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閱讀答案2篇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需要用到閱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閱讀答案1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8.這首詩是如何圍繞“尋”字展開思路的?請結合有關詩句簡要分析。(5分)
9.詩人并沒有尋到常山道人,但結尾為什么說“相對亦忘言”?請結合你對“禪意”的理解進行分析。(6分)
8.【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把握能力。
【方法點撥】解答時要聯系全詞詞句,聯系題目,準確把握。從題目上可以看出“尋”字是統領全詩的綱,由它引出常山道人的隱居環境。
【參考答案】
詩人沿路尋來,由莓苔上的.屐痕猜想居者未曾出門;(2分)然后,由遠及近,描繪道人隱居的環境,交代來訪不遇;(2分)詩人雨后看松色、尋水源,領略清新宜人的山中美景,處處體現“尋”字。(1分)
9.【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主旨的理解能力。
【方法點撥】通過閱讀,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各個意象特點與詩歌主旨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參考答案】
詩人希望通過訪晤常山道人來體會清寂、閑逸的“禪意”,(2分)他看到了白云繚繞水邊、芳草門前搖曳的道人居所,也欣賞到雨后松色青翠、山水清秀之景,(2分)雖尋訪不遇,但已然體會到寧靜、恬適的清趣,無需與道人再言“禪意”,自然也就“忘言”了。(2分)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隨”兩個字做簡要賞析。
(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云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云、靜渚、春草、閑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2)“過”字把雨后松樹翠綠的景色顯現了出來。“隨”字形象地表現了山道峰回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探幽的遐想。(4分)
[解析](1)此題考查的是詩歌的意境。先介紹一下概括詩歌意境的方法,我們在思考如何概括意境的特點的時候,可以按以下步驟做:
首先,抓住詩中的主要意象。
其次,從品味關鍵字詞入手把每個意象綜合起來提煉意境的特點。
第三,進行必要的聯想、想象,體會詩歌中這些意象所構成的意境帶給我們的感受。
第四,選擇準確的詞語概括。例如幽深僻遠、清幽明凈、幽靜平和;雄渾壯闊、雄渾剛健;孤寂冷(凄)清、蕭瑟凄涼、凄苦悲涼;恬靜優美、恬淡閑適、瑰麗清新、安謐美好、清新自然、迷離渺遠等。
再來看這首詩,“莓苔”給人幽靜的'感覺,“白云”“春草”“靜渚”“閑門”則充滿靜穆淡逸的氣氛,一切都顯得恬靜自然,和諧默契,沒有受絲毫打擾。抓住這些內容就把握住了解答這道題的關鍵。
(2)此題考查的是煉字。煉字題一般考查動詞、形容詞、數量詞、特殊詞的使用,重點是動詞和形容詞。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過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要把它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答題要分三步:第一,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第二,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點出該字使用的效果,即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點出表現手法)。此題中,詩人僅僅用一“過”字表示雨剛剛下完,而著意于雨霽云收之后翠綠生新的松色。“過”字,把陣雨帶來的清新宜人的氣息、景色,輕松自然地托顯了出來,同時也隱隱帶出了漫步山道的時間進程。“隨”字簡潔,即隨山轉折,山道紆繞,峰回路轉,詩人隨山探源,緣水經山。
【詩歌賞析】
全詩圍繞題目中的“尋”字,逐漸展開。“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開頭兩句就突出了一個“尋”字,順著莓苔履痕,一路尋來。那人跡罕至的清幽山徑,正是常山道人出入往來之地,這里沒有人間喧囂,只有滿路莓苔。履痕屐齒給來訪者帶來希望和猜想:幽人不遠,晤面在即;否則就是其人出晤,相會須費些周折。
頷聯兩句寫景平列,用意側重“閉門”尋人不遇。“白云依靜渚”,為遠望。近看則“春草閉閑門”,蓬門長閉,碧草當門,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說一路莓苔給人幽靜的印象,那么這里的白云、春草、靜渚、閑門,則充滿靜穆淡逸的氛圍。渚是“靜”的,白云、春草也是靜靜的。門“閑”,來訪不遇,來訪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閑”。一切都顯得恬靜自然,和諧默契,沒有受絲毫打擾。在自然景物的觀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靜的心緒,來訪不遇的悵然,似乎被這清幽、寧靜的環境,帶有內省參照的“禪意”所沖淡,漸趨恬然。
上四句敘尋而不遇,后四句繼寫一路景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兩句以景帶敘,下句敘事成分更多些。“水源”,應該不是指來時“經行處”,所以“隨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隨山轉折,緣山道探尋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這尋水源,也就是尋道士,“隨”字簡潔,山道紆繞,峰回路轉,詩人隨山探源,緣水經山。其間林壑深秀,水聲潺潺,都由這個“隨”字導人神游,啟迪豐富的“曲徑通幽”的想象。上句“過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門外景”,或指“隨山”時的景致。“過雨”暗示忽然遇雨,詩人僅僅用一“過”字表示它剛剛下完,而著意于雨霽云收之后翠綠生新的松色。“過”字,把陣雨帶來的清新宜人的氣息、景色,輕松自然地托顯了出來,同時也隱隱帶出了漫步山道的時間進程。“過雨”,刷新了松色,也帶來了冥想。自生自滅的短暫一“過”,和靜靜的白云一樣,已都在寫“禪意”了。
尾聯的“禪意”,用得精妙。詩人看見了“溪花”,卻浮起“禪意”,從幽溪深澗的陶冶中得到超悟,從對搖曳的野花靜靜的觀照中,領略到恬靜的情趣,融化于心靈深處的是一種體察寧靜、蕩滌心胸的內省喜悅,自在恬然的心境與清幽靜謐的物象交融為一。況且禪宗本來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這都融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使詩人領會出“禪意”,因而詩人用“與”把物象和情感聯結起來。禪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內在的相通之處。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徑尋真,蕩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進入“相對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禪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極了。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愜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詩的“忘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