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即事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即事》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寫他閑游一處山村,足踩暖徑,目覽山花,耳聞雞鳴犬吠,仿佛置身在世外桃源,描繪了一幅寧靜幽美、自由閑適的農村生活畫面,筆下充滿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即事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即事
宋代王安石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
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
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譯文
野徑溫暖鋪著柔厚的碧草,山氣晴凈雜花更顯得茂繁。
一川清水曲曲折折無聲流淌,數戶村居高高低低依山而筑。
午間靜憩傳來幾聲雞鳴,訪尋幽境又遇犬吠暮煙。
出游歸來向人談起此事,以為所經本是武陵桃源。
注釋
即事:以當前事物為題材寫詩。
徑:小路。積:積聚,堆積,形容草叢茂盛。
憩:休息。雞:一作“鳩”。
荒尋:猶言尋幽。昏:黃昏。
武陵源:即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寫的一處世外桃源,中有“雞犬相聞”之語。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常德。
創作背景
王安石晚年離開政壇以后,退居江寧,過著平淡的生活,心情也平靜了許多,此時期所作的詩歌多為淡泊的短章,富有韻味。這首詩也是他晚年之作。
賞析
這首詩描寫山村午景,從日暖花繁的景象來看,正是春末或夏初時分,腳下的小路似乎也感到了節候的溫暖,路上綠草如茵,滿山的野花在陽光下更顯得繁茂艷麗。首聯由小徑寫到山色,徐徐展開,像是電影中由近到遠地拉開了鏡頭,有一種身臨其景,歷歷在目的印象。
頷聯以“縱橫”、“高下”為對,工穩恰切,而且經緯交錯,構成了一幅諧和勻稱的畫面:一道河水曲折流過,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著幾戶人家。自由寧靜的氣氛于言外可見。而“縱”與“橫”、“高”與“下”,本身又各自對應,可見詩人烹字煉句的功夫;又以“一”與“數”相對,運用了數字的概念,遂令畫面更加清晰可辨。
頸聯進一步表現了詩人煉句的技巧。《復齋漫錄》卷上說,‘靜憩雞鳴午”是吸取唐人詩句“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的意思而來,其實未必可信,但指出了二者都是描繪午時雞鳴的情景卻是對的。雞在正午休息的時候長鳴,可見其地的寧靜安謐,而村民的悠閑恬適也從中可以想見。“荒尋犬吠囂”一句說狗在荒野里東尋西找,看到了昏暗的陰處就叫個不停,寥寥五字就將生活中這個不為人注意的細節傳神地表現出來,而且由此可以推知山村遠離塵囂,難得有生人過訪。這兩句造語極為洗煉,通過特殊的語言結構,將豐富的內容,熔鑄在這極簡凈的十個字中。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盧綸《山中絕句》云:‘陽坡軟草厚如織,因與鹿成相伴眠。’介甫只用五字,道盡此兩句。如云‘眠分黃犢草’,豈不妙乎!”胡仔在此贊嘆王安石的,正是他這種能“以少許勝多許”的語言表現能力,“荒尋犬吠昏”也是一例
這首詩前六句所描繪的景物,直是一幅形象的桃源圖。《桃花源記》中“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描寫,正與“草如積”、“花更繁”的景色相似;“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又與此詩中間二聯的意境一致。從這里可似看出詩人的匠心,雖然詩名《即事》,但決不是信筆寫來的隨意之作,他在景物的攝取,題材的剪裁上早已有成竹在胸,雖以平易語言寫來,卻可見到遣字造句、構思謀篇的精心安排。這種千錘百煉而以平淡出之的手法,正是詩家化境。韓愈稱贊賈島的詩說:“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范陽》)蘇東坡提倡“絢爛之極,歸于平淡”,都是指的這種特點。王安石《題張司業詩》中說,張籍的詩“看似尋常最寄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實際上也道出了他自己作詩的甘苦。這首《即事》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尾聯寫自己的感受:詩人遠足歸來,向人談起這番游歷,就像親身去了一次世外桃源。其中雖不言景,而景自在其中。同時,也可體會到詩人對桃源生活的向往。王安石另有《桃源行》一首,直接表達了他對陶洲明筆下的桃花源的贊美,與此詩所表現的感情正可相發明。
這首詩語言簡潔自然,清新流暢,注重全詩氣勢連貫,張弛有道,平緩有度,進退有法,作者似乎在不經意地吟詠,細處看卻是淡靜有味,從構圖謀篇到遣詞造句都頗具匠心,每一聯都從不同的視角展示景物。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后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歷二年(1042年)進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后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生平
慶歷二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后任簽書淮南東路(治所在今江蘇揚州)節度判官公事、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知縣。舒州(今安徽安慶)通判、江南東路(在今江浙一帶)刑獄。治平四年(1067(丁未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后隱居,病逝于江寧(今江蘇南京)鐘山,謚號“文”,故世稱王文公。是唐宋著名八大家之一。
為官經歷
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以進士第四名及第,歷任簽書淮南(江蘇省揚州市)節度判官廳公事、知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事、舒州(今安徽省安慶市)通判,旋又外調提點江南東路刑獄公事[江西、安徽一帶],江寧知府(江蘇省南京市)。多年的地方官經歷,王安石認為宋朝所面臨的危局是“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上宋仁宗趙禎的萬言書中,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積弊。以歷史上晉武帝司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圖“逸豫”,不求改革,終于覆滅的事實為例,王安石大聲疾呼:“以古準今,則天下安危治亂尚可以有為,有為之時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不然,漢亡于黃巾,唐亡于黃巢的歷史必將重演,宋王朝也必將走上覆滅的道路,宋朝一批士大夫期待王安石能早日登臺執政。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以博學善文見稱的福建浦城才子章悅為謀士,以曾布、鄧潤甫、章惇、章衡、蔡確、呂惠卿等為變法派的中堅力量。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于富國強兵,借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王安石闡釋了政事和理財的關系,“今所以未舉事者,凡以財不足故,故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政事所以理財,理財乃所謂義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執政前就認為,只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國家財政問題:“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執政以后,王安石繼續堅持他的這一見解,“今所以未舉事者,凡以財不足故,故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而“理財以農事為急,農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趨農為急”。在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而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認為,要發展生產,首先是“去(勞動者)疾苦、抑兼并、便趣農”,把勞動者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收成好壞就決定于人而不決定于天。要達到這一目的,政府需制定相應的政策,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從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雖然強調了國家政權在改革中的領導作用,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制訂和實施了諸如農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輸、市易、免行錢、礦稅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王安石親自撰寫《周禮義》、《書義》、《詩義》,即《三經新義》,也稱“荊公新學”,為學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多年地方官經歷,王安石認識宋朝所面臨的危局是“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上宋仁宗趙禎的萬言書中,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積弊,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熙寧初,王安石以翰林學士侍從之臣的身份,同年輕的宋神宗議論治國之道,深得宋神宗賞識。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于富國強兵,借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然而變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對。因此,王安石在熙寧七年第一次罷相。特別是由于變法的設計者王安石與變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變法的問題上產生分歧,王安石復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變法派內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寧九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此閑居江寧府。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保守派得勢,此前的新法都被廢除。當他聽到免役法也被廢除時,不禁悲憤地說:“亦罷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文學成就
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王安石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系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于為社會服務,強調文章的現實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貫徹了他的文學主張,所作多為有關政令教化、適于世用之文。他反對西昆派楊億、劉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風,認為“所謂文者,務為有補于世而已矣。所謂辭者,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誠使巧且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要之以適用為本,以刻鏤繪畫為之容也。”(《上人書》)正因為安石以“務為有補于世”的“適用”觀點視為文學創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臨川先生文集》等。他所著的《傷仲永》在人教版初一下冊課本有收錄。
言簡練明快筆力雄健
他的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大都是書、表、記、序等體式的論說文,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為變法革新服務。這些文章針對時政或社會問題,觀點鮮明,分析深刻,長篇則橫鋪而不力單,短篇則紆折而不味薄。王安石的政論文在唐宋八大家中是突出的,他駕馭語言的能力非常強,其言簡練明快,卻無害于筆力雄健。其文以折為峭而渾灝流轉,詞簡而意無不到。《上仁皇帝言事書》,是主張社會變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據對北宋王朝內外交困形勢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變法主張,表現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國之疵”的進步思想。《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在敘述并闡釋宋初百余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的同時,尖銳地提示了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樹,認為“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它對第二年開始施行的新政,無異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馬諫議書》,以數百字的篇幅,針對司馬光指責新法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四事,嚴加剖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措詞得體,體現了作者剛毅果斷和堅持原則的政治家風度。安石的政論文,不論長篇還是短制,結構都很謹嚴,主意超卓,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只用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大段”(劉熙載《藝概.文概》),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
詩歌造詣
王安石的詩歌,大致可以以熙寧九年(1076)左右王安石被罷相的時間劃界而分為前、后期,在內容和風格上有較明顯的區別。“荊公少以意氣自許,故詩語惟其所向,不復更為涵蓄……后為群牧羊官,從宋次道盡假唐人詩集,博觀而約取,晚年始盡深婉不迫之趣”(葉夢得《石林詩話》)。前期的詩歌,長于說理,傾向性十分鮮明,涉及許多重大而尖銳的社會,問題注意到下層人民的痛苦,替他們發出了不平之聲。《感事》《兼并》《省兵》等,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描寫和提示了宋代國勢的積弱或內政的腐敗,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對于國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擇將”的建議;《收鹽》《河北民》等,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備受統治者迫、害壓榨的悲慘遭遇;《試院中》《評定試卷》等,則直接抨擊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經世濟國的人才;《元日》《歌元豐》等,熱情地謳歌了變法帶來的新氣象和人民的歡樂;《商鞅》《賈生》等,通過對歷史人物功過得失的價,抒發了自己的新的見解和進步意義。王安石后期的隱居生活,帶來了他的詩歌創作上的變化。他流連、陶醉于山水田園中,題材內容比較狹窄,大量的寫景詩、詠物詩取代了前期政治詩的位置,抒發一種閑恬的情趣。但藝術表現上卻臻于圓熟,“雅麗精絕,脫去流俗,每諷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頰間。”(《后山詩話》載黃魯直語)《泊船瓜洲》《江上》《梅花》《書湖陰先生壁》等詩,觀察細致,精工巧麗,意境幽遠清新,表現了對大自然美的歌頌和熱愛,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王荊公體
“王荊公體”的特點是:重煉意,又重修辭。在用事、造語、煉字等方面煞費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載體是其晚期雅麗精絕的絕句。其長處是下字工,用事切,對偶精;其短處在于作詩主意求工,主意之過流為議論,好求工而傷與巧;故“王荊公體”有深婉不迫處,也有生硬奇崛處。這既體現了宋詩風貌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詩復歸的傾向,可謂既有唐音,又有宋調,對宋詩的發展影響較大。
王安石的詞,今存約二十余首。雖不以詞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舊習”(劉熙載《藝概.詞曲概》)。《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通過描寫金陵(今江蘇南京)壯麗景致及懷古傷今,揭露六朝統治階級“繁華競逐”的腐朽生活,豪縱沉郁,被贊為詠古絕唱。它同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一詞,共開豪放詞之先聲,給后來詞壇以良好的影響。
文學主張
從文學角度總觀王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杰出的成就。王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于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雖然論禪說佛理,晦澀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風范,是我國詩歌史上的一顆明星。
詩歌點評
從詩體說來,王安石的古體詩雖然多用典故,好發議論,但像《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穎,充滿著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律詩則用字工穩,對偶貼切,但有時亦不免失于過分雕琢。五絕和七絕尤負盛譽,“王半山備眾體,精絕句”(《寒廳詩國話》),“荊公絕句妙天下”(《艇齋詩話》)。他的詩對當代和后世都有影響,被稱為“王荊公體”(嚴羽《滄浪詩話》)。
金陵懷古,諸公寄調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為絕唱。東坡見之,嘆曰:“此老乃野狐精也!”作:“登臨送目,正故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其中,不少是在變法途中寫的,來激勵自己。
【即事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山居即事_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5-31
王安石《鐘山即事》翻譯賞析07-05
北山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27
桃源行_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2
葛溪驛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9-27
泊船瓜洲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27
君難托_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1-14
王安石《鐘山即事》賞析07-31
孟浩然詩《清明即事》原文賞析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