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精選13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1
一、教學設想
1. 課堂理念:如何讓學生喜歡學習古詩?如何讓學生為之展開積極主動的思考?如何讓學生達到最佳的求知狀態?我想:關鍵就在于教師要在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學習心理的基礎上找到適合孩子閱讀古詩的方法從而精心設計課堂。所以,把課堂還給學生就應該讓學生動起來,成為課堂真正的主體。
2. 課堂思路:針對以上思考,我想具體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實施:
A 放聲朗讀,培養語感,感受詩歌音韻美和形式美。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就是告訴我們“熟能生巧”。這是一種熏陶更是一種積累,讀的多了,我們在文學、語文、語言能力、寫作能力、古漢語能力等等方面都將會得到長足的進步!所以,多讀而且是放聲朗讀是孩子們學習古詩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B 傾聽配樂詩歌朗誦,展開聯想和想象,感受詩歌意境美。“詩”,“詩歌”最初就是和樂而歌、和樂而作的。因此詩歌與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傾聽配樂詩歌朗誦,再次感受并加深對古詩音韻美、節奏美的欣賞。古詩語言凝練生動、言簡意豐,其遣詞造句更是高度精辟。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孩子們感受詩歌文字的精妙;同時更要做到“披文入境”,通過有聲的文字迅速把孩子們帶入詩歌的意境和情感氛圍中。針對孩子們的年齡特征和學習心理,我們可以采用較為直觀的配樂詩朗誦。化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感受并體驗著詩人的情感變化。
C 改詩成文,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感受詩歌語言美和情感美。同時也可以鍛煉孩子們的比較閱讀能力。在孩子們展開聯想和想象后,我們可以讓他們嘗試把自己想到的畫面用文字來表現。改寫是一種創造力的體現, 孩子們可以對照詩歌把自己聽到的諸多意象及其特點用語言文字展示出來。對于《錢塘湖春行》這首詩,尤為有效。孩子們可以抓住“寺、亭、水、波、云、鶯、燕、樹、泥、花、草、湖、馬蹄、游人、楊樹、沙堤”及其特點來描寫。面對這樣美妙的畫面,詩人字里行間洋溢著的對春天的“愛”還會有人不理解嗎?在此基礎上領會詩意,理清思路和順序,再背誦全詩就輕松自如了。
還有,在學習《錢塘湖春行》之前,孩子們已經學過朱自清先生的《春》。因此,可以把兩者對比,感受古詩與現代散文的區別,體會詩歌語言的'簡練。或者嘗試拿自己的文和大家之作比一比,感受閱讀積累帶來的快樂。教師可以適時肯定孩子們改寫是成功的,并鼓勵孩子們寫作好文章就是從這樣的改寫,仿寫,積累開始的。
二、教學實施
1. 教授目標:
A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體會詩人所抒發的感情。
B、 品味、賞讀詩歌形象的語言并理解詩歌的意境。
2. 學習目標:
A、 熟讀成誦。
B、 從感受詩歌畫面入手,進行詩歌賞析。
3. 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體味詩歌的音韻美、形式美、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4. 教學難點:通過聯想和想象,感受詩歌的畫面美、意境美。
5. 課前準備:學生不做課前準備。
6. 教學方法:點撥法、自主學習閱讀背誦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明星競猜,根據學生特點,激起學習興趣)
教師導入:今天有這樣一位名人做客我們的語文課堂,你能猜出他是誰嗎?
幻燈片逐條顯示:國籍:中國;民族:漢;職業: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祖籍:山西太原;要成就: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倡導新樂府運動。代表作:《白氏長慶集》、《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別名:詩魔、香山居士、白樂天。
二、出示目標 (明確目標,指導學習)
1. 熟讀成誦;2. 抒寫詩歌中描繪的春景圖;3. 賞讀詩歌。
三、 讀與聽 (落實字詞,培養想象力,提高朗讀能力)
幻燈片 朗讀提示:讀準字音,讀對節奏
1. 自行放聲朗讀,圈出容易讀錯,寫錯的字。
鶯 燕 啄 沒 蹄 陰 堤
2. 齊讀。(檢測字音和節奏)
3. 聽配樂朗讀錄音,做好字音、節奏筆記,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押韻,韻腳:低 泥 蹄 堤
4. 想象詩歌中的西湖美景,請學生代表模仿錄音朗讀。
幻燈片 朗讀提示:讀懂內容,讀出畫面,讀出情感
5. 閉上眼睛,再次聽讀錄音,感受詩歌的畫面美。
四、 寫與說 (培養想象力,提高寫作能力、分析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 把你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
2. 參照詩歌,補充自己的文章。
3. 比較自己的文章和詩歌,說說誰的詞語運用更準確?誰的畫面更豐富?更美?
A. 順序:點面結合:孤山——孤山寺——賈亭——西湖湖面——鶯歌燕舞(環境—景);湖東花草——白沙堤 (景—環境)。
B. 意境:景物特點鮮明,用詞準確,突出早春特點;水面:初平 云腳:低;鶯歌燕舞:“早鶯”和“新燕”是“幾處”和“誰家”。
C. 畫面:色彩紛呈,動靜結合,修;想象各種事物的貌狀:“綠楊”,“水面”,“樹”,“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 比較古詩《錢塘湖春行》和現代散文《春》,說說兩者的共同處和詩歌的特點。
共同處:
A. 寫作手法:情景交融 ,即景寓情;
B. 情感一致:熱愛大自然。
C、詩歌特點: 語言凝練,形象生動,意境優美,音韻和諧。
五、小結:
這首詩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全詩借“行”字貫穿全詩,我們亦能通過詩歌凝練平實的語言,看到了詩人描繪的一幅生機盎然的錢塘湖早春景致。面對此景,詩人“最愛”還不足。
詩歌的美就在其語言音韻美、形式結構美、畫面意境美、詩人情感美。
六、作業(遷移)
試著欣賞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本詩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品味詩歌中具有藝術張力的詞句。
3.了解詩歌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品味詩歌中具有藝術張力的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
課時設計: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播放西湖風景和贊西湖的詩詞,配樂《西湖春》,導入新課。
二、初讀全詩:
請學生朗讀本文。生讀生點評。注意朗讀節奏的劃分。七言詩的節奏可以采用四、三節拍,也可采用二、二、三節拍。本首詩可采用二、二、三節拍。請學生讀詩。找出詩中的韻腳,在讀詩一遍。集體朗讀。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xī)水面/初平/云腳低。
(dī)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ní)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tí)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dī)
三、研讀全歌:
1.讀詩題,說說詩題告訴我們什么?它可能會表達什么感情?
2.出示首聯: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1)首聯中哪些地方緊扣了“詩題”?
明確:水面“初平”,河水才剛剛漲滿,“平”寫出了江浙一帶的地貌特征,如果是山區就沒有這樣的特點,、“云腳低”看出了視野開闊,無高山阻隔。
(2)如果我們這首四聯八句詩壓縮為首尾兩聯四句好不好?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明確:沒有描寫的景色。
(3)作者頷聯、頸聯為寫景的佳句,具有畫面感。請同學們讀一遍,邊讀邊展開想象詩句描寫的景色。大家從詩句里讀出什么景象?
(4)如果將這七言四句詩換成五言詩大家是怎么換的?如果將這八句中的詞語調換順序你會怎么調換?出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分析比較: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
處處早鶯爭暖樹,家家新燕啄春泥。
分析比較: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深草已能沒馬蹄,紅花漸欲迷人眼。
(5)這幾句中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給人什么感受?
板書:早鶯、暖樹、新燕、春泥、亂花、淺草、馬蹄。作者抓住春天的獨特的景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6)我們再看這樣一些詩句,從春天的景物中看出了什么樣的心情?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文天祥《金陵驛》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
相同的景物卻可以表達人的不同情感。中國古典詩歌大多以抒情為主,但是,情是難于直接描寫的。于是詩人便通過景來表現情,把難以直接描寫的`情融于視覺的景中,二者交相融合、滲透,構成、“情景交融”的畫面。這種用來寄托人的情感的客觀景物就是意象,這種情感與景象結合畫面就是意境。它是人的情感和景物瞬間結合的產物。詩以意境為上,王國維曾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人間詞話》)。
3.出示尾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作者情感的流露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明確:“最愛”。“行”字扣題,而且詩人放棄馬步行,更能看出詩人對美好景物的觀賞,但是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呢?還在那個“綠楊覆蓋的白沙堤”,具體沒有再去描寫這里的景色,但留給人們無限的想象之美,這也是文學作品中的留白藝術。
四、總結課文:
板書設計:
景:早鶯、暖樹、新燕、春泥、亂花、淺草、馬蹄
情:意外的驚喜
意境:表達詩人對西湖的早春的贊美之情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3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古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教學方法:美讀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搜集有關描繪西湖的詩文,體會西湖的美。
學情分析及相應對策:
七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初中,對詩詞的教學在小學階段要求背誦為止,而到了初中階段古詩的賞析已是考試考查的范圍了,所以在初中階段除了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還需要教給學生賞析詩詞的方法,并能夠品味詩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課時除了讓學生多讀、美讀、背誦,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完成教學任務,并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中獲得知識,得到美的熏陶。
教學手段:
為增強本節課的趣味性、直觀性和參與性,讓學生更容易品味詩的形象和意境,借助多媒體網絡輔助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投影西湖春景圖,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樂,由圖片及音樂營造一種濃濃的.學習氛圍,從而引入課題。
2、引出白居易,簡介作者。
3、出示學習目標
二、初讀詩,知詩意
1、給生字注音:啄沒堤
2、聽錄音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
a、朗讀的節奏
b、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按照古詩的要求學生集體讀課文,四人學習小組互讀課文。
4、請個別學生作示范性朗讀,然后讓學生互相點評。
5、學生說出標題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地點:錢塘湖、季節:春、事情:出游)
6、明確詩的體裁(七言律詩)
7、學生讀后討論提出詩中難理解的字詞:水面初平云腳低暖樹亂花不足
8、詩題說“春行”,說說作者的游蹤:孤山寺―賈亭―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4
1、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培養學生賞鑒賞詩歌的能力,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領悟詩中描繪的意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
(3)、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會觀察生活,欣賞生活中的美。
2、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賞鑒賞詩歌的能力,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領悟詩中描繪的意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
3、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會觀察生活,欣賞生活中的美。
4、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導入】情境導入
老師讀小學時從課本中了解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中學一畢業就和父母一同去了蘇杭二州,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那里的景色,我暫且不去評價這句話的真實性,下面先把我們當時拍下來的景給大家看,讓你們自己去親自感受一下那里的景色究竟有多美! (課件展示圖片)
用一個成語談談感受好嗎?(大飽眼福,美不勝收)的確美極了。那大家還想不想進一步觀賞一下西湖風光呢?好,滿足你們的愿望。
這節課,老師就陪大家到風光旖旎的西湖,也就是錢塘湖游覽一番,我們請曾經擔任過杭州刺史的唐朝詩人白居易做咱們的導游。讓他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走進西湖,游覽西湖。現在我們就跟隨白居易進行“錢塘湖春行”。(板書)
【講授】作者、背景簡介
解題:錢塘湖是西湖的別稱,不言而喻“錢塘湖”交代了游覽的地點,除此之外從詩題中我們還能獲得哪些信息呢?時間是在春天,事件是出游。
作者白居易我們并不陌生,從小學到現在我們讀過他的許多詩,下面我們再進一步來了解一下他。誰愿意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今天的導游?
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唐朝三大詩人,是唐代詩人中創作詩歌最多的一個。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詩王”之稱。著有《白氏長慶集》,代表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等。
背景介紹。
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時候,到西湖游玩,騎馬走在白沙堤上,遠看風景迷人的西湖,不禁被它獨有的魅力所吸引,他心曠神怡,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言律詩。
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去游覽了,那就讓我們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向美麗的西湖進發吧。
【講授】初讀詩歌
1、首先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詩歌,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
2、現在大家就大聲自由朗讀詩歌。要讀準字音和節奏,并試著體會詩歌情感。
3、指名朗讀。
4、全班齊讀。
現代作家梁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享受這種幸福吧!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爭取能夠讀出美感,讀出韻味。
【講授】理解詩意
剛剛我們已反復朗讀了詩歌,下面我們來具體觀賞一下詩中描繪的這些美景。看看圍繞著詩眼“春”,詩人重點勾畫了哪些春天的景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大家先根據老師的提示,試著理解一下這兩句詩的內容。
這兩句寫了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景色。(板書)隨著詩人的腳步,我們能看到哪些景物呢?有水、云。(板書)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廣闊的水面和低垂的云腳,似乎還能看到岸邊植物的倩影映照在光滑的水面上,讓人看了不禁神清氣爽、心情舒暢。
大家不妨閉上雙眼去靜靜地體會!(播放鳥的叫聲)咦,什么聲音?鳥鳴聲。哪里來的鳥鳴,讓我們隨著聲音走近去看看。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大家看到了什么景象?
隨著叫聲,我們看到了兩種可愛的小生靈!他們是——鶯和燕。(板書)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上枝頭去歌唱,也許剛才正是它們在一展歌喉呢;而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了銜泥筑巢,告訴人們春天來到了。真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啊!從這一聯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帶我們游覽的正是哪個時節的景色?早春
其實早春的勃勃生機還不只這些呢,還有繽紛多彩的春花和淺淺的春草。不信你看!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亂花”是繁亂的、繽紛多彩的小野花。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這一聯詩所寫的景色?
這兩句寫的是花草(板書),著重寫詩人的感受,他騎著馬,感受到馬兒在淺淺的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不知不覺便沉醉其中,不愿醒來,更不忍離去,仿佛這樣的美景永遠都欣賞不夠。
所以詩人“最愛湖東行不足,”最喜歡漫步在西湖東邊欣賞美景,總是游覽不夠,尤其是“綠楊陰里白沙堤。”那綠色楊柳下的白沙堤。(板書)
“行不足”就是看不夠游覽不夠的意思,說明這湖東的美景讓作者流連忘返!哪兩個二是作者內心情感最直接的表達呢?“最愛”
此時我們眼前所見的這座堤岸就是白居易筆下的白沙堤,是為儲蓄湖水灌溉農田而建造的,因為最初以白沙鋪地,所以稱為白沙堤。現稱白堤或斷橋堤。
從這一聯詩中我們能讀出詩人對它獨有的偏愛。大家想一想為什么見過那么多美麗景色的白居易會最愛這白沙堤呢?它有什么特別之處嗎?景色之美固然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他被這為民造福的白沙堤所觸動,想到它能福澤百姓,才對它鐘愛有加。其實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也做了許多造福百姓的好事,后人將白沙堤稱為白堤就有紀念白居易的意思。
剛剛我們已經隨著詩人的腳步欣賞到了這么多的美景,他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這些景物的呢?按照“行”的順序——也就是游覽的蹤跡“游蹤”,從全湖的標志性建筑“孤山寺”寫起,以最愛的“白沙堤”為終點(板書),寫了這一路所見的景色,使得整首詩的結構十分嚴密。
現在同學們對詩歌的內容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嗎?那就讓我們再次朗讀詩歌,這回老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了,請同學邊讀邊在頭腦中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色,并體會詩人置身其中時所蘊含的情感。
(先自己體會,再指名朗讀)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了?對西湖早春風光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板書)
【講授】賞析詩歌
大家覺得這首詩寫得怎么樣啊?一字概括——美!哪里寫得最美?下面就分小組交流一下,你覺得詩中哪句寫得最美?哪個字或詞用得最妙?并說明原因。(課件出示問題)
1、首聯:
“水面初平”由于連綿不斷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來上升了不少,眼前是一片廣闊而又靜謐的湖水,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云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西湖水墨圖。
正當詩人默默地觀賞西湖那靜如處子的神韻時,耳邊卻傳來了陣陣清脆的鳥鳴聲,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視線從水云交界處收了回來,從而發現了自己實際上是早已置身于一個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2、頷聯:
“早”、“新”這兩個字,寫出人們初見鶯燕時的喜悅,早鶯出來了,新燕歸來了,人們仿佛正帶著滿臉欣喜的神色,用手指指點點,迎接給人們捎來春意的使者。
“暖樹”是向陽的樹枝,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黃鶯之所以爭搶著飛上向陽的枝頭,是因為春寒料峭,它們還有些懼怕春的寒意;加上個“春”字,說明冬天已經過去,泥土已經解凍,變得柔軟溫潤,透著春的氣息,大自然已經從冬的沉睡中慢慢蘇醒過來。此時不知誰家的燕子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體現出一種動態之美,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簡直把小燕子給寫活了。
大家注意了,(課件)詩人用的是幾處、誰家,而不是處處、家家,范圍上是有很大限制的,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現在還是初春,還沒有到處處鶯歌燕舞的時候,可見作者使用語言極有分寸,而且因為少而更帶有欣喜之情。
3、頸聯:
“亂”字,使我不禁聯想到朱自清的《春》中的名句,他是這樣描繪的“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句話給“亂”字做了最好的詮釋,使我們很容易聯想到花的生機勃勃。
“淺”字說明草也就是寸許光景,才從土地里鉆出來,還嫩嫩的、綠綠的,剛能遮沒馬蹄。大家能不能聯想到比這更早的時候草是什么樣子的?(我們曾經學過的其他描寫早春草色的詩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看來以前的知識大家掌握的很好,這正是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的名句。
4、尾聯:
“綠楊陰里白沙堤”留給人們無盡的遐想,一片嫩綠掩映下的白沙堤像一幅色彩明麗的風景畫,是多么的令人陶醉啊!
5、總結:
分析下來我們會發現,整首古詩使用的雖然都是極其普通的字眼,但這些字其實都是經過作者仔細推敲過的。春水初漲與堤岸齊平、春云舒展貼近湖面、鶯在有陽光照到的樹上歌唱、燕子啄泥銜草忙著建造新巢、春花鮮艷美麗令人眼花繚亂、春草生機勃勃剛剛沒過馬蹄。就是這樣一些看起來普通的字眼,卻把西湖早春景美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神往。大家想一想,讓景色生動傳神原因,除了詩人語言的魅力以外還有哪些呢?他對景色細致入微的觀察以及對眼前這自然美景的無限熱愛。其實,詩人在這無邊的春色中穿行,自己又何嘗沒有融入其中,成為西湖早春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呢!看來咱們請這位導游來為我們介紹西湖美景,真是個明智的選擇!
下面同學們就自由品讀詩歌,感受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根據剛才我們游覽的整個路線,爭取把整首詩背誦下來。
有感情齊背。
【講授】小結
(課件出示詩歌)我們來縱觀整首詩,詩的前六句景中有情,后兩句情中有景。作者從孤山寺北面寫起,至白沙堤為止,寫了不同的初春之景,我們讀這首詩,自然就有了隨著詩人飽覽西湖美景的感覺。
【講授】拓展
其實呢,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在杭州做過刺史的可以說不乏名人,不過,最有名的應當就是白居易和宋代的一位大文豪?蘇東坡。無獨有偶,蘇軾也曾寫過描繪西湖風光的傳世佳作。有誰知道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像這樣描繪西湖湖光山色的詩篇還有很多,課下大家可以查找并積累一些。正是美麗的西湖賦予了這些文人創作的靈感,也是他們為西湖增添了永恒的詩意。
【測試】堂堂清
1、從鳥兒的活動中,描繪春的活力和萬物復蘇的春意的詩句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2、詩中勾畫出湖上早春輪廓的詩句是?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3、生動勾畫出春天原野欣欣向榮畫面的詩句是?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作業】課后作業
我們家鄉的風景雖不及西湖美景那樣令人沉醉神往,但也別有一番韻味,更值得我們去喜愛和欣賞。只要我們肯全身心地投入自然的懷抱,用我們的慧眼去捕捉身邊的美,相信每個人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課后同學們也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我們眼中家鄉美麗的春天!
【活動】板書設計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起)
游 水 云 喜
鶯 燕
蹤 花 草 愛
白沙堤(終)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5
教學目標 :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啟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4、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然。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課前準備:
1、收集與春有關的資料;
2、收錄機、磁帶;
課 時:
一個課時
教學設計:
一、備讀導入 新課:
1、學生自由背誦唐詩,說唐代著名詩人,引出白居易;
2、學生說白居易的小故事,引出新課;
二、初讀熟悉全詩:
1、聽錄音,要求學生正音正字;
2、生齊讀;
3、抽生朗讀,指導朗讀技巧(聲音洪亮,節奏抑揚頓挫,情感自然)
4、師范讀,學生思考:
A、劃出壓韻的字;
B、分析這是一首什么體裁的古詩?
C、找出其中的對偶句,體會其特點。
三、熟讀理清游蹤:
1、誰能劃出標題寫了幾方面內容,并說明理由;
2、讀一讀詩,想一想詩人憑什么說是錢塘湖,而非其他;
3、詩人說行,你能找出依據嗎?
四、精讀尋覓春蹤:
師:請閱讀全詩,想一想,寫了春天的`哪一個階段?
生:早春
師:小組自由討論,詩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寫初春的西湖?
(學生分組討論后自由發言)
歸納:大致有春水,春云,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在具體分析時,結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寫。
師小結:白居易用妙筆為我們繪出了一幅水漲云舒鶯歌燕舞,花亂草綠,游人如織的西湖早春圖。
四、品讀詩中妙筆:
師:古人對語言的錘煉極為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須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花
開之多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你能找出一些嗎?
生:看書,自由討論,自由發言。
歸納: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夠結合注釋解釋全詩大意,并能說出作者創作的觀察順序。
【過程與方法】通過師生互動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提高對詩歌的審美和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詩的學習,學生能夠增強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激發用語言描述所見美景。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通過師生互動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提高對詩歌的審美和鑒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用多媒體出示西湖十景的圖片,請學生試著用語言描述圖片上的美景。
進過幾輪互動,教師點出學生可能會犯的錯誤:1語句啰嗦,用詞不講究;2敘述缺乏邏輯性和條理性;描述沒有情感滲透。然后教師引題:“美景之所以美,是因為有好的詩句清晰細致地描述。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中唐的偉大詩人白居易是如何描述美景的。”
2.用多媒體出示白居易個人信息如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太原(今屬山西)人。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詞不多,但影響后世甚大。有《白氏長慶集》。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用多媒體出示“律詩”的相關知識:律詩是一種中國詩歌體裁,體詩的一種,興盛于唐。律詩對格律要求非常嚴格,每句有幾個字就稱幾言,常見的類型有五律和七律。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兩句稱一聯,共四聯。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每首的頷聯、頸聯的兩句是對仗句。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二)整體感知
老師設置如下問題,請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請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解釋全文,并找出詩中所描繪景物的地點。
從孤山寺的北面來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第一句作者即點明地點,即孤山寺北賈亭西。
(三)深入研讀
教師繼續設置如下任務,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后回答:
1.本詩的前兩句中出現了哪些景物?這些觀察景物是按照怎樣的順序?
通過互動引導學生總結出:
描寫了水、云、鶯、樹、燕、泥、花、草。這些景物大致可分為如下兩組:
水、云、花、草______________遠景,靜景
鶯、樹、燕、泥______________近景,動景
則,此處的觀察順序是由遠及近再到遠,由靜及動再到靜。
此處教師須著重解釋頸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兩句是寫愿景。因為近看看不到太多的花和草,只有遠看,才能看到繁多而多彩繽紛,讓人目不暇接的花,才能看到綠蔭連綿猶如水一般的草。
2.這樣寫有何好處?
通過互動引導學生總結出:
從距離上講,由遠及近再到遠,突出了景觀優美而豐富,遠近四處都是美好的景色,也側面寫出了景色太美讓人目不暇接的感受;從動靜上講,由靜到動再到靜,體現了觀察的真實性,遠處的景觀體現靜態的美感,近處的景觀鮮活生動,符合真實生活的邏輯;遠近結合,動靜交叉,使整首詩既富有整體上的畫面美感,局部又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既描述了美景,又寫實地體現了客觀存在,呈獻給讀者一副非常真實,具體的西湖春景圖。
3.頷聯中的“爭”和頸聯中的“沒”兩字可否“啼”“遮”?為什么?
通過互動引導學生總結出:
不可以。此兩處都是在運用比擬的手法形象地突出了景觀的特點:首先,“幾處早鶯爭暖樹”是將“鶯”擬人,用人爭先恐后的樣子描述早春的鶯鳥成群結隊地在樹上鳴叫的場景,若將“爭”換成“啼”,使“群鶯鳴樹”的樣子不夠形象生動,也缺乏動態的活潑感;其次,“淺草才能沒馬蹄”是將“草”擬物成水,只有水才能“沒”,而春天的綠草還不是很茂盛,被風吹也不會顯現出劇烈的搖動,就像是剛剛沒過馬蹄的水灣一般,清淺而柔順。此處若是將“沒”換成“遮”,讀者就失去了將草和水相關聯的想象空間,語言表達就會略顯平淡,不夠真實生動。
4.本詩中除了比擬,作者還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通過互動引導學生總結出:
除了比擬,還有對仗,每聯上下句之間不但字詞對偶,平仄和押韻也都達到了律詩的要求;另外首聯下句還使用了夸張,用云水同低夸張地表現了春水初生,白云低垂,水天一色的場景。
(四)拓展延伸
教師再次用多媒體出示“西湖十景”的圖片,請學生任選一張再次進行口頭描述,注意描述的順序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是否可使用一些修辭增加畫面的真實感,遣詞造句是否有美感又富邏輯。
(五)小結作業
總結文章內容,請同學將上述口頭描述寫成一篇200-300字的習作。
(六)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7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能夠理解詩意。
2、能夠抓住關鍵詞語,品析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掌握一些鑒賞詩歌的方法。
3、體會詩人對早春西湖之景的喜愛之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能夠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
1、能夠抓住關鍵詞語,品析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掌握一些鑒賞詩歌的方法。
2、體會詩人對早春西湖之景的喜愛之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學方法與手段:
朗讀法、賞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句諺語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意思是在天上天堂最美麗,在人間蘇州、杭州最美麗。說到杭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西湖,今天我們學習的《錢塘湖春行》就是白居易游覽西湖時寫下的名篇,錢塘湖是西湖的別稱。下面,我們就隨著白居易去西湖賞玩一番。
二、誦讀感知
學習古詩,一定得多讀,那么誦讀古詩要注意些什么問題呢?——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準語調。
請一生試讀,其他同學點評,教師明確。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注:“爭”、“啄”應讀得輕快些、有活力些,誰家應讀出疑問語氣,最愛句應讀出詩人的喜悅之情。
我們再來齊讀這首詩,注意剛才的幾個要求。
三、理解內容,還原畫面。
通過剛才的讀,同學們知道這首詩寫得什么時候的西湖嗎?——早春。你的依據是?請你從詩歌中找出依據。提示:可抓住體現早春特點的詞語。
預設:初平:初,剛剛,春水不是很大,剛剛使得水與堤岸齊平,從水初平可看出是早春。
幾處:而不是處處,說明鶯的數量不多。
早鶯:早來的鶯,也寫出了是早春。
誰家:這里是某家或者某幾家的意思,而不是每家,家家,也寫出燕子數量之少,體現早春。
新燕:剛從南方過來的燕子,寫出這里開始變暖,體現早春。
爭暖樹:春寒未退,所以黃鶯爭著棲息在朝陽的樹枝上。從早鶯的這一行為可以看出是早春。
啄春泥:燕子啄泥是用來筑巢,也寫出了燕子新到,體現早春。
淺草:淺,在這里可以理解為顏色不深或者指草短小,一個淺字即點明早春的季節。
才能:剛剛能,寫出草不高,側面點明了游行在早春。
沒馬蹄:沒,在這里是遮沒的意思,草還沒有長高,所以剛能遮住馬蹄。
漸欲:漸,逐漸的意思,欲,想要,將要的意思,寫出花兒將會越開越多的情景,這里也能體現早春。
(過渡)同學們找得都非常好,我們知道王維的詩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這首詩白居易所描繪的早春之景中,每句都有優美的畫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描繪出來?請同學們參照下面的示例,用下面的句式來描繪畫面。
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聽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從“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中看到了詩人騎著一匹高大的白馬,從孤山寺的北面出發,一會兒走到了賈亭的西面,展現在詩人面前的是開闊的場面,平坦的湖面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遼闊。
學生根據對詩句的理解用句式來描繪畫面。
教師適時點評指導。
四、析手法
從剛才同學們描繪的畫面中,我們可知西湖的景色十分美,由此詩人喜歡這里,哪個詞最能體現詩人此刻的情感。(愛/最愛)對,本詩就是通過描繪西湖的美景,表達詩人對早春西湖的喜愛之情。我們來齊讀最后一聯,把作者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同學們有沒有思考過為何作者能把這首詩寫得這么美這么好?我們能不能從一些寫作手法來分析這首詩歌。(小組討論,一會交流。)
1、運用了描寫的手法,“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描繪了早春的一派生機,注重煉字,“爭”、“啄”使得這一畫面更具有動態感。
2、運用了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地表達了詩人對西湖早春之景的喜愛之情。
3、景中寄情,“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爭”字寄寓著詩人對早鶯的喜愛之情。
4、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幾處早鶯爭暖樹”,一個“爭”字,賦予鳥以人的特性,寫出了鳥的生機,表達了詩人對早春景物的喜愛之情。
5、動靜結合,詩人寫了動態的早鶯和新燕,寫了靜態的.淺草和春泥,增加了畫面的美感。
6、按照一定的順序而寫,本詩按照詩人的游覽順序完篇,從孤山寺出發,經由賈亭,最后到白沙堤,這樣寫使得全詩條理清晰。
7、具有色彩美。詩中雖沒有明寫色彩,卻處處可讓讀者想見色彩。如:水:清澈的。云:白的。天:藍的。草:綠的。馬:白的。
總結:這首詩之所以寫得好,寫得美,原來是運用了如此多的寫作手法,我們平時寫作的時候如果也能適當的使用一些寫作手法,一定會使我們的文章增色不少。
五、再讀感受
這首詩講到這里,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嗎?(有則共同探討)那我們再來齊讀這首詩,去感受西湖之美,去感受詩人對西湖的喜愛。
六、作業布置
1、積累描寫春天的優美語句及詩文。
2、把《錢塘湖春行》改寫成200—300字的短文。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8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詩歌的有關知識;
2、理解詩歌內容,領會其中所抒發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有感情地反復誦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2、教會學生欣賞詩歌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2、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1、要求學生搜集有關描繪西湖的詩文,體會西湖的美;
2、準備多媒體教學。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導入:
師:同學們好!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是公認的天下名勝。那西湖風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就先讓我們一起欣賞幾幅西湖風光圖片,親眼感受一下吧!(配樂,投影風光圖片)
師: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覺呀?
師:西湖風光的確令人陶醉,大家肯定都想去游覽一番吧?好!今天,就讓我們追隨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足跡,去做一次超越時空的西湖之旅吧!
2、作者簡介: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今天帶領著我們游覽西湖的這位導游。誰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呢?(指一生說)
(幻燈片出示)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唐朝三大詩人,是唐代詩人中創作詩作最多的一個,代表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等。長慶三、四年間,白居易任杭州剌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著詩人。在任期間,他寫下了很多有關西湖湖光山色的詩歌。請注意:錢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別名。
3、背景介紹:
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時候,到西湖游玩,騎馬走在白沙堤上,遠看風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別的氣質吸引了,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曠神怡,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言律詩,抒發了自己對春天西湖的贊美和熱愛的感情。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讀一讀,領略詩之韻。
(1)朗讀詩歌的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詩歌。
師:請同學們先自由朗讀一遍詩歌。
(3)點名朗讀,同學糾正,師適時板書讀錯的字。
(4)聽錄音。
師:俗話說“三分詩七分讀”。讀詩也是講究技巧的,下面請同學們聽錄音,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
師:現在我們來對照一下,看看我們畫出的節奏是否正確,如果有差錯,請迅速更正。(幻燈片)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齊讀詩歌一遍。
師:現代作家梁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種幸福吧!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爭取能夠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2、譯一譯,通曉詩之意。
師:在同學們誦讀聲中,不知不覺我們到了西湖,西湖的美景展現在我們面前,現在如果請白居易先生做導游,他所吟誦的古詩啊,我們可能聽不大懂,怎么辦呢?下面就讓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譯一譯,通曉詩之意。
(出示投影)請自由朗讀詩歌,對照課文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如有疑難,可與小組內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
(1)三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講解詩句意思。
(2)生自學;師巡視,將學生有疑難的共性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3)指名學生翻譯詩歌。
師備案: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繁多而五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4)全部講完,學生齊讀詩歌一遍。
師:好!同學們對本首詩的內容理解得不錯了!下面讓我們再次朗讀詩歌,注意:邊讀邊在頭腦中展現詩句所表現的意境。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后討論:詩中所寫的是春天的哪一個階段,找理由說明:
明確:寫的是早春,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是“早鶯”,而且幾處,不多,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是不多的幾家,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艷,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
2、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怎樣寫?
明確:春水,春云,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春水初漲,春水淙淙;白云重疊,同湖面相連,水云相接連成一體;早鶯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剛回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艷,眼前一片姹紫嫣紅,數量多,顏色艷,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剛能淹沒馬蹄印。
3、品讀詩,賞妙筆
(1)古人對語言的錘煉極為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須”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顏色之艷,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
(2)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學生討論找出并說說妙在哪里?
明確: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3)想象詩中優美的意境,教師配樂朗誦。投影錢塘湖的春景圖
明確: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云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著搶著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們忙著銜泥筑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快要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里鉆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里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閑,自在,真要讓人留連忘返了。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
1、詩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最愛”,表達作者對錢塘湖美景的贊美熱愛之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請學生回答: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我們應持什么樣的態度?
3、西湖是我國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是馳名世界的旅游勝地,有著“人間天堂的美譽”。歷代文人詠贊西湖的詩文很多,你們能舉出一些嗎?
例: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五、課堂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游春的樂趣,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蔭里”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目迷神馳。
六、布置作業:
1、能熟練背誦和默寫;
2、賞析頷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七、板書設計:
所行孤山寺賈亭西湖東白沙堤
對春天
西湖春景圖所見水漲云舒鶯歌燕舞花亂草綠的喜愛和
贊美之情
所感最愛湖東行不足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啟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課前準備:
1、收集與春有關的資料;
2、收錄機、磁帶;
教 時:1
教學設計:
一、備讀導入新課(板書 :課題及作者)
二、初讀熟悉全詩
三、熟讀理清游蹤
(板書:孤山寺,賈公亭,白沙堤)
四、精讀尋覓春景
小組自由討論,學生分組討論后自由發言)
(板書:水平云底,鶯爭燕啄,亂花淺草)
師小結:白居易用妙筆為我們繪出了一幅水漲云舒,鶯歌燕舞,花亂草綠,游人如織的西湖早春圖。
(板書:西湖早春圖)
五、品讀詩中妙筆
看書,討論,自由發言。
六、悟讀景中情語
1、自由討論作者詩中流露的情感(板書:最愛)
2、師生一起討論晏殊的詞《浣溪沙》的情感
七、展讀盡顯春機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10
教材分析
《錢塘湖春行》是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三單元第15課內容,所選內容是中國古代詩歌,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兩首詩歌,本首詩歌在古代詩歌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基礎較差、文學底子薄,各方面能力相對低下,沒有學習詩歌的意識和方法,因此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在教學中誦讀是重點,要加強誦讀指導,其次注重詩意的體會、再現在詩歌語言的品析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 了解詩歌的有關知識
② 理解詩歌內容,領會其中所抒發的感情
2、過程與方法
① 有感情地反復誦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② 教會學生欣賞詩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② 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誦讀、體會意境及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意境及品味語言
教學方法 教法:啟發、引導式。 學法:自主、合作的方式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幾天我們跟著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賞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老舍先生一同感受了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們將穿越時空到1180年前的西湖去看看,唐朝詩人白居易一起去領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板書課題)
二、作家及作品
白居易,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唐朝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以樂府詩見長,其詩歌形象鮮明,語言通俗,每寫好一首詩,都先讓老人先讀,不懂就改詩。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浪漫主義詩人,稱為“詩仙”)、杜甫(現實主義詩人,稱為“詩圣”)、白居易(現實主義詩人)
代表作:《長恨歌》《琵琶行》
三、朗讀
1、自讀,標出不會讀的字詞(抽一名學生讀)
2、糾錯,范讀(聽節奏及感情)
3、指導斷句(意義劃分法)
4、學生自由讀
5、指名朗讀
6、齊讀
四、解題(引導學生完成)
地點:錢塘湖 季節:春 事件:行(騎馬游春)
體裁:七言律詩(教師講解:首聯、頷聯、頸聯、尾聯的認知)
注:結合時代背景講事件
五、理解內容
明確:結合注釋,四人一組合作完成課文理解
六、賞析(學生合作完成,教師引導)
1、本文圍繞哪兩個字來寫。
明確:“春”、“行”
詩人的“行”蹤(游蹤是如何的?從文中找出詞語)
孤山寺北--------賈亭西--------湖東--------白沙堤
(注:抓題眼)
2、詩人在途中看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尋景物)
孤山寺北--------賈亭西--------------湖東--------------白沙堤
水 幾 誰 亂 淺 綠
面 處 家 花 草 楊
初 早 新 漸 才 陰
平 鶯 燕 欲 能 里
云 爭 啄 迷 沒 白
腳 暖 春 人 馬 沙
低 樹 泥 眼 蹄 堤
3、行程找到了,現在我們看看寫了什么“春景”?哪些屬于初春之景?
明確:春景-------水、云、鳥、樹、泥、花、草
初春之景(細節描寫)-----水面初平、爭暖樹、啄春泥、 沒馬蹄
早鶯 新燕 亂花、淺草
4、詩中哪句詩流露出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悟詩情)
“最愛湖東行不足”,說明了詩人流連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體現了作者對“春”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5、賞析:“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
因為還是初春季節,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由春的歌手和春的信使來展現出大自然剛從沉睡中剛蘇醒過來。
七、小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游春的樂趣,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止開頭寫“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輕快明麗,令人目迷神馳。
賞析詩歌的方法:抓題眼、尋景物、悟詩情(重點)
八、作業布置
1、賞析頷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2、背誦此詩
板書設計
所行 孤山寺 賈亭西 湖東 白沙堤
對春的西湖春景圖 所見 水漲云舒 鶯歌燕舞 花亂草綠 喜愛和
贊美之情
所感 最愛 行不足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11
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情感。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誦讀這首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首詩的默寫。
(二)背景及作者介紹。
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無比喜悅的心情。
(三)齊讀本詩二遍。
(四)理解此詩的'意境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這兩句是寫近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徑孤山寺與賈亭時所看到地天光水色。“初平”寫春水漾滿湖堤。“云腳低”寫遠望白云朵朵,似與湖水相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兩句是近景,寫高處,寫鶯、燕的動態。鶯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們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初春生機勃然地感覺。“詩眼”在“早”“新”兩個字上:“幾處”而不是“處處”,“爭暖樹”是說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云歌唱,可見是“早鶯”。“誰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則是剛剛開始筑巢,可見是“新燕”。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詩人以很輕的疑問語氣敘述這些景象,不是實問,也不是存疑,而是對早春景色情動于衷的喜悅。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也是寫近景,寫地上的花草,寫人們騎馬游春地陶醉感。走馬看花,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兒也在與詩人游戲。春草雖茂,但卻不高,也才剛剛沒過馬蹄。這是作者對景物入情入微地觀察,將游春人也融入春色來寫了。這兩句透出詩人游春的舒感。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這兩句略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里更是美不勝收。詩人在這兒完全陶醉了,留連忘返了。這兩句寫詩人游春非常盡興。
小結:
這首詩雖是寫景,但景中有情,對盡興游春的喜悅感情表達得淋漓酣暢。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啟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4、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它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篇多得難以統計。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這首詩以即景寓情見長,寫詩人騎馬瀏覽中所見到的西湖早春風光,使人覺得生意盎然,如親見一般,真不愧為名篇。
二、初讀熟悉全詩:
1、聽錄音,要求學生正音正字;
2、生齊讀;正音正字
3、抽生朗讀,指導朗讀技巧(聲音洪亮,節奏抑揚頓挫,情感自然)
4、師范讀,學生思考:a、劃出壓韻的字;b、分析這是一首什么體裁的古詩?c、找出其中的對偶句,體會其特點。
三、讀讀講講問問。
問:詩人是騎馬游西湖,所以詩里提到了“游蹤”,但詩里寫游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著作細致交代的,要仔細想想才看得出來。試誦讀全詩兩遍,然后說說詩人的游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問:我們說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早鶯、新燕、亂花、淺草)首聯:詩人從大處落筆,寫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云腳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
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按:這是總問,以下再逐句問。)
問:“湖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為什么說“云腳低”?(“虧腳”,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講:杜甫有句云“日腳下平地”,形容太陽落山;李賀有句云“露腳斜飛濕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狀。腳,有下垂義。
問:“幾處早鶯”有什么含義?(鶯不多;如多,當為“處處”。)為什么“爭暖樹”。(余寒猶在,鳥兒也想曬太陽。)鶯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誰家”猶言某家,“銜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見也不多。)鶯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鶯燕不多,故為早春。這兩句專寫鳥兒。
問:哪句詩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最愛湖東行不足”一句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已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 篇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錢塘湖春行》。
2、理解詩歌內容,抓住本詩所描寫的西湖早春的景色特征,感受西湖的美。
3、體會詩人對西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2、理解內容,體會詩人對西湖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人準確的語言,領會詩歌意境美。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解題。(明確目標)
1、師:.古代詩文是我國文化長廊中的瑰寶,唐朝時期,詩的發展達到高峰,涌現出許許多多著名的詩人,其中有一位成就很大,寫詩最多的詩人,他就是大家已十分熟悉的白居易,(板書)誰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白居易。
2、學生介紹白居易。
3、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首著名的詩歌《錢塘湖春行》。(板書課題)
4、解題: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西湖又名西子湖,其名出于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在不斷地吟唱著具有“人間天堂”美譽的西湖。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白居易筆下的西湖,即錢塘湖的春景。
5、交代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落實目標)
1、詩范讀,劃出節奏,提示易讀錯的字音:
啄春泥 (zhuó)沒馬蹄(mò) 白沙堤(dī)
2、學生練讀。
3、指名讀。
4、齊讀。
5、明確讀詩方法。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即全詩八句,每句七個字。誦讀時,每拍的后一個字,遇平聲可適當延長,遇仄聲宜做一頓,這樣誦讀自有抑揚頓挫的聲調。)
6、疏通詩意。
學生自由朗讀,依據注釋疏通詩意,了解每聯的內容。
詩意略
首聯:詩人從大處落筆,寫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閃光水色。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
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
尾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
教師點撥:全詩分兩部分,前四句寫到湖邊,后四句寫湖東,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描寫的`景物渾然一體,構成完整的形象。
7、再次齊讀全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
三、品析詩句。
思考: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哪一時段的西湖之景?(初春)你是從哪些字詞中體會到的?請找出來,并對這些字詞進行品析、欣賞。
1、學生獨立思考。
2、小組合作交流。
3、班級集體討論。
重點明確以下幾方面:
⑴“初平”湖水同沙堤平,即春水初漲,“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⑵“幾處”“誰家”突出數量的少,“早鶯”“新燕”之“早”“新”也說明此時為初春。
問: 有人提議把這句改為“處處早鶯爭暖樹,家家新燕啄春泥。”你們認為可以嗎?為什么?
(明確:不可以。詩人對周遭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筆則是細致入微的,“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為這還是初春季節。)
⑶“亂花”“漸欲”說明亂花僅處于漸欲迷眼的階段,也證明是早春,但我們可以想象到,不久,姹紫嫣紅開遍的景象就會出現
⑷“淺草”“才能”說明小草還很小,突出初春草的特點。
相機板書:
初平 低
幾處 早鶯
初春 誰家 新燕
亂花 漸欲
淺草 才能
四、拓展延伸。(目標練習)
1、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從詩中的哪些詞可以體會出來?
明確:表現了詩人對錢塘湖美景的喜愛之情。從“最愛”“不足”可以體會到。
2、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3、小結:有人說:“品一壺清茶,讀一首好詩,是人生一大樂事。”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了一首好詩,想必已感受到些許生命的愉悅,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讀天下美文,做少年雅士。”
4、目標檢測
(見小卷)
板書設計:
初平 低
幾處 早鶯
初春 誰家 新燕
亂花 漸欲
淺草 才能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優秀篇】相關文章: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06-28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11-18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04-17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08-14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學設計14篇10-06
《錢塘湖春行》教案教學設計05-27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07-06
《錢塘湖春行》教案教學設計06-17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11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