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迅的作品故鄉簡介
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迅的作品故鄉簡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品通過知識分子“我”回故鄉的見聞,描寫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和人們精神面貌的可悲變化,揭示出造成這種變化的深刻的社會根源。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個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我”回故鄉。“我”在故鄉所見到的蕭條景象以及“我”的悲涼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鄉的目的。第二部分從第六自然段開始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在故鄉。這是小說的主體部分,主要刻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給中國農村帶來的苦難,給中國農民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結尾。這一部分寫“我”離開故鄉的心情和感受。
這不僅是作者對當時中國農村生活現實的深刻的思考,集中體現了魯迅先生對“人性”探索的意義,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刻薄的人小說中魯迅主要表現了兩方面的內容,古訓筑成的高墻,一方面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去尋求別樣的人生”。
《故鄉》中有我們所熟知的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形象對比,還有豆腐西施楊二嫂的形象,少年閏土活潑可愛,反映了傳統思想對人的深刻影響。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所以要“逃異地,也是對統治中國農民的思想的歷史文化的不滿,也希望年輕的一代有新的生活。突出反映了魯迅對“國民性”的拯救,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使人與人隔膜起來、自私,走異路,機靈能干,中年閏土則麻木,作品通過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目睹的故鄉對比。
另一方面,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農村破產,由一個美麗的女子變為一個庸俗,勞苦大眾精神上受到極大束縛、畏縮。
魯迅在《故鄉》這篇小說里紀念他的故鄉,但其實那故鄉沒有什么可紀念,結果是過去的夢幻為現實的陽光所沖。
這正如地上的路魯迅在《故鄉》這篇小說里紀念他的故鄉。”這是很好的格言,希望后輩有他們新的生活,但是深遠得多了,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我想,走的人多了。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是本無所謂有,沒有尼采式的那么深刻,無所謂無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只剩下了悲哀,也說得很好,但其實那故鄉沒有什么可紀念,結果是過去的夢幻為現實的陽光所沖破。原文結末云,也便成了路。
魯迅簡介
魯迅(1881.9.26—1936.10.19),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后改為豫才。魯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紹興府城內東廠房口,漢族。他幼年喪父,生活寒苦,就靠母親和姐姐幫人洗衣服維持生計。曾有過百來個筆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魯迅先生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后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后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先生以筆代戈,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華革命的主將。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汝南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樟壽,號豫才;
“魯迅”是其投身54運動后使用的1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紹興都昌坊口1個封建士大夫家庭,7歲啟蒙,12歲就讀于3味書屋,勤學好問,博聞強記,課余喜讀野史筆記及民間文學書籍,對繪畫藝術產生濃厚興趣,自此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他不囿于4書5經,多方尋求課外讀物,努力掌握歷史文化知識。
13歲那年,他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
紹興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特別是眾多越中先賢的道德文章,給魯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響。魯迅少年時代,祖父因科場案下獄,父親病故,家道從此中落。魯迅由1個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長房長孫,變成了1個破落戶子弟。家庭所遭受的1系列重大變故,使少年魯迅飽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魯迅母親魯瑞,農民的女兒,品格高尚,對魯迅影響很大。
1898年春,魯迅離開故鄉,滿懷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翌年,因不滿學堂的“烏煙瘴氣”,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他廣泛接觸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閱《時務報》,看《天演論》,深受維新思潮和進化論學說的影響,初步形成“將來必勝于過去,青年必勝于老人”的社會發展觀。
1902年,魯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官派赴日留學。他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后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習醫。因深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浪潮的影響,積極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課余“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講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06年,魯迅在事實面前,有感于國內同胞的愚弱,認識到改變國民性的重要,便毅然棄醫從文,邁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決定意義的1步,選擇了文學藝術,以筆作為自己救國救民的戰斗武器。他參與籌辦文藝雜志《新生》,撰寫了《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早期重要論文。魯迅認為,中國的嚴重問題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質;在于個性,不在于“眾人”;要“立國”,必先“立人”,而“立人”的關鍵,在于個性的覺醒與精神的振奮。
辛亥革命前夜,魯迅回到祖國,先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范學堂執教,擔任化學、生理學教員,后又回到故鄉紹興,擔任紹興府中學堂監學兼博物教員、山會初級師范學堂監督(校長)。他1方面教書育人,培養青年, 1方面積極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領導故鄉文學團體“越社”,支持創辦《越鐸日報》。
創作背景
1、時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政權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由于這雙重的壓迫,中國的廣大人民,特別是中國的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回故鄉期間,耳聞目睹了中國農村瘡痍累累的殘酷現實,加之在這個風雨飄搖的社會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體驗,于是寫出了這篇悲涼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說。
2、創作過程
作者魯迅于1898年第一次離開老家紹興,“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吶喊)自序》)。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鄉紹興接他的母親等人來北京居住。從《魯迅日記》中可以了解這次回鄉的經過:1919年9月,魯迅賣掉了紹興的老屋,添了些錢,買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彎宅第。11月修葺完畢,21日“上午與二弟眷屬俱移入八道彎宅”。26日魯迅“上書請歸省”。12月1日,由北京動身回老家,4日晚“抵紹興城,即乘轎回家”,在家鄉處理搬遷事務,大約住了二十來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屬攜行李發紹興”。29日中午抵達北京,“下午俱到家”。往返大約29天。《故鄉》的故事情節便是根據這段生活經歷演繹而來。不過這只是觸發故事的一點,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卻是更為廣闊深邃的社會背景。
《故鄉》創作于1921年1月,最初發表于《新青年》雜志第九卷第一號,后來由作者編入小說集《吶喊》。
【魯迅的作品故鄉簡介】相關文章:
魯迅《故鄉》原文與簡介11-02
魯迅作品評論《故鄉》08-29
魯迅作品《朝花夕拾》簡介及其創作背景04-10
魯迅簡介04-22
韓愈簡介及作品03-22
魯迅的作品《無常》03-02
魯迅的作品匯總10-30
魯迅的主要作品07-28
魯迅的作品 吶喊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