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優秀教學范文
教學目的
1.體會恰當詳略敘述和成功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方法的表現力量,培養處理題材和運用修辭方法的能力。
2.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教學設想
1.這首詩以木蘭代父從軍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節發展當中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方法描寫人物,刻畫出了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課本就詩中的排比句、對偶句組織了課后練習。引導學生扣住故事情節的發展,分析詩篇對人物所作諸多描寫的表現力量,把此種練習統一于人物形象分析當中,深刻理解木蘭這個人物形象。
2.這首詩敘述詳略得當。對此單獨進行分析,以免影響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這首詩的語言富有民歌特色,剛健明快,引導學生注意朗誦和背誦。
這首詩安排兩個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準備出征的急切,奔馳征途的思親。
教學過程
1.由教學過的現代詩歌,引到將要教學的古代詩歌,引出《木蘭詩》(板書詩題)。
2.教師指出:《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它敘述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刻畫出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木蘭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板書:木蘭)。
3.要求學生參看注釋,閱讀詩篇,理解詞義、句意、詩篇大意。
4.出示小黑板,引導學生讀準上面加黑字的音,辨析一些字的形、義。
機杼:zhù,織布梭子。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從木,不能與抒情的抒相混。
可汗kèhán ,專用名詞,不能念kě hàn 。
鞍韉:jiān ,馬鞍下的墊子,不能念jiàn 。
轡頭:pèi ,韁繩。
燕山:yān ,山名,不能念yàn 。
胡騎:jì ,戰馬,不能念qí。
戎機:róng,軍事。與戍的念shù,當防守講,形音義都不相同。
朔氣: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與析的念xi,當劈開講,形音義都不相同。
紅妝:zhuāng,裝飾,打扮。
著我舊時裳:zhuó,穿。與著作中的著,念zhù,當寫講,形同而音義不同。
傍地走:bàng ,靠近,臨近,此處引申為貼著。
5.教師范讀全詩。
6.引導學生劃分這首詩的結構層次。
依據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束,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出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可以分為五個部分。1、2段為第一部分,寫出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第3&127;段為第二部分,寫出木蘭準備出征和奔馳征途。第4段為第三部分,&127;寫出木蘭經過長期激烈戰斗勝利凱旋。5、6段為第四部分,寫出木蘭功成身退,返回家鄉。第7&127;段為第五部分,吟唱詩歌的人贊美木蘭。
如果有學生把前三段合為一個部分,或把第7段與前兩段合為一個部分,&127;也都有道理,應予肯定。
7.指定學生朗讀第一部分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1)詩篇怎樣寫出故事的`開始?這樣寫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詩篇由唧唧復唧唧引出木蘭當戶織,表明了木蘭織布姑娘的身份。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組對偶句表現出木蘭停機不織,只是連聲嘆息,自然地引出母親的發問,木蘭的回答(板書:母問女答),富有生活實感,寫出了故事的開始。
(2)木蘭的答話表明了什么情況?表現了她的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軍帖,的夜傳,十二卷的夸張,表明了軍情緊急,顯示出戰爭氣氛。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銳的矛盾,表明了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板書:表明緣由)。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表現出木蘭基于家庭情況,經過停織嘆息的考慮,毅然決定代父從軍(板書:毅然代父從軍)。
8.指定學生朗讀第二部分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1)這一部分先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連赴東西南北四市,匆忙購置戰馬鞍具的情景,表現了木蘭準備出征的急切心情(板書:排比鋪陳 匆忙購置 急切準備出征)。
(2)這一部分還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旦辭黃河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間構成對偶并運用了間隔反復修辭方法。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和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這兩組對偶句之間,間隔反復,層嬗遞進(板書:反復),表現出木蘭出征的路線,征程的遙遠,行軍的神速,點明了宿營的荒涼地點;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和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之間,間隔反復,緊相呼應,在荒涼夜間環境烘托中(板書:烘托),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思念親人,離鄉愈遠,思親愈切的心情(板書:思親情切);從而細膩地透露出木蘭少女思親的情懷,活生生地刻畫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寫出木蘭奔馳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板書:奔馳遙遠征途)。
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二的1,三的1、3,四的3。
2.預習后文,準備下節課進行分析。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木蘭功成身退,返回家園。詳略敘述的恰當。
教學過程
1.(課前重書上節課的板書)由上節課分析的木蘭代父從軍,奔馳征途,引到繼續分析后文。
2.指定學生朗讀第三部分后,引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1)這一部分前兩句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是對上段描寫的奔馳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馳抵戰場,引到描寫戰場上的生活和戰斗,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句詩,夸張地表現出木蘭身跨飛馳戰馬,萬里奔赴戰場,穿過關隘、飛越層巒的矯健雄姿(板書:夸張)。
(2)后四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兩句對偶(板書:對偶):凜冽的北風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將士們在軍中宿營;寒冷的月光照射著明晃晃的鎧甲,哨兵們在深夜值勤;在艱苦環境的烘托中(板書:烘托),表現出木蘭在戰場上的艱苦生活。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兩句對偶,又是互文,互相滲透(板書:互滲):將士們出征十年,經歷過上百次激烈戰斗,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凱旋歸來;表明了木蘭身經長期激戰,英勇善戰,凱旋歸來(板書:長期激戰凱旋)。
3.指定學生朗讀第四部分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1)這一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方法描寫木蘭朝見天子的情景?&127;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夸張,對偶,互相補充,表明天子為木蘭記多次功、賞賜甚豐,并且還問所欲,意將封任高官;這就有力地襯托了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板書:夸張襯托),表現出木蘭功成身退、眷戀家鄉耕織生活、不慕榮華富貴的純真性格、高貴品質(板書:功成身退 不慕榮華富貴)。
(2)這一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方法描寫木蘭回到家園的情景?&127;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一家親人因木蘭歸來而各自產生的符合年齡、身份、性別特征的行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親切意味。表現出木蘭勝利歸來給全家親人帶來了一片歡樂(板書:排比鋪陳親歡)。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一連串富有年輕女性特征的換裝梳妝動作,表現出木蘭久征勝利歸來,恢復女妝,欣喜興奮的感情。
出門看火伴,伙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表現出伙伴看到木蘭是女郎時的驚詫和贊嘆(板書:伴驚),襯托了木蘭在長期從軍當中的謹慎和機警。木蘭從軍的故事也就在喜劇高潮中結束(板書:喜劇高潮結束)。
4.指定學生朗讀第五部分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這一部分是吟唱詩歌的人在詩篇故事結束以后的吟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體現了什么樣的感情?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這一部分以雙兔為喻,很有風趣;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蘭說話的意味,體現了對木蘭十分親切和非常喜愛的感情(板書:雙兔為喻 風趣親切),贊美了木蘭在從軍十二年中未被發現是女郎的謹慎和機警(板書:贊美謹慎機警)。
如有學生把這四句詩歸入上一部分,理解為木蘭自己的話,認為木蘭在這以兔自喻當中閃耀著風趣、智慧的光芒,體現了喜悅、自豪的感情,也應予以肯定。
5.引導學生分析這首詩詳略敘述的恰當。
這首詩詳寫什么?略寫什么?詩人為什么這樣處理題材?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這首詩詳寫木蘭的從軍緣由、行前準備、征途思親、凱旋辭官、返回家園,略寫戰場生活、百戰情況。所以這樣詳略地處理題材,原因在于這首詩不是重在表現木蘭怎樣作戰取勝,而是重在表現木蘭這個年輕女郎深明大義、代父從軍、性格純真、品質高貴。所以詩中扣住從軍故事的始末,著重描寫她的內心世界,表現她的思想感情,刻畫出了這個血肉豐滿的年輕女郎英雄形象。這樣根據人物特點,詩篇主題來詳略地處理題材,非常恰當。
6.指定學生一人朗讀全詩。
要求緩急得當,讀出氣勢感情。
布置作業
背誦并進一步品味這首詩。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木蘭
1.母問女答 表明緣由 毅然代父從軍
2.夸張對偶 烘托互滲 長期激戰凱旋
3.雙兔為喻 風趣親切 贊美謹慎機警
【《木蘭詩》優秀教學范文】相關文章:
《木蘭詩》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1-12
《木蘭詩》優秀教學教案08-20
《木蘭詩》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1-11
課文《木蘭詩》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1-11
《木蘭詩》優秀教案范文11-17
改寫《木蘭詩》優秀范文07-25
《木蘭詩》人教版優秀教學設計11-16
《木蘭詩》的優秀教學設計11-10
《木蘭詩》教學設計范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