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書心得【熱門】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字經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字經讀書心得1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蒙學著作,自問世以來,一向是中國兒童啟蒙的必讀書,影響極其深遠。《三字經》篇幅雖然短小,資料卻十分豐富,被譽為“袖里通鑒綱目”。
《三字經》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國學經典之一。它易讀、易記、易解。《三字經》資料豐富多彩,有自然常識、有歷史故事、有道德常規、也有人生哲理。它教會我們知識,也教會我們做人做事,還教會我們要認真讀書以及如何讀書。
《三字經》中有這樣的詩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很清楚,一塊玉石不經雕琢是不能成為一件玉器只是一塊玉石。人不學習不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適宜什么是不適宜。而“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孩子小時應異常注重三個方面的學習:親近良師、親近益友,要學習禮貌懂規矩。
我十分喜歡“孟母教子”的故事。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學了許多喪家哭泣的言語動作。孟母就把家遷到市鎮上,孟子便整天學著模仿商人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旁,孟子最終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三字經》教導我們要孝順父母,要好好學習,友愛兄弟姐妹,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覺得我們應當要好好地學以致用,并且還要好好的傳承下去。
三字經讀書心得2
在今年的寒假作業中,有一個要求就是要讀國學經典。我和媽媽在書店買了《三字經》。之前背過幾段,也不是很感興趣,但拿起這本書一看,發現內容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還有清晰的筆記和短篇故事,寓意無窮,有些故事讓我很感動。
“香九齡,能暖桌。”東漢時,一個叫黃翔的`小女孩九歲開始幫父母做家務,她對父母非常孝順。天氣熱的時候,她會用小風扇把墊子扇起來讓媽媽睡覺。冬天天氣冷的時候,她會在父母睡覺前暖床.她知道如何為父母減輕負擔,小心翼翼地照顧他們。她真是一個懂事又孝順的小女孩。看看她,再看看我,太不一樣了。我今年也九歲了,但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我在家不需要幫助,但有時我會對媽媽發一點小脾氣。我父母每天接送我上學。甚至老師布置的作業有時候也需要媽媽幫我檢查。有時候我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也是為了好玩……所以我想向黃翔學習,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孩子。
“四歲能做梨。”四歲時,孔融懂得謙虛,把大梨給哥哥和弟弟,把小梨留給自己。這是我們獨生子女最缺乏的美德。我們是在很多長輩的關心和寵愛下長大的,所以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很少懂得謙虛,尤其是同學之間。看完這個故事,我覺得同學之間應該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關心,如果有互相謙讓的事情,糾紛就會少一些。
三字經讀書心得3
最近正在讀《三字經》,頗有心得,夜不能寐,思緒萬千,五更時分輾轉難測,披衣起早,寫出心得。
《三字經》成書于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時期,自問世以來,就作為兒童的識字教材,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它與《百家姓》、《千字文》合成“三百千”,被視作傳承儒家思想和修身勵志的啟蒙教材;此經雖短,短短千余言,但是卻能夠流傳至今,一直被世人傳誦至今,它的生命力是什么,它的魅力何在?
本書雖短,但是很有特點。從形式上看,三字一句,短小精悍,讀來朗朗上口,易于記誦;品來意味深長,文化濃重。古代的兒童,入學的第一部書就是它。孩子們一邊吟唱,一邊搖頭晃腦,韻味十足。
這部書不光形式上易于記誦,內容也很豐富。它以精悍的“關鍵詞”將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道德,做人典故融合在一起。《三字經》雖然是兒童啟蒙教材,但是其講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是難以改變的。它適合于任何年齡段的人去閱讀它,理解它,去在生活中運用它。孩童時代的'人讀它記它,可能不知其意而背之,成年人讀它記它,有著不同的意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講的是:每個人出生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習性卻各有差異;假如不去教導他,習性就會發生變化,轉變,所以要重視教育,持之以恒的教導。
我覺得,這本書中所講的道理,95%還能夠在現在社會中適用。作為教師,更要認真拜讀拜讀。“教書育人”,我認為育人比教書更重要,我準備利用寒假認真地學習本書,開學以后結合學校工作,把這些道理加以運用,我想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字經讀書心得4
中的一些句子是從古代儒家經典演變而來的,內容豐富多樣,更好地表達了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思想的精髓。有關于做人的句子:“第一孝,第二知;父子、夫妻都聽話……”有關于教子的句子,“不教,父有罪,教不嚴,師懶……”有關于歷史的句子,“不滅金,不居宋;到中國,還有瓊迪……”
看完《三字經》,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句,“勤奮好動,玩無用,放棄,奮斗”。看到這里,我想到了唐代詩人李白。小時候,他親眼看到一個老婦人,把一根鐵棒磨成繡花針。因此,他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道理。從那以后,他努力學習,最終成為一名著名的詩人。我還想到了匡衡挖墻偷光的故事,還有車胤像螢火蟲映雪的'故事。
總之,閱讀《三字經》讓我受益匪淺。"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讓我知道了明責任,負責任才能為國家做貢獻;“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讓我明白了勤能補拙的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首孝悌,次見聞”讓我知道了“百善孝為先”的道理……
欣喜之余,我也編了一段《三字經》:三字經,千字文,內容廣,知識博。華夏子,千古誦,增智慧,陶情操。
三字經讀書心得5
你知道《三字經》是怎樣的一本書嗎?它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古人的第一本書就是《三字經》,這本書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是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巔,源遠流長。
《三字經》以少兒啟蒙讀物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的特點就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凈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于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它的意思就是說:東漢時有個叫黃香的人,從小就非常孝順。他九歲時,常常在冬天父親還沒上床睡覺之前,自己先躺在冰冷的床上,把被子溫熱了才請父親睡覺。夏天他就先用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請父親歇息。讀到這里,我慚愧地想:我和黃香相比,真是天地之別呀,生活中的我,放學回到家,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呀。爸爸媽媽平時既要上班,又要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多么辛苦呀!記得有一次,媽媽剛下班回來,叫我把碗筷端去客桌,我死活都賴在紅木椅上,大聲喊:“你自己吧,大結局了。”說完,又賴在椅子上看電視。吃飯了,媽媽沒幫我拿碗筷,我也無可無奈,拖拖拉拉去拿。
子便整天學著模仿商人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旁,孟子終于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
三字經讀書心得6
這學期老師要求我們誦讀《三字經》。通過誦讀和默記,我深深地體會到《三字經》中所講的仁、義、智、信在我們小學生成長中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令我折服。
在《三字經》這些淺顯易懂的文字中,講述了做人的準則,古人發奮圖強的故事,中國悠久的歷史,許許多多我們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和接觸的知識,比如,我讀了《三字經》中講歷史的.部分,清楚得知道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發展、不斷生存下來的;讓我對歷史有了一個概括的了解;再比如,我讀了介紹古時候的成功人士的部分后,就知道了我們中國曾經有許許多多的能工巧匠和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我一定要像他們那樣,努力學習,爭取獲得更好的成績,為祖國爭光;又比如,我讀了書里講孝敬那一部分,知道了如何去做一個孝敬父母與長輩的人;《三字經》中說到“有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為讓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先后三次搬家,讀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們為了能讓我讀書,不辭辛苦的工作,我從心里感謝我的爸爸媽媽!
在這薄薄的《三字經》中,蘊涵著許多人生哲理,等待我們小學生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去實踐,去學習!
三字經讀書心得7
以前有“三、百、千必讀”的說法,這的意思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本書必須讀!
三字經的特點是三字一句,簡介明了。別看它簡介,可它的每一句都包含著生后的道理,比如第一句就很深奧:
人之初,性本善
在儒家傳統當中,有三派說法。一派,孔子的說法。他的.說法是什么呢?就是后六個字“性相近,習相遠”孔子認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環境的影響,差距變得越來越大。這是孔子的說法。換句話說,孔子并沒有告訴我們,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孔子置而不論(意思是他不說),留個懸念。
一派,思想家、和法家有極深關系的荀子的看法。他認為“人之初,性本惡”。人的天性本來就是惡的這是荀子的看法,他這個看很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因為我們看一個小嬰兒生下來,他餓了就要吃奶他會管母親很辛苦嗎?他會管母親有乳汁嗎?他會考慮母親是不是生病了嗎?都不會,他就要吃,非吃不可。人性從這個角度來看,談不上善良。
那么《三字經》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是誰的思想呢?是“亞圣”孟子一派的的思想。但卻不明確。孟子并沒有說過人之初,性本善”。他的明確意見是,人的本性向善。
我同意孔子的看法,因為人的本性是會變的,向孫悟空會72變一樣,有時候是善,有時候是惡……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讀書心得8
媽媽給我買了《新三字經》這本書。一開始我并不感興趣,我漫不經心地瀏覽了一遍,發現這本書將中華民族傳統美、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和現代文明修養熔于一體。于是,我被里面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就認真地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詞語,都標有注釋和道理。將我們所熟悉的孔融讓梨,聞雞起舞和司馬光救人等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故事概括、精簡為三個字,講解了這些人物的背景及故事典故讓后人了解和學習;三字經中介紹了雷鋒助人為樂,劉少奇、周恩來等前輩為國鞠躬盡瘁,其中有鼓舞人要積極向上,青少年要尊老愛幼,講文明禮貌的三字詞;通過閱讀我還能從中學到歷史知識,如秦始皇統一中國,鄧世昌沖敵艦,火燒圓明園……
我們小學生最應該學的是“好戰士有雷鋒樂助人甘奉獻”。雷鋒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一個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他因公殉職時年僅二十二歲,他用行動模范地實踐了自己立下“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當然,我們小學生所學的不是雷鋒的做法和事跡,我們真正要學的是雷鋒樂于助人的精神和那一份為人民服務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新三字經》中最使我深思的是“家愛我我愛家推此心愛中華”。這句話是說家庭里的每個人都愛我,我也愛家人,如果有這份心意去對待我們中國這個大家庭里,我們也需要愛我們的祖國。
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為動力,勤奮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愛護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三字經讀書心得9
最近看了一本名叫《新三字經》的書,令我感觸很深。
仔細看過后,其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是:“學與思,琢與磨,知與行,相交錯。成于勤,毀于惰,荒于嬉,敗于奢。省吾身,思己過,言必行,行必果。敗與勝,非天命,得與失,乃互生。”“學與思,琢與磨,知與行,相交錯。”意思是說只有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我們才能收到真實的效果。我們既要重視行動,也要重視認知,兩相促進,才能塑造健全人格。牛頓就是經過反復的思考,發現了“萬有引力”,居里夫人也是經過觀察,然后反復思考,再試驗,才發現了“鐳”,所以我們要學會思考。
“成于勤,毀于惰,荒于嬉,敗于奢。”是說學業和事業的.成功要靠刻苦勤奮。人不能過度的追求享受,否則就會敗在自己的手中。韓愈的《進學解》里說:“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強調了勤奮思考的重要性。許多人的失敗是因為懶,一個人過于貪玩、貪圖安逸,就會自己荒廢自己。只有勤奮才能獲得成功。
三字經讀書心得10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學習《三字經》。《三字經》中有很多故事都能給我以啟迪,其中“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還幫了我的大忙呢!
早些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滑板。我真是太高興了。寫完作業就拉著爸爸陪我去學滑滑板。可是雖然我的學習熱情很高,但滑板就是不聽我的話。爸爸讓我先學習滑行,可是滑板不是跑得太快,就是左右傾翻,就是不讓我好好使用它。但想到學會后踏在滑板上那種飛翔的感覺,我還是一遍一遍地嘗試,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想:“我原以為學這個很容易,沒想到這么不容易。”就這樣練習了一整天,滑板依然不聽我的話。爸爸看到我沮喪的樣子,鼓勵我說:“天天,你不要灰心,剛開始學,的確需要努力,但學會后你就可以自由地滑行了!再堅持,你一定可以成功!”我聽后想:“好,我再堅持,我就不相信我學不會。”
可是,在以后的幾天中,雖然我也不停地嘗試,我依然沒有感覺,仍然需要爸爸扶著我才能站在滑板上,身體拼命地扭動,滑板好像不認識我一樣,就是不和我配合。想到這幾天的努力竟然換來這樣的結果,我對爸爸說:“我累了,不學了。”爸爸說:“天天,你不是剛剛讀過‘孟母斷織’的故事?”我氣呼呼地說:“是,可是和我有什么關系!”爸爸說:“孟子怎樣做的呀?”我一下想到了孟子由于對學習感到了厭倦,便逃學回家,他的母親為了教育他,就氣憤地把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了。是啊,如果中途放棄,半途而廢,不就像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一樣嗎?我要是現在放棄了,還能體會飛翔的感覺嗎?,我對爸爸說:“爸,走,開始!”
堅持就是勝利。第二天的下午,正在滑板上扭動的我突然有了輕松的感覺,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好像學會了!”
《三字經》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啊!我一定要認真地讀讀這經典!
三字經讀書心得11
星期六,我做完作業,覺得實在很無聊。就拿起媽媽剛給我買的《三字經》,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它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就模仿那些辦喪事的人哭泣。孟母把家遷到鬧市,他便模仿商人吆喝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學堂附近,他就到學堂學習知識和文化禮儀。由此可見環境對人的成長多么的重要啊!
雖然有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但如果自己不刻苦學習,那也是沒用的。這讓我想起《三字經》中的”子不學,斷機杼“。這句話講的就是孟子有一次不好好學習,孟母很生氣的`割斷了正在織布的紗線,以此來告誡孟子不要自棄其功,半途而廢。只有堅持不懈,經年累月,不懈努力,才能夠有進步,有成就。
由此,我又想起了宋代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在小時候,他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可以稱得上是個天才,四五歲的時候他就能夠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不讓方仲永學習,整天游逛自夸,自以為是。從此方仲永也就由一個非常有天賦的天才變成了一個平常的凡人。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我們從這本書上能夠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為中華民族能夠流傳下這樣的書而自豪!
三字經讀書心得12
我讀過很多書:漫畫書,小說書,歷史書,童話書……但從中得到道理卻不多,只有《三字經》使我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得到了很多啟示,懂得了許多道理。
《三字經》也的確是一個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在道德品質、文化修養上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具有開放性思想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
東漢時期,一個叫黃香的人,九歲的時候就非常懂得孝順,每當夏天,總是先把枕席扇涼了、蚊子趕跑了再請父母歇息。冬天,則自己先躺下,用體溫幫父母把被窩暖熱!這是一個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奶奶告訴我,這個故事講得不僅僅是孝順,更是愛!是親人之間至真至純的愛!而這個愛,就是關心,就是體貼,就是相互的照顧和無私的奉獻!
回想以前,真是慚愧!!
啊!學習不就在于勤奮嗎?要是學習不勤奮,再聰明又有什么用呢?
我覺得孔融是一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從小就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長。我也要向孔融學習謙讓之禮。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明天呢?懶惰是我們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戰勝它,并要持之以恒,不斷的超越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經典的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是最讓我難忘的話語之一。
《三字經》最后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們去深思。這句話告訴我們:勤奮努力地學習,一定會獲得成功,而天天玩樂,懶惰是沒有益處的。我們要引以為戒,應該勉勵自己努力去學習。這可以說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它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可虛度歲月,蹉跎光陰。我們是中學生,愛玩是我們的天性,但我們也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不要整天沉迷于游戲。學習時也要改掉懶惰的毛病,要一絲不茍,認認真真的學習,要不斷地提高學習效率,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
一年夏天的一個下午,我在做一些英語題,但每一道題就像一座座迷宮,十分復雜,讓人看得一點頭緒都沒有。于是,我就懊惱的丟下它們去看電視了。然而,我的腦海里卻一直沒有丟下那一座座迷宮,心情焦燥不安。可是。引人入勝,趣味橫生的電視劇,不一會兒就把我的思緒踢到九霄云外去了。直到晚上快要睡覺時,我才記起英語題還沒做,心中一陣緊張,沒辦法,只能挑燈奮戰把它們做完了。題目做完了才發現:其實這些很容易解答,下午卻因為偷懶沒有認真思考!看來真是“書山有路勤為徑!!”
“融四歲,能讓梨”講得就是:孔融四歲的時候,鄰居家送來一筐梨,他走過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大人問他:“你為什么挑小的呢?”他回答說:“哥哥們年紀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就應該吃小的`呀。”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的時候,看見一位老奶奶在我身旁站著,隨著車子的顛簸,搖搖晃晃的,很危險,我立馬站起來扶著她,讓她坐在我的位子上。老奶奶笑著問:“小姑娘,你為什么要把座位讓給我呀?”我對奶奶說:“奶奶,我學習的《三字經》里講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所以我就把座位讓給您坐。”奶奶說:“你真是一個懂事又孝順的好孩子。”聽完奶奶的夸獎,我心里美滋滋的,這都是《三字經》的功勞呀!
三字經讀書心得13
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教我讀《三字經》,但那時我僅僅是作為口頭禪,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義,而且也只會其中的幾句。真正開始讀《三字經》還是到了三年級上半學期,老師把它作為一項作業布置下來。當時心里真的覺得老師太可惡,把這種無用的東西當作業,又深奧又難背。
于是乎,每天讀幾句《三字經》就成為我們的重要“任務”,每天早晨,巷子里總能聽到我朗朗的讀書聲。爸爸對《三字經》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誦的方法也很管用。漸漸地我喜歡上了《三字經》。因為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熟讀三字經,便知天下事”。其中一個個小故事,便成為我成長過程中的指路明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對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黃香溫席扇蚊》的故事讓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孔融讓梨》的.故事使我懂得謙虛才能使人偉大;“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懸梁刺股》的故事又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深知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永遠不可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三字經》,你就像一位的老師,感謝你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你就像一盞明燈,成為我人生的導師。我將把中華傳統的美德中華傳承、延續下去。同時希望我們所有的小朋友,能夠在《三字經》的指引下,天天進步,健康成長。
三字經讀書心得14
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教我讀《三字經》,但那時我僅僅是作為口頭禪,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義,并且也只會其中的幾句。真正開始讀《三字經》還是到了三年級上半學期,教師把它作為一項作業布置下來。當時心里真的覺得教師太可惡,把這種無用的東西當作業,又深奧又難背。
于是乎,每一天讀幾句《三字經》就成為我們的重要“任務”,每一天早晨,巷子里總能聽到我朗朗的讀書聲。爸爸對《三字經》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誦的方法也很管用。漸漸地我喜歡上了《三字經》。因為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熟讀三字經,便知天下事”。其中一個個小故事,便成為我成長過程中的指路明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對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黃香溫席扇蚊》的'故事讓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孔融讓梨》的故事使我懂得謙虛才能使人偉大;“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懸梁刺股》的故事又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深知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永遠不可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三字經》,你就像一位的教師,感激你讓我看到了自我的不足。你就像一盞明燈,成為我人生的導師。我將把中華傳統的美德中華傳承、延續下去。同時期望我們所有的小朋友,能夠在《三字經》的指引下,天天提高,健康成長。
三字經讀書心得15
從幼兒園開始,媽媽、爸爸和老師就讓我不斷地接觸了不少國學經典,如:《三字經》、《論語》、《增廣賢文》、《弟子規》、《三十六計》……
到現在我已經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了,這些經典的中華文化就像是最好的貨幣,陸續存入我這個大腦銀行,伴隨著我健康成長,從中受益。在所接觸的國學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三字經》了。第一次見到它應該是從三歲多開始的,那時候我還小,什么也不懂,但是很樂意參加每天睡覺前的“親子活動”——全家誦唱《三字經》!媽媽讀一句,我就跟著讀一句,爸爸背上句,我就接下句,只覺得像在讀順口溜一樣,朗朗上口。有時我們讀著讀著,居然還搖頭晃腦地唱了起來……
那時我還不明白媽媽為什么把《三字經》作為我的“訓蒙”讀本,只是有一天清早吃早餐的時候,我若有所悟地向全家宣布:“我會寫‘曰’字啦!就是把‘日’字寫胖一點就變成了‘曰’!”全家人先是一愣,過了一會兒,不禁一起哈哈大笑。再次拿起它是在小學的第一個寒假,班主任李老師布置了一個特殊的寒假作業——背誦《三字經》。因為腦海中有似曾相識的模糊印象,加上又學了拼音,所以我只利用二十幾天的時間就全部背完了。
這一次,我的收獲可真不小,不但比別人認識的生字多,還閱讀了“孔融讓梨”、“鑿壁偷光”、“獻之練字”等許多勵志的故事,懂得了孝敬長輩、勤奮學習、從小立志的重要。到了今年三年級假期的一個傍晚,因為不滿媽媽的.嚴厲批評而悶悶不樂的我,不由自主地又在書柜里找到了它——我的良師益友《三字經》。當“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這些親切的字眼映入我的眼簾時,心里變得十分沉靜,回想起自己的過錯和長輩們為我付出的一切,終于體會到了媽媽的用心良苦。
現在,國學誦讀已經成為了我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暢游在中華博大精深文化的海洋里,融入到古圣先賢仁義禮信的心靈中,我明白了這些經典就像春天的種子,播種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發芽、長葉開花,始終伴隨著我的成長,必將結出累累碩果!
【三字經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三字經讀書心得19篇05-28
三字經讀書心得600字07-21
三字經讀書心得800字10-11
三字經的讀書心得感悟5篇10-25
三字經讀書心得350字8篇08-26
《三字經》學生讀書心得(通用20篇)09-19
三字經的讀書心得100字(精選33篇)09-26
三字經讀書筆記10-09
讀三字經有感10-23
小學生三字經讀書心得5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