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劉禹錫《秋詞》文化底蘊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劉禹錫《秋詞》文化底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注釋
(1)悲寂寥:悲嘆蕭條。
(2)春朝:春天。
(3)排:推開。
(4)碧霄:青天。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被貶郎州時的作品。“自古”句點出逢秋而悲,古今皆然,有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之慨。“我言”句以響遏行云的一聲斷喝,推翻悲秋主題一新天下人耳目。“晴空”二句勾勒出一幅壯麗的秋景圖:我們看到,在那一碧如洗的寥廓高天上,一只白鶴騰空而起,直沖九霄,把我的詩思也引到了高空。目擊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驚喜和感奮?融詩情與畫意是“秋日勝春朝”的形像化說明,景致飛動,筆觸輕靈,極易引發讀者的聯想。全詩有直抒胸臆之妙,而無“含蓄不足”之嫌。自然,詩人抑春揚秋,并不表明他對“春朝”懷有某種偏見,從中可以觸摸到詩人豪邁、壯闊的胸襟。
為了驅除“悲秋”心理,詩人有意在“春”和“秋”之間有所軒輊,再看第二首:
山明水凈夜來香,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這里人仍將抒情、寫景、議論熔于一爐。那漫山紅黃相間的楓葉是對第一首繪就的秋景圖的巧妙點綴和生動的補充。如果說前詩主要著重于高空的話,此詩則主要落筆在地上。秋日登樓,讓那清氣徐徐沁入肌骨,可以使人清醒、理智,而那爛漫的春光則只能使人昏醉、輕狂。這樣,又何必“逢秋”而“悲”呢?“豈如春色嗾人狂”這鏗鏘有力的吟唱,向我們袒露了詩人曠達、樂觀的生活態度和不畏“衰節”的情懷。
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偏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并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為,大展宏圖。顯然,這只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斗,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的精神為之抖擻。這只鶴是不屈之士的化身,奮斗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兩首詩《秋詞》主體相同,但各寫一面。其一贊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遷,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艷麗取悅,秋風以風骨見長。第二首的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明凈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閑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令人敬肅。如果你不信,試上高樓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凈,心情肅然深沉,不會像那繁華濃郁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運用巧妙。因而能喚起人們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藝術美感,劉禹錫的這兩首詩給與人們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素色,更喚起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
這里有必要簡單總結一下劉禹錫的詩歌成就和主要貢獻,主要有三方面:
〔1〕對題材領域的拓展和發掘;
〔2〕對傳統主題的深化與反撥;
〔3〕對詩歌體式的變革與完善。
同時,他還常常借古人之針貶,刺現時之痼疾;征前代之興亡,示不遠之殷鑒。這樣,他對題材的發掘,也較前人幾時人更深一層。他不僅擴大了詠物事的敘事功能,創造出寓言式的新形式更使其詩歌底蘊深厚。
悲秋,是歷代詩人遞相沿襲傳統主題。最早從宋玉的“悲哉,秋之為氣也”開始,到漢代無名氏《古歌》中的“秋風蕭蕭愁殺人”,再到杜甫《登高》中的“萬里悲秋常做客”,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歐陽修《秋聲賦》中所說的“噫嘻悲哉!此秋聲也,”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等。特別是前人以九九重陽為題材的詩章詞作,則更借凄請、肅殺的秋色狀景以托怨情,以興別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諸如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牧的“塵世南逢開口笑,花須插入滿頭歸”,蘇軾的“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南唐后主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所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等等。這些詩詞或敘寫羈旅他鄉的孤寂清冷,或寄托傷時憂國的凄愴痛苦或傾吐落魄失意的抑郁苦悶,或抒發獲罪被貶的萬端感慨,皆“婉轉附物,招悵切清”。古代文人一般都有悲秋情節,所寫秋景也大都有肅殺、感傷的情調,作為一種傳統,也可算作一種文化積淀,歷代文人陳陳相因,大多走不出悲秋的老路。讓我們今人讀后往往為之泣下,覺得他們太感慨、太黯然,太神傷。人生總要經歷坎坷,命途本就多舛,何必苦苦傷悲,終窮一生呢?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許多為歷代作家遞相沿襲的傳統主題,如悲秋主題,傷春主題,嘆老主題,嗟悲主題,別離主題,相思主題等。劉禹錫在表現傳統主題是,雖然依循其既有的思維定勢及情感指向,作順向的引深與推闡,卻力圖深化其情感內涵,強化其思維力度,從而使之達到新的更高的層次。更能見出詩人藝術獨創性的還有他對傳統主題所作的種種既出人意料的又令人振奮的反撥,故意違逆傳統主題既定的情感指向于思維趨歸,力圖從相反的方向對其偏頗之處有所匡補或撥正,顯示出作者前無古人的胸襟氣魄和迥異于流俗的卓越見識。它突出的表現為:一反“悲秋”主題,不畏“衰節”,唱出意氣豪邁的秋歌;一反“嗟悲”主題,不懼“播遷”,唱出正氣凜然的壯歌;一反“嘆老”主題,不服“老邁”,唱出朝氣蓬勃的暮歌。“詩言志”劉禹錫的詩情及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斗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顯然,這也就是《秋詞》的主題。一曲昂揚的激勵雄心壯志的高歌。志當存高遠,壯志在我胸。今天,我們尋覓著,捕捉著劉禹錫等眾多的文人志士身上的閃光點。我們不僅洞見一位俯時濟世,澄清天下卻又命運多舛,歷盡坎坷的時代精英獨特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風貌,更為他的熱情才略,力圖獨出機杼,別開生面的審美趣向和遠大志向所折服。
《尚書》中說得好:“功崇惟,業廣為勤”;屈原說得好:“披明月兮佩寶璐,登昆侖兮食玉英”;項羽書說得好:“力拔山兮氣蓋世,”曹植說得好: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劉邦的“鴻鵠高飛,一舉千里”是一種志向;劉禹錫的“年益壯,志益大”是一種志向;陸游的“壯志未與年但老,死去猶能作鬼雄”更是一種志向。我們敬佩陶淵明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我們贊嘆李世民的“:心隨朗月高,志于秋霜潔”;我們渴望李白的:“安得锜天劍,跨海斬長鯨;”我們感慨蘇軾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今天,捧讀這些經典,我們發現里面是神秘的,里面是神圣的,我們意識到的不只是經年的不朽和硬質的美好,更意識到那精辟的闡釋:志存高遠,我心永恒。優秀的詩篇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更重要的詩中所蘊含的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審美的趣味,對學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熏陶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讓學生受用終生。而讀《秋詞》我們則分明感悟到了劉禹錫內質渾厚的深遠意蘊。
作者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籍貫存在河南洛陽、江蘇徐州、浙江嘉興三種說法,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生長于鄭州滎陽,自述“家本滎上,籍占洛陽” 。其先祖為中山靖王劉勝(一說為匈奴后裔)。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出生于蘇州嘉興(今浙江嘉興)。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任太子校書,遷淮南記室參軍,后入節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與器重。杜佑入朝為相,劉禹錫亦遷監察御史。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讀王叔文為首的“二王八司馬”政治集團。唐順宗即位后,參與“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后,屢遭貶謫。會昌二年(842年),遷太子賓客,卒于洛陽,享年七十一,追贈戶部尚書,葬于滎陽。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白居易并稱“劉白”,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杰”。留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其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著有《劉夢得文集》。詩集十八卷,今編為十二卷。
【劉禹錫《秋詞》文化底蘊】相關文章:
秋詞劉禹錫10-08
劉禹錫《秋詞》的賞析10-17
劉禹錫唐詩《秋詞》12-12
劉禹錫《秋詞》翻譯06-13
劉禹錫《秋詞》譯文及賞析01-15
劉禹錫《秋詞》譯文及賞析04-10
劉禹錫《秋詞》閱讀答案09-14
劉禹錫《秋詞》原文及翻譯賞析12-28
劉禹錫《秋詞》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6-09
秋詞原文翻譯以及賞析劉禹錫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