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沁園春·雪》說課稿
《沁園春·雪》是1999年10月我校組織市級公開教學周活動期間我上的一堂課。現就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教學目標
《沁園春雪》編排在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是教讀課文,居單元之首。這個單元還有以送別為題材的古代歌行體抒情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具有強烈時代精神的當代詩歌《恩總理,你在哪里》和《青紗賬--甘蔗林》,還有充滿革命激情的外國散文詩《海燕》。
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的能力,能領略詩情畫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復吟誦,聯想品味,既提高欣賞能力;也感受詩人抒發的強烈情感,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2、教材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①引導學生欣賞詞大氣鎊礴,曠達豪邁的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②引導學生品味詞的準確,精練的語言魅力,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③引導學生領會詞贊美祖國壯麗河山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主義的感情。
前兩點側重能力目標,后一點側重德育目標。這是符合美閨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等人關于教學目標分類六級認知理論的。詞的下闕第三層是全詞點睛之筆,表現全詞主旨,因而定為教學重點;詞上闋寫景是下闕評古頌今的基礎,起鋪墊作用,下闋評古是為了頌今--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對初中學生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定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本課主要使用誦讀法,提問法和練習法。
誦讀法:三分詩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初讀全詞--聽讀全詞--導讀全詞,最后分組誦讀;從方式上看,播放錄音,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聽讀、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讀出詞味,欣賞、領悟詞的優美語言和優美意境,籍此落實教學目的。
為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我在尋思上多下功夫。根據認識原理,設計并嘗試了連環--頂針提問教學法,四組提問切入順承深化引伸,力求一氣呵成,分別解決詞的上闋、下闋、教學重點和難點,且四組提問所轄18個小問題,成語接龍似的一個銜著一個,形成一種追問,把全篇課文講析內容全部帶了出來,希望以此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達到發展學生形象思維的目的--這是提問法。
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我設計2個反饋檢測題,運用練習教學法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這是練習法。
本課采用了《沁園春雪》朗讀磁帶1件,用于聽讀訓練,直接服務于誦讀法;使用《我愛你,塞北的雪》VCD片導入新課,形象生動;《沁園春雪》VCD片和課文插圖《江山如此多嬌》的運用,為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提供了保證。投影儀和打印資料,增強教學直觀性,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在當今信息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老也說: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為重要。
這節課在教學中將朗讀訓練貫徹到課堂始終,引導學生在朗讀、析讀、講讀的過程中感受這首詞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時,也教會學生學習詩詞重要方法--誦讀法。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重視讓學生積極參與和互相學習。為此,安排大量的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活動。根據系統論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采用五人討論小組討論活動,把全班分為十三大組,確定發言代表,調動各層次學生積極性,收到較好效果。
此外,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課前確立預習步驟,提供預習方法,已形成常規;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讀書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步、導入新課在投影僅上播放VCD片《我愛你,塞北的雪》片斷。由滋潤著春天的麥苗,迎春花葉的北方柔美深情的雪,過渡到北方豪邁的雪。這樣導入從視聽上吸引學生,營造氣氛,開啟學生形象思維。板書課題。
第二步、簡介背景展示詞人創作的歷史背景,引導學生了解毛澤東在特定歷史時期擔負的歷史使命,有助于學生理解詞的內容,理解詞的主旨。
第三步、初讀全詞在解題之后,指名學生輪讀上下闕,全班聽讀,檢查學生課前自讀情況。針對學生易錯字音,借助投影儀進行正音教學,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齊讀形式品味詞的語音之美,初步感知教材。
第四步、聽讀全詞要求學生閉眼聽讀,聯想優美畫面,初步感受詞的形象之美,訓練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第五步、導讀全詞先讓學生以五人討論小組為單位,討論屏幕上用投影儀投出的四大問題:
一、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圖畫?
二、下闋作者是怎樣評論古代帝王的?
三、請找出主旨旬,你怎樣理解運用這句話?-
四、有人說詞的上闋寫景和下闋評古論今沒有什么聯系,你看呢?
學生經過3分鐘小組討論后,教師將早先設計好的.四個大問題之下的18個形成頂針特色的連環問按序拋出,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帶著學生深深地進入課文。力求讓學生在每一句課文理解中都綻放出思維的火花。這18個小問題是:
1.詞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圖畫?(北國雪景圖板書景)
2.作者欣賞北國雪景的立足點在什么地方?(千米高的塬上)
3.登高就能--(遠眺),詞的上闋有一個字能表達這個意思,這個字是--(望)。
4.作者在高處望見了哪些具體的景物?(長城、大河、山脈、高原)
5.(講析了長城大河'兩句后)如果說長城、黃河兩個名詞本身就帶有雄壯的氣勢,那么作者怎樣賦予山脈、高原以奔放的氣勢?(使用比喻、擬人修辭,化靜為動……)
6.上述感受全是作者看到的嗎?(不全是)其中帶有很大的什么成份?(聯想、想象)
7.除此以外,作者還作了怎樣的聯想和想象?(在雪中想象雪后紅日當空,白雪交映的壯麗景色)(插入學生誦讀訓練1分鐘)
8.詞中哪一句話可概括上闋這個意境磅礴,氣勢雄偉的畫圖?(江山如此多嬌)(用投影儀展示課本插圖,板書江山多嬌)
9.顯然這是一個承上句,總括上闋,有沒有啟下句總起下闋?(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10.這說明下闋由景到人,寫了哪些英雄人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板書評古代帝王)
11.說說你對他們的認識。(雄才大略,戰功赫赫…)
12.作者用哪一個字概括他對五位歷史英雄的評介?(惜)(板書惜)
13.(概括惜字用詞講究分寸的表達作用后)詞中還有幾個類似的作用的字,大家找找。(略、稍、、只)
14.作者這樣評論古人,目的是什么?(評古為頌今)(板書頌)
15.歌頌今天的哪種人?(人民大眾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板書人民大眾)
16.那么主旨句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板書主旨)
17.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真正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應看今天的人民大眾)(插入學生誦讀下闋1分鐘)
18.詞上闋寫景下闋評古頌今,二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前者是基礎,正是由于江山如此多嬌才會引無數英雄折腰,評古頌今就很自然)
這18個小題由易到難,由己知到未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有的起鋪墊作用,有的起過渡作用,有的其引思作用,有的起活躍氣氛作用,使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通過連環追問導讀方式,學生對詞的理解和認識大大加深了,本課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也基本突破了。怎樣在此時趁熱打鐵,再給予重錘強化?
第五步、賞析全詞播放《沁園春雪》VCD片,旨在通過視聽感觀共同作用,調動學生形象思維積累,從主客觀方面同時點燃學生形象思維的火點,使學生形象思維燃起熊熊烈火。
至此,課堂教學達于高潮,似可嘎然而止。然而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反饋越及時越好。我推出2道反饋檢測題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饋。兩道題圍繞著教學目的設置8個選擇支項,檢查學生教學目標掌握情況。同時,考慮到初三學生面臨升學考試,注意考查學生審題的能力,一題要求選出正確項,一題要求選擇不正確的一項。
最后一步,作業布置要求學生展開聯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繪誦讀本詞時腦中浮現北方雪景畫面。這是用教學中以讀促寫,把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結合起來的一點作法。
以上我從四個方面闡述了這節課有關設想,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附件:
板書設計:
沁園春雪
毛澤東
景:江山多嬌(望)
評:古代帝王(惜)
頌:人民大眾(主旨)
正音材料:
沁園春(qìn)分外(fèn)
妖嬈(ráo)稍遜(xùn)
數風流人物(shǔ)素裹(guǒ)
反饋材料:
1、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①能概括上闋內容的句子是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②能概括全詞內容的句子是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③大河上下的意思不是黃河的上面下面,而是黃河的上游下游。
④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是說必須在天睛時,才能看到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的景色。
2、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①望的內容是長城內外……欲與天公試比高。惜的人物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②這首詞上闋寫北方雪景,贊美祖國大好河山;下闋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
③詞的下闋論今是為了評古,而評古今人物又是為了寫景。全詞主要是表現作者的愛國熱情。
④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一句綜合了對偶、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舞馳銀蠟寫得有聲有色,把群山、高原寫活了。
【初中《沁園春·雪》說課稿】相關文章:
沁園春 雪說課稿11-02
《沁園春·雪》說課稿11-05
《沁園春.雪》說課稿范文05-24
關于初三語文《沁園春·雪》的說課稿07-22
初中語文沁園春·雪學習指導02-05
《沁園春.雪》教案07-13
改寫沁園春·雪07-07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02-28
《沁園春 雪》教學設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