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背誦并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3、結合課文注釋或、詞典,體會詩句的含義,體會詩的意境。
4、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古詩,搜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句子或詩句。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李白寫的《贈汪倫》你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很好,孩子們,把后兩句有感情的再讀一遍。是啊,汪倫送別李白的情誼真的是比那桃花潭水還要深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去感受李白送別友人的真情吧。
二、解題:
1、學習題目中的三個生字,齊讀課題。
2、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的意思嗎?
三、初讀古詩。
李白如何描述他和孟浩然分別的情景呢?請大家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1、學習詩中兩個生字。
2、指名讀古詩。指導朗讀
課件范讀。
出示劃分好節奏的課件,根據劃分好的節奏,自己先學著讀一讀。
指名讀、教師范讀、齊讀
四、理解詩意
自由的讀一讀第一、二句,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1、故人:指老朋友。
2、西辭?
在西邊辭行,往東走。課件出示黃鶴樓和揚州的的位置圖。
3、煙花?形容花開得很繁茂,像浮動的煙霧。煙花三月到底有多美,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課件出示春天的`美景),美嗎?
師:在這柳如煙,花似錦的三月李白和孟浩然這對好朋友會做什么?
剛才我們了解了這兩句詩中一些詞的含義,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在這柳暗花明的三月,在這鶯歌燕舞的三月,本是和好朋友欣賞美景,吟詩作畫的好時候,可是老朋友就要離開自己到千里之外的揚州去了,假如你就是李白,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引讀
4、盡管依依不舍,但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孟浩然的船走了,李白回去了嗎?你從哪里知道?你能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
詩中哪個詞告訴我們小船不見了?
孤帆什么意思?
這么大長江上難道真的只有孟浩然的這條小船嗎?為什么詩人卻說孤帆呢?
5、小船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李白還久久地佇立江邊,望著那滾滾東去的長江水,此時此刻他在想什么呢?
指名讀、引讀、齊講習
五、感悟詩情
帶著這種感受,這種感情把整首詩讀一讀。
指名讀、分男女讀、全班齊讀。
六、課外拓展
讀得真好,讀出了濃濃的惜別之情,老師為你們成為李白的知音而高興。一年后,李白回憶起當時與孟浩然分別的情景又寫下了《江下行》這首詩,我們一起來欣賞:去年下揚州,江送黃鶴樓。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真是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古代詩詞里,還有很多關于離別的佳作,請同學們回去后搜集一些描寫送別的古詩,用我們今天的學習方法仔細品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設計側重從搜集整理資料、潛心品析吟誦、對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5.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誦讀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意
1.播放《送別》名曲,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力求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較快進入到“送別”的氛圍中,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2.通過《贈汪倫》《別董大》等耳熟能詳的送別詩,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別深情。
3.介紹時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形式,也成了詩人們爭相歌詠的題材。
4.初讀兩首古詩,大致了解其異同。
5.引導學生先學第一首詩,板書詩題。(注意“鶴”的筆順,“孟”的起筆,“陵”的讀音。)
6.讀題了解有關“送”的內容。
(1)師生交流有關黃鶴樓的資料。
(2)課件展示黃鶴樓風采,加深對這座江南名樓的認識。
(3)師生交流了解“廣陵”與“揚州”的關系。
(4)教師相機板畫長江簡圖,幫助學生明確詩中涉及到的地名的地理位置。教師邊畫邊與學生交談:“黃鶴樓也好,廣陵也罷,都位于我們祖國第一大河──長江流域。長江西起唐古拉山脈,婉蜒6
300多公里后匯入東海。黃鶴樓所在的武漢就在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板書:武漢),廣陵在武漢的`東邊。”版書:廣陵)
(5)師生交流了解李白與孟浩然的基本情況。(讓學生明確,李白雖被后世稱為“詩仙”,名氣頗大,但孟浩然比他大十幾歲,當時已詩名天下,而李白還只是二十四五歲的詩壇新秀。)
(6)請學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7)提示學法:搜集資料是理解詩題,學習古詩的一個好辦法。
二、初知詩意,質疑解疑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或注釋等多種方式了解詩的大意,并鼓勵學生質疑。
4.集體交流。
(1)指名概述詩意。
(2)質疑。
(3)結合板畫弄懂“西辭”等較簡單的問題。
(4)師生交流,確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三、故事導引,入境悟惰
1.師講述李、孟真摯友誼的故事。據說李白常在黃鶴樓上與人飲酒賦詩。有一天,他聽說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隱居在附近的襄陽,便立刻前往拜見。孟浩然聽說李白來了,顧不得整理衣冠,趕忙來到堂前。李白一見孟浩然,搶上一步說:“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詩名天下,特來求教啊!”“哪里哪里,賢弟過獎了,過獎了!你才華橫溢,我也久仰了呀!”兩人一見如故,從此一起游山賞月,飲酒賦詩,談人生,談抱負……就這樣,好幾個月形影不離。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帶遠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選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詩誕生了……(此處講述李、孟之間交往的生動故事,意在為學生理解后兩句埋下伏筆,奠定基礎。)
2.賞析“煙花三月”。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想象、感受身邊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內涵,肯定學生富有創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在繁花似錦花叢中,具有一種詩意的美感;霧氣時聚時散,繚繞花間,也使人產生無限還想。
(3)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煙花三月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抓住“煙花三月”的“煙”,引發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教師先讓學生感受、理解,然后再表達,這樣,理解和運用就融為一體了。)
(4)拓展理解“煙花三月”。“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鳥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當時乃盛唐時期,整個時代也如“煙花三月”般美好,更體現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5)指導朗讀前兩句。自由讀、指讀、評讀、想象畫面讀等。
(6)小結:名樓美景遙相送,詩情畫意在其中。
3.品析“碧空盡”“唯”等詞語。
(1)品析第三句,各抒己見談談對“碧空盡”的理解。
(2)抓住“遠影”,體會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友人的情感之深。
(3)帶著自己的體會試讀第三、四句。
(4)指名讀,師生評讀,學生再讀。
(5)師激情引讀。
(6)從最后一句中,換詞理解品析“唯”。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摯友的一片深情,寄情于浩蕩的一江春水。體味作者佇立江邊時間之長,帆影“盡”而情“不盡”,“過盡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7)指導朗讀后兩句。及時板書:情深意長。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自由組合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教師引讀,點撥學生如何讀,使學生深入體會詩意;展示個性讀,可引發學生展示自身獨特體會。)
五、學習第二首詩
1.討論交流學習第一首詩的成功經驗:解詩題,明背景;品詞句,悟詩境;作對比,感詩情等。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首詩。
3.各組匯報交流。
4.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了解安西、陽關等詩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關知識;了解由于交通不便,從偏遠的安西到陽關的送別這其中的艱難;各抒己見體味“更進一杯酒”的深刻內涵。
5.比較兩首詩的異同,誦讀悟情。
6.交流這兩首送別詩共同的地方,試著思考其規律性。
六、總體回顧,歸納升華
1.學生交流本節課感受。
2.教師歸納總結:人分千里外,情在送別中!一樣的深情,別樣的故事。下節課讓我們繼續領略古代詩人的送別深情。
3.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交流課下收集到的送別詩(略)
三、小組合作,讀詩悟情
引導學生自主體會送別詩的異同,著重讓學生領悟這些詩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品味“人間最美是真情”這一真諦。
四、誦讀交流,暢談感受(略)
五、遷移學法,進行練筆
1.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我們也曾有過與親人、朋友分別的難舍時刻,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話甚至是詩的語言寫一寫?
2.練筆。
3.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業
1.除了送別詩,你還了解什么類別的詩?(如思鄉詩、邊塞詩、詠春詩等等。引導學生課外讀詩時要留意詩歌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上到一個新的高度。)
2.布置自選作業。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維的其他詩作,朗讀、欣賞、摘抄。
(2)自主選擇文中一首詩改寫成記敘文。
(3)結合自己的感受創作古體詩或現代詩。
(4)搜集某一類詩歌如邊塞詩,比較、賞讀、摘抄或寫體會。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背誦并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3、結合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詞典,體會詩句的含義,體會詩的意境。
4、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背誦并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體會末兩句詩的情感。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課前準備:
學生:
①搜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讀熟詩歌。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小朋友們是否遇到過與親人或與小朋友分別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們當時的感覺是怎樣的?(學生自由的說)下面我們來看看偉大詩人李白送別友人孟浩然時的情形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解題:
①學生讀題,讓學生先自己理解題目。
②引導學生理解: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之”的意思是去、往;“廣陵”是今天的江蘇揚州;題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三、預習檢查:讓學生讀準下列五個字的讀音、記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辭(cí)、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詩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關系?
3、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五、理解詩意
1、學生自學古詩自學要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2、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①學生自愿或學習小組推薦1個學生講解古詩
②教師指點,并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詩意:老朋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花紅柳綠的三月去揚州。你乘坐的船兒越行越遠,駛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長江水,還在向天邊奔流。)
六、體會詩境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么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景嗎?為什么?
3、這時長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為什么只見“孤帆”?
4、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遠心里會想些什么?(結合末兩句體會詩人的感情)
5、借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七、能力訓練: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
1、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設計這分別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發生的時間、環境,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2、學生自愿或推薦表演,表演后師生共同評議,選也最佳表演小組。
3、根據表演效果,再看注釋或查字典,理解詩句的意境。
八、作業練習:
1、背誦并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搜集并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設計10-1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4-10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5-22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4-2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6-1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5-0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優秀05-08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及賞析09-04
【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8-11
【熱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