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游筑書巢》原文及翻譯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陸游筑書巢》原文及翻譯
上學期間,我們總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升華。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陸游筑書巢》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陸游筑書巢》原文及翻譯
原文:
吾室之內,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耶!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翻譯:
我的屋子里,有的書堆在木箱上,有的書陳列在前面,有的書放在床上,抬頭低頭,四周環顧,沒有不是書的。我的飲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傷,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與書在一起的。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子女不相見,而刮風,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氣)變化,也不知道。偶爾想要站起來,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好像積著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說:“這不是我說的鳥窩嗎?”于是邀請客人走近看。客人開始不能夠進入,已進屋的,也不能出來,于是(客人)也大笑著說:“確實啊,這像鳥窩。”
《陸游筑書巢》原文及翻譯
【原文】
吾室之內,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藉于床,富養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痰桶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耶?”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參考譯文】
我的屋子里,有的書堆在木箱上,有的書陳列在前面,有的書放在床上,抬頭低頭看著,四周環顧下來,沒有不是書的。我的飲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傷,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與書在一起的。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子女不相見,而刮風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氣)變化,也都不知道。偶爾想要站起來,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好象積著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說:“這不是我所說的鳥窩嗎?”于是邀請客人走近看(當時的情形)。客人開始不能夠進入(屋子),進到屋中,又不能出來,于是(客人)也大笑著說:“它確實像鳥窩啊!”
【閱讀訓練】
1.解釋
(1)或:有的(2)櫝:木箱子(3)陳:置,放(4)間:間或,偶爾
(5)或:有時(6)就:靠近
2.翻譯
信乎其似巢也。
它確實像鳥巢啊。
3.書齋是讀書人精神的巢穴,心靈的港灣,人們總是要賦予書房一個美好的名字。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自感書多且亂,因而為書齋命名“書巢”。書齋題名雖屬小事,卻能折射出書房主人的情趣和志向。你還能說出其他一二個名人的書齋名及其含義嗎?
參考答案:
陋室: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居室兼書房名。詩人曾專門寫下了篇膾炙人口的《陋室銘》,以描繪自己書齋的簡陋,把自己的“陋室”與三國時諸葛亮的“茅廬”以及西漢文學家楊雄的“玄亭”相提并論,表現了高潔的品行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苦齋:明朝文學家章溢隱居在龍泉縣一間陋室里進行學習和創作,他以苦為樂,發奮用功,寫出不少著名的詩文。他曾說:“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劉基為這種精神所感動,寫了《苦齋記》一文,把章溢的書齋取名為苦齋。
“七焚齋”:又名“七錄齋”。明朝文學家張溥自幼勤奮好學,他讀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完畢后,朗讀一遍即燒掉,接著再抄,再讀,再燒,如此反反復復達六七次之多。天長日久,他的右手握筆處長出了老繭。為了勉勵自己,他就把自己讀書的屋子取名為“七焚齋”。
項脊軒:明朝文學家歸有光的書齋。據說,他的遠祖道隆曾居住在江蘇太倉縣項脊涇,他以“項脊”命名,有紀念祖先之意。
聊齋:清代文學家蒲松齡題書屋為“聊齋”。相傳,在創作《聊齋志異》時,為搜集素材蒲松齡常設煙、茶在路邊,過路人只須到此講講故事、傳聞,或聊聊天,便可免費享用。一旦聽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齡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書屋名為“聊齋”。
瓶水齋:清朝詩人舒位一生涉獵極廣,知識淵博,文思敏捷,寫詩揮灑自如。他把自己的創作成果比作從汪洋大海中汲取出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書齋為“瓶水齋”。
綠林書屋:20年代初,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支持學生運動,被反動文人誣為“學匪”。“學匪”住的房子,當然是強盜的所在,因此,魯迅先生把其寓居北京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的書齋取名為“綠林書屋”,來諷刺反動文人的誣蔑。
北望齋:現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在抗日戰爭中欣聞平型關大捷,看到了中國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為“北望齋”,寄托他對中國共產黨的希望和對故鄉的懷念。
羿樓:抗日戰爭期間,著名詩人柳亞子將他的書齋命名為“羿樓”,羿者為古代神話中的射日英雄,“日”指日本帝國主義,以此表現他的愛國精神。
靜虛村:這是作家賈平凹的居室名。他說:“我剛從山里搬到西安時,住城北新村,地方雖小,卻很安靜,我就取名‘靜虛村’。靜是心靜,虛是心寬,包容大”。
龍蟲并雕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教授著作甚豐,有浩瀚的專著、有精美的小品,拿他自己的話來說:“古人有所謂雕龍、雕蟲的說法,在這里,雕龍指專門所著,雕蟲指一般的小文章、小意思。”龍蟲并雕,兩樣都干。故將自己的書齋取名“龍蟲并雕齋”。
此外,還有一些文人也有自己的書齋,如梁啟超的“飲冰室”、葉圣陶的“未厭居”、聞一多的“何妨一下樓”、豐子愷的“緣緣堂”、孫犁的“耕堂”等,形形色色,真是韻味無窮。
【啟示】
我們也要像陸游一樣刻苦學習,要努力堅持自己的理想,不管再惡劣的環境,也要堅持下去。
《陸游筑書巢》原文及翻譯
原文:
吾室之內,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翻譯:
我的屋子里,有的書堆在書櫥上,有的書陳列在前面,有的書放在床上當枕頭,抬頭低頭看著,四周環顧下來,沒有沒有書的地方。我的飲食起居,病痛的呻吟,感到悲傷、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與書在一起。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兒女不相見,且風雨雷雹天氣變化,也都不知道。偶爾想要站起來,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像堆積著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說:“這不是我所說的書窩嗎?”于是邀請客人靠近看(當時的情形)。客人剛開始不能夠進入屋子,已經進到屋中又不能出來,于是客人也大笑著說:“這確實是像書窩啊!”
注釋
1、棲(qī)于櫝(dú):堆在木箱上,堆在木箱上;櫝:木柜、木匣,這里指書櫥。
2、陳:陳列。又,《過秦論》:“良將盡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枕藉,交錯地躺在一起。
3、疾痛呻吟:因書中的事而引發痛苦的呻吟
4、覿(dí):相見。
4、間:間或,偶爾。
5、槁(gǎo),枝:枯樹枝。
6、就:走近,靠近。又,《隆中對》:“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7、妻子:妻子和兒女。
8、輒:于是。
9、(1)或:有的。
10、(2)或:有時
11、嘗:曾經。
12、引,邀請。
13、既,已,已經
14、乃,于是。
15、就:靠近
16、得,能夠
17、信,確實
《陸游筑書巢》原文及翻譯
【原文】
吾室之內,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痰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耶?”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釋】
①棲于櫝:藏在木箱里,堆在木箱上;櫝:木柜,木匣。這里指書櫥。
②陳:陳列。
③覿(dí):看。
④間:間或,偶爾,有時候。
⑤槁枝:枯樹枝。
⑥就:走近,靠近。
⑦既:已,已經。
⑧信:確實。
【參考譯文】
我的屋子里,有的書堆在木箱上,有的書陳列在前面,有的書放在床上,抬頭低頭,四周環顧,沒有不是書的。我的飲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傷,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與書在一起的。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子女不相見,而刮風,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氣)變化,也不知道。偶爾想要站起來,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好象積著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說:“這不是我說的鳥窩嗎?”于是邀請客人走近看。客人開始不能夠進入,已進屋的,也不能出來,于是(客人)也大笑著說:“確實這象鳥窩。”
作者介紹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漢族。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作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存詩9000多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為南宋詩人之一。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陸游的著作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廣為傳誦。
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長期的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杰出詩人。“氣吞殘虜”。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熏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高宗即位,賜進士出身。
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入閩任寧德縣主簿.據《寧德縣志》卷三《宦績》中記載:“陸游,字務觀,即放翁也,紹興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愛戴”。在寧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陸游塑像.曾任鎮江隆興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后官至寶章閣待制。陸游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充實軍備,要求"賦稅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等篇均為后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他初婚唐氏,《釵頭鳳》等,都真摯動人。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在母親壓迫下離異,其痛苦之情傾吐在部分詩詞中,如《沈園》。
陸游的詩歌藝術創作,繼承了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等人的優良傳統,是我國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卓越詩人。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詞》,《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陸游書名為詩名所掩,陸游亦工書翰,精行草和楷書。他自稱"草書學張顛(張旭),行書學楊風(凝式)。"他的書法簡札,信手拈來,飄逸瀟灑,秀潤挺拔,晚年筆力遒健奔放。朱熹稱其筆札精妙,遒嚴飄逸,意致高遠。遺留書作不多,書論有《論學二王書》。傳世之作有《苦寒帖》、《懷成都詩帖》等。
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他的學生稱贊他說:“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說:“前輩評宋渡南后詩,以陸務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這兩個跟他時代接近的人注重他作品的第一方面。然而,除了在明代中葉他很受冷淡以外,陸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動後世好幾百年的讀者,像清初楊大鶴的選本,方文、汪琬、王蘋、徐釚、馮廷櫆、王霖等的摹仿,像“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香菱的摘句,像舊社會裹無數客堂、書房和花園中掛的陸游詩聯都是例證。就此造成了陸游是個“老清客”的印象。當然也有批評家反對這種一偏之見,說“忠憤”的詩才是陸游集里的骨干和主腦,那些流連光景的“和粹”的詩只算次要。可是,這個偏向要到清朝末年才矯正過來;談者痛心國勢的衰弱,憤恨帝國主義的壓迫,對陸游第一方面的作品有了極親切的體會,作了極熱烈的贊揚,例如:“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嗚;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這幾句話彷佛是前面所引兩個宋人的意見的口聲,而且恰像山谷裹的回聲一樣,比原來的聲音洪大震蕩得多了。
“掃胡塵”、“靖國艱”的詩歌在北宋初年就出現過,像路振的“伐棘篇”。靖康之變以後,宋人的愛國作品增加了數目,前面也選了一些。不過,陳與義、呂本中、汪藻、楊萬里等人在這方面跟陸游顯然不同。他們只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憤或希望,并沒有投身在災難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給國家去支配的壯志和弘愿;只束手無策地嘆息或者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沒有說自己也要來動手,要“從戎”,要“上馬擊賊”,能夠“慷慨欲忘身”或者“敢愛不貲身”,愿意“擁馬橫戈”。“手梟逆賊清舊京”。這就是陸游的特點,他不但寫愛國、憂國的情緒,并且聲明救國、衛國的膽量和決心。譬如劉子翚的詩里說:“中興將士材無雙……胡兒胡兒莫窺江!”“低頭拔胡箭,卻向胡軍射……男兒取封侯,赴敵如饑渴”,語氣已經算比較雄壯了,然而講的是別人,是那些“將士”和“男兒”──正像李白、王維等等的“從軍行”講的是別人,盡管劉子翚對他的詩中人有更真切的現實感,抱更迫切的希望。試看陸游的一個例:“鴨綠桑乾盡漢天,傳烽自合過祁連;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無人快著鞭!”盡管他把自己擱後,口吻已經很含蓄溫和,然而明明在這一場英雄事業里準備有自己的份兒的。這是“詩經”“秦風”里“無衣”的意境,是李牧“聞慶州趙縱使君中箭身死長句”的意境,也是和陸游年輩相接的岳飛在“滿江紅”詞里表現的意境;在北宋像蘇舜欽和郭祥正時詩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韓駒的詩里,也偶然流露過這種“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誰知我亦輕生者”的氣魄和心情,可是從沒有人像陸游那樣把它發揮得淋漓酣暢。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這也是在傍人的詩集里找不到的。
1.作為一名杰出的詩人,陸游一生創作詩歌9300余首。這些詩中大多數都是與抗擊侵略者的有關的。或者描寫火熱的軍中生活,“失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或者寄托自己對祖國前途命運的深切憂慮和自己空抱一腔報國熱情的愁悶心情。
2.陸游的詩歌不僅始終貫注著熾烈的愛國熱情,而且同情當時人民的疾苦。憂國和憂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織在一起。他在《太息》、《秋獲歌》等詩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強對下層人民的剝削,同時又真切地寫出了下層人民勤勞、善良的優秀品質。
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中國有一首家喻戶曉的古詩——《示兒》。詩中這樣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臨終囑咐。詩中表達了一個即將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國,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國光復的那一天,不要忘記告訴他勝利的好消息。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感覺到一位老詩人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強烈的愛國之心。他就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一陸游。
陸游是中國南宋詩人,生于公元1125年。陸游生活的時代,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金國頻頻向宋朝發動戰爭,積貧積弱的宋朝喪失了大量國土,被迫不斷向南遷移,人民生活在戰亂和動蕩之中。少年時代的陸游就不得不隨著家人逃難,飽嘗流離失所的痛苦。
陸游從小受到父親強烈愛國思想的熏陶,很早就養成了憂國憂民、渴望國家重建的品格。為了實現自己報效祖國的理想,他特別注意學習兵書。20歲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親臨戰場、殺敵報國。然而直到四十多歲時,他才有機會在軍中做一名軍官,實現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軍中生活,在陸游的生活和創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著戎裝,來往于前線各地,抗敵將士的艱苦生活和愛國熱情,極大地開拓了他的詩歌境界,豪邁而悲壯也成為他一生詩歌創作的基調。
1162年,宋孝宗趙慎起用主戰派張浚,準備北伐。孝宗召見了陸游,陸游趁此良機提出了許多政治軍事主張,并給予趙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動搖,朝中主和派重新抬頭,張浚被罷官,陸游也被削職還鄉。1170年,陸游到夔州(今四川奉節縣)任通判。后來又到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府中辦理軍務,積極向王炎提出恢復中原的作戰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撓破壞,王炎被召回朝廷,幕府也被撤散。陸游的作戰主張不僅得不到實現,自己也被調到成都府安撫司任參儀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為蜀州(四川崇慶)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調到嘉州(四川樂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報國無門,愛民無力,終于在1174年十月,陸游又被調到榮州(四川榮縣)去攝理州事。陸游,在蜀州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但對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陰老家,也還寫了許多記念蜀州的詩篇。蜀州人民也懷念放翁詩人,詩人長溘之后,人們的罨花池旁為他和趙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廟宇,稱趙陸公祠,后改稱“二賢祠”。現在,“二賢祠”已改建為“陸游紀念館”。
作為一名杰出的詩人,陸游一生創作詩歌9300余首。這些詩中大多數都是與抗擊侵略者的有關的。或者描寫火熱的軍中生活,“失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或者寄托自己對祖國前途命運的深切憂慮和自己空抱一腔報國熱情的愁悶心情。
陸游的詩歌不僅始終貫注著熾烈的愛國熱情,而且同情當時人民的疾苦。憂國和憂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織在一起。他在《太息》、《秋獲歌》等詩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強對下層人民的剝削,同時又真切地寫出了下層人民勤勞、善良的優秀品質。
除了詩歌作品,陸游還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散文作品。這些作品有的記生活瑣事,有的議論國計民生,有的敘述友人事跡,但都貫穿以愛國情感,有很強的感染力。
陸游一生飽經憂患,對普通人民所處的環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上,都達到了同代詩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陸游豐富的創作實踐對他以后的宋代文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更為顯著的,還在于他強烈執著的愛國主義精神方面。他的詩文作品,對遭受異族壓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當民族的生死存亡關頭,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位在自己85歲的生命歷程中深切關注祖國命運的詩人。
八百多年來,蜀州人民懷念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扶老攜幼,不遠千百里前來瞻仰、憑吊陸游。罨花池是陸游生活過的地方,這里的水榭樓臺、林木花草,都篆刻下偉大詩人憂國憂民的詩篇。
他的《冬夜讀書示子聿》中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成為千古名句,告訴人們: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示兒》是陸游的絕筆,従這首詩中能看出陸游那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死了都還想著收復失地,而沒說些分家產之類的話語。
陸游在此讀書的《云門草堂》
云門草堂系陸游早年故居,在云門廣福庵。北守照寧三年(1.070)年賜“壽圣院”額,為云門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間,清康熙年間,曾二度重建。現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僅剩斷墻殘壁和幾間舊屋。陸游之父陸宰曾隱居云門,陸游青少年時讀書處就在“云門草堂”,
他32歲時赴任福建做主簿時曾作《留題云門革堂》詩作別。“云門草堂”遺址一旦開發,恢復舊觀,其意義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
【《陸游筑書巢》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陸游筑書巢》原文及翻譯(合集3篇)07-04
陸游書巢記原文翻譯08-20
《陸游筑書巢》文言文及翻譯10-03
陸游筑書巢現代文練習題及答案08-28
陸游書巢譯文04-11
陸游《家世舊聞》原文及翻譯04-17
陸游《病起書懷》原文翻譯及賞析06-08
陸游書巢勤學的故事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