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鼓聲里的風情散文
在我的記憶深處,鄉村里的娛樂形式只有露天電影和說書。雖很簡單卻令人難以忘懷。因為它們給我們帶來的是充滿鄉土氣息的不摻雜的快樂。
農閑時,我們這一帶經常有外地人帶著鑼鼓和梆子等什物來獻藝混口飯吃。傍晚的時候,每當聽到“咚咚——”或“梆梆——”的聲音,小孩子們便會扔下飄著蔥花香味的飯碗,飛出家門,直奔鑼鼓聲去。遇到月明星稀,說書地點便選在村南頭打麥場地。要是伸手不見五指,地點便設在彌漫著糞味,霉味的牛屋或馬屋。待大人們從家里帶著活計陸續地過來,圍成一圈坐下來時,說書人便開始了他的表演。隨著故事情節的進一步展開,大人們聚精會神地聽著,也不忘納著鞋底,剝著花生,間或呵斥一下自己的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們可是玩瘋了,至于說書先生說了什么,唱了什么,我們聽不太懂也不在意聽,只顧轉著圈子追逐著打鬧。藝人們一唱就是大半夜。漸漸地,孩子們玩累了,便倚著自己的母親坐在地上,伴著催眠曲似的鼓聲睡著了。而大人們偶爾也會掉了鞋底,灑了花生殼打起盹來。夜漸深,人群慢慢地散了。
我進入小學二年級的下學期。陽春三月天,金燦燦的油菜花遍地綻放,空氣里彌漫著醉人的芬芳。成群的蜜蜂和成群的孩童在花叢中穿梭,追趕和躲避,“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伴著花香村民們迎來了一位溫文爾雅的說書先生許,年齡大約二十多歲。別看年紀輕輕,凡聽過他說的書的人都有梅蘭芳大師在世的感覺。當鼓聲一停,亮出一句韻腔,立刻贏來了滿座喝彩。接下來更是抑揚頓挫,九曲回腸。聽的人隨著鼓聲悲而泣,隨著鼓聲喜而笑。現在回味起來,大有白居易詩中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景。等說到高潮時便戛然而止,“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吊足了聽眾的胃口,似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以至于后來在他的鼓聲的熏陶下,我漸漸領略了《楊家將》、《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名著。至今,當夜幕降臨,我流連于文化廣場時,聽著陣陣的鼓聲仿佛又回到了聽書的年代。而且,素日里莫名其妙的惆悵或許就“拜師”于他的凄婉的鼓聲吧。
就這樣,徐先生披著滿身的油菜花香從一個村莊走向另一個村莊,帶去了情也留下了愛。
俗話說,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鐘情。村里的少女們迷上了他的婉轉唱腔,戀上了他的風流倜儻。有的趁他休息時,偷偷地遞上一方香水襲人的手帕或一包熱騰騰的雞蛋,來暗示她們的愛慕之心。更有幾個冒著“傷風敗俗”之嫌的姑娘,徐先生走到哪兒說書,她們便跟到哪兒聽書,大有“誓死相隨”之意。
且說當時教我們的老師,一位是教語文的大劉老師,一副弱不禁風的林黛玉模樣;另一位是教數學的小劉老師。整個一個王熙鳳,但卻缺乏風韻美,我都怕她七分吶。不知怎的,有好幾天,給我們講課時,她們倆不是忘了臺詞,就是講錯了題。我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觀察,一個是桃面寒露,一個是關公出世。尤其是小劉老師,往日的威嚴一掃而光,敲我們頭的教鞭便也輕輕地放下了,溫柔得反而讓我們適應不了。后來聽我嬸嬸說我的兩位老師都愛慕徐先生的才華,但“便縱有千種風情,更于何人說。”一則在視“自由戀愛”為“丑事”的年代,哪有姑娘主動追求幸福之理呢?二則因為徐先生在休息閑聊時已經暗示了:他是一位浪跡天涯的賣藝人,居無定所,不忍心讓一個好姑娘陪著他受罪。自然徐先生和我的老師之間是朵不結果的花了。
我依稀記得,當徐先生說完書離開的那天,春雨綿綿,田野被洗得一片鮮亮,麥苗更顯生機,油菜花更顯嬌嫩。微風過時,細雨似乎變得更柔了,如絲飄拂,牽動大地搖黃疊翠。徐先生撐著油傘在鄉親們的目送下走遠了。
“無限青青麥里,菜花黃。今古恨,登臨淚,幾斜陽,不是寄奴住處,也凄涼。”教室里,我們正大聲朗讀著大劉老師寫在黑板上的詩句。作者:胡君濤
【鼓聲里的風情散文】相關文章: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散文07-16
愛情散文《信紙里的愛情》08-16
三十里山路散文08-21
死里看人生-情感散文05-24
琦君散文《粽子里的鄉愁》07-12
親情散文《在父親最后的日子里》07-27
你在天堂里過得還好嗎散文06-15
張小嫻散文集《思念里的流浪狗》10-24
朱自清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07-23
優美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