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散文作文集合10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散文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散文作文 篇1
曾經天真的以為世界有多美,生活有多幸福。最后只能無奈的感慨。
那年花開,迎著風飛舞。你天真的笑容,像個孩子。沒有對人生起伏的感嘆,也沒有對歲月滄桑的傷懷。步入田野,不染凡世纖塵。風風雨雨多少季,依舊笑靨如花。
少時的夢,那么單純,那么天真,多么讓人心疼。實不不忍你落淚。今日花開人猶在,明日花落空凄涼。
墨染宣紙,畫誰容顏?
還記否,你獨倚橋頭看風景,一縷青風,輕嘆:相逢只因是緣到,離別只因緣已滅,何故要再留戀?如果不曾離別,會幸福嗎?我是說如果,會幸福嗎?此刻的你,淚流而下,轉過身去,獨自思量。
你說你要去遠方,然后你不辭而別,走得無聲無息,背著你的行囊,踏上了遠行的火車。那年匆匆離去,不知何時歸來?只道一句珍重。你的轉身,讓我心碎。
曾經以為遠方的風景很美,夕陽很美,風很溫柔,雨很快樂。而如今,我透過你的眼神,看見的是滄桑與落寞,仿佛受了很多傷,心在滴血。親愛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明天還有明天嗎?明天我會在哪里流浪?下次見面是否依舊笑靨如花?這些年一人漂泊他鄉,突然之間才醒悟,原來明天一直都是個未知數,你我都不曾敢預料。
如果沒有那一年的匆匆離去,是否就沒有那么多憂愁,是因為受了傷,才會如此悲嗎?你常常沉默不語,不透露你藏在深處的心事,害怕再次漫延,心再傷。
你以為離開后就會平靜,明知已遠去,怎能不牽掛?舉酒暢飲,愁暗自彌漫。
也許我只是你曾路過的風景,你用你的`心情譜寫我的回憶。等不到來世花開,心早已枯萎。我愿意用半世離亂,換來你的一生偏安!藏在我心中的憂傷,拿什么來撫平?
此生,心已涼!此刻,只想對自己說一聲:親愛的自己,辛苦了!
也許真的要傷得徹徹底底后,才會舍得放手。如果生命就此了結,誰會為我留下絕望的淚?
我潛心祈禱,不求今生路過幸福,只求來世上天能賜給我一雙慧眼,讓我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能看見你,認清你的方向,追尋你的去路。
今生就讓我為你祈禱吧!愿你一生平安!來世既不做滄海,也不成蝴蝶。此生我已淡然!
散文作文 篇2
《早》這篇文章是我國現代著名散文家吳伯蕭所作,我讀了以后是深有感觸。魯迅先生從小十分好學。偶然的一次魯迅的父親生病了躺在床上。魯迅一面在上書塾,一面要幫家務,忙得不可開交。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有一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書認真的壽鏡吾老先生嚴厲的說道:“以后要早到。”魯迅回到座位上,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從那以后他上學再也沒有遲到過。
魯迅先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時時早事事早。”這句話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也重重的刻在了我的心頭上。
在現實生活中,我跟魯迅先生兒時相比那可是差遠了!我有懶床這個毛病,平時還行可一到了星期天我就死睡不起一直要睡到十二點才起床,作業也是一直拖到周六下午才做,媽媽每次喊我做事情我總是一二再再而三的拖著,總是會說“等一會,等一會”
記得有一次,我為了看電視一回到家中,我把書包往床上一扔,便立馬沖到電視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想到作業還沒有做完,心里邊說還早呢!等一會再寫吧!由于我這樣拖著。第二天一早。我就在那拼命地趕作業,爸爸走了過來問我是怎么回事?我把一切緣由告訴了他。他氣得把我打了一頓。
“時時早事事早。”我應該像魯迅先生好好學習。
散文作文 篇3
當我教完《春酒》時,恰逢讀到《楊梅》一文。竟忍不住拾起《琦君散文精選》,拜讀一番,被那剪不斷的故土之情,理還亂的親友之思、童心童趣深深地打動。那放射出的真摯、深沉、執著、熱烈的情感,激起我無限的感慨。
讀琦君的散文,猶如與一位老鄰居看著相冊,看著他那濃濃的鄉愁、溫情的母愛、憶苦思甜的童年。任憑歲月變遷,不管時過境遷,琦君對故鄉的人、事、物的深情記憶、敏銳感受,一一展現在她的筆下。
濃郁的故土色彩呈現一種樸素的情感。《讀書瑣憶》中的谷倉、菜油燈、稻田;《春酒》中的春酒、分歲酒;《楊梅》中的茶山楊梅、嘗新。這些極具故土色彩的字眼,猶如一股淡淡的輕煙泛著淺淺的愁,展現出一幅幅極具民族特色的家鄉風俗圖景,并流露出琦君濃濃的鄉土之情。她的鄉愁是具象化的:搗年糕、迎新撣塵、送灶神、點風水燭、分壓歲包、趕社戲、滾龍燈、吃湯圓等故鄉的風俗風情,有著對傳統文化的追憶,從鄉愁中探尋人們精神原鄉的高度,同時也給琦君散文添上了一份瑰麗的文化色彩。再如《桂花雨》,文中開頭寫道:“中秋節前后,就是故鄉的桂花季節。”結尾又寫道:“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字里行間彌漫著作者淡淡的思鄉情懷和對故鄉美好生活的懷念。琦君曾經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童年,我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然而,這怎么可能呢?”她忘不掉,也不能忘。
忘不了的還有母親,在散文中,最多出現的一人便是母親。這是一位充滿母心、佛心的賢妻良母。《粽子里的`鄉愁》中的心靈手巧、勤勞能干、心地善良;《春酒》中的溫婉低調;《楊梅》中的慈悲平和;《素心齋——髻》質樸、自甘淡泊;《金盒子》、《媽媽的手》吃苦耐勞、體貼他人……她對母親的描寫不是一篇完成,而是通過許多篇章,一篇一兩個重點,將許多重點串聯起來,多側面多角度地寫出母親有著中華傳統女性的美德。在她眼中,母親是世間苦難的象征,更是她力量的源泉。她的性格和生活態度,更多地源于母親。正是這樣一位母親,才造就了今日的琦君。
她用“情眼”看故土,看母親。處處顯真情,處處表真愛。她還用“情眼”記憶著童年的世界,這世界有歡樂也有淚水。《春酒》中“我呢,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楊梅》中“母親看我那副猴相,笑罵我:‘這樣吃楊梅,給你找個茶山女婿吧!’”《金盒子》中收齊了《封神榜》的香煙片。讓我看到一個充滿柔和色彩、溫馨氣氛的童年,一個活潑可愛、富有童心童趣的小琦君。也勾起我童年的種種樂趣:打四角板、推鐵環,偷番茄。作為同鄉人,也許有許多趣事有相同之處吧。她那美好的童年,也常透著哀愁。如《金盒子》悲切地傾訴對哥哥、弟弟的思念。“哥哥與弟弟,就這樣離開了我,留下的這一只金盒子,給與我的慘痛該是多么深?他正為他給與我如許慘痛的回憶,使我可以捧著它盡情一哭,總覺得要比什么都不留好得多吧!”讓人看到了心酸的一面。但她沒有回避悲痛,而是直面悲痛,用達觀的心懷念那真實的童年。
讀琦君的散文,猶如與一位老鄰居看著相冊,聽她講著那照片中的故事。她平靜的敘述,帶著口語式的絮話:“可是說實在的,我家吃的東西多,連北平寄來的金絲蜜棗、巧克力糖都吃過,對于花生、桂圓、松糖等等,已經不稀罕了。”書卷氣的詩話:“明亮陽光下的西湖,宜于高歌;而煙雨迷蒙中的西湖,宜于吹笛。”動態化的敘述話:“桂花搖落以后,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鋪開在簟子里,曬上好幾天太陽,曬干了,收在鐵罐子里,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鹵,過年時做糕餅。”濃濃的溫州農村方言:“有一次,父親要出發打仗了。”“在同村的小朋友面前,我是個有肚才的讀書人。”還喜用語氣助詞、俚語、俗語。話語中籍蘊著豐富的甌越文化、民俗、風情、物產諸方面地域特色,并以此作為物化審美,生態倫理,情感寄托,這是溫州家鄉留給琦君的文化烙印,我們溫州人讀來倍感親切。
讀琦君的散文,猶如與一位老鄰居看著相冊。照片中我們見不到大場面,也許是一盞菜油燈,也許是一個香煙片,卻能感受依戀、甜蜜;我們見不到撕心裂肺的情愛,也許是母親會心的笑靨,也許是親人師友的教導,蘊含著的是一份慈愛、懷念;我們見不到華麗的辭藻,也許是平淡之景,也許是暖心話語,流露著思念、親昵。猶如茅草根,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清香和甜味。你或許認為她不深刻、不內涵,但總有一根線在牽引著她的散文,一條不能割舍的線,那便是“愛”。
白先勇先生曾說過: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閱一本舊相簿,一張張泛了黃的相片都承載著如許沉厚的記憶與懷念,時間是這個世紀的前半段,地點是作者魂牽夢縈的江南。琦君在為逝去的一個時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訴說著基調相同的古老故事:溫馨中透著幽幽的愴痛。
這便是我與一位老鄰居看相冊。
散文作文 篇4
一場淅淅瀝瀝的清明雨過后,不經意間,桃紅漸褪的長堤上,濕潤的柳梢,綠了。晴光暖照里,弱柳扶風,秀色正嫩,千般婀娜。漫步在柳絲輕拂的草徑上,肺腑間,就如初漲的溪水一樣,既溫軟,又明澈。泥融沙暖的季節里,遲來的燕子,在輕快的翻飛中,斜剪春暉、呢喃低語。生機蔥蘢的眼簾外,流金的菜花和涌翠的麥苗,渲染出一圍濃郁而閑適的田園風光。
我喜歡在花影闌珊的日子里,輕挽絲絲縷縷的煙雨,無需撐傘,一個人默默地走在柳色沾衣的河堤上。在一陣詩情畫意的微醺中,我與清麗的梅風笛韻一起,輕輕走入一幅疏淡而工巧的水墨畫,于是,音緩韻長的二月雨,淋濕了我的發梢和衣襟,而我無眠的感覺,卻在黃昏的另一端,不停地尋覓——思緒縈繞的故鄉。流連在小橋流水的背景里,我依稀看見,一葉扁舟,在“夾岸桃花蘸水開”的時候,輕搖一江蘊碧的春水。此時此刻,你的意象,便在我溫暖的眼神里,款款凌波、含羞抽簪。入夜,我的睡夢里,蒙蒙細雨中,一定會有烏瓦粉墻、青石小巷;簾卷西窗時,也一定會有紅杏綠柳、草長鶯飛……
我喜歡在驟雨初歇的夏日,一個人靜靜地端坐在清涼的柳蔭里。眼前,一泓秀水,一池荷花,幾只蜻蜓,交織成艷陽下一首纖麗而婉約的宋詞,讓人在圓荷滴露的想象中,斟滿一壺閑茶,然后,斜倚東風十二闌,獨自品味江南水鄉的煙柳畫橋,和煙柳畫橋上――那朵粉紅的陽傘。終于,田田蓮葉間鮮活的游魚,以一段平平仄仄的韻律,寫入我回腸蕩氣的詩行。醉眼迷離之間,我看到盛裝出游的畫舫,在一片不絕于耳的絲竹交響之中,搖曳一櫓飄紅的流水,在南宋清亮的湖光山色里,隨著我手中徐徐打開的折扇,漸行漸近,又漸行漸遠。那一闕粉香撲鼻的宋詞啊,最終化作我耳畔的天籟之音——柳浪聞鶯、夜半鐘聲……
我喜歡在暮靄沉沉的秋天,佇立在菊香淡淡的楊柳岸,用飽蘸寥落的畫筆,輕輕勾勒一軸曉風殘月的.意境。不知道那一只楚天蕩漿的蘭舟,是不是還能載得動雙溪的傷感和憂愁。冥色漸濃的古渡口,有誰,還在西風殘照里,舞動惜別的衣袖?縱有千絲綠柳,又怎能系得住游子的漂泊和天涯的浪跡。一樹低囀的蟬唱和一杯簡約的黃藤酒,永遠定格在《雨淋鈴》潮濕的記憶里。寂寞,有時候真的可以綻開花蕊,就如江楓漁火一樣,點亮你的心燈,讓你在無邊的思念里,享受一種巴山夜雨般細膩而甜潤的孤獨。參差的柳影,不一定要圓滿一個“月上柳梢頭”的等待,帶有缺憾的情緒,也許,更深沉,更濃稠,更悠長……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一種隨心隨意、隨緣隨遇的性格,一如長堤上婆娑多姿的垂柳,并沒有刻意的選擇和多余的修飾。真誠地表白,可以讓人敞開緊閉的心扉;自然地流露,就能詮釋美的真諦;隨遇而安,就能繁衍出一片又一片攏翠的濃蔭。
我喜愛那給我無限遐想和許多慰籍的青青河邊柳。
散文作文 篇5
自從踏進琴行的那一刻起網 ,我就從沒有想過要放棄。
記得小時候琴行就在家旁。或許是在音樂的浸染下,我漸漸愛上了它。 終于有一天,我牽著媽媽的手去報名。 當真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初次站在門前,我立刻被古色古香的建筑震住了。金碧輝煌的外墻,鋪著青石的道路,漆著朱漆的大門,全然與我在高樓上看到的不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我踏了進去。
報完名后,我們去見老師,隨著一級級樓梯,我與墻上的一個個古典音樂匠對視,那目光似前輩對后輩的期盼。于是,我對音樂的憧憬又增添了一分。
敲開漆著金漆黑的門,一位高挑的姑娘撞進了我的眼簾,那漆黑柔順的秀發似瀑布奔騰而上,潔白無暇的肌膚在深黑色長袍的映襯下,猶如鋼琴上的黑白健般清澈。
“你是來學鋼琴的嗎?”老師彎下腰,拉起我的小手。回過神來,我使勁地點點頭。“你喜歡音樂嗎?”老師深色的.雙眸中閃現出絲絲智慧,我仍然努力地點頭。老師蹲下來,笑了……
多少個歲月過去了,我頂著嚴寒酷暑不懈練習;多少個歲月過去了,我與音樂在夢中相會;多少個歲月過去了,我的技藝終于日臻成熟。音樂,儼然已成了我的至愛。
可如今,就在這一刻,我卻不得不將它放棄,面對多年深愛著的音樂,面對多年精心培育我的老師。我郁郁寡歡!房間的鐘“嗒嗒”作響,是結束的鐘聲!陣陣暖氣將我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教師似乎也看出了什么,坐在琴前,無言地等待。
散文作文 篇6
有人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確實,我們總渴望理想展翅飛翔, 總渴望幸福塞滿人生行囊,但現實的殘酷讓我們悴不及防。
行走在紅燈綠瓦之間,迷亂的燈光渲染了我們潔白的裙裝。考試,學習 ,批評,夸獎,皆在我們虛偽的表面下以微笑掩藏。誰都不會知道我們的心 思,誰都不會知道我們承受了多少壓力。每一滴汗水背后,有我們多少的努 力。可笑的'是,我們總是無法成功。
當然,學霸們則會以一堆大道理講述著他們的收獲和心得,老師則會批 評我們頑劣叛逆,但他們可曾知道,不是我們不勤奮,而是我們害怕。我們 害怕承受太多的壓力,害怕會給自己留下糟糕的童年回憶,所以,我們瘋狂 。
若能回到古代,我愿選擇道家,避世退隱,靜待朝陽。流連于山水之間 ,嬉戲于田畝之中。看潮起潮落,聽歲月永歌,期待春風又綠楊柳梢。摘一 朵花,把花瓣揮撒在閑逸的年華里,無需躲避,無需掩藏。靜靜遐想,指縫 又落一米陽光。陽光照應著的,是燦爛的微笑。
我愿偶爾放松一下自己,放縱一下自己,香踏著青春的腳步,嗅著流年 的芳香,把所有的不愉快丟棄在年華里,把所有的痛苦讓時光去安慰。把壓 力的包袱放下,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這,就是我所期待的生活。
散文作文 篇7
回望來時的路,我們總會有不同的體悟。在得到和失去中,學會舍得;在歡愉與悲傷中,學會坦然處之;在煩躁和靜默中,學會反思。在人生這條漫漫長路上,我們需要回望,才會在之后的路上,欣賞到更美的風景。
那時,我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裝飾精美的八音盒,那清脆而明亮的響動,讓我不禁迷醉其中。每次在郁結時聽到一串清亮的音符,心情便會無限舒暢。上面透明的玻璃球,好似晶瑩的旋律,飽滿而圓潤。但是有一天,它破碎了。當時的反應一定是嚎啕大哭,然后心中想著再買一個。現在想來,雖然我失去了一個八音盒,但我從此會更加小心,讓我不會再失去更多的東西。這是得。
漸漸地,我在失去中得到了許多。
與外公放風箏,是最美好的回憶。有一次,外公把風箏放得很高很高,風箏幾乎變成了一個小點。天空碧藍,廣闊云稀。忽然一陣風,幾乎要把風箏線下的外公吹走。風箏急速下落,我匆匆忙忙向風箏急墜的方向趕去,想要趕上風箏的腳步,但是風箏我追不上。風箏又在上升,好像在用激將法。原來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我們需要爭取,但卻爭不到,因為我們還是太小。
秋日來臨,落葉簌簌飄下,好似沒有前進方向的人,在空中漫無目的地飄舞。我不禁想,我們的人生難道會如此?在離開自己的家園之后,無頭蒼蠅一般前進和追尋。它繼續在飄動著,悠揚著屬于自己的`旋律,在空中一蕩一蕩,最后,輕柔地落在了大樹的根部。根部!我看到那分明的葉脈,一絲不茍地貫穿了整片焦黃的葉子,葉子雖然干癟,但葉脈依舊挺直而堅韌。這一瞬間的輕柔,卻震撼到了我。我們終究要回到我們生命開始的地方去,為它付出我們的所有的力量。
這一條路,需要我們在思考中走過,需要回望,才有意義。否則,我們不需要它,因為走的過于匆忙。
我不要虛度這應當優美的時光!
回望,我看到滿街的黃葉。
散文作文 篇8
這篇散文似一幅無形的美麗畫卷在我眼前揮之不去:弱不禁風的瑪瑙蝶世世代代都要從阿拉斯加飛越三千多公里的迢遙路到蒙特瑞尋找一棵蝴蝶樹,由于蝴蝶棲身的緣故將蒙特瑞松叫:蝴蝶樹。
“誰能看見三千里外莫名的招引呢?誰能明白飛在太平洋上天水一籃之外的那種‘尋樹’的心情。”每年它們從阿拉斯加飛出的蝴蝶有幾百萬之眾,飛回去的半數不到,讓我心里隱隱作痛的是“有個在船上當水手的朋友送給我一只美麗的瑪瑙蝶,說是停在他們的船帆上跟了他們很長的`一程路,他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那帆上的蝶。到了第五天那只蝶不見了,它掉在甲板上,死了。想是精疲力盡的緣故”真是太感人了!
小小的蝶你讓我肅然起敬,你的勇敢堅強讓我仰視,你是那樣的美麗“它紙一樣薄的翅膀像教堂窗上精致的拼花玻璃。中間拼的是橘黃與嫩黃,邊緣則是黑白兩色,用一種墨黑的筋脈相焊起來。”這樣美麗柔弱的小生靈竟有著讓人吃驚的意志力。
散文作文 篇9
是誰,坐在茜紗窗下,細數輪回了一季又一季的滿簾落花?是誰,才情斐然,詩意嫣然?是誰,焚稿斷癡情,掩骨埋風流?
大觀園里,寶玉是唯一那個解風情之人。
茫茫人海,可悲多人責備,多人冷落,卻又可喜,喜得有那么一人知己,護己。
手把花鋤空灑淚,對著明溪,拾著落花,葬著落花,吟著“花開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問蒼天是劫還是緣,卻唯有流水潺潺。
是否是你的執拗,任性,尖銳害了你,才落得“花落人亡兩不知”的下場?殊不知,這偏偏是對封建社會的不滿,對這些濃妝艷抹的人心機深重的嘲諷!你不愿與她們一樣,失去自己高潔的`傲骨,曠世不羈!
園里人都說你不及薛寶釵端莊,賢惠,可是這寶釵不也還只是個世俗之人?當日王熙鳳問她是否愿意嫁給寶玉,不也還是點頭了?明知寶黛情深,卻因為一己之私,害的黛玉“焚稿斷癡情”,害的寶玉“出家了世俗”,不也是她一手造成的,裝什么清高脫俗!
大觀園里真的是人心叵測,晴雯就因長得標致些,就被送出園去,最后落得“抱屈夭風流”的下場。
而那史湘云,因一次來金陵王府,與黛玉起了爭執,后來一直對黛玉心存芥蒂,一直認為黛玉不及寶釵。這樣的人,若是現在,斷不可以交朋友。妄自下結論,不知寶釵是圓滑處世,而黛玉卻是將鋒芒畢露,才能使別人不來傷害她,也傷害不了她。
畢竟,寶釵有母與兄,而黛玉,只孤身一人。
那日晴雯墳頭,寶黛兩人寫的一首詩來祭奠晴雯,卻最終也成了他們兩個的預言——
茜紗窗下,我本無緣。
黃土隴中,卿何薄命!
是啊,“卿何薄命”,多么無奈,荒涼的句子,令人扼腕嘆息,也令人心疼。
紅樓夢魘。
一場沉浮。
一場夢。
散文作文 篇10
秋其的散文集《輕呢——我的山中日子》出版了。小燕是一位具有深厚的多元文化積累和良好寫作潛質的青年作家。讓人令眼相看的,是她的散文結構更具文學性和藝術濃度;敘事更為廣闊和深邃;文字更為從容,有底氣,有文字的真氣和文字的根性。
秋其,1976年生人,中學教師,現居住在廬山風景區的一座大山里。她真誠、內斂,與外面的世界接觸很少。教學之余,在家看孩子,讀書,在大山里轉悠,思天接地。這與她讀了大量中外美術、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書籍有關。從《輕呢》的許多篇什中,可見梭羅、卡爾維諾、清少納言、王爾德、伍爾夫等外國作家和古代詩詞、《詩經》及繪畫藝術對她的影響。
秋其的人文走向是獨立的,自由的;也是另類的,邊緣的,獨樹一幟、卓爾不群、自成風景的。因為,文學既不是葉小燕的宿命,她也不具那分文學的自覺。秋其只是在生活和文化的土壤上吸取養份,她尋求的是精神的自由與人格的獨立。所以秋其說“平日,自然文學和美術方面的書籍是我的主閱讀。但每年會看幾部小說和哲學類的作品。 我想弄明白點什么,似乎只有這樣我才會得以靜觀自己和環境,尋找到一種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之外,她從文化的沃土、藝術的色彩、律動和大自然的懷抱里走向生命的自身。而她結集出版的這本散文集,可以說都是她見證事物和感悟生活的記述。秋其的廣泛閱讀與吸收,以及對生活和自然的體驗與探尋,盡管不是為文學準備的,但卻萌發了“無心插柳柳成蔭” 的絢麗風景。
讀秋其的《輕呢》,發現她的散文中,有莊子式的超塵脫俗、返璞歸純的自事其心,(《月亮的味道》、《山風吹過》、《山里山外》);有薩特式對人與事物對象性存在的注視、洞觀和意識反思(《精靈》、《行走》、《貓》、《藍影》、《凌霄》);還有尼采式的孤獨抱懷和揮之不去的生命之纏繞。(《巢穴》、《空瓶》、《回家的方向》、《山中木屋》);在她的散文構架風格中,常有印象畫的線條、色彩脈絡;有音樂性流動的旋律和舞蹈的起伏跳躍“等元素(《嘉年華》、《裂痕》、《夜讀,削蘋果的女人》)。可以說,秋其對中西文化的廣泛涉獵閱讀,鋪墊、滋養了她厚實的文學底蘊和看世界的別樣的目光。
《輕呢——我的山中日子》是葉小燕的第一部散文集。她一出道,就以自己獨立的文字品格和女性敘事風景,搖曳在散文敘事藝術的枝頭。如果說,這本散文集中的短小篇什,是夜空下閃爍的星子;那么她的長篇敘事,卻似曠野里的一片篝火.她以女性獨特的目光、思維和別樣、另類的語境,在講述、描繪和勾抹著她身邊的生活和世界。
相遇《輕呢》,讓我感受到一股回歸生命真性的林子、找回生命真義的其性習習的語言真氣撲面而來,仿佛是一種流動的聲音或一縷縷自由的風,在與我交談,注入我的身體和血液里:
“光線從枝葉間溢出,樹木,隱藏在林間的老別墅,都變成了透明的亮片,紅色、綠色或者黃色……‘陽光是從天空的心散發出來的’,米什萊詩意溫暖的語言總是令我動容。這里的每一棵草木每一種物種,每一扇窗戶,每一塊小瓦片,都被古老的陽光照耀過,問候過。在樹林的光和影之間,樹木發出寂靜的聲息,樹干上絲絨般的青苔似乎也在發出輕輕的摩挲聲,葉片窸窣落下,在頭頂,在腳跟,流轉飛揚……一種被陽光和樹影封住的那種美妙厚度,讓行走在山路上的每一個人感到寧靜和喜悅。”(《緩緩走過山林》)
讀秋其的作品,你必須跟她的文字保持一種距離,也不必在意她寫的是什么和她怎樣去寫。要看她一大把文字中,你相識或相遇了什么。
《石頭的疑問》寫的是冰川世紀跌落人間的一塊石頭,或四世紀冰川遺址,沉睡在時間的河流和歲月的咬痕里。這塊石頭的存在是一種偶然;與一個兒童、一位老人、一對青年戀人、中年人和畫家、科學家的相遇也是一種偶然。但在不同人的眼里,卻折射出不同的神秘色彩,而推給讀者的閱讀感知,卻是這塊石頭的.巨大的孤獨和深重的憂傷壅堵在心。——因為,這塊石頭在作者筆下是從天上跌落人間的一滴淚!
一篇輕盈的詩性童話,作者從事物的表層和深層敘述、多元視角的轉換和女性敘述聲音,從對遠古的歷史和歲月人煙層層剝繭般的熳妙懷想中,抽離、展示、審視、叩問的卻是世俗塵煙和世事物象中的生命之本與世界之源。作者理智理性的從這篇童話的整體結構邏輯,潛入自己思想情感最隱秘的深處,用富有生氣和張力的活性語言,把她對自然的秩序、人性的根源和人的社會屬性及人類的生活奧秘,通過不同人的目光和思維對這塊無聲無色、無知無覺、無夢無醒的石頭的注視、想像和盤詰,從事物的偶然性和時間的維度里闡釋人的存在性和偶然性。篇中借助隱喻、像征等手法,對生命的現場和人的未來,寄予了深切的關注和美好的祝愿,字里行間呈現多種指涉語義,和“言外之意”的審美意韻。足見一位女性看世事物象繁復細密的心思和理性思辨色彩。
《貓》,是用散文和詩質語言構架的一篇寓言體小說。筆調從容輕松、運化絕妙,且有著多層讀解意義。作者站在更高的山巒上,用靜觀的語勢、平靜的語述和不飾雕琢、不見風浪的語言,借代一只動物屬性的貓和違規搭建屋棚上的一個“拆” 字;用復調結構、明暗多線條交織和碎片拼貼,以及不落痕跡的步步鋪墊等筆法,用一條明線寫一只被遺棄的流浪貓惶惶然地寄居在不見光線的地下室里的故事;同時伏以三個交織的、時隱時現的線條勾抹三個家庭的生活現實。畫面是平靜的,背景卻是喧囂的,敘事是冷靜的。小說通過情節線條的交織和一筆帶過的細節點綴,把沒有在場的在場、背景時爾取代前景及貓與貓和人與貓之間的微妙關系,絲絲入扣的糅進小說的敘事圈套,形成一種隱形結構下內呼外應的暗流涌動和某種對整個故事的操控力量;作者站在社會文明背影里的兩性泥陷與困惑的敘事現場,用女性的目光注視女性自身,從女性的生活圖景和人生況味中拆解、拆除羈絆和桎梏女性生命與生存現實的蕃籬和障礙,從而踏上“人” 是“愛與存在” 這個生命意向上的女性自我追尋、自我解放的旅程,給女性的獨立、自由和生命的大化打開一片豁然天地。
這篇寓言體小說,通過對人的兩性世界的洞觀與探微,對女性寄予了哲學、美學和生命學意義上的悠遠、明媚、暖色的遐思,和完美主義、理想主義色彩的深層審美探尋。作者以她荒謬的敘事和流浪生死的心思意緒,把讀者引入人的生存現實的泥沼里,讓人的人間自己去省悟,去尋求自救。
《身體的記憶》記述一次住院手術的經歷,她不只是一個親歷疼痛的人,而是仿佛親臨一次生死。通過觸覺、視覺、聽覺、味覺、幻覺連疊、拼貼的意象片斷和意識反應,從女性生育、病痛、衰老等諸般女性身體切膚徹骨的疼痛和生命的訊息中,親歷和平撫著此時、此地、此在、此生中的生命的傷痛與苦澀,以及生命中的諸多纏繞;切身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體悟著生命之輕和生命之重。這原本是女性沉重、憂傷的心緒話語,但在作者的筆下,卻洇氳和透發著人世間親情、愛情、友情的甜密、溫馨和暖色。身體的信息和生命的律動合奏的卻是一曲起伏、高亢、激越的生命交響曲:“當又一個春天到來,我將帶著屬于自己的身體記憶,和生命個性,又一次笑容燦爛,輕揚手臂,把腿高高踢向天空,奔跑,跳躍。”
秋其,處身在這個相當個人化的時代和生命個性色彩繽紛的人的人間,她盡最大限度的把自己和生命自身縮小,走回生命內心的腳步,仿如在葉脈上蠕行,輕輕,輕輕的不驚起一粒塵土。她在自己的生命秩序里獨語天涯。在她生命內在的縱橫里,據守和抵御本心之外的喧囂與塵埃。在紛繞繁雜的塵煙世俗中,她是一個不在場的女子,也似乎背離了時代主旋律。她隱在大山寧靜、閑適、清心的懷抱里,讀書,冥想,記述她親歷、見證和感受的人事物語。但秋其不是一位游乎于塵垢之外,寞然于壙野,安之若素的柔弱女子;她只是不肯違背本心的自然,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不想在世俗塵煙中流入人的地平線。在《輕呢》好多散碎的文字中,可見她意出塵外,力生筆端的冷靜、從容、暖色、明媚的文字風貌:“曾看過吳冠中先生的一幅《爬藤》的作品,他的爬藤有著寧靜而輕盈的詩性和夢意,每一根線條都有著豐富的表達和探尋。藤蔓在畫家的筆下獲得了怎樣的靈魂,它們努力生長,贏得的自由是多么的高遠和清越。”(《爬藤》)。
在閱讀《輕呢》時,我感覺葉小燕的文字并非是她自己所言的“輕”。 因為從她筆底流淌的人事物語中,既起伏著思想情感的岸線,血液里也動蕩著不安定的理性哲思的因子,每個字詞都是一塊精神的礁石。在秋其心靈的原野上放牧的,時而是晨鐘暮鼓般的悠遠與寧靜和止水微瀾般的生命意脈,時而是連綿起伏的內在丘惑和綠意黃沙般的精神馳騁。
秋其的散文呈現簡單又豐富,單純又復雜的品質。《輕呢》里的敘事,幾乎沒有重大事件。她從一滴水珠中發現天堂。筆下的人、事、物、景,從一片葉子,一根莖藤,一片雪花,透發給讀者的都是心靈的純凈、精神的升華和靈魂的滌蕩(《葉子》、《雪如羽》《爬藤》、《精靈》);一顆糖果幻化出如夢如幻的人間冷暖(《蘇蘇的花朵糖果》);一只空瓶,交織的是大千世界里人與時間的縱橫,流淌的是親情鄉戀的血脈(《空瓶》);一件布衣裙,從事與物的原初取向里,抽絲吐蕊般綻放出一朵朵關于美的結構、美的秩序、美的品質、美的意向的絢麗的花朵(《布衣 裙》);一片云朵,折射出人從腳下的生存現實向更為廣闊、遼遠、豐饒的精神世界探尋和嘹望的美好心境(《云之下》)。秋其的文字纖敏,輕盈,沖虛,深峻。且字字閃光,語語驚心。在她文字的行云流水中,都有對美好事物靜默的懷想,都指向人的精神深處,都能引起心靈的震撼,都能啟發深邃、悠遠的思考。她從世界的原初和人的此在,審視、究問、探尋人的未來和世界的明天,對人與世界寄予了美好的精神祈盼。
當代的散文,在同化思維,固化語境,軟化、矯情、塑料花式的敘事范式中,呈現一種僵死的散文模式和陳腐、虛假的語言味道。如果說,真誠和樸素是散文語言的本質,葉小燕能從傳統文化的滋養和世界文學迷亂的敘事星空下走回自己;以她出世的心態和回歸自然的心境,形成有話語真氣,有文字根性的敘事語境,這才是《輕呢》這部散文集的高貴之處,也足見葉小燕文字的從容、自由和她文字的尊嚴。
秋其從文化與生活的沃土走向自己,走向生命自身,文學、哲學、自然科學和美術、舞蹈給了她一架梯子,讓她看到歲月的云煙深處是什么,歷史的源流和人的根須在哪里;中國古代文學和世界文學燦若星子的光華涵泳了她思天接地、如夢如幻的詩思才情。她的內在世界是一個既深邃又美麗的豐饒的寶庫。物理世界的一片飄落的雪花,樹梢鳥巢的一個細微的顫動,山石上一片夢幻般的苔綠,都飽含著她女性視覺下的善良的目光和人性悲憫,以及對事物和世界的理性審視與觀照。讓我的閱讀,好像每每可以觸碰到宇宙間那神秘美麗、難以言述的神奇和永恒。從她文字的意脈里,也讓我感受到,作者年輕的靈魂的喘息聲,仿佛就在離我最近的身旁。
以一顆敬畏和感謝之心,把目光和心思埋在《輕呢》這部散文集的閱讀里,作品清晰的脈絡,磁實、跳躍的哲思紋理和極富文字真氣與文字根性的語言質地,瞬間穿透了我的靈魂。我閱讀時的內在會有一聲輕音:“哦!”。
掩卷,一道依希可聞、閃爍著生活浪花的河流,從秋其的腳下朝著天際隱去。而留給讀者的,是“青山卷白云” 般的文字山水,和理性哲思的燦爛星光。
我想,走向文學的秋其,未必在文字里宿草經荒,對文學也未必要有多少擔當,守住她文字的良心,文字的真性,文字的美善,文字的暖意已難能可貴。
落筆時,我還想說一句,任何一種文字品格既是一種敘事模式,也是文學的枷鎖,愿秋其在她文字真性的林子里,每一粒鳴叫,都悅耳,青翠。
【散文作文】相關文章:
散文的作文06-23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8-13
優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28
優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18
優秀散文:愛上散文10-22
經典散文10-26
經典散文精選10-23
經典散文(精選)07-26
精選經典散文08-23
散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