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商隱《嫦娥》課堂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商隱《嫦娥》課堂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商隱《嫦娥》課堂教學設計 1
學習目標:
1.學習 “屏、燭、曉、偷”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難點:
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詩人和嫦娥圖片。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問題: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什么節日?(中秋節)
2.中秋節有什么風俗習慣呢?(吃月餅,賞月,拜月娘)
3.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神話故事!請同學們注意聽,待會兒告訴老師:你覺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樣呢?(師講述嫦娥奔月故事)
4.聽完這個故事,你覺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樣呢?
二、初讀自悟,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翻開課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讀一讀,注意讀準每個字音。
2.聽課文朗讀,我們也來讀一讀。
3.詩人簡介
4.你有不會讀的字嗎?
5.學習生字
6.再讀古詩,隨時糾正學生讀音。
三、再讀,讀準節奏
采用指名讀、范讀、分組讀,指導朗讀節奏。
四、復讀古詩,讀中理解古詩
1.出示: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1)齊讀。
(2)讀了詩,你有什么收獲?
(3)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4) “燭影深,長河落,曉星沉”我們知道了什么?天快亮了
(5)天快亮了,詩人睡覺了沒有?
(6)睡不著會感覺怎么樣?很孤單,寂寞。
(7)試著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說一說
(8)再讀,老師提個醒: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齊讀
(2)男女分開讀
(3)讀了這句詩,你有什么不懂的字詞嗎?
(4)讀了這句詩,你想到了什么?
(5)聯系嫦娥奔月的故事,說說嫦娥為什么后悔?
(6)我們來想一想,嫦娥的心情怎樣呢?
(7)那你們能說說詩句的意思嗎?
(8)讓我們帶著對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讀這句詩。
五、品讀古詩,體會情感
過渡:月宮上孤棲無伴的嫦娥,人間清高而孤獨的詩人,盡管仙凡懸隔,但在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所謂同病相憐。一樣孤獨寂寞!
(1)讓我們帶著對嫦娥對詩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誦這首詩。
(2)讀這首詩時語速要緩慢一些,語氣要低沉一些!再讀
(3)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誦這首詩啊,好嗎?
(4)學著老師的.樣子,再把它讀一讀。
(5)老師和你們合作讀:師讀4個字,生讀3個字。
(6)詩人由于心情孤獨寂寞,坐看屏風燭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宮上的嫦娥,讓我們輕輕合上書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誦這首詩吧。
(7)尋找讀詩高手。誰愿意來讀一讀。
六、課外延伸
那你能說說有關“月”的詩句嗎?
七、總結
一個節日中蘊含著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一首詩又取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同學們了解了神話故事,又學習了這首古詩,收獲一定不少。
八、作業
回去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或長輩們聽!
九、結束
李商隱《嫦娥》課堂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嫦娥》這首詩。
理解詩中的重點字詞含義,如“深”“燭影深”“碧海青天”等,準確解釋詩句的意思。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節奏美,感受古詩的語言魅力。
借助對詩歌意象的分析、聯想和想象,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深入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品質。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嫦娥在月宮中的孤獨寂寞之情,引發學生對神話傳說中人物命運的關注與同情。
引導學生思考人生的孤獨與追求,培養學生積極面對生活、珍視情感的價值觀。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中嫦娥的心境,掌握詩歌所表達的孤獨寂寞主題。
體會詩中的意象運用及其對情感表達的作用,如“燭影”“碧海青天”等意象所營造的氛圍。
2. 教學難點
深入探究詩人借嫦娥形象所寄托的復雜情感,包括自身的孤獨、對理想的追求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感喟等。
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歌情感的基礎上,能夠結合自身生活經驗,感悟詩歌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誦讀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3 分鐘)
1. 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與月亮相關的美麗圖片,如明月高懸于夜空、月光灑在靜謐的湖面上等場景,同時播放輕柔舒緩的古典音樂,營造出寧靜而神秘的氛圍。
2. 提問學生:“同學們,當你們仰望星空,看到那一輪皎潔的明月時,會想到些什么呢?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月亮上住著一位美麗的仙子,她是誰呢?”引導學生回答出嫦娥,從而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李商隱的《嫦娥》。
(二)新授(25 分鐘)
1. 作者及背景介紹(3 分鐘)
通過多媒體展示李商隱的簡介,包括他的生平經歷、文學流派以及在唐詩中的重要地位等信息,讓學生對作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簡單講述本詩的創作背景,提及李商隱身處晚唐時期,政治環境復雜,個人仕途坎坷,他常常借助詩歌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和感慨。
2. 初讀詩歌,整體感知(5 分鐘)
教師富有感情地范讀詩歌,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奏和語調,在范讀過程中,教師可適當輔以手勢等肢體語言,增強朗讀的感染力。
學生跟隨教師逐句跟讀,之后讓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讀準字音,初步感受詩歌的韻律。
指名幾位學生朗讀詩歌,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評價其朗讀的優點與不足,教師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糾正,如“云母屏風燭影深”一句中,“燭影深”應讀出一種幽深感;“碧海青天夜夜心”要讀出嫦娥內心無盡的惆悵與寂寞。
全班齊讀詩歌,要求讀音準確、節奏恰當,讀出詩歌的整體韻味。
3. 理解詩意,分析意象(12 分鐘)
結合課下注釋,逐句講解詩歌大意:“云母屏風燭影深”,描繪出室內云母屏風上映照著深深的燭影,展現出環境的幽深靜謐;“長河漸落曉星沉”,意思是銀河漸漸西斜,曉星也即將沉沒,點明了時間的推移;“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是說嫦娥大概后悔偷吃了靈藥,如今只能在碧海青天之中,夜夜孤獨寂寞。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重點字詞的含義,如“深”字不僅寫出了燭影的'濃重,更暗示了嫦娥內心的幽愁;“碧海青天”則營造出一種浩瀚空曠、清冷孤寂的意境。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詩中的意象,如“云母屏風”“燭影”“長河”“曉星”“碧海青天”等意象分別給人怎樣的感覺,它們對表達嫦娥的情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小組之間可以相互補充。教師總結歸納學生的發言,指出“云母屏風”“燭影”烘托出室內的冷清寂寞,“長河”“曉星”展現出宇宙的浩瀚無垠和時間的漫長,更加襯托出嫦娥在月宮中的孤獨與渺小,而“碧海青天”則將這種孤獨寂寞的氛圍渲染到極致,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嫦娥內心的痛苦與悔恨。
4. 深入探究,體會情感(5 分鐘)
引導學生思考:嫦娥為什么會后悔偷靈藥?她在月宮中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讓學生結合詩句展開聯想和想象,描述嫦娥在月宮中的情景,如她獨自面對清冷的宮殿、無邊的孤寂,只能在每個夜晚對著碧海青天默默嘆息。
進一步提問:詩人僅僅是在寫嫦娥的故事嗎?他是否還有其他的情感寄托?組織學生再次深入研讀詩歌,結合李商隱的生平經歷進行思考。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借嫦娥的遭遇,實則表達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孤獨、苦悶以及對理想的迷茫與追求。他如同嫦娥一般,在復雜的塵世中,雖有才華卻難以施展,只能在內心深處獨自品味那份寂寞與失落。
(三)課堂練習(10 分鐘)
1. 詩句填空:
“云母屏風( )影深,長河漸落( )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海青天夜夜心。”
2. 對“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嫦娥肯定后悔偷吃了靈藥,在碧海青天中生活得很快樂。
B. 嫦娥應該后悔偷吃了靈藥,在碧海青天中每夜都很傷心。
C. 嫦娥可能后悔偷吃了靈藥,在碧海青天中夜晚的心情很復雜。
D. 嫦娥不必后悔偷吃了靈藥,在碧海青天中也能享受孤獨。
3. 請用自己的話描述“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所展現的畫面。
(四)課堂小結(5 分鐘)
1. 請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詩歌的作者、背景、詩句含義、意象分析以及所表達的情感等方面,教師進行補充和完善。
2. 強調詩歌通過對嫦娥形象的塑造和月宮環境的描寫,深刻地表達了孤獨寂寞的主題,同時也寄托了詩人自己復雜的人生感慨。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詩歌學習中,能夠更加注重對意象的理解和對詩人情感的體會,提高自己的詩歌鑒賞能力。
(五)作業布置(2 分鐘)
1. 背誦并默寫《嫦娥》這首詩,要求書寫工整、規范。
2. 以“嫦娥的心事”為題,寫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發揮想象,深入描述嫦娥在月宮中的內心感受和所思所想。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相關圖片、古典音樂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大部分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詩歌的含義和情感,但仍有少數學生在對詩人復雜情感的體會上存在一定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引導學生聯系作者的生平經歷和時代背景,深入挖掘詩歌的內涵,同時加強對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培養,多提供一些拓展閱讀和練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李商隱《嫦娥》課堂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 讓學生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嫦娥》。
2. 理解詩中重點字詞與詩句含義,體會詩歌意境。
3. 感受嫦娥的孤獨寂寞,領悟詩人借嫦娥所表達的復雜情感,培養學生對古典詩歌的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解讀詩中意象,理解嫦娥的心境。
掌握詩歌的誦讀技巧,體會其韻律美。
2. 難點
探究詩人寄托于嫦娥形象背后的深層情感,如對自身命運的喟嘆、對理想追求的迷茫等。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情境教學法、問題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1. 趣味導入(3 分鐘)
講述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引起學生興趣。然后提問:“嫦娥奔月后,在月宮里的.生活真的如我們想象中那般美好嗎?今天我們就通過李商隱的詩來探尋答案。”
2. 詩歌初讀(5 分鐘)
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標注字音與節奏。隨后學生自由朗讀,同桌間互相傾聽糾正。接著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重點強調“燭影深”“曉星沉”等詞句的節奏把握。最后全班齊讀,初步感知詩歌的整體韻律。
3. 詩意理解(12 分鐘)
結合注釋逐句講解詩意。如“云母屏風燭影深”,引導學生想象云母屏風后搖曳的深深燭影,感受環境的幽深寂靜;“長河漸落曉星沉”,描繪銀河西沉、曉星黯淡的畫面,體會時間的推移。對于“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讓學生思考嫦娥后悔的原因,理解其在碧海青天中無盡的孤寂。
提問學生詩中的哪些意象最能觸動他們,組織小組討論分享。例如“碧海青天”,引導學生體會其空曠、清冷,強化嫦娥孤獨的形象。
4. 情感探究(10 分鐘)
引導學生思考詩人寫嫦娥的孤獨,是否在映射自己。介紹李商隱身處晚唐,仕途不順等背景。提問:“詩人與嫦娥有哪些相似之處?”讓學生深入探討,理解詩人借嫦娥表達自己在塵世中的孤獨、無奈與對理想的執著與迷茫。
5. 課堂總結(5 分鐘)
回顧詩歌內容、意象與情感表達。強調通過對嫦娥孤獨形象的刻畫,詩人抒發了內心復雜情感。
6. 作業布置(2 分鐘)
背誦并默寫《嫦娥》。
寫一段文字描述自己心中嫦娥在月宮中的一天,體現其孤獨寂寞。
五、教學反思
通過故事導入與多種朗讀、討論環節,學生能較好地理解詩歌表層含義,但對于詩人深層情感的把握仍有部分學生不夠精準。在今后教學中,可增加同類詩歌對比閱讀,加深學生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李商隱《嫦娥》課堂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夠熟練朗讀并背誦《嫦娥》,體會古詩的韻律之美。
2. 精準理解詩中字詞含義,清晰闡述詩句意思,感受詩歌營造的意境。
3. 深刻體會嫦娥的孤獨寂寞情感,領悟詩人借嫦娥所傳達的復雜內心情感,提升詩歌鑒賞素養。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透徹理解詩中的意象組合,如“云母屏風”“燭影”“碧海青天”等所構建的情境與情感烘托。
掌握詩歌朗讀的情感基調與節奏韻律,通過朗讀展現詩歌魅力。
2. 難點
深度剖析詩人借嫦娥形象所寄托的自身在政治失意、人生困境中的孤獨、苦悶與對理想追求的糾結情感。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誦讀感悟法、情境想象法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3 分鐘)
展示一幅嫦娥奔月圖,提問學生對嫦娥故事的了解,引出李商隱的《嫦娥》,激發學生探究詩歌中嫦娥形象的興趣。
2. 朗讀與正音(5 分鐘)
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學生跟讀,標注生字讀音。然后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糾正讀音與節奏問題。之后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評價,共同確定朗讀的標準節奏與語調,如讀出“燭影深”的幽深感,“夜夜心”的綿長惆悵。
3. 詩意解讀(10 分鐘)
借助注釋,逐句講解詩句含義。以“云母屏風燭影深”為例,引導學生想象云母屏風后的幽微燭影,感受嫦娥所處環境的孤寂清冷;講解“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時,讓學生思考嫦娥后悔的`根源,體會其在碧海青天中無盡的孤獨與悔恨。同時,引導學生關注詩中的意象,組織小組討論這些意象對表達情感的作用,如“碧海青天”如何強化了嫦娥的寂寞。
4. 情感探究(10 分鐘)
介紹李商隱的生平經歷與晚唐的社會背景,提出問題:詩人寫嫦娥的孤獨,與自己的境遇有何關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理解詩人借嫦娥表達自己仕途不順、懷才不遇的孤獨與苦悶,以及對理想與現實矛盾的糾結。
5. 總結與背誦(5 分鐘)
總結詩歌的主要內容、意象運用與情感表達。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詩歌,可采用多種背誦方式,如接龍背誦、配樂背誦等。
6. 作業布置(2 分鐘)
背誦并默寫《嫦娥》。
以嫦娥的口吻寫一篇日記,表達她在月宮中的孤獨感受與對人間的思念。
五、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朗讀與情境想象環節有助于學生理解詩歌,但情感探究部分對于部分學生有一定難度。后續可提供更多詩人的背景資料輔助理解,同時加強同類詩歌的拓展閱讀,提升學生對借物抒情類詩歌的理解能力。
李商隱《嫦娥》課堂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嫦娥》,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 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意思,掌握詩中的重點字詞,感受詩歌所營造的清冷孤寂的意境。
3. 使學生深入體會嫦娥的孤獨寂寞之情,進而理解詩人借嫦娥形象所抒發的自身孤獨、苦悶以及對理想追求的復雜情感,培養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和對古典文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中“云母屏風”“燭影深”“碧海青天”等意象所蘊含的情感,體會嫦娥的心境。
學會通過朗讀節奏和語調的變化來表現詩歌的情感。
2. 教學難點
深刻領悟詩人借嫦娥故事所寄托的深層情感,包括其在政治與人生境遇中的復雜感受。
引導學生將詩歌中的情感與自身生活經驗相聯系,實現情感的遷移與共鳴。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啟發式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3 分鐘)
以一段優美的關于月亮的導語引入:“在浩瀚的夜空中,那輪明月總是引發人們無盡的遐想。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對月亮情有獨鐘,留下了無數動人的詩篇。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李商隱筆下的月宮世界,去探尋嫦娥的內心世界。”
2. 詩歌誦讀(7 分鐘)
教師先進行范讀,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奏和語調,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糾正讀音錯誤和節奏不當之處。
開展朗讀比賽,讓學生分組朗讀,評選出表現最佳的小組,進一步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3. 詩意理解(15 分鐘)
借助多媒體展示詩中的畫面,結合課下注釋,逐句講解詩句含義。如講解“云母屏風燭影深”時,引導學生想象嫦娥獨自面對云母屏風,燭光搖曳下的孤獨身影;講解“長河漸落曉星沉”,讓學生體會時光的流逝和月宮的寂靜。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詩中的意象,討論這些意象對表達嫦娥情感的作用。每個小組選派代表發言,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加深學生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4. 情感探究(15 分鐘)
介紹李商隱的.生平經歷和創作背景,重點提及他在仕途上的坎坷和在晚唐動蕩社會中的無奈。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詩人為什么要寫嫦娥的孤獨?他自己與嫦娥有哪些相似之處?”讓學生分組討論,深入挖掘詩人借嫦娥所寄托的情感。
請各小組分享討論結果,教師進行點評和補充,幫助學生理解詩人借嫦娥表達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人生中的孤獨以及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與迷茫。
5. 課堂總結(5 分鐘)
回顧詩歌的主要內容、意象特點和情感表達,強調詩歌通過對嫦娥形象的刻畫,深刻地反映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引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整體美感。
6. 作業布置(5 分鐘)
背誦并默寫《嫦娥》,要求書寫工整、準確。
讓學生發揮想象,以嫦娥的視角寫一篇短文,描述她在月宮中的一天,表達她的孤獨與思念之情。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相關的嫦娥奔月圖片和視頻資料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朗讀有了較好的表現。但在情感探究環節,部分學生對詩人復雜情感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在今后的教學中可提供更多的背景資料和拓展閱讀,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古典詩歌的內涵。
李商隱《嫦娥》課堂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熟練且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嫦娥》,體會古詩的音韻節律。
2. 助力學生精準理解詩中字詞,流暢準確地闡釋詩句內涵,感知詩歌營造的幽渺意境。
3. 引領學生深切體會嫦娥的孤寂心境,深度挖掘詩人借嫦娥形象所寄托的復雜情感,包含其政治理想的失落、人生的悵惘等,培育學生的詩歌品鑒與共情能力,激發對古典文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明晰詩中關鍵意象,如“云母屏風”“燭影”“碧海青天”等對烘托氛圍、表達情感的獨特效用,體會嫦娥的孤獨情狀。
熟練掌握詩歌的誦讀技巧,通過語調、節奏的精妙把控展現詩歌的情感層次。
2. 難點
透徹領悟詩人借嫦娥故事映射自身境遇的含蓄表達,洞悉其在晚唐政治漩渦與個人命運波折中的幽微心曲。
啟發學生將詩歌情感與現代生活建立聯系,思考孤獨與追求在當下的意義與價值。
三、教學方法
情境創設法、誦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深度追問法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3 分鐘)
展示一輪明月高懸于浩渺夜空的絕美畫面,同時播放輕柔空靈的古風音樂,創設出寧靜悠遠的情境。提問學生:“當你們仰望這輪明月,腦海中會浮現哪些傳說或故事呢?”引導學生提及嫦娥奔月,進而引出李商隱的《嫦娥》。
2. 朗讀指導(7 分鐘)
教師深情范讀,著重凸顯詩歌的節奏與韻律,如在“云母屏風燭影深”一句,放慢語速,壓低聲音,營造出靜謐幽沉之感。
學生跟讀,教師糾正讀音與節奏偏差。隨后安排小組朗讀競賽,要求各小組在朗讀中展現對詩歌情感的初步理解,評選出優勝小組并分享朗讀心得。
3. 詩意剖析(15 分鐘)
運用多媒體呈現詩中場景的動畫或圖片,結合注釋逐句解讀。以“長河漸落曉星沉”為例,引導學生想象銀河漸漸隱沒、晨星陸續黯淡的畫面,感受時間的悄然流逝與環境的清冷孤寂。
組織學生分組合作,探究詩中意象的豐富內涵與情感指向,鼓勵各小組創新解讀方式,如通過繪畫、短劇表演等形式展現對意象的理解,再進行組間交流分享。
4. 情感挖掘(15 分鐘)
詳細介紹李商隱的生平經歷、政治遭遇以及晚唐的社會風貌,為理解詩歌情感筑牢背景根基。
提出深度追問,如“嫦娥的孤獨僅僅是因為身處月宮嗎?詩人筆下的.嫦娥與他自己的人生軌跡有何隱秘的契合之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組織小組討論并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助力學生揭開詩人借嫦娥抒發個人政治失意、理想難酬、內心孤寂苦悶的情感面紗。
5. 總結升華(5 分鐘)
回顧詩歌的核心意象、優美語句以及蘊含的深厚情感,總結詩歌通過對嫦娥故事的獨特演繹,傳達出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沉喟嘆與對理想境界的不懈追尋。
全體學生再次齊聲朗讀詩歌,將對詩歌的理解與感悟融入朗讀之中,實現情感的升華與共鳴。
6. 作業布置(5 分鐘)
背誦并默寫《嫦娥》,要求書寫規范美觀,默寫后自行對照檢查,標注易錯字詞并強化記憶。
以“我眼中的嫦娥與詩人”為題,創作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深入闡述自己對詩歌情感的理解以及嫦娥形象與詩人情感的內在聯系,鼓勵學生融入個人的思考與感悟,展現獨特見解。
五、教學資源
精美的古典音樂、制作精良的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圖片與動畫、準備繪畫與表演道具(用于學生小組活動)
六、教學反思
教學中,情境創設與多種活動形式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參與和理解。然而,部分學生在情感深度挖掘環節仍顯吃力,后續教學可增加更多背景資料拓展閱讀與同類詩歌對比分析,助力學生提升對古典詩歌深層情感的領悟能力,進一步強化文學素養與審美情趣的培養。
【李商隱《嫦娥》課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嫦娥》李商隱賞析11-06
李商隱《嫦娥》教學設計(通用9篇)10-21
李商隱嫦娥原文及翻譯05-23
李商隱 《嫦娥》原文及翻譯10-03
李商隱《嫦娥》譯文及賞析05-19
李商隱《嫦娥》原文賞析09-08
李商隱《嫦娥》翻譯及賞析06-30
《嫦娥》李商隱唐詩鑒賞06-20
李商隱《嫦娥》原文及注釋10-24
李商隱嫦娥古詩賞析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