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教學教案2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沁園春長沙教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沁園春長沙教學教案1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出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通過學習沁園春長沙,具體讓學生體會意象、意境;通過意境營造的情境氛圍體會作者情感。知識結構圖就是意象———意境————情感。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①掌握朗讀技巧,學習富有表現力的語言②體會宏闊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合作學習,把握文中關鍵詞的意思和作用,體會詞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懷。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詞的魅力,體會毛澤東的偉人情懷以及他那種豪放雄奇的風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遠大的抱負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預習了詩歌,可是對于這首詩歌的上片,學生并不知道什么是意象,只知道是景物描寫,面對詩歌還是像初中那樣的死記硬背,并沒有掌握詩歌的解讀辦法,還需要高中教師在學法上給以指導,所以我讓學生找出上片的景物描寫,并指出這些景物的詞性,感悟整幅畫面給我們的感覺,進而分析情感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他是共和國的締造者,他也是詩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槍聲寫詩,二萬五千里是最長的一行。梅花瑞雪,戰(zhàn)地黃花,神采飛揚,指點江山,他是當之無愧的風流人物,他就是偉人毛澤東。讓我們追尋偉人的足跡,再回長沙,感受《沁園春長沙》的魅力。
二、背景鏈接: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毛澤東求學和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從上;睾祥_展農民運動,八月從韶山到長沙,九月前往廣州主持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此時的毛澤東已被排擠出中央委員會,且被軍閥趙恒惕通緝,真可謂“亂離朋友盡,獨在天一隅”。在長沙逗留期間重游橘子洲,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聯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和往日之事,不禁心潮澎湃,便以“長沙”為題寫下了這首《沁園春》
三、學習目標:找出上片意象并分析其特征,賞析詩歌意境,初步掌握意境題答題模式。
四、誦讀詩歌,感知氛圍
五、老師提問,學生做答(結合課文內容,字句翻譯)
六教師分析:上片通過寒江、霜天、萬山、百舸、飛鷹、游魚等意象,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秋景圖,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社會的樂觀態(tài)度和壯志豪情。
七、課堂練習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
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提問一:再讀上片,概括上片內容學生討論,學生可能抓不住命名的關鍵,老師引導。讓學生參與課堂,激活課堂。
提問二、上片寫了哪些意象來描繪湘江秋景?請在課文中勾畫并回答。教師準備意象概念的講解。學生可能抓不住意象,只能找到景物,那就從景物開始引導學生了解意象。真正進入詩歌考題意象的講解。
提問三、各個意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學生可能不知道抓什么去體會意象的特點,先讓學生討論,然后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分析意象
提問四、
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學生討論,學生對意境基本沒有概念,教師需要逐步引導講解,這樣學生才會真正理解。讓學生體會意境,感悟意境,進而體會情感。
六、教學評價設計
以回答問題的`次數和質量來確定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同時,教師也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小組成員內部也對成員之間進行評鑒,在彼此的評價之間可以查缺補漏,把課堂教學的結果延伸到課外。
七、教學板書
沁園春長沙
上闋:即景抒情[提出問題]
寫景:山、林、江、舸、鷹、魚、萬類
抒情:悵、問
下闋:回憶抒情[巧妙作答]
總結:
1、思路清晰構思巧妙
2、用詞精當意境深遠
八、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進行的比較流暢,按照由課內到課外的思路進行延伸,我最滿意的地方就是對意象的講解,到意境的感悟,到詩歌感情的流暢分析,學生的學習達到預期目標,如果有遺憾,就是在擴展到抒情方式就更好,點一下借景抒情,課堂上有學生把意象理解偏頗的地方,我說通過詞性來判斷,意象都是名詞。如果重新學習,我會加入抒情方式的講解。
沁園春長沙教學教案2
一、知識教育目標
1.了解《沁園春長沙》《采桑子重陽》和的寫作背景。
2.了解詞的發(fā)展簡史。
3.《沁園春長沙》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4.《采桑子重陽》由議論而轉入寫景抒情,含哲理意味于直敘,議論,寫景之中,寓深情于秋光的宏觀概寫之內的特點。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1.訓練學生誦讀能力。
2.著重訓練學生抓準詞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1.培養(yǎng)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熱愛。
2.感受博大情懷和革命壯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上的熱情。
3.感受革命前輩的奮斗情懷,戰(zhàn)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的人生觀、世界觀。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以樂景寫哀,景中寓情,情中顯志。從詞中可以感受到詞人的心情是惆悵的,寫的又是寒秋景物,卻毫無過去一般舊詩詞里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詞人筆下的秋景是活潑、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寫山河的壯麗,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詞人正是在這不一致中突出了強烈的革命精神。當然,這里面也含有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2.對比手法的運用。
詞中含有多種對比,使描繪的形象鮮明,如“萬山紅遍”與“漫江碧透”主要是顏色的對比;“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指點江山”與“激揚文字”主要是動作的對比;“同學少年”與“萬戶侯”是明比;“萬類霜天競自由”與人民的被壓迫(未在詞中點明)是暗含的對比。
3.極富表現力的語言。
本詞用語精當、形象、極富表現力,如“萬”字寫出了山之多,“遍”字寫出了紅之廣,“漫”字、“爭”字、“擊”字、“翔”字等都極為準確精當。
解決辦法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反復誦讀。
2.補充古詩文(小說、戲劇)中學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證。
3.精講必要的歷史知識。
學生活動設計
1.課外提前準備:注音,細讀注解,反復讀,完成預習作業(yè)。
2.課堂隨教師誦讀——美讀——成誦。
3.觀看多媒體。
4.自由討論。
【沁園春長沙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沁園春 長沙教案10-11
《沁園春長沙》教案08-15
《沁園春·長沙》 教案06-06
沁園春 長沙教案06-26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05-27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11-12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10-01
沁園春長沙教學實錄10-26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09-29
沁園春長沙的教學設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