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之王維《雜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并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并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唐詩三百首之王維《雜詩》,歡迎閱讀與收藏。
《雜詩》
作者: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1、來日:指動身前來的那天。
2、綺窗:雕飾精美的窗子。
3、著花:開花。
【韻譯】: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出來,
一定了解家鄉人情事態;
請問您來時我家綺窗前,
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開?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懷鄉之情的詩。原詩有三首,這是第二首。詩以白描記言的手法,簡潔而形象地刻劃了主人公思鄉的情感。對于離鄉游子而言,故鄉可懷念的.東西很多。然而詩不寫眷懷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卻寫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細微處見精神”,寓巧于樸,韻味濃郁,栩栩如生。
創作背景
王維住孟津十余年,久在異鄉,忽然他鄉遇故知,激起了作者強烈的鄉思,因此做此詩表達自己強烈的思鄉之情,最著名的是《雜詩》第二首。
名家評點
王永強: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表現“游子思鄉”這一主題的作品數不勝數,王維《雜詩》(其二)就是其中很纖巧、很精致的一首。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組:本詩描繪一個不同尋常的游子形象。雖然飽經滄桑,卻依然超然塵世保持自由心態的精神風致。這樣詩人寫這一首詩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頌一種雖然飽經滄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態的人生風范。
作者簡介
王維(公元701~761年),唐代詩人,字摩詰,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祁縣)人。
王維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安史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唐詩三百首之王維《雜詩》】相關文章:
王維《雜詩》原文07-14
王維雜詩閱讀12-07
王維雜詩鑒賞11-22
王維《雜詩》全詩解讀07-23
王維《雜詩·其二》詩詞賞析09-04
唐朝王維《雜詩其二》詩句鑒賞07-13
王維《雜詩·君自故鄉來》翻譯賞析09-01
《雜詩》陶淵明原文07-22
《雜詩》詩詞鑒賞12-06
王維詩的山水詩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