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故鄉行的散文
離開美麗的西子湖畔,我來到了江南水鄉古鎮——紹興。這里是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的故鄉。
紹興位于浙江東北部,南接峰巒起伏的會稽山,北頻碧水浩淼的杭州灣,東起曹娥江,西抵浦陽江。境內河湖縱橫,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
走進紹興,眼前所見,是一座繁華的新型城市,滄桑巨變。紹興過去的破敗和荒涼早已蕩然無存,唯有風土人情還保留著千年古鎮顯著的地方特色。小巷、石板橋、氈帽、烏篷船,還有黃酒茴香豆——每一樣紹興的景物都帶著歷史文化的沉積。
紹興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歷史上曾經出現許多著名人物。一百年前,以為少年從小巷邊的白墻烏瓦中走出來,坐上烏篷船離開古鎮,沒人在意他的離去,彈若干年后,當他漂洋過海,棄醫從文,大聲吶喊時,驚醒了億萬中國人民。不用問,這就是魯迅。此外,歷史上聞名遐邇的江湖女俠、辛亥革命先驅秋瑾以及陶成章、蔡元培等教育家也生長在這里。紹興更是一代英豪周恩來的祖居地。在回溯到一千年前,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在古鎮的一個叫沈園的地方,寫下了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在更遠的戰國時代,還出過名將勾踐,美女西施。在這眾多的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是魯迅。在學校里讀書的時候,魯迅這個閃著光輝的名字就如雷貫耳。我讀過許多魯迅的文章,像《故鄉》、《祝福》、《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等,每當老師講到魯迅,我總覺得眼前有一個高達的巨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到紹興的第二天,我去參觀魯迅紀念館。魯迅紀念館座落在魯迅路昌坊口,是魯迅先生生平事跡陳列館。走進紀念館,大廳中央一座魯迅巨型半身石膏像,紀念館按魯迅生平不同的人生經歷分為幾個陳列室,完整地保存著魯迅當年讀過的書,翻譯過的著作以及學習用具,玩具等實物。如當年的“閏土”送給魯迅的貝殼、鳥毛和竹制玩具。“閏土”是魯迅小說《故鄉》中的人物,他的真名叫章運水。從精致的竹制玩具,可見他們小時候是多么親密。據講解員介紹說,魯迅從小就有強烈的求知欲,非常喜歡課外書,老師經常夸獎他的作文寫得好。魯迅7歲進私塾讀書,他不滿足于《四書五經》,經常多方尋求課外讀物,從野史、筆記和民間文藝中吸取養料。其中有當年保姆長媽媽給魯迅買的四本書《三哼經》,魯迅曾說這是他最初得到的最為心愛的寶書。魯迅成年后懷著深厚的感情寫下了《阿長與山海經》,來紀念長媽媽。陳列室里還保存著魯迅當年看過的古典小說《繪圖像西游記》、《東周列國志》、《繡像封神演義》等原始版本。大量的課外讀物使魯迅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魯迅不但酷愛讀書,而且十分愛惜書,從不弄臟弄破。在陳列室里,我看到了當年魯迅使用過的小刀、錘子、錐子等工具,這是他用來整修污損裝訂不良的書籍的。魯迅愛書如命,終生手不釋卷。魯迅后來保存的`書籍就有14000多冊。在知識的海洋里,魯迅盡情地遨游,怪不得他那么博學多才。
紀念館北側是魯迅筆下色彩斑斕、情趣盎然的“百草園”,南邊是魯迅少年求學的“三味書屋”,魯迅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曾是我百讀不厭的名篇。“百草園”如今已不像昔日模樣,唯有“三味書屋”依然如故。我親眼看到了魯迅在桌角上用小刀刻下的那個“早”字。正是魯迅立志發奮讀書,才使得他走出古鎮,走向世界,走進億萬人民的心中。
魯迅紀念館的所見所聞不由使我心潮起伏,思緒翻騰。從魯迅的勤奮好學,我尋找到了偉人成長的軌跡。參觀魯迅紀念館,走進魯迅,我心靈上受到的震撼是巨大的。魯迅不愧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和革命家。魯迅的一生是戰斗的一生,他以筆做刀槍向萬惡的舊社會開火,寫下了大量的戰斗性雜文,并用六國語言翻譯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魯迅一生寫下了1000多萬字的著作、譯作,單書信就有5600多封,日記70余萬字,為我國的革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被稱為中國的“民族魂”。
魯迅的故鄉紹興曾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紹興永遠和魯迅的名字連在一起,引起人們的向往,受到世人的崇敬。
【魯迅故鄉行的散文】相關文章:
魯迅死了的散文10-11
讀魯迅的散文10-01
魯迅《故鄉》優秀教案08-24
有關魯迅散文10-03
走近魯迅散文10-02
魯迅故鄉的讀后感10-24
故鄉的河散文12-04
魯迅的回憶性散文11-05
魯迅先生的雜感散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