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通用2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寫散文,多數時候都離不開事件。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通用2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
聽很多人說,九華山許愿挺靈的,所以在沒到此之前就帶著一份虔誠的心默默許下心愿:愿我愛的人,喜歡的人以及在乎的人一生健康,平安,快樂!
車到九華山山腳下的時候,夜已經很深了。車沿著盤山公路蜿蜒而陌生的前行著,慶幸的是在同事朋友的引導下最終還是順利的到達了預定的賓館。
稍作洗漱完畢后時鐘已過了12點,躺在床上卻遲遲睡不著,思緒在慢慢地蔓延:想起了家人,想起了朋友;想起了自己的心愿和親友的委托;想起了心中的“佛”是否真能使自己的祝福成真。就這樣在慢慢地遐想,迷迷糊糊地,不知不覺地什么時候睡著了。
第二天從賓館出發的時候已臨近9點了,氣溫悶熱悶熱的,但是還是帶著一種無比的熱情和向往來參拜九華山的那些神靈們。
首先,來到一座寺廟前,同事都在買香火,我原本不想買的,但同事說:“來到了九華山,哪有不敬香火的”。我不迷信,但尊重圣佛,心想既來之則安之吧,更何況自己還帶著心愿而來呢,所以還是買了一大炷“有求必應”香。呵呵,但愿“有求必應”吧!
每一座寺廟均有宏大的正殿,繚繞的香爐,火紅的燭臺,游客們都握著已燃的香燭一個一個香爐的祈禱,一尊一尊佛像的跪拜,滿臉的凝重與虔誠,男女老少,窮人富人,平民百姓,商人政要,相信每個人都有一份美好的祝愿:或愿健康或愿平安或愿高升或愿發財,有替自己祝愿的,有替家人的,也有替他人的,總之,在神靈面前此刻人人的心都是最忠誠的,愿望都是最美好的!但愿佛祖顯靈,讓其美好的愿望都實現吧!
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名山,不僅山奇美秀,高出云表,峰巒異狀,猶如蓮花,讓人不禁觸景生情,李白曾吟:“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已成為描繪九華山美景的千古絕唱。而新羅國僧地藏卓錫九華,苦心修煉數十載,圓寂后肉身三年不腐,已成眾僧和普眾膜拜的菩薩轉世。九華山一行讓我感動的和感觸最深的卻不是這些,而是下面的幾處場景。
一尊佛的跪拜
我向來不怎么相信世上真有什么神靈,除了小時候因犯錯誤向爸媽跪下過,參加祭祀時在長者的靈墓前跪拜過,就從來沒有再向誰跪拜過或跪拜過什么神靈。“男兒膝下有黃金”!但是今天我卻在一尊佛像面前跪下了,跪下的那一刻卻是那么的真誠,卻相信神靈佛祖的存在,因為我是帶著愿望而來的。
跪下的那一刻,我在想:我要為帶給生命的父母祈福,我要為疼我愛我的姐姐妹妹祈福,我要為妻子兒子祈福,我要為在我人生失意彷徨而帶給我快樂和自信的“妹妹”祈福,我要為委托我“祝愿我愛的人像我愛他一樣愛我”的人祈福,我要為我愛的、喜歡的、在乎的人祈福,我在心中默默祈禱,祈禱,祈福他們一生健康,平安,快樂!
一家人的虔誠
聽導游講“想要愿望實現最好是在許愿前繞著佛像走三圈”。而眼前的這一幕讓我震撼了,這不是像導游所說的走啊,而是屈膝跪著走,并且看上去應該是一家人,不,絕對是一家人!一家三口,普普通通的一家人,父親、母親和女兒。父親和母親四十歲左右,女兒應該在上高中或初中,一家人神情莊重,旁若無人,雙手合佛,一膝一膝地慢慢地向前挪動著,祈禱著!
從一家人那凄苦的表情來看,好像家里遭遇了什么不幸而來祈求佛祖或菩薩來保佑他們一家吧。我這最最普通的人都被這一家人的虔誠所感動了,相信佛祖神靈也會被一家人的虔誠所感動的,也一定會保佑他們的,讓他們的愿望成真的,更何況“佛以慈悲為懷、佛心向善、佛法無邊呢”。
一只貓的眼神
在上山的一路邊的石階上,遇見一個小女孩在緊貼著一只貓照相,當時就覺得那只貓似曾相識,但也只是心想是寺廟里的一位和尚所養的吧,也沒有特在意就隨著同事上山了。而回來的路上恰恰看到那只貓還在,我就不由自主的仔細瞅了它一眼,這一眼正好與貓的眼神相對,原來它也在看我。“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透過眼神可以看穿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而這次一只貓的眼神卻觸及我的心靈深處。那不只是一只似曾相識的貓,或許就是她的那只貓走丟之后跑到這里呢,或許它是神靈的化身呢,.當時我就這樣瞎想著。
這只貓的眼神令我想起了一個人,一個對貓有著特殊感情的人,一個很執著專一的人,一個令我想為她買一只貓并且差點就買了一只貓的人,一個讓我有點喜歡不由想多關心她的人。之所以想起她,或許是因為帶著她的祝福,或許是因為遇見了這只貓的眼神,或許在她身上看到了我曾經的影子,或許她與我在為人處世和情感方面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多愁善感、執著倔強、包容遷就。
九華山,我欣賞您的美秀宏偉,我臣服那些苦心修煉終成佛身的圣僧們,而更讓我感動和留戀的還是我的愿望,那一家人的虔誠和那只貓的眼神!
再見吧,九華山,希望我的愿望成真,也希望那一家人的愿望成真,更希望在我還愿的時候還能遇見那只貓。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2
戶縣九華山位于縣城正南20公里處,地處潭峪河、抱峪溝、竹峪與皂峪溝之間。九華山上廟宇云集,佛道儒融會一體,堪稱多種融合包容的一個典范。山頂有座廟,據說始建于唐代,每逢農歷三六九月間,山上有廟會,四處的善男信女紛紛來此朝拜。九華山的得名,因其嶺的南端相繼高起了九座山峰,故人就仿照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安徽九華山而命之。
5月3日,我按捺不住自己登山的欲望,五點半就早早起床了。我喝了一包牛奶,急忙登上了一輛大巴車,與四十六位帥男俊女們踏上了旅程。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于9點30分到達了九華山,下車后稍稍整理了一下行裝,然后就沿著蜿蜒的山道向上攀登。
我們走的大都是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道路兩旁樹木蔥蘢,蒼翠欲滴,蒿草足有半人來深。清脆的鳥鳴一聲高過一聲,似乎是在歡迎著我們到來。大家小心翼翼地順著河道向前行進,覺得極不好走,誰稍不留心就摔倒了。山路愈走愈陡峭,愈走遇難走,不多時一個個汗流浹背,氣喘息息,有幾個首次參加穿越的女同胞頭昏眼花,渾身發抖,不得不打道回府。我和老洪跑在最前面,漸漸地我和大部隊拉開了距離。我在想,看樣子他們暫時跟不上來了!我倆走一陣歇一陣,實在覺得無聊,便打開了手機音樂,聆聽著悠揚的歌聲,快步朝前趕。終于攆上了幾個陌生的驢友,盡管我們與他們不相識,可大家彼此見了特別親切,又說又笑。他們拿出礦泉水給我倆喝,拿出面包、火腿給我和老洪吃,這使我十分感動。難怪有人說;“天下驢友是一家人,無論誰遇上了什么困難,都會鼎力相助。”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我和老洪終于登上了九華山之頂。山前有一座石碑,上書:九華山三個遒勁的紅色大字。登上山的最高處,東望圭峰,巍峨挺拔,明媚秀麗;西望甘、澇諸谷,溝壑縱橫,波濤起伏;南望終南諸峰,叢巒環抱,群峰聳起;北望秦川大地,沃野千里,田連阡陌,盡收眼底。峰上有廟宇,供奉著大慈彌勒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愿地藏菩薩五大菩薩。與守廟的幾個老太婆聊天,方知建筑廟宇所用的材料全都是用人力從山下背上來的。聽到這,我覺得自己真的變成了一名的挑夫,正挑著山上人急需的米面油,一步接一步從山下走來……
其他同伴陸續走上來了,大家圍坐在一起就餐。有人架起了煤氣爐煮面條,有人把自己帶來的飯菜分給同伴吃。難怪老洪開玩笑說:想不到咱們今天成一家子人了!又有人打趣道:那咱們今天就自由配對,誰看上誰就跟誰過。他的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下午三點鐘,我們開始了下山。下山要比上山好多了,也不覺得累,而且走得比較快。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一點也不疲倦。經過一條小溪時,我們坐在大石頭上小憩,喝完了各自帶來的飲料和水,用瓶子灌滿了清澈透明的泉水,忍不住嘗了一口,頓覺心里涼絲絲的……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3
九華山,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常太鎮、龍橋街道和荔城區西天尾交界的地方,海拔741米。雄踞興化平原西陲。它北襄筆架山,南峙壺公山,西臨東圳湖,東薄興化灣,是莆城的天然屏障。其山勢峰回路轉,深澗巨石,時聞泉聲,跨溪攀樹,可緩緩而上。經后人修繕,建寺殿于峰頂,可從后卓至下土宅乘車直驅峰頂。其群峰林木蒼蔚,林泉清冽,云霧繚繞,煙云彌漫,風涌洞鳴,聳卓而顯露,游人不絕。宋代方翥留下“何人登瞪睨絕頂,一樹一石探幽奇”的佳句。
沿著山間的小徑盤旋而上,可尋覓那久遠的遺跡。行至半山峽谷之中,偶遇一座小寺亭,亭閣雖小,兩側有石條樽,可容座數人,正堂上方有土神像鑲嵌墻壁,煙香輕繞漫溢。亭旁周圍有長松古樟,有茶樹、相思樹等,涼風習習,清泉潺潺,雀鳥啼鳴,如入唐代詩人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之境。
九華山,原名陳巖山,離城北十里。古代有姓陳的人隱居此山中。峰頂上有個石洞,可進數十人。據史書記載;旁有巨人跡、石茶灶、石棋枰。向峰頂慢步登行,到九華山最后一個隘口,回頭瞭望,風景秀逸,興化盡覽,一派生機,向前俯瞰,深壑萬丈,云霧飛卷,清風襲面,如墜云端。那峰巒奇花異草,搖擺起伏,盡顯春色,如入唐代詩人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之境,蔚為壯觀!
登上九華頂峰,山上山門內為云端殿,系近代重建,仿磚木結構,一切建筑皆石,別具一格。山頂還建有有線電視發射臺。殿堂前院,因卜卦、燒香跪拜的香客摩肩接踵,不易進入,只得繞入殿后。首先進入眼簾的便是老林所說的那個神奇的“石洞”。洞門如一拱橋,“燕子洞”三個大字豁然眼前。若探身洞中,其內有一室,內集數人,或坐或躺,姿勢各異,煙氣裊裊,風卷回旋,香霧彌漫其間。猶如唐代詩人韓愈所詩;“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生小洞幽。”據說魏晉南北朝時,有一讀書之人在此山苦讀,久而不得志,后入此洞,洞內飛出數燕,便在洞中領悟要津,后成仙人,人稱仙公。后來,游人來此登山,大多爭入洞中,睡仙公穴,托得仙夢,洗心革面,以求富貴。其實,夢非神靈所托,其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矣。
再往洞后走去,便是一塊平地,此處正是九華山之絕頂了。佇立峰頂,領略九華山風光,那峰峰相連,聳秀矗立,逶迤起伏,直向前撒去,俯城四周,環流左右,交道縱橫,車水馬龍;瞭望北嵐風云,云飛龍聚,春風嘶鳴,好一派壯觀美景喲!如果你有機會留宿一夜,晨起就可眺望東海日出,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夜可觀賞萬家燈火,流光溢彩,鶯歌沁耳。放眼望去,重岡復嶺,影照木蘭九曲之玉帶,拔地穿云,擎天捧日,造化神秀,氣象不凡。目睹這一切,“景物無窮供眼界”之感,不禁油然而生,視覺與聽覺便隨之一起被震撼著。這無不讓人想起陳國柱的“長春嶺上屹晴空,重疊峰巒一望中”,也無不讓人想起李白的“翠影紅霞映朝日”、“登高壯觀天地間”。
據明代黃仲昭所述:“山川之秀,甲于閩中。”此話實在不假。怎不?登上九華山峰頂的涼亭,東可指點荔城鱗次櫛比華屋閣樓,西可傾聽人工湖泊東圳湖水搖蕩濤聲,南可悅目南北洋絢麗秀色,北可展望戴云山脈青黛風云,可以說莆田錦繡一目盡覽。尤為壯觀的莫過于那西側聳立在崇山峻嶺的攔河大壩(東圳水庫),橫立在九華山的天馬、鳳際兩峰之間,如鑲嵌在興化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照亮了莆田人民與自然奮斗的前進征程。1962年初冬,郭沫若曾描繪此景:“北瀨飛泉今化龍,木蘭橫跨起長虹。九華鑿破壺山劈,天馬羈銜鳳際通。名繼四陂成偉業,澤流半島頌豐功。蘆南水東連海,萬頃田圍灌溉中。”目睹東圳湖,碧波蕩漾,粼粼生輝,人工創造的湖泊恩澤一代代畔湖而生的人們。看那半山腰上依山而建、風格各異的別墅小樓,正是洋邊村富麗堂皇的現代別墅區,人們已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殷實生活呵!
環顧城廓四周,便可左攬紫霄峰、大尖山、襄山,右攬天馬山、石宮山、壺公山,青障相連,丘陵環抱,勢若列屏,猶如仙神捧珠奉天之奇態,使人如臨仙境。向東南方望去,媽祖神像面對海峽蔚然聳立,奕奕生輝,清風徐來,鷗燕翻飛,三五船桅點綴在畫一般的東海面上,令人贊嘆大自然的造化。而每當銀機從蔚藍的天空飛越而過時,那轟隆的嘶鳴聲震撼了整個群山谷壑,更令人心曠神怡。如今,興化大地許多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正在投建,海峽西岸經濟建設正引領著莆田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莆田正在崛起!
臨別時,夕陽搖搖墜在山巔,九華山沐浴在淡紅色的霞光里。那汩汩溫秀的詩情,那樣令人陶醉,令人神往!作為生活在九華山腳下多年的我,喜歡九華山古樸雄偉的峻拔,喜歡那峰回路轉的幽奇,更喜歡九華山風云秀色的別景!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4
九華山在安徽省青陽縣[現為池州市]。境內群峰競秀,怪石硝拔,流泉遍布,飛瀑轟響,松柏怪異,廟宇毗連,晨鐘暮鼓,引人邈思。
唐開元末,新羅國有一個叫金喬覺者渡海而來,寄住九華山修身七十五年,圓寂后與佛教傳說中的地藏菩薩相仿,始建肉身寶塔供奉膜拜。從此,九華山寺廟漸增,僧尼趨之,香火旺盛,名聞暇爾。與普陀山,峨眉山,五臺山統稱四大佛教圣地。
漫步在又窄又短的九華街上,青石鋪地,行人稀少。偶爾能看到年輕的尼姑款款而行,也有不少的和尚荷鋤上山,開荒種菜。一些虔誠的老太太和眾多香客,肩背黃布兜,三步一拜,五步一叩地朝圣還愿。
在這群巒起伏的山林中,除了這條賣香火與土產食品的古街外,便是一座連一座的寺廟尼庵了。真可謂“九華一千寺,遍撒云霧中”。據說,至今在這小街的附近山凹中,還有一百零七座寺廟香火正盛著呢!
住進了九華山百寺之首的化城寺的齋房里,晨鐘暮鼓,芬芳遼繞,空氣中都浸潤著氤氳香味,吸一口,真有洗凈心靈通體透暢之感。該寺原有一口大鐘,萬余斤重,己毀于兵燹。現在的這口鐘,鑄于光緒年間,重二千多斤。該鐘不僅工藝精美,音質格外宏亮,用手輕叩即可聽到清脆悅耳的嗡嗡聲。
從化城寺出來不遠,搭眼就能看見氣勢雄偉的祗園寺了。
走進禪寺的八字山門,兩尊兇相畢露的哼哈將軍把守在門旁。由于他們騎虎執刀,形象猛厲,令人平添了佛法不可侵犯之感。再往里走,迎面是一尊手握長鞭的靈官天神。這神與眾神不太一樣,天庭中多長出一只眼睛,俗稱天眼。只見那眼死死地盯著紅塵世界,一眼不眨。兩旁書寫著黑底金字“三眼遍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的楹聯,令人發省。走進雄偉敞亮的大雄寶殿,正中的蓮花寶座上,端坐著三尊二丈高的貼金大佛。四周圍坐著的十八羅漢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祗園寺內僧房甚多,據說該寺香火極盛時,曾住有八百多和尚。至今,膳房內仍有八口大鐵鍋,人稱千人灶。其中最大的一口直徑一丈有余。看來,煮三百斤米飯是不成問題的。
從祗園寺向山上望去,那高達五層的走馬樓式的廟堂就出現在眼前。順沿著巖石的高低起伏,蓋起了九十九間半的禪房。這就是聞名遐爾的萬年寺。之所以中外聞名,是因為廟內供奉的佛象不是木雕的,而是一位活了一百二十六歲的無瑕和尚的肉身。死后三年不腐,眾多僧侶遂將肉身抹金供奉。這肉身長年置于空氣中,煙熏火烤,不腐不爛,只能說是奇跡了。近來,為保護肉身不受損,方加了個玻璃罩子。據說,九華山各寺廟中保存了十二具肉身佛佗呢。
漫步在幾步一廟的山路上,目睹著一位位削發青衣的尼姑種菜澆田,旁若無人的苦練修行,一種好奇心油然而生。她們憑著好端端的人間生活不過,何必跳出五行,來到這深山古剎,面對青燈孤影,清苦度日呢?肯定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邊逛廟邊胡心思。
走著走著,猛抬頭,遠處山腰中,一棵巨傘型的鳳凰樹旁,飄蕩著一面紅色的幌子。在郁郁蔥蔥的群山中格外扎眼。真是萬叢綠中一點紅啊。
望山累死馬。等氣喘吁吁的走近跟前時,方看清那紅幌子上書有“茶”館兩字。漢隸書寫的茶字碩大無朋。
進入茅屋般的茶舍,木制的桌椅簡陋粗糙。一老者正閉著眼上神呢。老板娘頗似阿慶嫂式的裝扮,蘭褲花衣,操著濃濃的皖北腔調,哎喲----嗬!看這爬山累得不得了噢!快坐下快坐下!喝杯黃山云霧茶吧!
品上一口濃濃的茶湯,一股清香從體內慢慢浸潤開來,大有怡神消渴之感。隨著裊裊的茶香,攀山的疲憊一下子都“跑”掉了。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5
我過了一年幾乎是足不出市的生活。現在孩子斷奶了,想“偷得浮生半日閑”,于是決定去九華山看看。
周日早早就啟程了,一路觀察著車外的景色,城市變成郊區,郊區變成高速,高速變成小鎮,小鎮變成佛國,到達柯村的時候剛好8點55分,早上車站很安靜,附近的小販也沒有叫賣聲,一切都在晨光中顯得很平和……
去過九華山的人,都說九華山比峨眉山、普陀山要美,因為她更原始、更憨實。周日的游客很多,陽光也正好,可是九華山并不嘈雜,一切都那么靜謐……
小時候和父母親曾瞻仰過九華山,后來和朋友也來此追尋過金地藏的足跡,算來這次是我第三次來九華山了。前兩次是為玩而來,匆匆而過,忽視了沿途的美麗風景,而這次我們商量好,直奔后山。
從喧鬧的都市一路走來,風塵仆仆,身心疲憊,但站在飄渺著嵐氣的竹海中,或坐在清秀碧翠的溪流之畔,仿佛一下子擺脫了俗世的羈絆,心中充溢著綠水青山,只覺得身體與大自然肌膚相親,每一寸肌膚都享受著天籟的恩澤。
也許有些人只是把戶外旅游當成一種樂趣、一種自我放松舒緩壓力的途徑,他們最終的歸宿是安居樂業。但還有一些人則把出行當成了生活,覺得走在路上才能找到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對于他們而言,也許漂泊流浪才是他們的宿命。我欣賞和羨慕那些人的灑脫,為了自己心中的追求可以不顧一切,勇敢而執著。我也喜歡人在旅途的感覺,因為我知道風景在那里,就像老“驢友”們說:“為什么行走?因為,山在那里。”
10點一刻,我們來到半山腰的龍溪瀑布前。聽著震耳欲聾的水擊山石的聲音,我想起李白那首《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積雪曜陰壑,飛流噴陽崖。青瑩玉樹色,縹緲羽人家。”雖然現在不是冬天,山上沒有積雪,但飛濺的水花卻把我帶回到盛唐時代。我恨自己空有滿腹的詩情卻無一語能表達此情此景。只能默默地站在這飛瀑前凝望它、任它把我的衣裳滋潤。我站在橋上看風景,不知道風景是否也在看我?
我們在“拜經臺”稍作休息,繼續前進,仰頭看去,只見天臺在云霧中若隱若現,天臺寺金黃色的瓦墻給這綠色的畫布抹上了別樣的韻味,靜謐、安詳、深邃……
我們拾級而上,開始時還有說有笑,不一會就累得滿頭大汗了。樹木掩映下,十步之內不見人影,但聞人語,吆喝聲此起彼伏,終于來到了一座四方亭觀景臺,環顧群山,壁立千仞,大峽谷深不見底,聽不到水聲,只有幽幽山谷中一兩聲鳥鳴,云霧四涌,如夢如幻,山風吹過,心胸為之一開。人在絕頂,境界方高,是為至理。
九華山的美總蘊含在靜境中。黃山飄渺,華山險峻,但其間變幻莫測,不如九華有山能遠眺長江,有水能近呈山影。山不高,一丘一壑,回環曲折;水不廣,一亭一臺掩映水際,絕勝于大山長河,獨顯出幾分女兒的纖細和柔嫩,夫何思歸?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6
禁不住女兒的要求,我們選好了日子,帶足飲料和食品,一大早就直奔九華山。
到了山上后,我們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是百歲宮。陽歷八月的天氣,在這里似乎還是盛夏天氣。一條石階路穿林而上,時而平緩,時而陡峭。一路上游人不多,偶見幾個挑山工,挑著滿袋的砂子、水泥登山,他們汗流浹背,但精神振奮。女兒走在前頭,身姿敏捷如鳥。老公的行動也是輕松自如,只有我一直落后。
百歲宮是地藏王真身所在地,現已重建。重建后的百歲宮很是壯觀,不少香客虔誠跪拜,燃燭點香,祈福保佑。
距百歲宮不遠,有一“五佰羅漢堂”,這也是后來重建的。同樣壯觀的建筑,里面陳列著五百個大小不一、身燦如金、笑容可掬的佛像。每一個佛像都編了號,而且都寫了名字,如持世尊者、無憂自尊者等。
在“五佰羅漢堂”屋外的平地上,可望見對面齒狀的山峰,其中有一處就是名聞遐邇的“九華睡佛”,那神態、那姿勢如活佛確無二異。早晨的陽光不很明朗。山間的樹木看不清形體,只微微感到影影綽綽,如水墨畫中的點點墨痕。
從“五佰羅漢堂”往右,依次是東崖禪寺、回香閣、萬佛塔,其中以萬佛塔最為壯觀。萬佛塔共有五層,自下而上,金碧輝煌,可謂不同凡響。
游完百歲宮景區,我們便從山后抄小道到鳳凰松再往天臺。這條山道很是偏僻,石階曲曲折折。山林蕪雜,溪水清澈如鏡,有種很天然的味道。
不知不覺中我們到了鳳凰松,見有許多游人在此逗留,多是攝影留念的。我們在那兒留過影后,繞至索道,買好票乘纜車去天臺。人離開地平線,一下子有了懸空的感覺。坐在車內朝下看,只見茂綠的樹木依著山勢或深或淺地站立,山洼處的溪流依稀可見。越往上,樹木、石塊的形體越清晰。有時我們只感覺車子是從樹梢滑過,而那些突兀的石頭壁立千仞般似伸手可觸。
纜車在古拜經臺停下,這里離天臺還有兩三里路。由于此前走了不少路,特別是腿有點不聽使喚,但為了能走到天臺,所以我們不停地給自己鼓著勁。加上快要接近目標,故而來了不精神。走著走著,后面來了一個僧人,他穿著黑色的布鞋,系著一只長皮圍裙,雙手套著木板手套,每走五步,便往前跪拜一次,然后站起來,如此重復不斷。那樣子很讓人感動,長長的天臺之路,不知他要拜多少下。我不敢想象,這是一次怎樣的艱難之旅,信仰的力量真是神奇。
在天臺,我們看到了“非人間”之地。正午的陽光朗朗地照著,有涼風吹來,沿途攀越的辛苦一掃而光,心情極為舒暢。俯視山下,群峰林立,竹樹蒼翠,美景如畫,一大片屋宇猶如湖泊般鑲嵌其間,少數分散的也如星星點點的溪流。人佛共存,農禪一體,身在其間,游客無不被大自然的美妙所震撼。
返回時,我們在古拜經臺稍作休頓后,決定放棄索道改換步行下山。可是上山容易下難啊!下山的時候,有腿肚打顫的感覺。漸漸的,我的反應更明顯:腿腳酸脹,挪步困難。好在下山的路不是很遠,女兒和丈夫不時地給我打氣:到了,到了,快到了。然而看起來目標似在眼前,走起來卻要好長時間。
終于到了山腳,預定的車子來接我們。坐在空調車內,身子就象松軟的棉花,直想倒下來歇息。司機開玩笑地說:到了天臺,再也不想來了吧。我們點頭稱是,心里卻想:若有機會,我們還會來的。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7
每年的清明前后,九華山人便開始采摘新茶了。山村家家戶戶都有茶園,茶人對茶事十分精心,他們告訴我農歷二月一過,他們便三天兩趟地上茶園探望,特別是對那些每年都貪早透芽的茶樹更倍加青睞。一般正常年景,清明前十天左右就有新茶上市。謂之“雀舌”,“蘭芽”。半寸之長,淡綠之中略帶嬌黃。頭幾次采摘不多,主人欽點村里清一色的姑娘們來采。一片百畝茶園也不過10斤左右鮮葉,采回后,攤晾在幾個小簸箕里,再放在山村稀疏竹林樹陰下,讓篩下的陽光照曬三兩個小時。鮮葉攤晾照曬時間的長短是茶人最講究的,有人甚至用畢生的精力去探索研究。
鮮葉在茶樹上采下,有了傷口,它會慢慢分泌出一種自身特有的物質來保護傷口。(自然界大多數生物都是這樣。)這分泌出的物質就是茶的香津。在花花陽光下的攤晾,是催化吧,讓鮮葉體內的這種細胞受干擾,活動起來護傷口。所以說這攤晾的時間長短最有學問,時間到了,就必須上熱鍋內殺青,否則,時間長了,它又揮發過了,香氣跑掉了,做出的干茶,泡出香味不長,甚至沒有香味。
九華山人做茶最講究的另一點是堅持用鐵鍋燒柴炒茶殺青,用木炭火烘干。
鍋內炒茶殺青,這是技術活,一般人是不行的.。最關鍵的是兩點:一是炒茶人的兩手對于鍋內的溫度有著特別敏銳的感覺,似溫度計。二是手快,能迅速將高溫鍋內的茶葉撈起抖開散熱。這撈起放下必須干凈利索,不能有葉片遺鍋,否則會焦鍋,將葉片燙傷起泡。坐在灶前燒火的人,也不簡單,雖聽從灶上炒茶人的指令,但鍋內溫度的高低,鍋底火大火小,全由他來控制。這鍋底火候的控制十分之難,炒一鍋茶的前后不過五六分鐘,溫度是不一樣的,它是個漸升又漸降的過程。這“炒茶殺青”一臺戲全由這二人配合。急火熱鍋,這二人的各自操作不慌不忙,都是頂尖功夫,手藝了得!所以,茶作坊里的做茶師與司火人是不輕易換的,所謂的“色香成敗在幾微”,靠的是這兩人。
每到茶興時節,山村家家無閑人,頭浪茶只摘一葉一芯,一兩天內就必須采下,要不,它會一夜之間偷著長個兒。傍晚時,家家做茶了,茶坊里飄出的茶香,先是淡淡的,繼而是濃濃的,直襲鼻喉,給人一種特有的淳厚之感。這家家戶戶茶坊里做茶隨著熱氣散發的茶香,很快地彌漫于整個山村,無處不在,您是無法回避的。這時空氣的熱度也在上升,形成一股股熱風香浪,一浪高過一浪,十里之外,即能聞到。香味達到濃烈之感,往往最能醉人。若是城里來的人,從未聞過此種淳厚茶香,一定會醉暈的,我的城里朋友就有過這樣反應。
夜深人靜了,茶坊里做茶人還在忙碌著——烘茶。這道工序也是憑經驗的技術活。烘茶的炭火(前面提過,也是最講究的),是早已甕在火盆里的宿夜火。木炭經過充分的燃燒,炭火紅透后就沒有了煙氣,才能用來烘干茶。茶是仙品,最忌煙異味的,所以做茶,采茶時,主人往往都是挑選清一色的素手姑娘們。
清明前后,九華山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白天采茶晚上做茶。茶人做茶經常是通宵達旦,山村也就通宵達旦彌漫著茶香。真可謂清明入佛地,家家茶飄香。這可是一點兒也不夸張!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8
九華山是四大佛山中最有名的一座。唐代詩人李白曾有“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贊頌。暑假,我跟隨爸爸、媽媽來到九華山,領略它的風姿。
不覺已來到山腳,抬頭仰望,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的最高峰大王峰偉岸險峻、氣勢磅礴,蓮峰則清秀明媚、婀娜多姿。山徑蜿蜒曲折,像一條彩帶從云間飄落下來,游人似一個個小白點,零零星星布在彩帶上,緩緩地向上移動著。
景雖美,可高峰對于我這個超一百斤的胖子來說,比登天還難啊。爸爸朝我眨眨眼,笑著說:“怎么啦?打退堂鼓啦?”“才不是呢!”我故作豪邁,一馬當先就往山上沖。起初,我健步如飛,不一會兒就把爸爸、媽媽甩在了身后。我一邊爬,一邊欣賞沿途風景。山路開始明顯變陡,我的沖勁漸漸地小了。不一會兒,已汗流浹背。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呼哧”地直喘粗氣。
“無限風光在險峰。”聽了爸爸語重心長的話,我鼓起勁又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我暗暗為自己加油,奮力向山頂沖刺。三百級的石階,不能回頭,此時雙腿猶如灌了鉛似的沉重。到了最后一段,石階已成了“碰鼻階”,兩側是萬丈深淵,看了頭暈目眩。我好像正頭頂著前面人的腳,腳踩著后面人的頭,一步一步向上爬著。
“登山不畏難,畏難不登山。”爸爸激勵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媽媽也為我鼓勁。有了爸爸、媽媽的精神支持,我渾身又充滿了力量,勇往直前。
又爬了二十多分鐘,我們終于登上了峰頂。環顧四周,九華山層巒疊嶂,翠峰如簇,形如九朵蓮花在云海中若隱若現,難怪有“九華疊翠”之稱,給人深深的震撼。
“一覽眾山小,會當凌絕頂。”是啊,攀登高峰,必須付出極其艱辛的努力。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9
清晨,出現了一抹魚肚子的白色,然后,云朵開始了它們的工作為天空填色,一會兒后,魚肚白已經變成了潮紅色。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爬九華山,我帶著激動又緊張的心情坐上了纜車。
不一會兒,纜車已經把我們帶到了九華山的半山腰,我低頭俯視,下面的森林郁郁蔥蔥,往旁邊看,懸崖峭壁猶如一把把利劍,寒氣逼人,抬頭仰望,山頂處纏繞著悠悠的乳白色云霧,像一條白色的圍巾,又恍若仙境,我們終于登上了它的一個山頭,從山頭上看下去,仿佛屹立在仙境。
我們繼續向山頂前進,走有古老的石梯上,仿佛看到了一群僧人正要上去念經,走著走著,還仿佛聽到了僧人的誦經之聲。
終于,我們艱難地爬上了這一座山的山頂,再往下看,自己仿佛身處一座屹立在云中的小島,自己也已然成仙。
走進了寺廟,我這個寺里滿是佛祖、金剛、羅漢、菩薩其中,最顯眼的還是如來佛祖了
我愛九華山。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0
安徽的九華山是全國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假期里我有六幸一睹它的真容。
進了九華山的大門,乘車繞過大大小小的寺廟,就來到了慧居寺。黃漆的墻,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寺廟里有各種式樣的大佛,擺著不同的動作:有的目光炯炯,像是看看哪兒有妖怪;有的雙眼緊閉,像是在念經誦佛;還有的手持武器,好像時刻準備戰斗……寺廟的兩旁栽著高大的樹,在樹的旁邊,還有野花點綴。微風輕輕地拂過臉面,讓人神清氣爽。
我們從慧居寺爬上去,就來到了觀音峰。觀音峰比慧居寺大多了。黃色的墻,紅色的瓦,把觀音峰托襯得更漂亮了。蔥綠的樹林,正沙沙作響,一縷縷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里照進來,簡直是金碧輝煌。
接著往上爬,便來到了有名的天臺寺。有句俗話說的好:不到天臺,等于沒來。當然,我們也爬上了天臺。看那褐色的墻,紅色的瓦,顯得天臺寺十分有氣派。在寺廟墻壁上,還雕刻著一只只龍,大的、小的、紅的、黃的……形態也各不相同,有的直飛云端;有的二龍戲珠;有的搖頭擺尾……來這兒燒香拜佛的人可多了,排成的隊伍,像一條長龍,前不見頭,后不見尾。在天臺寺的門前,到處彌漫著煙味。進入寺廟,那里的鼓打得十分有節奏。人們給各種大佛磕頭,希望大佛能保自家一生平安!
九華山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特產也很多,希望你抽空去細細游覽。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1
我要推薦的地方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
剛出青陽縣城,只見遠處的山巒連綿不絕。媽媽告訴我,那就是九華山了。車大概開了半個小時,快到山腳時候就望見一尊金光閃閃的大佛像。再抬頭順著佛像往上看,萬丈懸崖上有眾多明黃色的廟宇,在云霧繚繞中時隱時現,真是恍若仙境。
我們順著山道上山,道邊的草自由任性地長著。不時傳來嘩嘩的流水聲,讓我詩興大發,不禁吟起“空山不見水,但聞水聲響”。爸爸說,去天臺的臺階有一千多個,問我有沒有信心爬上去。我一聽,邁開雙腿,一拍胸脯,大聲說“走,我們開始爬!”
我們爬了兩層,一個大廟映入眼簾。廟前有三根柱子,上面立著巨大的蠟燭,門前的有供香客燒香的香爐,裊裊的青煙在香爐里散開去,空氣里有淡淡檀香味,也有綿長不絕的誦經聲。虔誠的香客們則進行著屬于他們的儀式,我似乎覺得讓人浮躁的熱氣都消退了很多,整個人都安寧下來。這時爸爸指著山崖邊的一個造型奇怪巨石問我:“你看看那塊石頭像什么?”只見那塊巨石整體有些發黑,形狀細長,攀附在一塊大的巖石上,頂端好像一個鳥的頭,我實在想不出來,爸爸說那是大鵬聽經石。哇!我驚呼,佛教圣地果然名不虛傳啊,連大鵬鳥都被感化了。
經過一上午的努力,我們終于登上山頂的天臺峰。望著居于這山巔的大寺廟,不知道古人是花多少時間,費了多少精力才最終建成了這樣宏偉的奇跡。
九華山的寺廟文化淵源流長,不僅是國家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還是國家5A級旅游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有空可別忘記來玩哦!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2
經過了數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到達了池州市九華山。
遠遠望去,山中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個渾身上下金光閃閃的小金人,手中似乎握著一根類似于棍棒的東西,就像一個小和尚在練武。我恨不得一下子飛過去,揭開他的廬山真面目。
又走了一段的路程,突然感覺到一陣陣涼氣撲面而來,咦?難道室外景區也有空調?應該不可能吧,可那些涼氣又是從哪兒來的呢?頓時,我的精神大增,疾步沖向涼氣的來源處。
原來,前面正在舉行一個儀式,把噴泉給打開了,空氣中飄起一層層的水霧,就像是打開了空調一般。噴泉噴出的水時而高,時而低,一會兒像一堵堅不可摧的水墻,一會兒又像一朵朵開放的花朵,濺起的水珠像一個個快樂的音符在蹦來蹦去。
抬頭向上看,面前就是那尊高達99米,用銅金雕刻而成的南無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為比丘相,右手持錫杖,左手持摩尼寶珠,面向西北方,端莊慈祥,以示“昭示眾生,國泰民安”。
地藏菩薩俗姓金,原為新羅國(今朝鮮中部)王族,唐時渡海來到中國,幽居九華山中,孤坐石室,以白土和小米為食,后置地構宇,形成一個大伽藍,即化城寺。
請地藏菩薩保佑我們的國家國泰民安!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3
我的家鄉安徽,那里風景優美,還有許多的名勝古跡。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靈秀幽靜的九華山。
九華山方圓一百七十四平方千米。山連綿起伏,好像一條正在游動的巨龍。它又史稱“蓮花佛國”,因為有九峰形似蓮花而得名。
九華山還有許多的風景名勝。比如被稱為“天下第一松”的鳳凰古松;有天河掛綠水的“九子泉聲”;有風景美如畫的“五溪山色”……。特別是“鳳凰古松”,它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古松的造型還十分的奇特,它就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松尾下還有一個很大的圓石,人稱“鳳凰蛋”。而且這棵古松還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哩!
站在天臺峰上往下看,云在半山腰間飄動著,下面的山石奇形怪狀。看,它們有的像烏龜探出頭;有的像大象;還有的像孩子在玩球……
九華山,你那秀麗的景色真是令人流連忘返啊!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4
九華山是我非常向往的一座山,在這一年暑假,因為我的小姨結婚,我終于有機會來到九華山了。
九華山是以地藏菩薩道場而馳名天下的。我們坐著大巴繞山而上,聽導游說,很久以前有一位王子非常崇拜中國佛文化,不顧危險只身來到中國,他在九華山一邊宣講佛法,一邊潛心修煉,終于修成了正果,就化身為了地藏菩薩。
導游說九華山上有九十九座大大小小的寺廟呢,我們參觀了最具價值的一座肉身殿,我們來到山上,景色非常地秀麗,遠看層層疊疊的群山形成了一道奇異的風景,導游說像不像一尊睡佛,我仔細一看,轉動小腦筋發揮了下想象力,嘿,還真像!
睡佛是由無數的山頭組成的,山下有一片很深的圓溝,那就是睡佛的眼睛,眼睛后面有一座山,山后有一座像英文字母“M”形的山,“M”形的山后還有一座半圓形的山,這些分明就是睡佛的鼻子、嘴巴和肚子呀,看起來這尊大佛在這里生活得非常幸福,正在呼呼大睡呢,哈哈!在漫漫云霧的籠罩下,睡佛又若隱若現的,美極了!
啊,九華山,你真讓人流連忘返啊!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5
去年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妹妹一起去游覽九華山。
九華山位于安徽境內,風光秀麗,群山環繞,而天臺峰更是九華之冠。古人有不到天臺峰不算游九華山的說法。因此一到九華山我們就馬不停蹄地奔向天臺峰。
站在山腳,仰望天臺峰,峰頂云霧繚繞,在陽光的照耀下,隱隱透著紫紅色的“仙氣”,像一條彩帶從云間飄落下來。正在爬山的游人似一個個小白點,零零星星散落在山間,緩緩地向上移動。
在爸爸的帶動下,我們全家朝著天臺峰進發。一開始我沖勁十足,把家人遠遠地甩在了后面。但隨著山路慢慢變陡,我的身體也逐漸沉重起來,兩只腳像灌了鉛一樣,不一會兒便“呼哧呼哧”地吃不消了。再看看媽媽和妹妹,早已“氣喘吁吁、滿臉通紅”了。爸爸建議大家休息一下再重振旗鼓。站定后,順著石階往山頂上望去,感覺天臺峰仍然離我們很遠,原來是很長很陡的石階,此時就像天梯一樣,我喪氣地坐在了石階上。到山頂還有多少路呢?我打起了退堂鼓,感覺自己已經沒有足夠的力氣去“征服”它,一步都不想走了。這時,爸爸看出了我的小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想看九華山全景,就得上天臺,不上天臺等于沒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不斷攀登中才能成長。”聽了爸爸鼓勵的話,我的疲勞頓時消了一大半,我們全家鼓足勇氣繼續向前進。
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于登上了峰頂,陽光灑滿整個山頂,每片葉子都被照得閃閃發光。環顧四周,九華山峰猶如朵朵蓮花在云中若隱若現,再看看石壁上刻著的“非人間”三個字,更覺得自己來到了仙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刻,山下的美景盡收眼底,我激動地大喊:“我成功了!”
直到現在,我腦海里還是不斷浮現出九華山的美麗景色。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6
“十一”黃金周,媽媽帶我到時九華山去游玩。九華山位于安微省,原名“九子山”,因為詩人李白來此游玩題詩“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而改名并稱為“中華山”。它與五臺山、峨嵋山、普陀山并稱為中華佛教四大名山,并享有“蓮花佛國”的美譽。
九華街四周青山聳立,環山如城,是游人和香客休息的地方。稍作休息,我們坐著當地的旅游車來到了后同的鳳凰松,從這里坐索道前往海拔1306米高的天臺正頂,這可是九華同海拔最高的景區,自古就有“不到天臺,等等于沒來”的說法。乘索道時,6個人坐在一個吊籃里,索道越來越高,望著下面的懸崖峭壁,我心里越來越緊張,把眼睛閉得緊緊的,媽媽說:“別害怕,這可是九華山最美的地方。”聽了媽媽的話我連忙睜開眼睛,真的很美,云就在我腳下,山下的景物也越來越小,下了索道。我們爬上了古拜經臺,傳說地藏菩薩在此拜經時留下了一雙金腳印,再經過半小時的爬山,我終于爬到了天臺正頂,這里建有九華山地勢最高的寺院——天臺禪寺,寺里的旅客真多,都手捧香燭,在虔誠的祈禱呢!
最后,我們還游覽了百歲宮,東崖禪寺、華城寺等。這么美的景色真讓我流連忘返。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7
九華山顧名思義由九個山峰組成,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連續爬了四、五個峰后,已經累得氣喘噓噓了。
到了百歲宮后,爸爸比我更糟了,因為爸爸比我更胖,走不動了,媽媽只好決定乘纜車下山。這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哪。我第一次坐在纜車上,心也懸到了半空,怕怕的,生怕纜繩斷了掉入山谷里。這時爸爸叫我往遠處看,不要往下看,我真的不害怕了。
坐在纜車上觀望九華山,景色真的很美。寺院前張燈結彩,絢麗繽紛,密密麻麻的游人遠遠看去像一群群美麗的螞蟻,景色如畫的九華山美景都在我腳下經過。這時我多么希望纜車開得再慢一點啊!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8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媽媽一起去爬九華山。
開始爬了,山路彎彎曲曲,又很陡峭。我和弟弟爭先恐后、手腳并用地往上爬。爬呀爬,突然,看見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奶奶,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山頂移動。我想:我們應該尊老愛幼。于是就把手中的木棍送給了老奶奶,老奶奶慈祥地看著我說:“謝謝你,小朋友。”
爬到了半山腰,這時我們已經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了。前面還有筆陡的石級,我們爬得很辛苦。但我們還是爬到了半山亭。我深吸一口氣,空氣是那么清新,看著對面的山是那么青翠。石級上的人群,人山人海,慢慢地向山頂前進。
到了一片竹林,我就直接爬上去了。在爬的時候我差點滑下去了,幸好媽媽拉了我一把,不然……。就滾到山腳下去了。
我和媽媽終于爬上了山頂。我往山下一看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木,散發著一陣陣樹木的清香。頓時,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19
今天我又重讀了《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是作者肖復興15歲的時候寫的,得到了赫赫有名的葉圣陶老先生的修改,并應邀請到葉老先生家做客這件事。
這篇課文使我深受啟發,葉老先生的平易近人,真誠樸實,平等待人的品質讓我深受感動,一個赫赫有名的人,近視那么的隨和,使人感到那么容易接近。而且寫作的態度更是專心致志,一絲不茍。
在我9歲時,就喜歡上了寫作。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的作文不斷地在班上報上刊登了。我的“大名”也漸漸地傳開了。每次上作文課之前同學們都會請我給自己的作文提點建議。漸漸地我驕傲起來,有時候還諷刺他們說“真笨。”
通過左鍵肖復興的作文,我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我常常對自己說:“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刊登了幾篇作文,有本事就編幾本書。不行了吧!不求進取,真沒出息!
現在,我無時無刻第一在提醒自己,做一個愛幫助同學的人和具有葉老先生獨特品質的人。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20
星期六,我像往常一樣看看了看表,呀,已經五點一刻了!于是,我和媽媽趕快穿好衣服,媽媽做早餐,我來收拾東西,知道為什么嗎?
那是因為我們要去泰山了!
七點半,我們坐的火車準時開了,九點半,我們就到了,哇,泰山太美了!高高的山上有許多的樹木,我們先做游覽車上了終點站,然后在準備上山。
我們以最快的速度上了這座山的山頂,因為泰山是有好幾座山連在一塊的,所以,我們才爬了五分之一中的五分之一中的一半中的一半,然后,我們就又開始爬了,直到爬到海拔一千一百米的時候,我們才停下來休息休息,吃點東西。
然而,別的人已經下來了,于是我說:“媽媽,我們快走吧,別人都下來了。”可是媽媽已經累得喘不過氣來了,我也是,所以,我們只好休息一段時間再走了,后頭還有更難的路和更長的路要走呢!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21
今年暑假我去了一趟安徽,本來說是要去黃山,結果去了九華山!九華山也是山,同樣也得爬。不過這次九華山的經歷還是讓我印象深刻啊!可能是因為那天下著大雨吧,不然區區一次爬山的經歷還不至于印象深刻到要我寫成作文。
上山我們是坐觀光車的,雖說是觀光車,可我覺得那速度都快趕上過山車了。同車的妹妹嚇得大哭,同車的老人大喊司機慢點!要不是我的心臟強健,我都不敢保證今天的我還能像現在這樣充滿活力地寫著游記。
大概十來分鐘,車就停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各樣擺著妖嬈姿勢的樹,樹的下方就是各式各樣的長著青苔的石頭,滑得要命。我至今都想不起來我當時是怎樣穿過那一大片“危險地帶”的。有的時候抬腿的那一刻必須彎腰低頭,不然不是撞到上面的樹枝,就是絆到下面凸起的樹根。當時的動作讓我不禁聯想到電影中在博物館為了盜取某樣古玩然后小心翼翼躲避紅外線報警器的怪盜們。那動作,酷爆了!這樣的路程大約走了個把小時,我腿都發抖了,終于看到了一個平整的石階。由于下著大雨,前面瀑布的聲音變得格外的響亮,遠遠地站著都有些震耳欲聾,嘩嘩的水聲幾乎蓋過了我們說話的聲音。
又走了好長一段路,雨越下越大,這是在為我們吶喊助威嗎?可這讓我更加的無力。雙腿越來越累,穿在身上的雨衣完全擋不住這傾盆而下的雨水,雨簌簌地往領子里灌。可是望望前方,似乎并沒有所謂的終點。我只好深吸一口氣,繼續往前挪步。雖然前路望不到頭,但是回想自己已經走了那么多路,還是有些成就感的。不過這種成就感馬上被恐懼感代替了,因為前方出現了一個烏漆麻黑的山洞。山洞又黑又窄,還有很滑的亂石組成的石階。原本就有些發顫的腿,現在幾乎抖得站不住。我一手在前面扶著弟弟的肩膀,一手在后面拽著媽媽的衣角,緩緩挪步,才勉強走出了山洞!
過了山洞,終于能看到休息站了,這似乎讓我又恢復了些力氣。急急走到休息站,擠擠褲管上的水,哇塞,又是一瓶“農夫山泉”啊!這樣的大雨中爬山,也算是我一次難忘的經歷了,雖然走完全程讓我累得變成了一灘爛泥,但是不得不感嘆一下一路的山景還是很美的。正是:雨中登山,片片云霧蓋群峰;靜聽古鐘悠悠響,涓涓泉水細細流,山色空蒙;空谷之中,鶯時啼,雀時飛,幽幽小徑不見人。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22
因為爸爸媽媽公司搞團建,他們不想讓我一個人待在家里,所以我不得不跟他們一塊兒去。因為種種原因,公司決定去附近的九華山,和上次一樣是座佛教名山。
早上五點,南京城十分安靜,在濃霧籠罩下,喧囂的塵世與高聳的大樓被一一隱去。太陽也沒有了往日的光輝,如同一雙眸子,冷冷地乜斜著這一切。
一路上并沒有什么特別新奇的東西,固有的暈車和疲憊讓我一上車就睡得昏天暗地。
終于來到九華山腳下,風景與其它地方別無二致,擁堵的車流,紛擾的游人,叫囂的商販……讓我心生煩躁。我們繼續駕車向山上進發,沿途景色大都是綠色,不光是蒼翠欲滴的樹木,還有大片大片竹林相互掩映,竹林中偶爾也會有幾道緩緩流淌的小溪穿過,顯得格外清幽。突然,我見到了一只狒狒,遺憾的是還沒等我掏出手機拍張照片,車便開走了。遠處的山,云霧縈繞,只有墨色輪廓,看不真切,宛如一幅大寫意的山水畫。
吃過一頓具有當地風俗的飯菜后,我們便開始了拜佛之旅。我們先來到山頂,這里除了僧人以外就沒有其他人,深沉的鐘聲讓這里無比清靜。站在山崖頂端遠眺,零落的田地與房屋如同一粒粒谷子撒在山坳里。再往上,就是漆黑的群山,仿佛是歇息的鐵的獸脊似的。霧氣仍在,甚至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雖然如此,那山卻出人意料的看得真切,松、竹、溪、廟宇,盡收眼底。山的上端,霧氣繚繞,流動的霧氣似乎讓山也跟著緩緩流動。
目力所及,不少地方都是人山人海,虔誠的人三步一拜走上了云中廟宇。清靜似乎成了過往的傳說,跪拜和煙火氣息讓我頭痛不已,我一下子喪失了繼續膜拜的心愿。當又一次來到一座不相識的廟宇,我竟然發現,它的一旁有一道瀑布,瀑布不大,從狹窄的水道上沖泄而下,跌在石頭上碎了,碎了又跌,跌了再碎……遠遠的只能看見一片白色,似玉帶,如白緞。瀑布底下,散落一些東西。初次望去,以為是鐵管,細細打量又發現那并不是鐵管,而是竹子,只不過這竹子如鐵一般墨,像遠處的山一樣,從它身上看不出一絲一毫活物的影子。瀑布旁還有一條小溪,小到好像伸出一只手便能阻擋水流,最終它與瀑流交匯在一起,流向山谷深處。
回來的途中甚是無聊,疲憊和暈車讓我繼續安靜地躺在坐椅上,想著山、竹、松、水……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23
7月11日,我跟著爸爸媽媽去了一趟九華山,體驗了一次佛教之旅。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九華山腳下的地藏王菩薩塑像公園。
剛進入園區,99米高的地藏王菩薩就映入我們的眼簾,全身滿是金光,甚是威嚴,世界第一高的佛像果然是雄偉壯觀啊。我們坐上了觀光車,來到了地藏王菩薩塑像下。抬頭望去,只見地藏王菩薩右手握著黃金禪杖,左手托著一顆巨大的珍珠,臉上浮現著微微笑容,透著和藹與慈祥。雕像后面是高高的九華山,左右兩邊供著兩個小山包,風光無限,這就是風水學中說的“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寶地哎。
大佛腳下有288級臺階,臺階上刻著蓮花和銅錢,我踩著象征著平安的蓮花雕刻往上走,看著四周的人們,多數都是在拍照而不敢往上爬。我暗自發狠:“我一定要爬到頂,去領略一下更加美好的風光。”于是,我咬牙開始了,“加油吧,小伙子。”我暗暗的給自己鼓勁。可是剛剛爬了沒多久,我兩腿就開始發顫,腦袋上的汗水順著臉往下淌,把衣服都打濕了一大半,小腿也開始微微發抖了。我終于明白了拍照的人為什么不肯上來,原來真的是累啊。
我鉚足了勁往上走,在烈日下走著走著,兩條腿更加不聽使喚了,大氣喘得我一口一口的,兩眼都快發黑了。望著前面還有一半的臺階,心里只打退堂鼓。怎么辦呀,心里打起了嘀咕。這時看著旁邊一位老爺爺氣喘吁吁地柱著拐杖,堅定地往上走,我想:“老爺爺都如此虔誠,我一個小伙子怎么能撤退呢?咬牙堅持一下,前面就看見勝利了。”想到這兒,我心中仿佛涌起了一股勁,“1、2、3、4!”自己心里默默地數著臺階,連走帶爬地往上挪,汗水像雨水似的灑下臺階。
啊!終于到頂啦,我雙手合十在胸前繞著佛像轉了三圈,看著盡收眼底的美妙風景,我心曠神怡。努力加上堅持,就是取得勝利的關鍵,我們通過不斷的克服困難,最終會得到勝利的果實,我看著山下的美景高興地笑了。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24
暑假里,我有幸和爸爸媽媽游九華山。
九華山,風景秀麗,群山環繞,而天臺峰更是九華山的群山之冠。古人有不到天臺峰不算游九華山的說法。因此一到九華山當天我們就馬不停蹄地奔向天臺峰。
一場大雨過后,引起漫山云霧,我們穿云破霧踏上山谷。遠遠望去天臺峰高插云間,如一把穿天銀劍聳立在云霧之中。我們一邊趕路,一邊欣賞沿途風景。經過百歲宮,四季閣,一直到天臺峰山腳下鳳凰古松樹下。
仰望天臺峰,峰山云霧繚繞,像一條彩帶從云間飄落下來,游人似一個個小白點,零零星星的散落下來,緩緩地向上移動。
起初我勁頭十足,但隨著山路的變陡,加上身體的分量,我沖勁慢慢小了。不一會兒“呼哧呼哧”吃不消了。不得不停下來,看山腳,鳳凰古松樹已像小樹苗一般,再看山峰頂,天臺仍離我很遠,到山頂還有多少路呢?想打退堂鼓……媽見我這個樣子。說:“走完石階就到了,”我鼓足了勁向前沖,可不到十來步,就沒了氣,一屁股坐在石階上,不走了,打死我也不走了。爸見了,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想看九華山全景,就得上天臺峰。”聽完爸爸的話,我疲勞頓時去了大半,繼續向前進。
經過一番努力。終于登上峰頂,環顧四周,只見莽莽蒼蒼,九華山峰猶如朵朵蓮花在云海中若隱若現,再看石壁上刻者“非人間”三個大字,顯得更傳神了。
回來時,我的腦海里還是不斷浮現九華山的美麗景色。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25
唐代詩人李白曾有“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著名詩篇。
暑假中,我有幸跟爸爸到九華山一游。
天臺是九華峰群峰之冠。古有人“不到天臺不算游過九華山”的說法。我與爸爸到九華山當天就馬不停蹄地向天臺進發。
一場大雨剛過,喚起了漫山云霧。我和爸爸穿云破霧踏上山徑。山路兩旁樹木成林,流水潺潺。遠遠望去,天臺峰高插云間,像一把穿天銀劍聳立在云霧之中。我們一邊趕路,一邊欣賞沿途景色,經過百歲宮,回香閣,直至天臺峰下的鳳凰古松前。
仰望天臺,峰臺上云霧繚繞,山徑蜿蜒曲折,像一條彩帶從云間飄落下來。游人似一個個小白點,零零星星散落在彩帶上。
起初我勁頭十足,超過了幾位老人,但是隨著山路明顯變陡,我的沖勁漸漸地消失了。不一會兒,已汗流浹背,“呼哧”地直喘粗氣。我停下來俯視山腳,鳳凰古松已像小樹苗一般,再仰望頂峰,云飛霧繞。還要走多少路啊,我有點想打退堂鼓了。可是,我鉚足了勁,才走到十來步,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實在走不動了。
經過一番努力,我儲備了足夠的力氣,登上了峰頂。在這里耳聽松濤流泉,環顧四周,人海茫茫,可九華群峰猶如朵朵蓮花在云海中綻放。極目遠眺,大江如練。再遠處黃山,廬山等名山隱約若現。此時再看看刻在石壁上的“非人間“三字,覺得更加傳神了。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啊,攀登高峰,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26
九華山,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荔城天尾鎮和常太鎮的交界處。這次,我以鍛煉身體為目標來到九華山爬山。
乘著爸爸的車子,剛剛來到九華山,就見到九華山層巒疊嶂,翠峰如簇,形如九朵蓮花,矗立在眼前,難怪有“九華疊翠”之稱,給人深深的震撼;山中,有著一節節整整齊齊的樓梯,除非稍為健壯的人,否則休想一口氣爬上去,每隔一兩段樓梯都會有一座亭子,供怕累的人休息。
我衣角一拉,胸脯一挺,故作莊重地和爸爸走上樓梯,馬上跑了起來,爸爸在后面勸我不要跑得太快,我卻裝作沒聽見,繼續跑著。不出所料,剛跑步就,我就累得氣喘吁吁,前心貼后背,身上大汗淋漓,豆大的汗珠掉落,將路過的小螞蟻淹沒。我臉色漲紅,雙手按著膝蓋,臉上滿是后悔的神色。爸爸看到我的狼狽樣子,偷偷轉過臉,手捂在嘴邊“呵呵”地偷笑,又轉過臉對我說:“不聽老爸言,吃虧在眼前,叫你跑的那么急,累壞了吧。”說著從腰間袋子里遞過一瓶礦泉水,還把我帶到亭子下休息。我拿著礦泉水,囫圇吞棗似得狂喝,嘴里還喘著粗氣。
因為不服氣,我硬要馬上走。吸取了剛才的教訓,我沉穩而上,一步一步有節奏地走著,累的時候停一下,身子一扭,手臂轉一圈,腰板子一挺,就接著走上去。
一會兒,我和爸爸都走上了山頂,頭朝下看,美麗壯觀的景色一覽無余,高樓大廈,小河小溪,盡數被收入眼底,微風吹來,把疲勞盡數吹走,讓人覺得心廣神怡,感受山頂上的一切,我覺得真的好值得來九華山,因為可以感受微風,欣賞美景,鍛煉身體。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27
今天一早,我們一家和吳阿姨一家,一起來到九華山游玩。一路上,霧特別的大!剛出蕪湖霧就大到連路都看不清。
到了九華山腳下,我們改坐了登山大巴。一路上,山路特別陡,一眼望下去就是懸崖,我是不敢往下看的。
到了山頂,山上有很多廟。我們先來到大雄寶殿,拜了個佛,一出門我就看見爸爸在抱著一棵銅錢樹拍照呢!接著,我們來到百歲宮。一進門,我們便買了香,到了燒香的地方,我們每人燒了三柱香,然后便走了。爸爸說敬佛要從內心開始。玩著玩著,我們都餓了,便來到飯店吃飯,可一上菜,我傻眼了,桌上全是素菜,原來佛家圣地是不能吃葷的,為了尊重神仙,就只好委屈我的饞嘴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那個苦行僧。他衣衫襤褸,腳穿草鞋,嘴唇都渴的干裂了,每走一步都要五體投地拜佛,真的好感人。圍觀的人很多,但是爸爸第一個給了錢,很尊敬的對師父說辛苦了,讓他去買碗齋飯吃。我覺得爸爸做的很對。
這就是我的九華山一日游!盡管很累,但是我很開心。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 篇28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我覺得山不在高,有景則靈。我家住在九華山旁,步行四五分鐘就到了。九華山的四季很美麗,很迷人,我經常去走走。
春天,走進九華山,和煦的陽光透過樹枝,顯得有些刺眼,微風吹來,花兒點頭微笑,樹上的嫩芽隨風搖擺,耳畔響起了鳥兒的鳴叫聲,小狗的汪汪聲,玄臧寺里傳出來的鐘聲,還有人們的腳步聲和歡笑聲,走在這樣的小路上,聽著自然界的聲音,我們好像回歸到大自然中,此時我的心情也格外的愉快,感覺腳步越來越輕。
夏天,走進九華山就會感到很涼快,因為這里的大樹很多,棵棵大樹都長得郁郁蔥蔥,站在樹下還會有一陣陣涼風向你拂面而來。樹上的蟬一直都在引吭高歌,像一位昆蟲音樂家,為人們高唱一曲又一曲輕快的蟬歌,給大自然增添了一份樂趣。可是,蟬只能活一個夏天,等到秋風一起,蟬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秋天,秋風吹過,樹上各種色彩的樹葉隨風飄落下來,黃的、紅的、咖啡的……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黃鶯展翅飛翔,還有的像舞蹈演員那樣輕盈的旋轉……忽然間,大地就鋪上了一層色彩斑斕的地毯。山路上、石頭間、大樹下滿地都是落葉,踩上去軟軟的,還會發出“沙沙”的聲音。
冬天,一場雪過后,給九華山披上了一件厚厚的毛外衣。山腳下的世界也到處是純凈的白。山上大部分的的樹葉早就落光了。只有松柏還像以前那樣挺拔,沒有失去綠色,可那綠色被雪蓋上以后,就好像開了一朵朵銀色的小花,讓人喜歡的不得了。石階上,也鋪滿了白雪,踩上去“咯吱”作響。只要是你踩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串小腳印。
九華山的美看也看不夠,九華山的景數也數不清,天下美景很多,我獨愛這門前的九華山。
【祈福九華山情感散文】相關文章:
雪舞人間,祈福八愿散文11-17
猴年歲末嶗頂祈福散文12-15
祈福的春聯02-15
經典的情感散文09-04
情感散文精選09-04
經典情感散文08-23
男人的情感情感散文07-28
情感散文:心情感受12-10
如果情感散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