是作人做事的真正的本錢。
【梁實秋的作品】相關文章:
梁實秋作品送行06-22
梁實秋作品《寂寞》09-28
梁實秋作品《小花》08-01
梁實秋作品《錢》04-25
梁實秋翻譯作品10-26
梁實秋作品《中年》鑒賞09-23
梁實秋作品《罵人的藝術》10-31
梁實秋作品《談友誼》09-28
梁實秋作品《貓的故事》08-10
梁實秋作品經典語錄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