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秦觀閑適詩
秦觀存詩四百三十余首,“閑適詩110首、準閑適詩8首”。閑適詩為古詩注重精神愉悅和心靈超越的一種流派。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
談秦觀閑適詩
前人對秦觀詩的評價是“清新嫵麗,與鮑、謝似之”;“詩似小詞”;“小石調”;“女郎詩”;“過嶺后詩,嚴重高古,與舊作不同”;“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這都是針對秦觀整體詩風的評價。而就其閑適詩的研究卻不多。孫斯提碩士論文首次輯錄秦觀閑適詩及準閑適詩,從題材、意蘊、藝術手法、風格、繼承、影響諸方面,討論了秦觀閑適詩。本文僅對秦觀詩歌藝術風格加以討論。
一、秦少游作品的題材意蘊
秦少游青年時代曾懷有“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晉之遺人”的報國志向,終其一生卻 “官不過正字,年不登下壽。間關憂患,橫得罵詬。竄身瘴海,卒仆荒陋。”入仕前,鄉居期間有很多書寫耕讀漫游詩作,如《喜雨得城字》、《睡足軒二首》(其二)、《抱甕》、《讀列子》、《湯泉賦》、《游湯泉記》、《馬上口占二首》、《落日馬上》、《同子瞻參寥游惠山三首》、《和孫莘老游龍洞》等。大致是一種“吟玩”、是消磨時光的一種方式,一邊抒發對閑適生活的渴望,一邊苦苦追求著科舉功名。第二類作品是詠物詩,這是閑適詩較常見的一類題材。如《蒙頂茶》、《茶臼》、《茶》、《盆池釣翁》、《飲酒詩四首》等。這類詠物遣興詩,或寫對閑適狀態的追求,或寫得閑之樂。第三類作品是寫齋居與病處生活,如描寫齋居的《四絕》、病中樂趣的`《病中》等。第四類是唱和與釋道詩,以《次韻酬周開祖宣義》、《游仙二首》為其代表,抒發了寄情山林的歸隱之心和歸心釋道的情懷。
從少游一生來看,其詩歌經歷著求閑與得閑的過程――讀書漫游時追求仕途,卻受到閑適思想的羈絆;官場得意時卻發出了“令人卻憶鴟夷子,散發五湖狂醉中”。的慨嘆;被貶謫嶺南,才靈魂得以超脫,寫下了求閑而得閑詩作。
二、秦少游閑適詩藝術魅力
秦觀的詩歌風格上具有語言淺近,沖淡自然、清新嫵麗、詩詞融通,專主情致幾大特點。創作手法上利用反問句式,刻意增強語勢;重復書寫歸隱情結,申訴心音;意于平中出奇的語言特色,更是狀物傳神。
反問句式,增強語勢:“我亦愿為方外友,風流何必并時生?”“幾人堪此樂?逢客莫輕論。”“文昌但愿花前老,張翰何須身后名!”“何日一筇江海上,與君徐步看生潮。”“太平誰謂全無象,寓在群仙把酒時。”“何日同歸去?重飛九轉砂。”“何時并筑邗溝上,引水澆花半畝宮?”“何人共禪悅?居士有浮休。”
重復書寫歸隱情節,使用古代隱士相關典故,有陶淵明、茶仙陸羽、王羲之、李白、竹林七賢、張衡、范蠡等。
語言風格意于平中見奇,如《春日五首》(其一)、《秋詞二首》、《盆池釣翁》、《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其二)、《西城宴集元v七年三月上已日詔賜館閣官花酒以中浣日游金明池瓊林苑又會于國夫人園會者二十有六人二首》等,都是典型代表作品。
語言淺近,沖淡自然承襲了白居易;清新嫵麗承襲了鮑照和謝靈運;詩詞融通師于老師蘇軾。而專主情致則是他獨具特有的風格。
三、秦少游閑適詩的繼承與接受
秦觀閑適詩對莊子、陶淵明、白居易、鮑照、謝靈運、李白、杜甫、王維、韓愈都有所繼承,又受同時代“二晏”、蘇軾、柳永等影響,兼容并收,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秦觀之后,南宋詩人陸游深受其影響,用其名為字,字為名;取名陸游,字務觀。野史云陸母為秦觀粉絲,此不做贅述。陸游的諸多詩作,如《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即化用了秦觀《秋日三首》的“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間笑語聲”。
胡應麟評價陸游:“宋人語如‘雪消池館初晴后,人倚闌干欲暮時’,‘寒食園林三日近,落花風雨五更寒’,‘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之類,時咸膾炙,不知已落詩余矣”。陸游“已落詩余矣”的特點正是秦觀“詩詞似小詞”之風格。
拓展閱讀:秦觀生平
秦觀,北宋中后期著名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熙寧十一年(1078年)作《黃樓賦》,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元豐七年(1084年)秦觀自編詩文集十卷后,蘇軾為之作書向王安石推薦,王安石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 因秦觀屢得名師指點,又常與同道切磋,兼之天賦才情,所以他的文學成就燦然可觀。他后來于元豐八年(1085年)考中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引薦為太學博士,后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于紹圣元年親政后(1094年)“新黨”執政,“舊黨”多人遭罷黜。秦觀出杭州通判,道貶處州,任監酒稅之職,后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徽宗即位后秦觀被任命為復宣德郎,之后在放還北歸途中卒于藤州。
其散文長于議論,《宋史》評其散文“文麗而思深”。其詩長于抒情,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游春,終傷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歷來詞譽甚高。然而其詞緣情婉轉,語多凄黯。有的作品終究氣格纖弱。代表作為《鵲橋仙》、(纖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云)等。《鵲橋仙》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被譽為“化腐朽為神奇”。《滿庭芳》中的“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被稱做“天生的好言語”。南宋張炎之《詞源》:“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生平詳見《宋史·文苑傳》。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等作品。。其所編撰的《蠶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蠶桑專著。極善書法,小楷學鐘王,遒勁可愛,草書有東晉風味,行楷學顏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贈秦觀為“直龍圖閣學士”,后世稱之為“淮海公”。
未仕期
秦觀在未仕期間,大多在故鄉高郵居家耕讀,為科舉做準備。然而亦時常游歷于江淮吳楚之間,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 在這段期間秦觀的主要出游地有二:一為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秦觀同孫莘老、參寥子游訪漳南老人于歷陽惠濟院,浴湯泉,游龍洞山。又往烏江拜謁項羽墓,極盡山水名勝。此次出游共賦得詩詞三十余首,并作《湯泉賦》一篇,以記途蹤。二為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秦觀前往越州省親,適逢蘇軾自徐州徙往湖州,于是便乘蘇軾官船一同南下。途經無錫,與蘇軾同游惠山,又經吳興,泊西觀音院,同訪諸寺。端午過后,遂別蘇軾赴越,中秋時,與參寥子、辯才法師同游龍井,其后又與郡守程公辟游玩鑒湖、拜謁禹廟,相得甚歡。直至歲末年關家書催歸,秦觀始依依不舍的乘船北上。寫下著名的《滿庭芳》(山抹微云)來描述離別情意,透露出對此段漫游歲月美好的繾綣不舍。
“學而優則仕”是天下讀書人的夢想,秦觀亦不例外,然而秦觀的科舉征途卻屢遭挫折。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秦觀第一次參加科舉應試,卻是抱著滿滿的期望換來落第的命運,于是他便馬上“杜門卻掃,日以詩書自娛” ,可見這一失敗,對他而言,是精神上的打擊。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秦觀再次應試,卻依舊名落孫山。科舉的接連失利,使得秦觀心境更加憂愁悲郁,認清了“風俗莫榮於儒,材能咸恥乎未仕” 的社會現實。因此只好改變態度,學習時文并向時人投獻詩文,望獲舉薦。“功夫終不負有心人”,秦觀在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參加第三次科舉考試,終于成功考取進士,踏上其同樣屢遭挫折的十年仕宦之途。
入仕期
朋黨傾軋是北宋政治上的大難題,更是令朝廷不安的一大亂源。秦觀入仕之時,適逢北宋朋黨斗爭日益激烈之際。秦觀于此亦身不由己地陷入了這場政治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元豐八年(1085年),秦觀登科以后,任定海主簿及蔡州教授。因其親附蘇軾,被視為“舊黨”,從此黨爭的迫害便從未間斷。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鮮于侁,共以“賢良方正”薦秦觀于朝,無奈卻被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誣告。元祐五年(1090年)方由范引純引薦,得以回京任秘書省正字。元祐六年又因“洛黨”賈易詆其"不檢"而罷去正字。接二連三的政治迫害,使得秦觀大受打擊,對政治開始灰心,且有退隱之意。元祐七年(1092年),秦觀授左宣德郎,又由秘書省正字,左遷國院編修官,參修《神宗實錄》,甚得恩寵。數月之間,拔擢連連。此三年亦為秦觀仕宦期間最順遂的時候。宦達未久,元祐九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親政。“新黨”之人相繼還朝,“舊黨”之人則連遭罷黜,秦觀歷時七年的貶謫生涯從此開始。
貶謫期
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親政。政局瞬變,“舊黨”出京。秦觀作為“舊黨”核心人物,亦在所難免。 秦觀首先被貶為杭州通判,因御史劉拯告他重修《神宗實錄》時,隨意增損,詆毀先帝。因而在前往杭州途中又貶至處州任監酒稅。在處州任職之時,秦觀學佛以遣愁悶,常與佛寺僧人談佛聊禪,并為僧人抄寫經文。他的詞作《千秋歲》在回憶當年盛會時,抒發了很深的感慨與愁情: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無奈小人誣陷,狀告秦觀私撰佛書,便又因此獲罪。《宋史·文苑傳》云:"使者承風望指,伺候過失,既而無所得。則以謁告寫佛書為罪,削秩徙郴州"。削秩是將所有的官職同封號除掉,是宋朝對士大夫最嚴重的懲罰。貶黜南蠻時,秦觀心情悲悵,早已絕了希冀,便作《踏莎行》詞。雖將《千秋歲》的直抒換為比興,沒有“愁如海”之類的字眼,然而內心深處卻依然郁結難解: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觀方至郴州又移至橫州編管,元符元年(1098年),移遷雷州編管。眼望離京師越來越遠,歸鄉無期,秦觀自賦挽詞。此詞道盡心中凄苦,叫人心生悲惋。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駕崩,徽宗即位,向太后臨朝。政壇局勢變動,遷臣多被召回。秦觀也復命宣德郎,放還橫州。當年五月行至藤州,出游光華亭,索水欲飲,水至,笑視而卒。張文潛曾作《祭秦少游文》云:“嗚呼!官不過正字,年不登下壽。間關憂患,橫得罵詬。竄身瘴海,卒仆荒陋。”道盡了秦觀坎坷一生,句句痛徹心扉。一代文人,命運竟是如此的.坎坷曲折,最后竟死在荒蠻之地,令人無限感慨。
婚姻家庭
作者:陳雄 出自《公然私運的愛情》一書(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
秦觀的正妻叫徐文美,而非傳說中的蘇小妹。這是他自己在為岳父寫的文章里交代的。他的岳父是高郵一位姓徐的富商,因為有點錢,捐了一個主簿的官當,生了三個女兒,分別叫徐文美、徐文英、徐文柔。秦觀在《徐君主簿行狀》一文末尾說:“徐君女三人,嘗嘆曰:子當讀書,女必嫁士人。以文美妻余,如其志云。”
關于其妻就是點了一下名字而已,在秦觀的詩文中提及不多。例如《臨江仙》:
髻子偎人嬌不整,眼兒失睡微重。尋思模樣早心忪。斷腸攜手,何事太匆匆。
不忍殘紅猶在臂,翻疑夢里相逢。遙憐南埭上孤篷。夕陽流水,紅滿淚痕中。
再如《滿庭芳·茶詞》:
北苑研膏,方圭圓璧,名動萬里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香泉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方病酒,一觴一詠,賓有群賢。便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攬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妝殘。
末句以相如文君來比喻秦觀夫婦,說明兩人感情還是很深厚的,但徐文美大概不是秦觀最鐘愛的女子。有人統計,秦觀留傳下來的四百多首詩詞,約四分之一為“愛情詩”,而其中的主人公絕大多數是青樓歌女。錢鐘書在《宋詩選注》的序里說秦觀的詩是“公然私運的愛情”。《茹溪漁隱叢話》引《藝苑雌黃》說了秦觀的一件風流事。秦觀在紹興的時候,由當地最高長官太守接待,住高級賓館蓬萊閣。一日,在席上看中一個歌妓,于是賦《滿庭芳》,開頭一句是“山抹微云”,后來就是“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幸名存”了。此詞流傳甚廣,蘇軾曾戲稱秦觀為“山抹微云秦學士”。
明代的蔣一葵在《堯山堂外紀》中則透露了秦觀的另兩次艷事。“秦少游在蔡州,與營妓樓婉字東玉者甚密”,他專為情人寫了一首《水龍吟》,還費心地將樓東玉的名字寫進去,“小樓連苑橫空”、“玉佩丁東別后”就是謎面。而“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照人依舊”是說他們幽會情景的。秦觀還有過一位叫陶心兒的情人,他曾贈一首《南歌子》給這位名妓,末句的“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就是為陶心兒的“心”字打的啞謎。
才情都用在妓身上,是不是有點“浪費”?以至于黃庭堅都看不過去了,寫了一首詩勸告他,其中有“才難不易得,志大略細謹”的句子,秦觀看了很不高興。
傳統的詩詞鑒賞,分析秦觀時,總是定性為寫“歌妓的戀情,同時又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但這并不適合解讀秦觀的所有愛情詞。拿他的經典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來說,就并沒有牽連到什么仕途失意的身世之感。相反,如果結合他放浪的情感經歷來看,完全可以大膽地假設,這只是秦少游安慰癡情女子的托詞,或者說擺脫一段舊戀情的美麗借口。
【談秦觀閑適詩】相關文章:
秦觀給蘇軾的詩08-23
秦觀《納涼》詩賞析03-28
秦觀詩《納涼》原文賞析08-18
秦觀《望海潮》詩四首08-09
閑適的經典散文05-10
白居易的閑適情懷09-14
陶淵明:閑適的背后05-31
淺談由談中國詩談古詩暗示情感06-21
談岑參的邊塞詩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