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實主義詩歌發展歷程
現實主義詩歌篇一: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詩句精選
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詩句精選
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
4、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客至》
5、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
6、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蜀相》
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8、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
9、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10、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懷》
1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12、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夢李白二首》
13、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佳人》
1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1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6、挽弓當挽強,用劍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17、朱門九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1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19、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20、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四首(其三)》
21、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22、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24、人生有情淚沾衣,江水江花豈終極。
25、人生七十古來稀。
26、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現實主義詩歌篇二:唐代現實主義詩歌創作述論
唐代現實主義詩歌創作述論
摘要:對現實主義詩歌的概念及特點進行闡釋,以唐代的現實主義詩歌為例,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階段,以各個詩人的現實主義詩歌代表作為典型,對唐代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特點,發展過程進行述論,從而深化對唐代現實生活的展現以及理解。
關鍵詞:現實主義發展過程特點影響
正文:
不同風格的詩歌都是當時時代的反映和產物,體現著那個時代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而現實主義詩歌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現現實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這一類型的詩歌作品。一般說來,現實主義作品具有三個特點:一是細節的真實性。要有真實的細節描寫,用歷史的、具體的人生圖畫來反映社會生活。現實主義作品是以形象的現實性和具體性來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讀者如入其境,如見其人。二是形象的典型性。通過典型的方法,對現實的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提煉、概括,從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質特征。三是具體描寫方式的客觀性。作者要通過對現實生活的客觀,具體的描寫,從作品的場面和情節中自然地體現出作者的思想傾向和愛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別地說出來。
唐代是我國古詩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藝術風格沉郁頓挫,多表現憂時傷世,悲天憫人的情懷,這類詩就是唐代的現實主義詩歌。下面我以唐代現實主義詩歌為例
分階段進行論述.
(一)初唐,現實主義詩歌的準備時期。
1.陳子昂:在齊梁文學的流風余韻依舊存在的初唐,能于詩國首先豎起革命的旗幟,以復古為號召者,就是陳子昂。他提出了“風骨”和“興寄”,注意到詩的現實主義的問題。他的《與東方左史糾修竹篇敘》云: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采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竊思古人,常恐逶迤頹廢,風雅不作,以耿耿也。陳子昂拈出“風骨”“興寄”諸詞,才算接觸到了現實主義。復歸風雅,是陳子昂振興一代詩風的起點,集中體現為他創作的三十八首《感遇詩》。這些基本上都作于詩人入仕之后,其中有很多首與作者的政治活動有直接的關系,具有強烈的政治傾向。
如武后時期重用酷吏,大開告密之門,朝臣中往往有因一言失慎而被殺者,弄得人人自危。陳子昂在《諫刑書》和《諫用刑書》里對此加以勸諫,認為濫殺無辜將釀成禍亂。他的《感遇詩》之四就是指斥這種現象的,“樂羊為魏將,食子殉軍功…孤獸猶不忍,況以奉君終。”再如《感遇詩》十二云“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青青成斧柯”,用諷喻手法,表達對酷吏用誘鹿方式羅織冤獄的憤慨和憂慮。陳子昂是個政治色彩很濃的詩人,借《感遇詩》來恢復風雅比興美刺的興寄傳統,使詩歌創作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干預現實的作用,這是其所得。被杜甫稱之為“千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篇”。
(二)盛唐,現實主義詩歌的發展時期
1,.高適:高適的主要成就在邊塞詩,但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實性較強,創作了一部分反映民生疾苦的詩。這些詩比較深刻地揭露了統治者與廣大人民之間的矛盾,如《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東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實地描寫了廣大農民遭受賦稅、徭役和自然災害的重壓,對他們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還寫過一些贊美“良吏”的詩,從“仁政”思想出發,提倡輕徭薄賦,在當時也有一定的進步作用。除此之外,一些諷時傷亂詩也同樣具有現實主義色彩。這類詩大抵指斥弊政,對統治者的驕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難二首》等。還有一些詩作于安史亂后,對政局流露出憂慮和憤慨,如《酬裴員外以詩代書》、《登百丈峰二首》等。
(三)中唐,現實主義詩歌的繁榮時期
1..杜甫: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身上有較濃厚的儒家”忠君”思想,以社稷為重是他系念民生疾苦的出發點.在民族存亡系于一發的時刻,他的”忠君”思想和愛國愛民情懷錯綜地交織在一起,對社稷和人民的最終關切,是他”忠君”的核心內容.在他身上有極強烈的”平民”意識,一生同情人民,堅定而真誠地為蒼生社稷憂慮,用詩歌抒發能夠引起普通人共鳴的思想情感。[2]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中)南開大學出版社69
如《贈衛八處士》“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物是人非,不勝滄桑,這是戰亂中逃難的人都會有的感受。再如《羌村》“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正是由于有這種對亂離生活的切身體會,他才能含血淚寫出《北征》,深深憂慮“乾坤含瘡痍”的全國動亂形勢,闡述了對時局的見解,熱切期望國家中興,愛國愛民之情充溢全詩。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杰出詩篇“三吏”“三別”生動描寫了安史之亂的時代動亂下百姓家破人亡的慘劇,如《新安吏》中“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再如《無家別》中“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這般凄涼的社會現實讓人觸目驚心。民不聊生,則國不將國,他對于國家和人民具有十分強烈的責任感,對現實生活有深邃的洞察力,極其敏銳地覺察到當時正值,社會中各種形式的隱患,代表著當時的“社會良知”。他以他切近現實的有血有淚的動地歌吟,呈露出君子憂道不憂貧的人格高貴與美,一種真正的大慈大悲的仁者襟懷,因此成為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人民詩人。
2.白居易:白居易是一位具有自覺的理論意識的詩人,把文學當作救濟社會,改善善人生的利器,要求詩歌能“補察時政“和”泄導人情“。能反映國事民生,可發揮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詩學的比興傳統,這是他諷喻詩的創作原則。
如《觀刈麥》中說“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此詩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他的對貧苦的勞動人民充滿同情,為民請命,勇敢地揭發現實的黑暗,如《輕肥》”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他用詩歌批評官府欺壓百姓的暴行,以求達到”救濟人病,裨補時闕“的目的,如《紅線毯·憂蠶桑之費也》“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再如《賣炭翁·苦官市也》中寫道“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充滿暴露出當時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體現出對社會,對政治,對人民的強烈爭議感和責任感。
3.元稹:元稹以杜甫為榜樣,大膽地借用古題或另擬新題來創作新樂府詩,在詩里談論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專門諷刺之爭,代民伸冤。如《田家詞》中“…姑舂婦擔去輸官,輸官不足歸賣屋。愿官早勝仇早覆,農死有兒牛有犢。誓不遣官軍糧不足。它自始至終幾乎完全用農民自述的口吻、用白描的手法敘事,在貌似平和順從的話語里,表現了農民痛苦的心聲,蘊含著農民的血淚控訴,使農民的深重災難延續到整個封建社會,意義極為深遠,而且具有更大的真實性和感人肺腑的力量。
4.張籍:他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和推動者。其樂府詩頗多反映當時社會現實之作,表現了對人民的同情。詩中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種社會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征婦怨》。
現實主義詩歌篇三:淺析唐代現實主義詩歌創作
淺析唐代現實主義詩歌創作
摘要:詩歌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最重要的文化載體之一。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發展到了唐朝,呈現出一派空前絕后的繁榮景象。無論庶族貴族,都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風格各異的詩人。唐詩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珍寶,代表了唐代文學的最高水平,在悠久燦爛的詩歌創作史上產生過各式各樣的創作方法,但主要的流派共有兩個,這就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唐代現實主義詩歌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即初唐現實主義詩歌創作,中唐現實主義創作,晚唐現實主義詩歌創作,這三個時期的現實主義文學相互區別,但又有著一定的傳承性。
關鍵字:唐代現實主義詩歌創作區別傳承性
唐代是我國古代文學發展的繁榮時期,“聲律與風骨兼備”的詩歌創作更是達到歷史最高峰,此間詩人眾多,詩篇繁復,詩風不俗,出現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皮日休等著名詩人。現實主義詩歌創作是唐代詩人的詩歌創作的主要內容之一。
一、初唐現實主義詩歌創作
初唐的詩歌創作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為中心展開的,太宗李世民是個愛好文藝的君主,時常感時應景、吟詠風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而初唐時期詩風有宮廷化傾向。在當時,真正能反應社會中下層一般人士的精神風貌和創作追求的現實主義詩人只有陳子昂和“初唐四杰”。他們在詩歌上的現實主義創作一掃齊梁以來的詩風,為后世現實主義詩歌創作奠定了基礎。
(一)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中國唐代初期四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當他們以才子齊名出現于文壇而展露頭角時,懷著變革文風的自覺意識,有一種十分明確的審美追求:反對纖巧綺靡,提倡剛健骨氣。
四杰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余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他們的詩歌,從宮廷走向人生,題材較為廣泛,風格也較清俊。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始規范化,音調鏗鏘。駢文也在詞采贍富中寓有靈活生動之氣。陸時雍《詩鏡總論》說“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15四杰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此處以王勃的詩歌為例說明。
從王勃的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此時內容已有明顯開拓,“同是宦游人”表明處境之艱,然“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筆鋒立轉,拜托宮廷詩的浮艷,氣勢磅礴,感受真實。明顯擺脫了凄涼之風的假托之氣,顯露唐詩的獨特風貌。無怪乎杜甫寫詩評價四杰為“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二)陳子昂
陳子昂是一位對唐詩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詩人,他提出的詩歌創作的兩個標準對后世影響巨大,一個是:風雅,寄興。另一個是風骨。這主要見于他所寫的《修竹篇序》中。他是初唐最反對齊梁詩風,在
理論和實踐都體現創造革新的詩人。復歸風雅,是陳子昂振起一代詩風的起點,集中體現在他創作的三十八首《感遇詩》,很多跟他的政治活動有直接關系,具有強烈的政治傾向。他的《感遇詩》之四用諷喻的手法,表達對酷吏用誘鹿方式羅織冤獄的憤慨和憂慮。被杜甫稱之為“千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篇”。
壯偉之情和豪俠之氣最能體現陳子昂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特點,這正是唐詩風骨,也是他倡導的風雅興寄中能反映一個時代士人精神風貌的新內容。
二、中唐現實主義詩歌創作
盛唐時期詩歌進一步發展,達到唐代詩歌的最高水平,詩歌創作“既多興象,復備風骨”,形成不同的群體風格,在這一時期,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集大成者是詩圣杜甫,同時白居易等人也是主要的現實主義詩人。
(一)杜甫
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始于周代民歌,兩漢樂府民歌和建安詩歌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傳統,這一現實主義的傳統卻未能得到進一步發揚,直至初唐陳子昂橫掃齊梁詩風,倡導漢魏風骨,現實主義詩歌才略有起色。總結并發揚中國現實主義優良傳統這一偉大歷史任務,是由杜甫來完成的,他把現實主義推向了一個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階段。杜甫詩歌歷來被稱為“詩史”,它們確實是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社會的一面鏡子,也是整個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
以時事入詩,直面社會現實,是杜甫詩歌創作的突出特點,在詩
歌創作中,杜甫創立了“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樂府,如《兵車行》諷刺唐玄宗窮兵黷武而不顧百姓死活,此時自創新題,直接針砭時弊,采用客觀的紀實手法,站在人民的立場,同情人民疾苦。再如諷刺楊國忠兄妹的《麗人行》,無一譏諷語,而描摹處語語譏諷,無一聲感慨,而句讀間聲聲感慨。詩人將個人命運與廣大人民的命運相連,真實深切的反應社會現實,他的“三吏”“三別”更是中唐時期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頂點
中唐前期,元結、顧況等人繼承了杜甫的批判精神,寫了一些現實主義詩篇。元結主張詩歌要發揮“救世勸俗”的社會作用,達到“上感于上,下化于下”的政治目的,這正是白居易現實主義詩歌的先聲,他的《憫荒詩》、《貧婦詞》、《舂陵行》等篇都表現了對人民的深刻同情。
(二)白居易
準確的說,白居易是杜甫的有意識的繼承者,也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在總結我國自《詩經》以來的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經驗的基礎之上,建立了現實主義詩歌的理論。這是樂天在詩歌史上做的最大的貢獻之一,他認為,詩歌必須為政治服務,而且是個根源于現實,是現實生活得反映,他還強調詩的教育作用和社會功能。在上述詩論的基礎上,新樂府運動開展起來。新樂府運動,概括地說,由漢樂府的“緣事而發”,一變而為曹操諸人的借古題而寫時事,再變而為杜甫的“因事立題”,這因事立題,經元結、顧況等一脈相承,到白居易更成為一種有意識的寫作準則,所謂“歌詩合為事而作”,這就
是新樂府運動形成的一般歷史過程。
總之,白居易的詩注重寫實,善于對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加以選擇、提煉和概括,善于刻畫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善于進行細致描摹,創造出敘述、抒情相結合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藝術境界。他對古代敘事詩的發展也作出了貢獻。此外,詩歌語言平易通俗、淺切流暢,敘事抒情意到筆隨,達到一種很高的境界。白居易的詩歌廣為流傳甚至遠播海外,當然,這與他語言的通俗化有直接關系。
三、晚唐現實主義詩歌創作
晚唐時期社會動蕩,政治動蕩不安,唐末詩壇流行追隨前人詩風的小家數,除杜牧還能獨自樹立外,有追隨賈島、姚合的苦吟詩派,也有皮日休、陸龜蒙等人的憤世嫉俗或隱逸循世派,晚唐整體詩風帶有一種濃郁傷感情緒的美,這一時期的主要現實主義詩人有杜牧、皮日休等。
(一)杜牧
晚唐詩人杜牧,經歷了晚唐最頹敗時期,宦官專權,朋黨交爭,戰爭連年,因此他的詩在感嘆之中流露出感傷的氣氛。他的詩歌一方面表達自己政治上想作為的情緒,一方面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其中深喻對現實的不滿和諷刺,《河湟》和《過華清宮》就是思想的集中體現和代表。“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含蓄表明晚唐帝王的荒淫無道。他的詩歌清麗悠揚,比較重視現實內容,與唐歷史緊密相連,具有晚唐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特點。
【現實主義詩歌發展歷程】相關文章:
唐朝詩歌的發展歷程06-17
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09-20
散文的發展歷程05-13
試論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08-15
志摩詩歌創作的歷程10-23
杜甫詩歌中現實主義精神的體現06-13
《詩經鄭風》愛情詩的發展歷程05-31
莫言作品:魔幻現實主義05-21
中國古代愛情主題詩歌的發展08-08
《采薇》感情歷程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