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聲聲慢》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清照《聲聲慢》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李清照《聲聲慢》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第7課的《聲聲慢》。下面我將從教情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作業等方面闡述我對本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說教材:
(一)單元教學分析
《聲聲慢》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李清照的一首詞。
詞是一種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和音樂性的文體,鑒賞時往往是通過反復吟詠,體會其聲律之美,在理解作品內容的同時運用聯想和想象,領悟其中情與景渾然交融的意境。
縱觀整套高中語文教材,在人教版五個必修模塊中,必修四第二單元是唯一的宋詞單元。該單元編選的是宋代柳永、蘇軾、辛棄疾和李清照四位著名詞人的作品,這四位詞人在詞壇上都占有一席之地,他們的創作跨度約有二百年,詞作既充分體現了宋詞的藝術價值,又能大致反映出宋詞的發展脈絡。按照傳統的提法,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典范,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派代表。編選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詞來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完全不同的兩種詞風,進一步體會四位詞人不同的創作風格。
此外,必修五的教學模塊中已沒有古典詩詞的學習內容,所以本單元的學習也是對鑒賞古典詩詞的一般方法進行總結的時候,可以為學生以后進行詩歌與散文系列模塊的選修鑒賞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文特點分析
閨怨主題是唐宋詩詞創作的一個傳統題材,“閨怨詞”是專門表現婦女生活和情感的一類詞。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男性替婦女表達情感,雖別有一番風味,但終歸和婦女復雜、內隱的心理隔了一層。李清照是詞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寫自己真實的生活和內心世界,視角和筆觸比男性詞人更敏感、細膩。《聲聲慢》即是此類作品的代表作。
《聲聲慢》作為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抒寫了詞人歷遭國破家亡劫難后的愁苦悲戚,是詞人情感歷程的真實寫照,也是時代苦難的象征。其藝術表現方式是獨特的,李清照善于選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環境、行動、細節來展現自我的內心世界——她獨有的寂寞心境。
從橫向比較來看,柳永和李清照都屬于婉約派詞風,但二者同中有異;從縱向比較來看,《醉花陰》和《聲聲慢》標識了李清照的詞風在南渡前后發生的變化,雖都在寫“愁”,但風格殊異,值得鑒賞玩味;從深度分析來看,李清照不同于前后其他任何婉約派詞人,她的“愁”詞具有獨特的抒情藝術,她的生命折射了中國古代女性生命與歷史生命的沖撞與交融。
因而本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學生理解詞的內容后,教給其鑒賞詞的方法。通過體味詞中表達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傳情達意的,進一步了解詞的特點和寫法(情景交融、點染、白描、疊字等),讓學生在學習后對詞的鑒賞建立一個初步的感性的理解,培養學生初步鑒賞詩詞的能力。
二、說學生: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接觸過宋詞,但當時的學習要求只是讀一讀,背一背,了解大意,體會情感而已。進入高中階段,這種要求顯然是不夠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們放在整個宋詞的發展脈絡中觀照、比較他們的地位和作用,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鑒賞作品的思想和藝術價值。
這首詞之前,學生已經學過柳永和蘇軾等人的作品,對詞的文體常識和基本鑒賞方法已有所了解,對豪放和婉約的詞風也有所認識。并且剛剛學過李清照的《醉花陰》,對作者的身世經歷也有了大體了解,這些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高一的學生在鑒賞詩歌的學習中往往存在兩種極端心理:一是渴望擺脫教師程式化的說教,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一是“緊跟”老師的“步伐”,一味被動接受,缺少獨立思考和領悟。因而在教學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必要的知識補充之外,盡量對學生的鑒賞加以引導、提示,并構建一個合理的平臺,幫助學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詩詞鑒賞能力。語文學習“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如果在課堂上能幫助每一位學生習得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那將是他們終身受用不盡的財富。
三、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的分析,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反復誦讀,感知內容,解讀意象,品味意境,深刻領悟“一代詞宗”李清照的曠世悲愁情懷。
能力目標:通過“直覺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層深入解析詞人“愁”的豐富內涵。學習詞作的鑒賞方法,豐富鑒賞體驗。
情感目標:創設美的情境激發學生對詩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感受古典文化美的熏陶,培養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
為了體現宋詞的文體特征,同時也為其他宋詞的鑒賞起到示范作用,我將本次教學的重點設計為鑒賞詞作品的意境美,豐富情感體驗;而教學的難點則設計為對李清照作品內涵的深度解讀。
四、說教法學法:
新的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上,我采用對話式教學,主要采用誦讀感悟法、情境創設法、對比閱讀法、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課文。
首先是誦讀法。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詩詞教學貴在多讀,充分的誦讀是深入鑒賞的前提。反復誦讀,可以使難以理解的文字變為易懂的,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悟,那種先講解再誦讀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本詞是宋詞中的經典,文辭優美,感情濃郁,認真引導學生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發現詩詞中的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誦讀的過程中質疑,思考,品析,鑒賞。在誦讀中體驗出女詞人孤凄愁絕的情感,就可以說完成了教學目標的一半,決不能等閑視之。
情境創設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借助圖片、音樂等教學手段,營造一種情境,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對比閱讀法。通過與《夏日絕句》的比較閱讀,讓學生在誦讀、分析、聯系比較中深入解析詞人“愁”的豐富內涵,深刻領悟“一代詞宗”李清照的曠世悲愁情懷。
自主合作探究法。在教學中設計有深度的開放式問題讓學生討論、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膽質疑,在探究中解決問題,在思想的碰撞中經歷生疑、矛盾、掙扎、釋惑的學習樂趣。
教學相長,教與學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學法上我希望自己能突破中學教學傳統模式,提升理論教學層次。凸顯方法的運用和教育,點燃學生學習宋詞的熊熊之火,使學生感悟審美意象,領略古雅意蘊。
五、說教學過程:
本次教學從“愁”入手,以“一般愁字別樣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貫穿全文,始終圍繞“愁”展開教學。通過分析景物特點、作者人生經歷和作者人生體悟三個環節的設置完成對詞人“愁”的內涵的解讀,在解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以分析詞中意象為基礎,逐步領悟“一代詞宗”李清照的曠世悲愁情懷。最后通過討論李清照“直面人生之愁,思辨人生之愁”“知難而進,破愁而出”的精神,延伸出對李清照作為女性對內心的關照和對生命意識的覺醒的獨特藝術魅力的贊嘆。
具體過程如下:
1、新課導入:
輕拂中華歷史的塵煙紗縵,咀嚼古往今來的悲懷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學長河中,特立獨行,登峰造極的滄海愁人恐怕當數女詞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她有“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還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說不盡的愁。(板書:聲聲慢,李清照)
設計意圖:用帶有詩味的開場白和李清照帶有“愁”的詞句導入,意在激發學生興趣,營造氣氛,讓學生更易融入到詞的意境當中,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2、朗讀訓練,整體感知。
以朗誦為起點,在與錄音的對比中尋找突破。通過錄音朗讀、學生齊讀、個人朗讀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領會情感。引導學生把握朗讀的節奏和輕重讀音,注意感受朗讀中的情感基調——哀婉凄涼。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誦讀,感知內容,引導學生注意語調、節奏和音樂的烘托,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
3、第一個層面的解讀“愁”
請問作者在詞中重點描寫了哪些景色?這些景色具有怎樣的感情色彩?(淡酒——酒力壓不住心愁,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涼慘淡;秋風——讓人身體感覺寒冷;過雁——物是人非之感;黃花——或指喻女子憔悴的容顏,或摹菊花凋謝之狀;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細雨——最契合文人失意與愁苦的自然物象)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深秋時節景物自身的悲涼,體會作者“愁”因傷秋而生。
4、第二個層面的解讀“愁”:
展示李清照《金石錄后續》《金石錄后序》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等文獻中的文字記載,聯系背景知識,回答李清照的生活境況怎么樣?她遭遇了什么樣的家庭變故?作品中描寫了其怎樣的生活?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經歷,尤其是北宋滅亡后,顛沛流離的生活讓李清照的晚年十分凄苦,體會作者“愁”因傷時離散而生。
5、第三個層面的解讀“愁”:
展示李清照另一首作品《夏日絕句》,思考李清照為什么寫出如此豪邁的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兩句中蘊含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和晚年時期《夏日絕句》的比較閱讀,體會作者“愁”因國破家亡而生。感悟作者柔弱的外表下,跳動著一顆豪邁的心。
6、情感升華:
討論:李清照的詞如生命
李清照用文字生動地表現了她的一生,集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民族之悲、身世之感于一體,意境深遠。但李清照的偉大之處并不僅僅在于其“愁”之苦,更主要的是她看似“愁若煙海”實則豪情萬丈,她不但有金剛怒目的勇氣,更有非凡的歷史洞察力,《夏日絕句》里士可殺不可辱的英雄觀,讓人心生敬佩。
設計意圖:這是對以上分析的延伸,希望通過對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對比閱讀,讓學生明白李清照詞的不同風格和不同情感。通過對不同作品的解讀,使學生明白詞人“愁”的豐富內涵,體會詞人情感的變化。通過“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層深入地鑒賞詩歌。
7、總結:
講離愁,講孤寂,講悲秋,李清照的聲聲慢當推榜首。一杯殘酒,一片落葉,一聲雁叫,一滴秋雨,一盞孤燈,李清照都能點石成金,賦予它濃郁的感染力。讀著《聲聲慢》,我們似乎聽得見階前滴雨,長天孤雁,看得見梧桐落葉,黃昏孤燈。無疑這是一種凄厲的美。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課堂總結,讓學生明白詞人晚期詞作中“愁”的豐富內涵。
8、板書:
悲秋之愁 傷懷之愁 亡國之愁
9、作業:
搜集李清照詩詞中表現愁緒的作品加以賞析,以《簡說李清照的愁怨》為題,寫一篇探究性小論文。
設計意圖:根據語文新課標的要求,作業設計可以呈現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業的形式符合語文新課標的要求,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各位評委、老師們,以上就是我對《聲聲慢》的教學設計的闡述,設計不妥之處還望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李清照《聲聲慢》說課稿 篇2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一、聯系學生說教材
《聲聲慢》編排在必修四第二單元。在人教版高中語文五個必修模塊中,這是唯一一個宋詞單元。編者選取了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四位詞人的作品。他們是宋詞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四位詞人的作品,題材、風格不同,帶給后世讀者的審美感受也各不相同。柳永詞走婉約套路,蘇、辛則是豪放詞風的代表,李詞細膩、含蓄。四者基本完整地體現了宋詞的藝術價值,也大體反映了宋詞的發展脈絡。
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接觸過部分唐宋詞,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專項教學詩歌,教師已經比較系統地講授了形象與意象的概念、特點,并初步培養了學生分析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與情感的能力。但高中階段的學習,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們放在整個宋詞的發展脈絡中觀照、比較他們的地位和作用,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鑒賞作品地思想和藝術價值。
二、根據教學理念確定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習詩詞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性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以課程標準的相關表述和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為依據,確定本課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通過反復誦讀,感知內容,解讀意象,品味意境,賞析情感。
過程與方法:與《醉花陰》前后聯系,了解李清照南渡之后創作風格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這首詞情景交融的寫法與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通過與《醉花陰》的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感受“閑愁”與“丟家棄國之愁”的區別。
教學難點:通過合作探究,挖掘詞中意象的豐富而又復雜的內涵。
三、根據以上分析確定教學時數為:
1課時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課前學生搜集有關宋詞的資料必不可少。另外,宋詞由于年代久遠,文字的障礙很大,然而,過分糾纏于文字的疏通會破壞宋詞的“氣”,喪失宋詞的“神”,所以在學習時,應舍去條分縷析的理論評價,指導學生結合注釋疏通文字,然后引領他們經由文字再現形象,經由形象領略情感,感受其中濃濃的情。誦讀的環節是重要的,配以二胡獨奏《長相思》,營造意境,學生沉浸在音樂營造的意境中反復吟詠,讀出節奏,讀出音調,讀出感情,細細體味,讓或優或喜的情愫縈繞心間,我們就觸到了作者的靈魂。同時注意讓學生質疑探究——布置預習作業,要求學生圈點批注,列出疑難問題。課堂上,鼓勵學生互相質疑,互相解疑,達到掌握詞作思想內容和情感基調的目標。
質疑探究后,出示本課教學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即如何解讀“淡酒”、“雁”、“黃花”、“梧桐”等意象的問題,發動學生討論,各抒己見,逐步形成對重點意象的一致認識。
教師要相機點撥——上述三種方法,還不足以幫助學生把握藝術特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相結合的特點,疊字的巧妙運用,這些內容的學習應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分組討論來完成,效果會很好。
五、教學程序及內容設計
(一)、新課導入
因為《醉花陰》在前,以別的方式導入本課都比較多余。直接以南渡為切入點,講述李清照生活境遇的變化。引導學生思考,時代的變遷和個人的遭遇將對她的創作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二)、傾情誦讀,整體感知。
引導: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滿悲劇色彩的一生。他以詞代聲,向世人訴說她的悲懷愁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聆聽她的傾訴。
活動1:聆聽配樂朗讀錄音,初步感知詩詞內容,感受作者情感。
引導:你聽懂了作者的傾訴嗎?她在向我們傾訴什么?
活動2:學生交流聽讀體會。
活動3:學生自由誦讀詩詞,整體感知詞意。
誦讀要求:連讀兩遍,第一遍要讀通讀順,注意讀出感情;第二遍要結合課下注釋邊讀邊理解詞的意思,并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讀后大家共同解決。
活動4:抽查學生誦讀情況,教師給予點評和指導。
活動5:學生就詩詞內容質疑,師生互動解疑。
(三)感悟詞意,把握情感。
1、這首詞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間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
直接抒情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雁過也,正傷心”。其余為間接抒情。
2、聯系作者生平遭遇,思考:《醉花陰》與《聲聲慢》兩首詞中“愁”的含義是否相同?你能從哪些詩句中感受到作者的這種愁緒?
活動: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感悟,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師提示與點撥:學生可選兩首詞中的任何一首談自己的感悟。既可從整體談,也可選自己喜歡的某一個句子談,教師給予適當的評價與指導。
最后,教師點評并板書。
愁《醉花陰》——離別相思——苦!
《聲聲慢》——國破家亡夫喪——痛!
六、課堂小結:《醉花陰》是李清照前期作品,主要抒發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離別之愁、暫時之愁、個人之愁;而從《聲聲慢》中我們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從前詞人所常寫的所謂“閑愁”,這個愁是由鄉關之思、身世之苦、失去親人的悲哀和理性破滅后的失望所交織而成的,是死別之愁、永恒之愁,因此,這愁字表現得更加凄厲沉痛。
最后,師生配樂同誦,二胡獨奏《長相思》
七、延伸拓展:結合柳永詞和李清照詞,談談自己對婉約派詞的感受。
參考:婉約派詞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詞調蘊藉,委婉含蓄,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和諧婉約,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
八、作業:
必做題:查閱資料,摘錄帶有“梧桐雨”“黃花”“孤雁”等典型意象的詩句,至少十句,寫到讀書筆記上,并與同學分享;
選做題:將蘇軾或辛棄疾的詞與李清照的詞比較,體會豪放派和婉約派詞風的不同。
一堂課在配樂師生同誦中結束。
【李清照《聲聲慢》說課稿】相關文章:
李清照《聲聲慢》說課稿05-11
李清照《聲聲慢》說課稿3篇06-04
聲聲慢李清照教案10-02
聲聲慢李清照賞析10-19
李清照《聲聲慢》的賞析06-22
李清照的《聲聲慢》賞析07-12
聲聲慢李清照教案05-09
宋詞 李清照 聲聲慢09-25
李清照聲聲慢教案10-24
李清照詩詞聲聲慢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