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賀小傳》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賀小傳》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注意小傳的寫作特色,如小傳的“小”以及是怎樣小中見大的。
2.了解課文中古漢語現象,準確把握古漢語常識。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把握和比較閱讀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看看在寫法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一詞多義的準確知識運用。
三、德育滲透目標
人是封建社會壓抑人才的黑暗本質,從而激發在新時代積極有為的人生理想。
教學設計
一、引導學生借助注釋,閱讀課文,弄清課文大意。
二、幫助學生領會課文的意思,不必在生僻詞語上花費太多的時間。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注意小傳的寫作特色,如小傳的“小”以及是怎樣小中見大的。
2.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把握和比較閱讀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看看在寫法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3.一詞多義的準確知識運用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李商隱的《李賀小傳》有別于一般傳記文的客觀直敘,是一篇性情之文;同時也和作者的詩歌風格相異,寫得樸實自然而又不乏意趣。
2.本文所體現的“小傳”的特點
本文最大的特點在于:小傳雖小,但小中有大、以小見大。其“小”在于:作者并沒有全面勾勒詩人李賀的一生,對他的生平經歷也記敘不多,而是選取了他生活中的若干小片段進行插敘,以小片段撐起傳記的主干。此外,在篇幅上,全文寥寥數百字,語言極為精練。而其“大”又體現在:極小極短的篇幅卻具有很大的容量,集敘事、議論和曲折的抒情于一體。內容渾厚,意味深長。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的過程。
1.【提問】本文在構思和布局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
本文在構思布局上也是較為特別的,全篇以一“奇”字貫之;首段以杜牧為李賀作序之事提挈全篇,言杜牧之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以杜牧言李賀“奇”引起下文自己所言李賀之“奇”。隨后又提到李賀姊“語長吉之事尤備”,以杜牧序和李賀姊之言點出文中李賀事的由來。
第2段是全文的關鍵部分,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對李賀外在風貌的描寫:“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作者抓住李賀外貌中最典型的幾點特征,只用了區區十余字,李賀的清奇之氣就躍然紙上了。爾后寫李賀的交游情況,“最為昌黎韓愈所知”,與他密切往來的文人也不少。在文人交游中,作詩是最為常見的事情,但李賀每與諸人出游,“未嘗得題然后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自然引出下文對李賀詩歌創作過程和特點的敘述。在李商隱筆下,李賀的詩歌創作大致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為情造文”,不以程限為意,而那種“得題然后為詩”的情況顯然是“為文造情”,這是李賀不贊成的;二是及時捕捉靈感,李賀詩歌的創作方式和過程無疑是特別的,“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所作皆是自己所見所感,既是“為情造文”的表現,“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也是其及時捕捉靈感的方法;三是堅持及時修改整理,“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喪日率如此”;四是為文用心、能苦吟,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李賀都是嘔心瀝血為之,正如文中太夫人所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始已爾”。這些都為了說明李賀詩歌創作之“奇”,事實上詩風及其創作方法之奇是由其人性情之奇所影響和決定的,李賀性情之奇不僅在其詩歌創作之奇中有所體現,以下幾句更是直接寫出了李賀性格中與眾不同之處。他的詩歌都是嘔心瀝血之作,但卻“過亦不復省,王、楊輩時復來探取寫去”,“所至或時有著,隨棄之”,創作時一絲不茍,處置作品卻極為隨意,這是李賀性情之奇的一個方面。
在寫了李賀的詩歌創作之奇及性情之奇后,作者在第3段又著力描繪李賀臨終之奇。李賀臨終之時有天帝召升,這種撲朔迷離、荒誕虛妄的描寫占據了本段大部分篇幅,作者不僅對此濃墨重彩大加渲染,更在段末聲明:“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也許李賀臨終確實曾出現幻覺,而李商隱把這種幻覺放到傳記中加以描繪,其實只是以此寄托自己的感情,并以現實和幻覺的鮮明對照引出最后一段的一連串質問。
末段是李商隱對李賀的議論和觀感,并借題發揮,抒發了對李賀的惋惜和同情,從中也可窺出李商隱寫作這篇小傳的未言明的真意。最后一段托出了六個問題,雖然問而不答,但答案自在問中,能探得一二。前三問是問天,后三問則專問李賀的遭遇,層層遞進,反復呼號。像李賀這樣“才而奇者”世所罕見,卻遭到世人的排斥,無人重視,而為天帝所重,與篇首的“奇”遙相呼應,更突出了作者對李賀一生遭遇的同情和悲憤。在這種同情和悲憤中,作者有意無意地把自我也擺了進去,因此無論是在對李賀之奇的敘述中,還是在末尾的一連串質問中,作者自己的身影總是若隱若現、似有若無,作者對自己命運和遭遇的感憤、慨嘆也能隱約曲折地表達出來。
2.【提問】怎樣認識小傳這種文體?
【明確】小傳是傳記文的一種體式,是指簡略地記載人物的生平或軼事的篇幅短小的傳記,有別于正史的長篇大傳。小傳都是專為一人所作,可采集多人小傳總為一書,如明代江盈科所著的《明十六種小傳》。
另外還有一種小傳,是指在匯集刻印詩文總集之時,附于書的前后或分列于作者姓名之下的略述作者字號、籍貫、生平、著作等情況的簡要文字,如清代錢謙益所編《列朝詩集》中的“小傳”。
小傳通常有篇幅短小、語言精煉、不詳述人物生平而只擷取軼事片段等特點。
3.【提問】李賀詩歌創作的過程和方法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是否適用于我們今天的寫作?
【明確】賀詩歌創作特點一是“為情造文”,不以程限為意,反對得題為詩、思量牽合者;二是善于及時捕捉靈感,“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與劉勰《文心雕龍養氣》篇所提出的“意得則舒懷以命筆”的捕捉靈感的方法是一致的;三是堅持適時整理;四是為文用心,能苦吟,文中太夫人所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始已爾”之語與段首寫李賀“能苦吟疾書”相對應。
李賀的詩歌創作方法和特點對我們今天的寫作來說也是具有啟發意義的。在捕捉靈感的具體方法上,我們當然不必像李賀那樣“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但也應該像他那樣注重對靈感的及時捕捉。李賀作詩重在情真、“為情造文”的寫作原則,為文用心的寫作態度以及堅持及時整理的寫作習慣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布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三。
三、參考譯文
京兆杜牧為李賀的詩集作序,非常詳盡完備地描寫了李賀的“奇”,李賀的事跡由此廣為流傳。李賀的嫁人王家的姐姐描述李賀的事跡更加完備。
長吉身材瘦削,兩眉幾乎相連,手指很長,能夠苦吟疾書。最開始他是被韓愈所知道了解。李賀所交游的人中,與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等交往密切。每天早上出去與眾人交游。李賀從不曾有了題目然后再根據題目寫詩,像別人那樣湊合成篇,以符合作詩的規范為意。他總是帶著奴仆,騎著驢,背著一個又舊又破的錦帛所制的袋子,一旦有所感悟,便把它寫下來,放到袋子里。到了傍晚回家,太夫人讓奴婢把袋子里的詩稿倒出來,見李賀所寫的很多,就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才罷休啊!”點亮燈,吃完飯,李賀讓奴婢把書稿拿出,研好墨,鋪好紙,把那些書稿補成完整的詩,再放人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和吊喪的時候,他都是這樣做的,過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參元、楊敬之等人有時候來看看,將詩稿拿走或抄寫帶走。長吉常常獨自在京城長安和洛陽之間往返,所到之處不時有寫成的詩作,隨意丟棄處置,所以沈子明家里所保存下的李賀詩作只有四卷而已。
長吉快要死的時候,忽然在大白天里看見一個穿著紅色絲帛衣服的人駕著紅色的有角龍,手里拿著一塊板,板上寫著遠古的篆體字和石鼓文,那人說要召長吉。長吉全部不認識,忽然下床叩頭說:“我母親年邁而且有病在身,我不愿意去啊。”紅衣人笑道:“天帝剛建成一座白玉樓,馬上召你去為樓寫記。天上還算快樂,并不痛苦啊。”長吉獨自哭泣,旁邊的人都看見了。沒過多久,長吉氣絕身亡。他平常所住的居室的窗戶里,煙氣裊裊,往上空升騰,也聽到有輕微的管樂器的聲音。太夫人急忙叫人停止哭泣,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這么長的時間,長吉最終死了。嫁人王家的姐姐不是那種編造、虛構故事來描述長吉的人,她所看見的確實就是這樣啊。
唉,天空蔚藍而又高遠,天上確實有天帝嗎?天帝確實有苑圃、宮室、樓閣等建筑、器物嗎?如果確實如此,那么以天空的高遠、天帝的尊嚴,也應該有人物文采超過世上的人啊,為什么唯獨要特別顧戀于長吉而讓他短壽呢?唉,難道又是因為世間所謂的奇才,不僅地上的人世很少見,天上也不多嗎?長吉活在世上二十七年,所任的職位不過奉禮太常而已,當時的人也大多排擠誹謗他,難道像他這樣的奇才,只有天帝看重他,而世人反而不重視嗎?又難道人的見識會超過天帝嗎?
【《李賀小傳》教案】相關文章:
《李賀小傳》的譯文06-13
李賀小傳原文05-25
李賀小傳原文及翻譯06-25
李商隱《李賀小傳》譯文05-16
李商隱《李賀小傳》譯文及特點06-14
李賀小傳文言文04-14
《李賀小傳》原文和參考譯文05-30
李賀小傳原文翻譯2篇08-08
李賀小傳文言文練習及答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