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議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詩詞大會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詩詞大會議論文1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最后一場落下帷幕,年僅十六歲的上海復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憑借強大的實力及淡定從容的氣魄擊敗了同樣學識淵博、才思敏捷的《詩刊》編輯彭敏。這場總決賽堪稱詩詞高手的巔峰對決,使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同時亦被場上眾多詩詞高手的學識和才情所折服。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像武亦姝和彭敏這樣的高手還很多:比如13歲的初一學生葉飛,擅長用文言文寫作,小小年紀就有不俗的詩詞積累;北大博士生陳更,工科出身,卻滿腹文才,連續幾場都是擂主,誦讀詩詞時,總是展現著自信的笑容;還有具有大將風范的上海中學16歲的高二學生姜聞頁、被葉飛戲稱為“猴哥”的文來中學13歲的初一女生侯尤雯等,他們當中涵蓋了工人、農民、學生、老師和自由職業者。
最讓人感動的是來自河北邢臺市南和縣郝橋鄉的一個小村子的白茹云,在生重病獨自一人在醫院治病的時候,買了一本詩詞鑒賞,在住院的一年多時間里,堅持把一本書看完。盡管她在做完化療以后,她的鼻子、眼睛、耳朵、嗓子都出現了問題,耳朵聽不清,眼睛老流淚,聲音發音也不好,但她還是自信地站在了《中國詩詞大會》的現場。她笑著說,我現在已經不覺得有什么了,每個人都要經歷一些波折,這都不算什么。她說自己現在是帶瘤生存的狀況,但覺得幸運。所以,她一出場,就念了一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她那么豁達,現場的主持人、嘉賓、選手還有在電視機前的我,都淚流滿面,心疼地哭了。經歷了那么多,她還能笑著說起這些事,能夠和年輕人一起挑戰自己,展現自己對詩詞的熱愛,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說,這就是大美!隨后,白茹云全程非常淡定地答題,不驕不躁,一筆一劃,答對了題目之后,也不歡呼雀躍,十分從容。
現場嘉賓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酈波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均多次夸贊她答題淡定而準確,全場她答對了全部題目,拿下了285分的高分,也只微微一笑。最后她以微小的差距敗給了姜聞頁,她還是笑嘻嘻的,真正的寵辱不驚。在舞臺上的最后一分鐘,她還不忘鼓勵別人,為他人帶去力量;生病的人不要太灰心,我們活著就好,活一天,就高興一天!這樣一個經歷了重重磨難卻依舊健康樂觀的人,怎么能不讓人感動與敬佩!
十場對決,從百人團到選手,從嘉賓到主持人,所有人都深刻地展現出了什么叫真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是中國詩詞的強大魅力!大家都是由衷地熱愛詩詞,是在交流中華文化,而非僅在比賽,這也正是節目叫“大會”而不是“大賽”的原因。許多網友也感嘆,看了《中國詩詞大會》,才知道原來詩詞那么有趣,中國詩詞歌賦真是讓所有語言都默然失色的存在!
翻開一頁頁中國詩詞,我們可以從中欣賞到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黃昏雄奇壯觀的美景;可以感受到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可以領略到蘇軾的“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超脫的胸襟和毛主席的“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的豪邁的樂觀主義精神;可以汲取到“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的催人奮進;可以體會到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纏綿悱惻和凄婉動人……中華詩詞,以其獨特的魅力,傳誦千年,流芳萬古!
人生自有詩意,生活不止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讓我們與春天為伴,與青春為伴,與詩詞為伴,閑遐之余,坐下來好好欣賞我國星漢般燦爛的詩詞歌賦,一定會讓我們的內心有所催發,喚起我們對生活的無比信念、感恩和熱愛!讓我們在中華詩詞的浩瀚知識海洋中,遇見最美好的自己!
中國詩詞大會議論文2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近日的“中國古詩詞大會”上,16歲高顏值少女武亦姝憑借出色的古詩詞底蘊和“飛花令”表現走紅,答題時嫻熟優雅的她,被網友們感嘆“滿足了自己對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誠如《中國詩詞大會》嘉賓、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所說,詩詞之所以美,在于它承載著作者的人生閱歷。因此讀詩不僅僅是讀詩,更是讀人,是讀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日前正式公布,這也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在答記者問時,發言人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生活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詩意也是。在問答網站知乎上,一位網友關于“為什么要讓孩子從小讀詩歌”的問題下,得票數最高的答案是這樣說的:你是愿意孩子從小讀“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這樣流轉纏綿的詩句,還是讓他跟著廣場舞一起唱“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你是希望他的童年記憶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還是“叫姐姐一聲美女,姐姐就給你糖吃啊”?生活在當下的我們,為什么要讀詩?當你處于相似的情景下,忽然想起一句早已爛熟于心的詩,觸發了共情的鈕,才能懂得詩詞之美。而這一切的基礎是,至少你“讀過”。
當看到春天芳草初生,才會明白什么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夏日湖邊納涼,看風乍起,才會感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畢竟如歌中所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雖然我們的生活日漸浮躁喧囂,好在,詩還活著。
中國詩詞大會議論文3
雞年新春,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在中央電視臺連續播出。作為詩詞愛好者,我收看了全部比賽,并通過手機同步參與了比賽。10場比賽,亮點紛呈,收看下來,感慨良多,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感慨詩詞大會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信。這季詩詞大會場面宏大:從全國層層選拔出來的選手組成“百人選手團”參賽,4名挑戰者攻擂,攻擂挑戰和百人團的優勝者之間開展“飛花令”PK。康震、王立群、蒙曼、酈波4位國學大師點評,董卿擔綱主持,全國數千萬觀眾通過電視互動參與比賽。本季詩詞大會擴大了詩詞的涵蓋范圍:從第一季只選唐宋詩詞,擴大為自《詩經》始,一直到現當代的毛澤東詩詞。涵蓋了中國詩詞從發生、發展到成熟的整個歷程。從《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到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從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到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到毛澤東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數百首濃縮了20xx多年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詩詞在場上場下朗朗吟誦。選手們從容淡定的回答,大師們睿智淵博的點評,主持人妙語連珠的穿插交織在一起,使比賽高潮迭起,為億萬電視觀眾提供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中華傳統文化盛宴。詩詞大會使我們感受到中國詩詞的詩意之美、韻律之美、哲理之美,更使我們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精妙絕倫。我們完全有理由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更有責任為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感慨詩詞大會促進了詩詞文化的深入和傳承。這次比賽我是與孫女一同觀看的。孫女今年剛滿7歲,每晚的黃金時間收看《熊出沒》和《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一類的動畫片本來是她不二的選擇。可是,在詩詞大會播出的10天時間里,她跟著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了全部比賽,而且積極參與互動。當董卿出題要求寫出李白名詩《獨坐敬亭山》中“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上兩句時,她竟能脫口吟出“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當主持人畫出一幅小孩托腮望月的圖畫,并要求根據畫意說出一聯詩時,她能猜到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孫女一直看好選手武亦姝,每場都為她加油。當這位16歲的上海姑娘戰勝所有選手,最終獲得本賽季冠軍時,孫女歡呼雀躍。追問原因,孫女的回答使我感到意外:“因為她年紀最小。”細想一下,我們都應該為武亦姝獲勝感到高興。因為她使我們看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一代的延續和傳承。
事實上,參加本季比賽的選手都很年輕,特別是從百人團里脫穎而出的挑戰者,大多數是在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更有不少像武亦姝這樣“00后”的少年。許多參賽選手從事的工作或學習的專業并不與中文和詩詞相關。他們有的是理工科學生,有的是研究制造機器人的科學工作者,還有農民、快遞員等在最基層工作的普通人。然而,他們在賽場上表現出來的對中國詩詞的把握、理解和熱愛,令主持人、點評嘉賓和電視觀眾屢屢拍案叫絕。
詩詞是浸潤在中國人血脈中的文化基因,詩詞大會讓我們看到這一民族的文化基因得以在青年一代延續。詩詞是國人心靈深處最親近、最溫暖的記憶,詩詞大會喚醒了我們的這份珍貴記憶。
中國詩詞大會議論文4
如果說《見字如面》這種類型節目的成功是基于文化,那么《中國詩詞大會》亦是如此。
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一樣,《中國詩詞大會》是基于對文化的繼承和傳播,更是發展和創新。
把中國最影響深遠的詩歌搬上綜藝的舞臺,以比拼競賽的形式,寓教于樂,讓
第一個環節是個人追逐戰,場上選手和場下百人答題團一同答題。場下百人答題團未答對人數計為場上選手答題得分。每人九道題,一共四個場上選手,最后按分數高低留下一個人。
第二個環節是爭奪攻擂資格的飛花令。場下答題正確率最高的和在個人追逐戰中獲勝者輪流說詩。在給定的概念詞中,一人一句,答不上者輸。
第三個環節是的對擂賽,以搶答的方式展開,先拿五分者獲勝。
不得不說,這樣的形式,無論是場上場下,乃至于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能參與其中,饒有趣味。
而《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由董卿接任,嘉賓則由康震、蒙曼、酈波、王立群四位教授級專家構成。
專業的文化素養,對詩歌的解讀,乃至和選手的互動都顯得游刃有余,合理而不違和。
尤其是既有高文憑,又有多年主持經驗的董卿,扮演好了她的起承轉合各項工作,讓整個節目看上去連貫風趣。
中國詩詞大會議論文5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近日的“中國古詩詞大會”上,16歲高顏值少女武亦姝憑借出色的古詩詞底蘊和“飛花令”表現走紅,答題時嫻熟優雅的她,被網友們感嘆“滿足了自己對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誠如《中國詩詞大會》嘉賓、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所說,詩詞之所以美,在于它承載著作者的人生閱歷。因此讀詩不僅僅是讀詩,更是讀人,是讀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日前正式公布,這也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在答記者問時,發言人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生活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詩意也是。在問答網站知乎上,一位網友關于“為什么要讓孩子從小讀詩歌”的問題下,得票數最高的答案是這樣說的:你是愿意孩子從小讀“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這樣流轉纏綿的詩句,還是讓他跟著廣場舞一起唱“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你是希望他的童年記憶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還是“叫姐姐一聲美女,姐姐就給你糖吃啊”?生活在當下的我們,為什么要讀詩?當你處于相似的情景下,忽然想起一句早已爛熟于心的詩,觸發了共情的鈕,才能懂得詩詞之美。而這一切的基礎是,至少你“讀過”。
當看到春天芳草初生,才會明白什么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夏日湖邊納涼,看風乍起,才會感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畢竟如歌中所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雖然我們的生活日漸浮躁喧囂,好在,詩還活著。
【中國詩詞大會議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