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后感【薦】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字經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字經讀后感1
我家有五本《三字經》。有爸爸從書店和從網上買的,有叔叔送的。我最喜歡“新課標小學語文閱讀叢書”《三字經》。
這本書是從xxx網店購買的。《三字經》是元朝初年教育家王應麟編寫的,主要是教小朋友們讀書。書的內容包括教育、天文、地理、民間故事、傳說等。三個字一句,有378個句子、1134個字,很好讀的。《三字經》到今天有700多年了,很多小朋友都喜歡讀,都在老師、爸爸、媽媽的帶領下讀了。
我喜歡的這本書,有簡單的`說明文字,有63個有趣的小故事,還有漂亮的圖畫,特別是書里的文字都有拼音,我自己都能閱讀,不用問爸爸、媽媽。
放假以來,我把《三字經》原文都讀了十多遍了,有一小部分我都能背著了。但是,爸爸媽媽要求背下來,我還要加倍努力。《三字經》的內容好多不知道說什么,爸爸媽媽說不用著急。這一段時間,通過讀里面的小故事也知道了一些內容。如,我讀“曹操之子”小故事,知道了三國時期的大英雄曹操,有曹植、曹丕、曹彰、曹沖四個兒子,都是他的親兒子,但是他們的愛好相差很大。曹植很有才氣,曹丕喜歡劍術,曹彰很喜歡跟猛獸打打仗,曹沖非常聰明,爸爸說這就是“性相近,習相遠”,哦,原來是這樣的。
寒假里,我還讀了《秘密花園》,還讀了《聲律啟蒙》,還讀了《小學生校園詩朗誦》等書籍,通過讀書,復習了拼音,認識了很多文字,知道了一些知識。我要長期堅持下去,養成好的習慣,為成功努力。
三字經讀后感2
利用學習的空余時間,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書里面的道理真的很令人感觸,道理很中肯,很有教育意義。就說說開始部分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它的道理是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一樣善良的,只因各自后來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各人的性格都變得不一樣。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好的本性就會變壞。我有位同學,原來無論學習成績還是組織紀律,都是我們班里數一數二的',但近來不知怎樣,整個人都變了,變得簡直讓人不敢相信。每次考試他都是不及格,上課不是遲到就是早退,上課時總是扒在桌子上打磕睡,老師提問,他就張大嘴巴回答不出。
有一天他趴在桌子上睡覺,我忍不住了,問他:“你怎么上課時總是打磕睡?”他慢條思理地說:“別吵我,我在做游戲機的夢,我喜歡上了游戲機,我媽媽說我長大后,沒有學習也能找到工作。”我聽了之后,驚訝極了。原來,是他媽媽寵壞了他。一天,一個同學叫他去游戲機室玩游戲,他說他不會,于是,那個同學說教他,他就去了。到了晚上回家,他問爸爸拿錢去打游戲機,爸爸不同意,媽媽聽見了,說:“沒關系,讓他玩一會兒,就算沒有學習,長大也能找到工作的。”最后,爸爸也在他的爭辯下同意了。他現在整天逃學,我真替他擔心。《三字經》里說的一點也沒錯。
三字經讀后感3
我國上下五千年有著璀璨的歷史和文化,其中有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我最喜歡三字經,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它的意思是指后天環境對學習、成長很重要,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做事要專心致志,持之以恒。
有一次,我在寫作業的時候,我的'心根本就沒在學習上,而是早就遠走高飛了,我用手支著頭,望著窗外發呆了20多分鐘才開始寫字,還沒寫到一半,我又開始玩玩具了,又玩了十幾分鐘,就這樣,一個小小的作業我竟用了兩個小時,不但字沒寫好,而且錯了好幾道,還受到了媽媽一頓批評。
還有一次,在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在認真給我們講課,我望著窗外,想著下課怎么和小朋友玩,正在這時,聽到老師喊我的名字,說:王子晗,你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才回過神來,支支吾吾半天說不上來,自然我這一堂課的知識也沒學會。
所以,在今后,我會牢記這段話,專心學習,把這國學文化精髓深入到生活學習中,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三字經讀后感4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告訴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著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閱讀了《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這幾句講的.十分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教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教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必須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后回報自我的父母與教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那里我們能夠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
《三字經》不可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著大家。快和我一齊去讀這本好書吧。
三字經讀后感5
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三字經了,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黃香九歲就知道替爸爸暖被窩,;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孝悌為人之本!仁慈而和善的情性是所有各種品性中最可愛的。
烏鴉長大了,還要反哺自己的父母,作為小朋友的我們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的!
“首孝悌,次見聞!”古老的文字已一語道破做人的輕重之處啊!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三字經了,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黃香九歲就知道替爸爸暖被窩,;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孝悌為人之本!仁慈而和善的情性是所有各種品性中最可愛的。
烏鴉長大了,還要反哺自己的父母,作為小朋友的我們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的!
“首孝悌,次見聞!”古老的文字已一語道破做人的輕重之處啊!孝悌為人之本
三字經讀后感6
花開花謝,此消彼長,云卷云舒,又是一年。曾幾何時,我與經典悄悄相約,它——《三字經》永遠的篆刻在了我的生命中,照亮了我生命的歷程,指引了我前進的方向。
聽媽媽講,我小的時候,好哭鬧,媽媽哄我的方法就是講故事,說來也怪,一聽故事,不聽話的我就會安靜下來,專注的'聽著,媽媽的故事也由《小紅帽》、《灰姑娘》到《孟母三遷》,曾記得,在我七歲時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從媽媽手中接過《三字經》,這是一本集繪圖、文言、譯文于一體的畫本,從此,兒童嬉戲的地方少了一個頑皮的身影,客廳里多了一份難得的清靜,就是這本《三字經》,使我明白了“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的真理,在學習時不敢偷懶,更怕自己是“不知義”之人。就是這本《三字經》,使我懂得了“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的孝敬,要做一個聽話,不讓父母操心的孩子,就是這本《三字經》,讓我知道了……
與經典作伴,與圣賢為友。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就是這本《三字經》,打破了我沉睡的心靈,讓圣潔的陽光照進來,于是,我每天吟唱著“人之初,性本善”,敲開了知識的大門,走進了經典的世界。
三字經讀后感7
說起三字經,那可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瑰寶。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
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可是讀了這本書之后,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生活環境的不一樣,差別會越來越大。
在這本書中,我懂得了對于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專”而受到教師的`教誨,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超過了他的教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么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我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么不用心一點兒呢?
也懂得了做人的準則,古人發奮圖強的故事,中國悠久的歷史,許許多多我們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和接觸的知識,比如,我讀了《三字經》中講歷史的部分,清楚得明白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
這就是三字經,是一本歷史悠久的書;引領我們走向真確方向的書。
三字經讀后感8
我看過很多很多書,一半左右的書都是我從圖書館里借來的,偶爾幾次還會借幾本三字經的書。一本三字經的書叫《財智三字經》,它的三字經跟我們學的三字經不一樣,這本書還有第一單元到第五單元,在看過幾頁三字經的`時候,也會偶爾相伴幾個故事,第一單元到第四單元都有兩個故事,第五單元有八個故事。三字經下面還有圖,圖下面還告訴我們這幾句話是什么意思。有一頁是這樣的:人民幣和美元國與國幣流轉元角分十百千可積累能換算。
圖上畫的是:有三個小朋友想交換錢,第一個小朋友說:我希望換100日元。第二個小朋友說:我希望換一美元。第三個小朋友說:我希望換6元人民幣。第一個小朋友拿著6元人民幣,第二個小朋友拿著100日元,第三個小朋友拿著1美元,他們三個都能交換。很多故事告訴我很多道理,有的故事告訴我有錢要慢慢用,要不富翁也會變成窮人;也有的告訴我,錢是一分一分的掙來的;還有的故事告訴我,富人教窮人,窮人也能成為富人;還有個故事告訴我,我們不應該買不該買的東西,如果你買了,也許最后就是痛苦。
三字經讀后感9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教師讓我們讀“三字經”,每一天放學走出校門的時候,我們會排著整齊的隊伍,象唱歌一樣的齊聲朗讀,對于“三字經”的資料沒有太多的.理解,此刻,再次聽到一年級的小同學們背誦“三字經”的時候,我仿佛又看到了我們的樣貌。
“三字經”教會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異常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兩句話,使我深有感觸、至今難忘。這個故事講了孟子的母親,為了讓他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搬遷住所,孟子不好好學習,母親就割斷了正在織布的紗線,來讓孟子明白學習不可半途而廢的道理。像孟子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我家樓上住了幾個小朋友,對門鄰居叫陳方儀,我們都學習鋼琴,練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晚上我在看電視,這時響起了鋼琴聲,我明白陳方儀在練琴了,這鼓勵我立刻也去練琴,我們相互影響,已經堅持學習了四年多了,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樓上的鄰居叫朱熹,他上五年級了,跟誰都合得來,不管是上初中的大哥哥,還是比他小的弟弟妹妹,都喜歡跟他玩兒,跟他在一齊,我學會了要和別人友好相處。讓我更深刻理解了孟母擇鄰處的重要作用。
我像大海里的一只小船,“三字經”就像一個燈塔,它永遠指引我行駛的方向。
三字經讀后感10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人人都可以讀書,但讀書有得法與不得法的區別。讀書不得法,就可能讀不懂,讀不透,甚至越讀越糊涂;只有讀書得法,才可能學到知識,有所收益。
歐陽修善于積少成多,發明了“計字日通”讀書法。歐陽修根據自己的需要,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規定自己每天要熟讀300字,這樣他用了三年半時間就將這十部書熟讀完畢。然后,他再規定自己每天背誦150個字,這樣只用了七年時間就背熟了。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積少成多,同樣可以學到大量的知識。
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因為讀書能給我帶來無限樂趣,和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書是知識的海洋,是人類生活的'營養品,書是開啟智慧寶庫的鑰匙。讀書,能夠獲得智慧,使我變得更加聰明。
有一次,媽媽讓我把煮熟的雞蛋放進冰箱里,我卻不留意把它們和生雞蛋放在一起了。“這可怎么辦呢?”媽媽著急地說。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在一本書上看過怎樣分辨生雞蛋和熟雞蛋的辦法,于是我把雞蛋一個個的從冰箱里拿出來,在桌子上轉。書上說,轉的飛快平穩的是熟雞蛋,轉的緩慢搖晃的是生雞蛋。所以很快,我就把它們分辨出來了,媽媽連連夸我。
書,雖然看起來是枯燥的,呆板的,但其實你只要用心去感受書中的每個字的含義,相信你很快就會愛上讀書的。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三字經讀后感11
《古人讀書的方法》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人人可以讀書,但讀書要得法,應該學習古人的讀書方法。歐陽修根據自己的需要,選了十部書,總字數為455865個字,自己規定每天讀300個字。讀完后,又規定每天背誦150個字。這樣,他總共用了十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每日定量計字,同樣能學到知識。
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知道了讀書方法的重要性。呂老師嚴格要求我們背課文、三字經、古詩文以及成語接龍等,提高了我們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讓我們能出口成章。古人說的好:“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
這學期,爸爸給我做了一個新的作息時間表:早上,洗漱完畢后,我大聲朗讀課文、三字經等;晚上,認真完成家庭作業后,我要復習今天所做的練習、預習明天所講的內容。背誦三字經和古詩詞時,對于不懂的'字詞句子,通過查找資料明白其中的含義。這些好的學習方法,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在以后的學習中,我還要進一步調整,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字經讀后感12
在暑假里,我做了一件錯事,媽媽就讓我看《三字經》,讓我懂得多一些道理,不再做這些愚蠢的事情。一開始,我就想:“看這本書有什么用呀?”看了之后,我真的學到的了許多道理。比如: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句話。意思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就應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么用呢?從那以后,我就發奮起來,對自己說:“務必要好好學習,不要做個沒用的人。”
還有這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意思是: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獲,而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是務必要后悔的。所以,我就又對自己說:“務必要勤勞,讓自己活得更加真實。不要浪費時間,否則,就會后悔,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吃的。”
它雖然短小的篇幅,卻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搞笑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非淺。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
中國古代禮貌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禮貌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三字經讀后感13
每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三字經》里的“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這一片段。它告訴我“成事貴在堅持!”
“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這一片段資料講的是:宋朝有個梁灝,在八十二歲時才考中狀元,在金殿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如他。
一個人光有才華還不夠,還要有對自己夢想,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堅持才能取得勝利。正如梁灝一樣,多次科舉都未果。但是,他在沒實現自己的夢想的時候,并沒有從此一跌不振,放棄追逐自己的夢想。而是,重整旗鼓,再度參加科舉,直到考中狀元。正是他那份夢想的力量和那份堅定執著的精神,最終才有考中科舉,在金殿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如他的`場面。
梁灝的對夢想執著追求的精神使我想起了愛迪生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尋找適合做燈泡的材料時,一次一次地試驗,一次一次地失敗,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沒找到適宜的材料。應對失敗、挫折、他人的冷嘲熱諷他仍不放棄,之后,找到了適宜的材料即鎢絲做燈絲,成功發明了燈泡。讓燈泡走進了尋常百姓家。愛迪生和梁灝一樣,對夢想總是那樣堅持追求。讓我再度相信“成事貴在堅持!”
《三字經》里的“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這一片段給了我這樣的一個啟示:有志者事竟成,凡是立定志愿,只要堅持不懈,努力去做,是務必會成功的。
三字經讀后感14
寒假期間,學校要求背誦《三字經》,我想:背《三字經》有什么用?我極不情愿地向書店走去。誰知拿起這本內容豐富,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記誦的《三字經》,我竟一眼不眨地看了兩個多小時,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計,我才匆匆付完錢,興高采烈地向家里奔去。
每天寫完作業,我沒心思看曾經讓我朝思暮想的動畫片,而是拿起《三字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你可別小瞧它,這里面含意無窮呢!其中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最受感動。
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小女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母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躺暖才讓父母睡……黃香她小小年紀就這么懂事,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勞累,主動承擔家里所有家務,還細心地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小女孩。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別。我現在雖然讀五年級了,卻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么事都不干,吃飯還特別挑食,每天上學也是由爸爸媽媽接送,就連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是爸爸媽媽幫我檢查……我和一個小小年紀的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
三字經讀后感15
剛進xx學校老師就布置作業,讓我們背誦《三字經》。通過閱讀、默記我體會到《三字經》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大致可分為五部分:一、勸教;二、必備知識;三、讀書;四、習史;五、勸學。其中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
讀了《三字經》我清楚的知道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發展、不斷生存下來的,讓我對歷史有了一個概括的了解;讀了介紹古時候的成功人士的部分后,我知道了我們中國曾經有許許多多的`能工巧匠和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
讀了書里講孝敬那一部分,我知道了如何去做一個孝敬父母與長輩的人;讀了仁、義、禮、智、信我堅信它對我們現代21世紀的學生同樣適用;《三字經》講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優良傳統與經過幾千年不斷流傳下來的美德,蘊涵著許多人生哲理,等待我們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去實踐、去學習!
《三字經》中說到“有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為讓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先后三次搬家,讀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們為了能讓我來北京讀書,調換工作并不辭辛苦尋找好的學校,我從心里感謝我的爸爸媽媽!
如今早已將《三字經》熟記在胸的我,每當回顧這篇流傳700多年,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文章時,仍有啟迪心智的感悟,讓我百讀不厭,收益非淺。這瑯瑯上口的一千多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令我折服!
【三字經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字經》兒歌及《三字經》全文06-08
三字經_三字經讀后感800字五篇11-01
三字經10-24
《三字經》作者及新舊《三字經》版本06-17
《三字經》解釋08-06
三字經教案07-06
《三字經》的意義08-01
長壽三字經10-24
女子三字經10-01
三字經詳解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