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古詩詞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考古詩詞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釋:
(1)酬:答謝,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
(2)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
(3)巴山楚水:古時四川東部屬于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于楚國。劉禹錫曾被貶到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詩人被貶到之地。
(4)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
(5)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舊居,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6)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
(7)懷舊:懷念故友。
(8)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賞析:
⑴《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作于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也寫詩作答。首聯概寫謫守巴楚、度盡劫難的經歷。“凄涼地”、“棄置身”,雖語含哀怨,卻在感傷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見蒼勁。二聯感嘆舊友凋零、今昔異貌。“聞笛賦”、“爛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尋味。三聯展示的卻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陳代謝的進化思想和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達襟懷;在手法上,它則將詩情、畫意、哲理熔于一爐,以形象的畫面表現抽象的哲理,旨趣雋永。尾聯順勢而下,請白氏舉杯痛飲,藉以振奮精神。
全詩感情真摯,起伏跌宕,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⑵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既表現了作者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首聯緊承白詩末聯,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意思是說,自己被棄置在巴山楚水荒涼的地方,度過漫長的23年。詩中用“巴山楚水”概括他被貶謫的地方。“二十三年棄置身”一句,飽含詩人無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他內心的憤懣不平。
頷聯承上聯寫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聞笛賦”典故表達詩人對受害的戰友的悼念,“爛柯人”典故抒發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
頸聯推開一步,擺脫現實處境,展望未來風光。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爭春。景象壯麗,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詩句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蘊含哲理,至今還常常被人引用。劉禹錫在詩中用“沉舟”“病樹”比喻自己,但并不悲觀。他認為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未來會比現在好,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憂傷。處境困難,但相信未來,積極爭取,
末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同時收到語已盡而情未了的藝術效果。意思是說,今天聽到你為我吟的詩,我很感動,讓我們暫借這一杯酒來振作精神吧。
⑶“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描繪出千帆競發、萬木爭春的富于生機的景象,,歷來為人所稱道。這兩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是抒發詩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陳代謝的哲理,使詩句具有了普遍意義。后人用此詩句,指新生事物無比美好,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等。
⑷敘述自己被貶時間之長,慨嘆世事的變化而產生的生疏、悵惆之情的詩句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⑸擺脫現實處境。展望未來風光,借景物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⑹“病樹前頭萬木春”--春:名詞用作動詞。表現了萬木爭春的生機勃勃景象。
【中考古詩詞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相關文章: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07-24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詩07-03
唐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09-04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及賞析11-27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賞析劉禹錫02-17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閱讀及答案08-08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閱讀答案08-03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注釋以及翻譯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