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迅《故鄉》原文閱讀
魯迅在《故鄉》這篇小說里紀念他的故鄉,但其實那故鄉沒有什么可紀念,結果是過去的夢幻為現實的陽光所沖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后輩有他們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魯迅《故鄉》原文閱讀,歡迎瀏覽!(點擊對應目錄可以直接查閱哦!)
【1】《故鄉》原文 | 【4】《故鄉》人物介紹 |
【2】《故鄉》簡介 | 【5】《故鄉》作品鑒賞 |
【3】《故鄉》創作背景 | 【6】《故鄉》作者簡介 |
《故鄉》原文
第一部分:回故鄉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釋說: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因為我這次回鄉,本沒有什么好心緒。
我這次是專為了別他而來的。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公同賣給別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須趕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
第二部分 在故鄉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門口了。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搬走了,所以很寂靜。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我的母親很高興,但也藏著許多凄涼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談搬家的事。宏兒沒有見過我,遠遠的對面站著只是看。
但我們終于談到搬家的事。我說外間的寓所已經租定了,又買了幾件家具,此外須將家里所有的木器賣去,再去增添。母親也說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齊集,木器不便搬運的,也小半賣去了,只是收不起錢來。
“你休息一兩天,去拜望親戚本家一回,我們便可以走了。”母親說。
“是的。”
“還有閏土,他每到我家來時,總問起你,很想見你一回面。我已經將你到家的大約日期通知他,他也許就要來了。”
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⑵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識他時,也不過十多歲,離現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⑶。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個忙月(我們這里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工;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⑷,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他是能裝弶捉小鳥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的去看。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愿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于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么,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后,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
“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說:
“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日里到海邊撿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⑸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賊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猬,猹。月亮底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并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么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
“我們沙地里,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但終于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后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現在我的母親提起了他,我這兒時的記憶,忽而全都閃電似的蘇生過來,似乎看到了我的美麗的故鄉了。我應聲說:
“這好極!他,——怎樣?……”
“他?……他景況也很不如意……”母親說著,便向房外看,“這些人又來了。說是買木器,順手也就隨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母親站起身,出去了。門外有幾個女人的聲音。我便招宏兒走近面前,和他閑話:問他可會寫字,可愿意出門。
“我們坐火車去么?”
“我們坐火車去。”
“船呢?”
“先坐船,……”
“哈!這模樣了!胡子這么長了!”一種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起來。
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
我愕然了。
“不認識了么?我還抱過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親也就進來,從旁說:
“他多年出門,統忘卻了。你該記得罷,”便向著我說,“這是斜對門的楊二嫂,……開豆腐店的。”
哦,我記得了。我孩子時候,在斜對門的豆腐店里確乎終日坐著一個楊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⑹。但是擦著白粉,顴骨沒有這么高,嘴唇也沒有這么薄,而且終日坐著,我也從沒有見過這圓規式的姿勢。那時人說:因為伊,這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但這大約因為年齡的關系,我卻并未蒙著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卻了。然而圓規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⑺,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⑻似的,冷笑說:
“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
“那有這事……我……”我惶恐著,站起來說。
“那么,我對你說。迅哥兒,你闊了,搬動又笨重,你還要什么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我們小戶人家,用得著。”
“我并沒有闊哩。我須賣了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臺⑼了,還說不闊?你現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的大轎,還說不闊?嚇,什么都瞞不過我。”
我知道無話可說了,便閉了口,默默的站著。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
此后又有近處的本家和親戚來訪問我。我一面應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這樣的過了三四天。
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后,我吃過午飯,坐著喝茶,覺得外面有人進來了,便回頭去看。我看時,不由的非常出驚,慌忙站起身,迎著走去。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么說才好,只是說:
“阿!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涌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么擋著似的,單在腦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
“老爺!……”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他回過頭去說,“水生,給老爺磕頭。”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來,這正是一個廿年前的閏土,只是黃瘦些,頸子上沒有銀圈罷了。“這是第五個孩子,沒有見過世面,躲躲閃閃……”
母親和宏兒下樓來了,他們大約也聽到了聲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實在喜歡的不得了,知道老爺回來……”閏土說。
“阿,你怎的這樣客氣起來。你們先前不是哥弟稱呼么?還是照舊:迅哥兒。”母親高興的說。
“阿呀,老太太真是……這成什么規矩。那時是孩子,不懂事……”閏土說著,又叫水生上來打拱,那孩子卻害羞,緊緊的只貼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個?都是生人,怕生也難怪的;還是宏兒和他去走走。”母親說。
宏兒聽得這話,便來招水生,水生卻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親叫閏土坐,他遲疑了一回,終于就了坐,將長煙管靠在桌旁,遞過紙包來,說:
“冬天沒有什么東西了。這一點干青豆倒是自家曬在那里的,請老爺……”
我問問他的景況。他只是搖頭。
“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錢,沒有規定……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
他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時,便拿起煙管來默默的吸煙了。
母親問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務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沒有吃過午飯,便叫他自己到廚下炒飯吃去。
他出去了;母親和我都嘆息他的景況: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母親對我說,凡是不必搬走的東西,盡可以送他,可以聽他自己去揀擇。
下午,他揀好了幾件東西:兩條長桌,四個椅子,一副香爐和燭臺,一桿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們這里煮飯是燒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們啟程的時候,他用船來載去。
夜間,我們又談些閑天,都是無關緊要的話;第二天早晨,他就領了水生回去了。
又過了九日,是我們啟程的日期。閏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沒有同來,卻只帶著一個五歲的女兒管船只。我們終日很忙碌,再沒有談天的工夫。來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東西的,有送行兼拿東西的。待到傍晚我們上船的時候,這老屋里的所有破舊大小粗細東西,已經一掃而空了。
第三部分:離故鄉
我們的船向前走,兩岸的青山在黃昏中,都裝成了深黛顏色,連著退向船后梢去。
宏兒和我靠著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風景,他忽然問道:
“大伯!我們什么時候回來?”
“回來?你怎么還沒有走就想回來了。”
“可是,水生約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睜著大的黑眼睛,癡癡的想。
我和母親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閏土來。母親說,那豆腐西施的楊二嫂,自從我家收拾行李以來,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個碗碟來,議論之后,便定說是閏土埋著的,他可以在運灰的時候,一起搬回家里去;楊二嫂發見了這件事,自己很以為功,便拿了那狗氣殺(這是我們這里養雞的器具,木盤上面有著柵欄,內盛食料,雞可以伸進頸子去啄,狗卻不能,只能看著氣死),飛也似的跑了,虧伊裝著這么高低的小腳,竟跑得這樣快。
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并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墻,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親和宏兒都睡著了。
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后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輾轉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里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么時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遠罷了。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九二一年一月。
《故鄉》簡介
作品通過知識分子“我”回故鄉的見聞,描寫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和人們精神面貌的可悲變化,揭示出造成這種變化的深刻的社會根源。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五個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我”回故鄉。“我”在故鄉所見到的蕭條景象以及“我”的悲涼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鄉的'目的。
第二部分從第六自然段開始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在故鄉。這是小說的主體部分,主要刻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給中國農村帶來的苦難,給中國農民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
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結尾。這一部分寫“我”離開故鄉的心情和感受。
《故鄉》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故鄉》寫于1921年,描述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間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問題。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后的近百年時間里戰爭的爆發、列強的掠奪侵略、政權的爭奪更替使社會,動蕩不安,人民過著苦不堪言的生活,農村問題更是日益突出。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統治中國千年的君主帝制被推翻,建立共和政體,孫中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取得了短暫的“勝利”,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情并沒有被改變,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農民問題依舊尖銳。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1914年袁世凱盜取了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中華民族陷入軍閥動蕩的混亂時期,人民生活在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雙重壓迫下。
正如《故鄉》中描述的那樣,兵匪官紳重重壓迫、苛刻的賦稅、嚴重的饑荒、冷漠的人心,魯迅先生在文中展現出底層人民生活的心酸與痛苦,也表達出對慘敗的故鄉景象、麻木的.故鄉人的悲痛與無奈。
創作契機
《故鄉》的故事原型是1919年12月魯迅從北京回到紹興老家變賣多年的老屋,和母親以及宏兒一起去異地謀生。據知,這次回鄉大約一個月,在這期間,魯迅親耳目睹了中國農村的慘敗景象、農民的凄苦生活、小市民的頹然,尤其是童年玩伴——閏土的悲苦境況,“希望”破滅,內心悲憤、痛苦,有著“藏否不知所云”的復雜心情,由此寫下此文。
《故鄉》人物介紹
“我”
“我”是故事的講述者,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形象,因為要交割房產而返回故鄉。在停留故鄉的過程中,“我”見到了兩個故人:楊二嫂與閏土。然而他們跟“我”記憶中的模樣相去甚遠,使“我”感到十分隔膜。最終“我”帶著物是人非的感嘆離開了故鄉。
閏土
閏土是“我”兒時的玩伴,是貧苦農民形象,童年時活潑、善良、真誠,因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統治階層的壓迫,成年后貧困潦倒,麻木、卑微、木訥。閏土這個人物根植于辛亥革命前后,他生活在當時那個社會環境當中。閏土的遭遇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廣大底層農民的遭遇,他們受盡了欺凌,對苦難根源有直覺,希望改變現狀,作者也借此表達了對封建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強烈控訴。
楊二嫂
楊二嫂年輕時穩重漂亮引人注意,被稱作“豆腐西施“,豆腐店的生意也非常火爆;在“我”回到故鄉時,楊二嫂變得自私刻薄,讓人生厭。楊二嫂這一形象是20世紀20年代城市小市民的代表,她的命運和遭遇,從城鎮小市民的角度揭示了當時社會經濟的衰敗、蕭條和沒落,反映了社會破產的廣泛性,在更深的層面上開掘了《故鄉》的主題。
宏兒
宏兒是“我”的`侄子,在全文中著墨不多,但給了灰黑色的故鄉一抹新綠的生機,飽含著魯迅先生對故鄉明天的愿望。宏兒的四次出場表現了魯迅先生的四個愿望:希望故鄉越來越好、希望少年的友誼天長地久、希望再回到故鄉看看、希望故鄉的人回歸真誠友善的人性。
母親
母親是一個著墨不多卻又能讓讀者過目不忘的形象。她擁有體貼入微的母愛、嫻熟的交際技巧,持家教子有方、處事能力突出,在文章中起著串聯情節的作用。
水生
水生是閏土的第五個兒子,沒有見過世面,“正是一個廿年前的閏土,只是黃瘦些,頸子上沒有銀圈罷了。”他和宏兒成了快活而真誠的朋友。這種朋友與社會地位和出身無關,它是孩童心連心的真誠友誼。魯迅對水生和宏兒的友情,既憂心忡忡又充滿希望。
《故鄉》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說
《故鄉》發表之后,茅盾(沈雁冰)先生最早從《故鄉》中挖掘出“隔膜說”的思想解讀,他認為這篇小說想要體現的主要核心觀點是“人與人之間的不了解,隔膜”。1982年,安永興先生在文章中認為《故鄉》的主題即是“哀人生之隔膜”。“隔膜”一詞在文章中幾次出現,作者用閏土的前后變化作為紐帶,通過對比突出“我”與閏土之間無法彌合的這層“隔膜”。在“我”的兒時回憶里,閏土與“我”一起玩耍,無話不談,但再次見面后“我只覺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墻,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作者在文中通過對兒時故鄉人與事的回憶,反映出“我”與過去的故鄉之間存在的隔膜。除此之外,作者還通過對水生和宏兒的描寫來襯托這種“隔膜”,也間接從“隔膜”中引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希望”。在文本的尾段,“我”重新審視了與閏土之間的關系--“竟隔絕到這地步”,并期望水生和宏兒不要再像“我倆”一樣疏離起來。這些都表明作者心中對“隔膜”的遺憾抱有希望。在魯迅的同時期小說里,“隔膜”“高墻”等詞匯頻繁出現,體現出作者對人與人平等關系的渴望。
“農村經濟破產”說
在人教版1987年出版的《初中中學語文課本》和《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書》中提到“《故鄉》描寫了辛亥革命年間農村經濟破產、農民生活貧苦的現實境況,它揭露了當時的社會弊病,表達了作者渴望創造新生活的偉大抱負。”嚴家炎先生曾談到,《故鄉》提出了一個十分關鍵的“農民問題”;林非先生提出“《故鄉》深刻地反映出近代農村生活的破產”;陳涌在書中提到“魯迅表現了近代中國農村的急劇破產”。文章中的閏土是底層農民的一個縮影,文章是這么描寫閏土的日常生活的:“吃不飽”、“收成也很壞”“總要捐幾回錢”、“不太平”、“生意也折了本”,這些充分反映了在當時破產的農村經濟下以“閏土”為代表的農民沒有收入來源,慘遭反動統治的剝削與壓迫。同時,文章在母親與“我”的交談中提到“都苦得他象一個木偶人了”,揭露出辛亥革命時期,底層勞動者飽受經濟壓力與階級壓迫的雙重打擊。閏土二十年來的悲苦遭遇,反映了當時農民生活貧苦的現實境況,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中國農村的真面目。
“精神故鄉的失落”說
《故鄉》描繪的不單單是魯迅現實中的故鄉,深層次指代的是精神上的“故鄉”―—是一種精神寄托。正因為兒時的“我”與閏土之間有過愉快而平等的相處模式,才讓“我”對兒時的“故鄉”充滿依戀與懷念。回憶中的兒時故鄉是自由平等的,是返鄉后的“我”在灰暗現實里為自己留存的一塊心靈凈土,是“我”理想中的“精神故鄉”。二十年后,當我滿懷期待地回到記憶中的“精神故鄉”,迎接“我”的卻是荒涼蕭索的景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涼薄和隔膜,這使“我”的心靈歸宿徹底幻滅,心中的“精神故鄉”也被無情打破。“魯迅注目的中心不是人們物質生活的困苦,而是精神的痛苦與病態”。王富仁曾在文中提到“現實的‘故鄉’是一個精神分離,喪失了生命活力,喪失了人與人之間溫暖、幸福的情感關系的‘故鄉’。現實故鄉中的‘我’是一個現代知識分子,在現實‘故鄉’里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和精神落腳地,沒有了自己精神的‘故鄉’”,這種失落感使“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故鄉》實質上表達的是“我”理想中的“精神故鄉”在病態的現實面前被侵蝕與喪失。
“反抗絕望的希望”說
《故鄉》講述了一個關于希望的主題。《故鄉》是日本初中語文教材“適應環境而生”單元里的一篇選文,日本教師認為這篇小說的思想內涵是體會文章中的“希望”哲學。文本中《故鄉》所表達的今昔變化與人事變遷,恰恰可以證明希望的二重性,“魯迅通過故鄉的二重性表現了希望的二重性”。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兒時的“故鄉”是“我”對現實故鄉的寄托,“我”渴望人與人之間沒有隔閡,期盼著人們可以不被壓迫、不被精神茶毒。在文章的尾段,“我”想到“宏兒不是正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這里“我”將理想的“希望”寄托給下一代人。此時,“我”對“故鄉”的記憶與過去的現實分離,成為朦朧的畫面--“碧綠的沙地、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兒時與現實重疊,一顆“希望”的種子在我的內心發芽。孫紹振認為“《故鄉》聚焦的是社會人生,人與人的精神溝通。現實的故鄉雖讓人產生憂郁情緒,但回憶的故鄉仍然美麗純潔讓人舒心。未來的故鄉雖希望望是渺茫的,但放在新的生活中是說不清的,因此《故鄉》所寫并不僅是精神故鄉的必然敗落,也表現了作者對新的生活及精神美好境界某種無望的向往。”整篇文章是按照“我”尋找“希望”--“希望”破滅、離開故鄉--在絕望中找到“希望”的發展脈絡敘述的。文章的最后,作者將“希望”比作“路”并堅信“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它表達的不是一種單純的絕望,而且在經歷絕望后的重新振作,它是對于絕望的抗爭,重新燃起對“理想故鄉”的信念。
藝術特色
情節結構
《故鄉》是緊緊地圍繞著“故鄉”的今昔對比來描寫環境、塑造人物和安排情節的。小說的開頭寫“我”為告別故鄉而來,先寫蕭條的故鄉,然后由“我”的回憶引出兒時“美麗的故鄉”。在今昔故鄉已經形成鮮明對比的基礎上,作者著力描寫現實生活中的故鄉和故人。在這里,作者不僅寫了“我”和閏土重逢的情景,寫出了他們之間的隔膜,點明了主題,把故事情節推向了高潮,而且圍繞著這一組中心人物,安排了其他人物的出場。宏兒、水生以及楊二嫂,都在讀者面前顯現出他們栩栩如生而又各不相同的面孔。最后,小說的結尾寫“我”告別故鄉而去,通過“我”的直接抒情,進一步明確和深化了小說的主題。結尾富有哲理意味的議論,深沉而又雋永,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的余地。全篇的結構,從經線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尾,順理成章,首尾呼應。從緯線看,各種人物以多重對比的形式交錯出現:“我”和閏土各自的中年與少年是鮮明的對比;“我”和閏土昔日的友誼和今日的隔膜又是鮮明的對比;宏兒和水生,以至閏土和楊二嫂,都是鮮明的對比。人物描寫如此,環境和情節的描寫亦然。這在塑造人物、明確和深化主題等方面,無疑都取得了強烈的效果。
對比手法
對比可以使人物和事件更加鮮明,但這一方法運用得稍有失當,即露斧鑿痕跡,甚至有失真之嫌。魯迅寫《故鄉》的高超之處,在于寓鮮明的對比于日常生活之中。作品所展現出來的生活的畫面,就象生活本身那樣真實、自然、質樸,毫無雕琢的痕跡。出現在這個畫面上的環境,是江南普普通通的一個村莊;出現在這個畫面上的人物,是當時社會上隨處可見的普通農民、普通知識分子和并不少見的小市民。這些人物的性格發展史——情節,只是從日常生活中擷取的幾個片斷。這一切,使小說具有勿庸置疑的真實性。但是,這個畫面上的普普通通的村莊,又是舊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它可以使許多過來人聯想起自己記憶中的“故鄉”;這個畫面上的普通農民、普通知識分子、并不少見的小市民,又分別是某一群人的代表,以至讀者看到這些人物,就會聯想起自己心目中的閏土、迅哥兒和楊二嫂;這個畫面上的日常生活的片斷,又交織著歷史的和現實的社會矛盾。這一切,又使小說具有令人嘆服的典型性。鮮明的對比和真實性、典型性渾然成一整體,可謂天衣無縫。這是現實主義可能達到的極高的藝術境界,也是《故鄉》的主要藝術特色。
抒情色彩
濃郁的抒情色彩,是《故鄉》的又一藝術特色。
如前所述,魯迅寫《故鄉》時,正值中國社會的大變動時期。存在決定意識。社會上科學和民主的潮流,勢必要在先進分子的頭腦中得到反應,使他們在面對現實時充滿激情。作家們在寫作時,就難免直抒胸臆。這是社會上發生大變革時常有的現象,也是形成《故鄉》的抒情色彩的時代原因。但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特征的文學作品,要切忌“成為時代精神的單純號筒”,(馬克思語)作品的傾向應該是不要特別地說出,而應該讓它自己從情節和場面中自然地流露出來,而且作者的觀點越是隱蔽,作品的效果就越是好一些。但這并不排除與具體形象水乳交融的議論和抒情。具體作品需要具體分析。《故鄉》中的“我”,在小說中是貫穿始終的人物,且和閏土處于整個藝術結構的中心。“我”的議論和抒情,不僅是銜接各部分的針線,而且對具體形象的描繪起著補充、說明的作用。比如:見到闊別多年的故鄉和蕭條景象,“我”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的感嘆;聽到母親談起閏土,“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重逢時意外的一聲“老爺”,必然使“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更是畫龍點睛,明確了主題;結尾的抒情則明確表達了作者的社會理想,給讀者以鼓舞和力量。可見,這些議論和抒情,在小說中不僅是情所必至,理所必然,而且無不符合“我”的身分、教養以及他彼時彼地必然產生的思想感情。這樣的議論和抒情,就不是作者從具體形象外面強加給作品的多余的東西,而是小說中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了。
語言藝術
首先,作者善于運用不同色彩的語言描繪環境,烘托氣氛。寫今日凄涼的故鄉,語言低沉、冷峻,在讀者面前展現的是一幅炭筆畫:“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仿佛使我們置身于深冬季節江南的原野,一個“橫”字,把一片荒涼的景象盡收眼底;“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使一派肅殺之氣撲面而來,一個“抖”字,就象電影的特寫鏡頭一樣,把衰草的形態推到了讀者的面前。寫昔日的故鄉,語言則明朗、熱烈,在讀者面前展現的是一幅色彩絢麗的水彩畫:“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一望無際的西瓜”。美麗的景象,令人神往。而所有這些描寫,又無不和人物的心情交相輝映:冷峻的環境襯托出人物心情的“悲涼”;明朗的環境恰好是少年閏土和迅哥兒純潔友誼的絕好背景,真正達到了“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藝術境界。
《故鄉》的人物語言,更為讀者提供了卓越的典范。小說中,幾乎所有人物的語言都是符合人物身分的。閏土和楊二嫂的語言更是高度個性化的。少年閏土的語言簡短、有力,他向“我”介紹月夜管西瓜的情景,簡直繪聲繪形:“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把農家少年的神態刻劃得惟妙惟肖,以至讀者可以想象到他那紫色圓臉上的神采,甚至感覺到他那短促的呼吸。中年閏土的語言,雖然同樣簡短——這反映了共同的農村生活所形成的農民子弟和成年農民性格的連貫性——但卻消失了童稚氣,變得沉重、木然、時斷時續:“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它仿佛使讀者能觸摸到閏土臉上的皺紋,感受到他那無聲的嘆息。這反映了在生活的重壓下人物性格的演變。而一聲“老爺”,更是寫盡了一個深受等級觀念毒害的貧苦農民的精神狀態,兩個字就在“我”和閏土之間筑起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楊二嫂的“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好象使讀者看到了她薄薄的嘴唇和顧盼的眼神,把一個思想庸俗而又嘴尖舌利的小市民寫得活靈活現。
小說中的人物語言,要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做到“言為心聲”,雖然不容易,但也許還不是十分困難。十分困難之處在于:通過對話把人物寫活,使人不僅“如聞其聲”,而且“如見其人”。讀了閏土和楊二嫂那些富于行動性的對話,在讀者腦海里會很自然地浮現出“這一個”閏土和“這一個”楊二嫂的具體形象,而不會和任何一個別的“閏土”,任何一個別的“楊二嫂”混同起來。而要做到這一點,作家必須對生活有準確的觀察,對人物性格有準確的把握,這樣,在寫作時,才能做到魯迅所說的:“刪除了不必要之點,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來”。魯迅還說過自己的小說“對話也決不說到一大篇”,(《我怎么做起小說來》·《南腔北調集》)魯迅的這些論述,既是對文學史上寫人物語言的成功經驗的總結,又是對自己寫人物語言的概括。
《故鄉》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本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等18部。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魯迅《故鄉》原文閱讀】相關文章:
魯迅《故鄉》原文與簡介11-02
魯迅《故鄉》閱讀答案05-26
魯迅社戲原文閱讀08-02
魯迅《故鄉》(節選)閱讀答案11-16
魯迅《故鄉》閱讀題目及答案06-06
故鄉魯迅閱讀題答案11-03
魯迅故鄉節選閱讀答案09-22
《魯迅自傳》原文全文閱讀09-29
魯迅《故鄉》閱讀答案(通用7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