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離騷》教學反思參考
《離騷》教學反思
屈原的《離騷》(節選)出自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中第一冊第四單元。《離騷》是古代杰出的抒情長詩,它的內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遠,語言奇偉瑰麗,想象新奇動人。作者屈原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值得每一位炎黃子孫引以為豪。他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潔身自好的品質,獻身理想的精神,千百年感動并影響了無數后人。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對于這樣的課文,我覺得有責任必須把它的美原原本本的“交給”學生。
我的教學環節簡述如下:
一、導入部分:由學生背誦的《沁園春 長沙》,引入“風騷”二字,并作出解釋。接著介紹作品《離騷》,解釋“離騷”的含義,是“遭遇憂愁”的意思。(“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二、初步體會情感部分:學生先齊讀、自由讀、疏通字詞等。接著提出問題:屈原在《離騷》中要表現怎樣的思想感情?學生一般都能答到“忠君愛國、憂國憂民”。再次提問:這篇課文在內容上很好理解,但為何讀起來還是很吃力呢?學生很快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字——“兮”。(楚方言)
三、課文鑒賞探究部分:教師范讀第一段,讀準字音,疏通字詞;學生齊讀第二段,要注意情感。屈原具有先天的外在美,也有后天的內在美。請學生找出香草并結合這幾個意象聯想到人與人生。
香草會經歷這樣的階段:發芽 開花 結果 凋零
人也會經歷這樣的階段:生 老 病 死
教師唱歌:“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讓學生體會那種浪漫主義詩歌的美。學生再次齊聲朗讀。
課后反思:
我固執地認為:體會詩歌作品的美,是必須借助朗讀的,所以,我將誦讀作為一個重點。楚辭在語言上的特點可以通過誦讀給學生以感性的認識。在讀的時候,一定要強調感情,應該給學生示范。由于這篇《離騷》中的文字是最古老的意義,所以讀來較生澀難懂,但通過誦讀也能體會到那種不一樣的美。我的反思如下:
一、 教師素質方面
這是我第一次教授這篇課文,在授課經驗上難免不足。但在課前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上能夠聯系現在與過去,聯想到古詩詞句,在適當的時候“出口成章”。另外,我還能注重誦讀,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當然,疏通詩句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楚辭的語言有很多是古代楚地的方言,對這些無需關注太多,只要學生能結合注釋翻譯詩句即可,對于比較重要的文言字詞,我認為教學時候還是不能放過,例如古今異義詞,通假字,本課出現得較多且比較常見,應該指導學生歸納積累。至于實詞的一詞多義我覺得不用過多強調,包括特殊句式,“介詞結構后置、賓語前置、定語后置”,我考慮可以暫且放過,留待以后解決。只要學生翻譯是能將詞語翻譯準確,句式能調整語序即可。作為高一的學生我覺得此時講太多不太合適,且本課是詩歌,重點不應放在此。 疏通詩句是為了整體感知詩歌的情感和思想,本詩的情感比較復雜,提示學生找關鍵句,然后總結,我覺得學生比較好理解。詩歌是節選的,只有三段詩,我覺得沒有必要將屈原“美政理想”的內容加進來,在這兩部分詩中,能把握住主要的感情即可。
二、 誦讀的基本要求與方式
每次誦讀都會確定目標,讓學生的閱讀有明確的目標、具體的任務。誦讀有多樣的形式,比如:教師范讀,學生齊讀,學生默讀等。誦讀也有不同的層次:從通順到流利到有感情;從初讀感知到細讀探究;從一般了解到深化理解;從有所感觸到情感升華。
三、 學生素質方面
由于學生是屬于層次比較低的一個班,基礎相對薄弱一些。但也能積極配合,認真思考且善于思考,敢于回答問題。例如:在解答“離騷”二字的含義時,學生就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在學到通假字“錫—賜”時,學生也能聯系自己學過的歷史知識,答出“賜”的意思。在組織誦讀時,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讀得有聲有色。
四、 存在問題
在《離騷》一課的教學中,我雖然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順利地完成了這堂課的教學,但也存在幾點不足:
首先,課前準備過于充分,雖然也有不少的閃光點,但整節課有點像在表演,還不夠深刻,讓旁人覺得有賣弄自己才華的嫌疑。
其次,教師范讀過多,應多留些時間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時間和空間。同時還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立刻進行模仿,讀出真情實感。
最后,學生無論在齊讀還是個人讀時,教師應多傾聽學生讀得是否到位,然后進行適當的指導和點評。
總之,本次教學過程中我感覺基本完成了預想的任務,誦讀的效果還不錯,如果能注意以上幾點存在問題,如果能再放得開些,在感情上再投入一些可能效果會更好。
【 《離騷》教學反思參考】相關文章:
《離騷》教學設計與反思10-14
《離騷》備課參考06-16
《離騷》全文參考09-24
《離騷》教學反思(精選10篇)05-26
《離騷》節選原文參考07-06
《離騷》教學反思(通用10篇)07-05
屈原《離騷》全文教學反思06-19
最新《離騷》教學反思(精選8篇)08-23
《離騷》教學10-26
離騷 教學設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