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商隱作品《夜雨寄北》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1
教學目標:
1、參看注釋,了解詩句意思,大致理解詩文所描述的情景。
2、扣詞想像,深入感悟作者當時的離愁和對家人的深切思念。
3、有感情地朗讀詩文,熟讀成誦。
4、聯系比較,領悟寫法。
教學重點:
通過想像詩句描繪的景象,感受雨夜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寫夜雨及歡聚的情景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2、對比寫法的巧妙運用。
教學時間:1課時
一、引入
1、指名背《憶山東兄弟》,說說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今天,再來學習一首寫思念家鄉親人的唐詩,看看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二、讀題
(課前板書全詩)
1、詩題怎么理解?看注釋,思考,講通題意。(點擊注釋)
2、補充背景:這首詩是李商隱在一個雨夜寫給他妻子的一封信。當時李商隱在巴蜀的一個州府(今四川三臺縣)做幕僚,妻子卻在北方的長安居住,兩地分居,長期不能相聚。
三、讀通詩文,感知詩意
1、在那個雨夜,作者李商隱在信中給妻子講了些什么呢?先聽老師來讀讀。
2、同學們學著讀上兩三遍,把詩讀通順,讀出節奏。
3、指名讀,齊讀。
4、李商隱在信中究竟對妻子說了些什么呢?表達了個什么意思?請看看注釋,爭取自己弄明白。
5、質疑討論,梳通大意。
(1)理解第一句有難處嗎?——梳通大意。并補充:你知道當時作者與家人分別多久了嗎?(一年多了。)
(2)理解第二有問題嗎?(隨機感知:秋池——秋天的池塘,有什么特點?)梳通后提示:這雨是哪里的雨,哪個季節的雨?
(3)再看三、四句,釋疑。補充:“共剪西窗燭”意味著什么?“話”這里當“聊天”、“傾聽”講。話什么?(作者的感受,心情,對家人的思念。)——梳通句意。
6、再讀這首詩,看作者在詩中表達了什么感情,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思念家人——第一句;盼望團聚——第三、四句)
四、順情扣疑,導入深究
那么,作者的思念有多濃,盼望有多深呢?這些情感跟夜雨又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走進這個雨夜,走進作者內心,去深入品讀。
1、先來感受一下這場夜雨。誰來讀一下寫夜雨的句子。
2、閉眼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聽到了怎樣的聲音?
3、這樣的夜雨會帶給游子怎樣的感受?誰有過雨夜里獨處的經歷?感受如何?獨在異鄉無人陪伴的李商隱當時在哪里?心情會如何?——讀出感受。
4、作者是怎樣讓我們看到這么豐富的東西,聽到這么豐富的聲音,體會到他內心的感情的?——借景抒情,僅用7個字,太凝練了!
五、抓住細節,體悟詩情
1、在這個孤寂的雨夜,作者望著夜雨,在沉思些什么呢?哪些詩句是作者的所想?
2、扣“問”:
(1)(讀第一句)誰在問誰?妻子在哪里問?(在作者的想象里)
(2)當作者想到妻子在一次又一次急切地詢問自己的歸期,而自己又“未有期”時,作者心中會涌起怎樣的情緒?(焦急、愁苦、悲凄、怨恨……)——配樂讀詩——這焦急、愁苦、悲涼……都是怎么表達出來的?——畫“問歸期”、“未有期”:是將這兩組詞這六個字排放在一起迸發出來的!這是一個什么手法?(對比),這樣一對比,讓人感到這現實是怎樣的.呀?(殘酷)
3、品讀幻想團聚的細節
(1)再讀后兩句。這兩句寫的是什么情景?(想像與妻子團聚的情景)
(2)你仿佛看到怎樣的畫面?
(3)你仿佛聽到作者在話什么?(小練筆)
(4)情境匯報:
A、在跳躍的火焰中,作者一邊剪著燭花,一邊深情地對妻子說:……
B、作者握著妻子的手,感慨地說:與你在一塊的日子多溫馨啊!可那個雨夜……
(5)在作者幻想團聚的夜晚,作者話點別的什么不行嗎?為何偏要“話巴山夜雨時”?(它和“共剪西窗燭”再次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對比,今夜的孤寂顯得更加難以排遣)。
4、配樂讀整首詩,問:在這雨夜寫下的寄出的是一腔什么情緒?
六、比照互讀,感悟寫法
1、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遠在他鄉與親人分離的游子都會產生濃濃的思鄉之情,尤其是逢上特別的時刻。——再讀《憶山東兄弟》。
2、將《夜雨寄北》與《憶山東兄弟》比較一下,有什么異同?
(同:都選取了典型的時刻來寫,都用了對比的手法,都通過寫所想來抒情。異:《夜》詩選取了更典型的細節,且表達更含蓄。)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為什么要剪“西窗燭”。
能力目標
背誦全文,并擴寫成一段優美的文字。
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的思念之情,培養欣賞詩歌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設身當時的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黑板,教科書,多媒體教室。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一段背景音樂《相思》引入情境。
二、作者簡介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懷州河內人。詩與杜牧齊名,有“小李杜”之稱,有《李義山詩集》。
三、朗讀
結合注釋,快速的瀏覽一遍課文,老師范讀一遍,找朗誦水平高的學生范讀一遍,然后集體朗誦一遍。
四、重點串講,深入情境,領會作者的境地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①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北。
②共翦西窗燭: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燭蕊。
③卻話:重頭談起。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游。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讓人感到這是一首對話體的詩。詩前省去一大段內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愿望一時還不能實現。首句流露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個秋天的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漲滿了水,詩人獨自在屋內倚床凝思。想著此時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著自己的'孤獨。
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后的喜悅。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此詩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復出現,令人回腸蕩氣。“何當”緊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現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五、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六、總結全文并背誦這首詩
七、布置作業
將本詩改寫成一段優美的文字,字數不限,沒背會的同學下來將詩背熟!下節課交作業。
八、課后小結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3
教學目標:
1、參看注釋,了解詩句意思,大致理解詩文所描述的情景。
2、扣詞想像,深入感悟詩人當時的離愁和對家人的深切思念。
3、有感情地朗讀詩文,熟讀成誦。
4、聯系比較,領悟寫法。
教學重點:
通過想像詩句描繪的景象,感受雨夜里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寫夜雨及歡聚的情景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2、對比寫法的巧妙運用。
教學時間:
一、引入
1、指名背《憶山東兄弟》,說說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今天,再來學習一首寫思念家鄉親人的唐詩,看看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二、讀題
(課前板書全詩)
1、詩題怎樣理解?看注釋,思考,講通題意。(點擊注釋)
2、補充背景:這首詩是李商隱在一個雨夜寫給他妻子的一封信。當時李商隱在巴蜀的一個州府(今四川三臺縣)做幕僚,妻子卻在北方的長安居住,兩地分居,長期不能相聚。
三、讀通詩文,感知詩意
1、在那個雨夜,詩人李商隱在信中給妻子講了些什么呢?先聽老師來讀讀。
2、學生們學著讀上兩三遍,將詩讀通順,讀出節奏。
3、指名讀,齊讀。
4、李商隱在信中究竟對妻子說了些什么呢?表達了個什么意思?請看看注釋,爭取自己弄明白。
5、質疑討論,梳通大意。
(1)理解第一句有難處嗎?——梳通大意。并補充:你知道當時詩人與家人分別多久了嗎?(一年多了。)
(2)理解第二有問題嗎?(隨機感知:秋池——秋天的池塘,有什么特點?)梳通后提示:這雨是哪里的雨,哪個季節的雨?
(3)再看三、四句,釋疑。補充:“共剪西窗燭”意味著什么?“話”這里當“聊天”、“傾聽”講。話什么?(詩人的感受,心情,對家人的思念。)——梳通句意。
6、再讀這首詩,看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什么感情,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思念家人——第一句;盼望團聚——第三、四句)
四、順情扣疑,導入深究
那么,詩人的思念有多濃,盼望有多深呢?這些情感跟夜雨又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走進這個雨夜,走進詩人內心,去深入品讀。
1、先來感受一下這場夜雨。誰來讀一下寫夜雨的句子。
2、閉眼去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聽到了怎樣的聲音?
3、這樣的夜雨會帶給游子怎樣的感受?誰有過雨夜里獨處的經歷?感受如何?獨在異鄉無人陪伴的李商隱當時在哪里?心情會如何?——讀出感受。
4、詩人是怎樣讓我們看到這么豐富的東西,聽到這么豐富的聲音,體會到他內心的感情的?——借景抒情,僅用7個字,太凝練了!
五、抓住細節,體悟詩情
1、在這個孤寂的雨夜,詩人望著夜雨,在沉思些什么呢?哪些詩句是詩人的所想?
2、扣“問”:
(1)(讀第一句)誰在問誰?妻子在哪里問?(在詩人的想象里)
(2)當詩人想到妻子在一次又一次急切地詢問自己的歸期,而自己又“未有期”時,詩人心中會涌起怎樣的情緒?(焦急、愁苦、悲凄、怨恨……)——配樂讀詩——這焦急、愁苦、悲涼……都是怎樣表達出來的?——畫“問歸期”、“未有期”:是將這兩組詞這六個字排放在一起迸發出來的!這是一個什么手法?(對比),這樣一對比,讓人感到這現實是怎樣的呀?(殘酷)
3、品讀幻想團聚的細節
(1)再讀后兩句。這兩句寫的是什么情景?(想像與妻子團聚的情景)
(2)你仿佛看到怎樣的畫面?
(3)你仿佛聽到詩人在話什么?(小練筆)
(4)情境匯報:
A、在跳躍的火焰中,詩人一邊剪著燭花,一邊深情地對妻子說:……
B、詩人握著妻子的.手,感慨地說:與你在一塊的日子多溫馨啊!可那個雨夜……
(5)在詩人幻想團聚的夜晚,詩人話點別的什么不行嗎?為何偏要“話巴山夜雨時”?(它和“共剪西窗燭”再次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對比,今夜的孤寂顯得更加難以排遣)。
4、配樂讀整首詩,問:在這雨夜寫下的寄出的是一腔什么情緒?
六、比照互讀,感悟寫法
1、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遠在他鄉與親人分離的游子都會產生濃濃的思鄉之情,尤其是逢上特別的時刻。——再讀《憶山東兄弟》。
2、將《夜雨寄北》與《憶山東兄弟》比較一下,有什么異同?
(同:都選取了典型的時刻來寫,都用了對比的手法,都通過寫所想來抒情。異:《夜》詩選取了更典型的細節,且表達更含蓄。)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相關文章:
李商隱 夜雨寄北10-10
《夜雨寄北》 李商隱04-24
李商隱《夜雨寄北》01-23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翻譯10-27
夜雨寄北李商隱手法06-21
夜雨寄北李商隱賞析04-24
《夜雨寄北》李商隱賞析06-09
李商隱:夜雨寄北賞析01-15
李商隱夜雨寄北的譯文12-14
李商隱詩《夜雨寄北》賞析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