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之《芙蓉樓送辛漸》
唐詩,泛指創作于唐朝詩人的詩,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唐詩之《芙蓉樓送辛漸》,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解】:
1、芙蓉樓:原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2、楚山:古時吳、楚兩地相接,鎮江一帶也稱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韻譯】:
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呵,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
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評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郎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背誦積累送別詩。能正確默寫名句。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深厚的情誼。
3、抓住“冰心”“玉壺”理解詩人不會因橫遭謗議貶謫而改變志氣的決心。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播放古典音樂,教師配樂講述,引入課題。
導語: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瑰麗的文化遺產,它就像一顆閃亮的明珠,散發出熠熠的光輝。本學期我們一起輕叩詩歌的大門,感受了《詩經〃采薇》中遠征戰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詩圣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悅心情;宋代詞人辛棄疾那忘懷于大自然中所得到的快樂……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步入古詩的殿堂,跟隨著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來欣賞他寫的一首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
二、知詩人。
(出示王昌齡像)師:這位就是詩人王昌齡,課前大家查閱過了他的相關資料,你們都了解到了些什么?(課件出示詩人簡介)
三、釋題。
師:學習古詩,應從題目入手。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樓”是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送”是送別的意思。“辛漸”是詩人的一位朋友。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說題目的意思嗎?與朋友分別時,詩人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感來讀課題。
三、整體誦讀,品評朗讀。
過渡:辛漸既是王昌齡的同鄉又是他的好友,辛漸即將回到家鄉,王昌齡在芙蓉樓為他送行,這首詩描寫的就是詩人在芙蓉樓送別好友的情景。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
1、初讀古詩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詩,注意讀正確,讀流利。 (1)指導讀得正確。
師:誰來讀一讀這首詩?其他同學注意聽,聽他有沒有把每個字的讀音都讀準了。
(2)指導讀出節奏美。
師:我們知道,古詩具有抑揚頓挫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大家試著讀讀看能不能讀出節奏來。指名讀一讀《芙蓉樓送辛漸》,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在讀時是怎么停頓的,有沒有讀出節奏與韻律。
2、師配樂范讀。
3、學生配樂朗讀。
四、感悟詩歌內容。
1、自讀自悟。學生結合注釋仔細地讀一讀,想一想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可以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跟同桌講一講。
2、集體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知道了什么?
過渡:結合注釋,我們已經對這首詩的內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人說,古詩是語言的鉆石,它凝練、雋永,值得我們細細地品味、琢磨。讓我們先來品品第
一、二句。(出示
一、二句詩)
五、品詩,悟情。
1、教學
一、二兩句,感受含蓄的離別情懷。
(1)請同學們認真讀讀
一、二兩句,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相機板書:寒雨 孤山)……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說你看到的情景嗎?面對著這樣的凄風冷雨,這樣孤零零的楚山,又要與好友分別了,詩人心中是怎樣的感受呢?(板書:孤寂)詩人表面上寫楚山孤獨,其實是在表達自己孤寂的內心啊!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再讀這兩句。(指導朗讀) 師:芙蓉樓一別,辛漸即將回到故鄉洛陽與親人團聚,而這里就只留下詩人一個人了,再沒人陪他飲酒,陪他吟詩,與他交心了……想到這些,他的心中更感到……(學生說感受)所以在第
一、二句這樣寫道: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師引生再讀)。
(2)指導朗讀
一、二句。讀出詩人與朋友離別時的惆悵,那份送別好友時的凄涼孤寂。
2、教學
三、四兩句,感受詩人高潔的情懷。
(1)師:天亮了,這對好友就要分別了。如果是你,會讓友人給你的家人帶什么話呢?但是詩人王昌齡卻是只是囑托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出示后兩句詩)
(2)師:芙蓉樓一別之后,辛漸即將回到洛陽,見到家鄉的親友,猜想一下,王昌齡的家鄉可能會有哪些親友?(年邁的雙親、結發妻子、兄弟姐妹、友人)這些親友見到辛漸后可能會問些什么?(他為什么不回來?是否吃飽穿暖?他究竟犯了什么錯?為什么屢遭貶謫?)
(3)師:這些王昌齡都想到了,但是他只讓辛漸告訴家人“一片冰心在玉壺。”這究竟是為什么?(課件插入詩人生平簡介:王昌齡才華橫溢,官至縣蔚。四十一歲時因事獲罪,被貶謫嶺南,北返長安時在江寧縣任職,在江寧數年,又遭人底毀,五十一歲時又一次遭到貶謫,被貶到更為偏遠的龍標。王昌齡一生中竟兩次被貶。他人生六分之一的時間,為官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貶謫中度過的!可以說,他一生壯志未酬。但是在身心飽受煎熬的貶謫歲月里,他依然堅守自己的理想,從未改變過自己冰清玉潔的品質,也從未改變過報效國家的志向!)
通過了解了詩人的經歷,請再讀讀這一句,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是從哪些字詞體會到的?(板書冰心、玉壺)“冰心”是什么意思?詩人想用它說明什么?“玉壺”是什么樣子的呢?(里里外外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由此可見,詩人以冰心玉壺自喻就是要表明自己的信念。
師:多么正直的人,多么高潔的心啊!(板書:高潔)
(4)引讀:所以當年邁的雙親問他:你會因橫遭誹謗非議而改變志氣嗎?王昌齡會堅定地說:“一片冰心在玉壺”!
當結發的妻子問他:你會因為處境艱難而向惡劣的環境屈服嗎?王昌齡會深情地說:“一片冰心在玉壺”!
當親密的兄弟問他:你會因為官場的坎坷遭遇而改變自己的氣節,同流合污嗎?王昌齡會堅決地說:“一片冰心在玉壺”!
當情深意重的友人問他:你會因為遭到貶謫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嗎?王昌齡依然會豪邁地說:“一片冰心在玉壺”!
師:王昌齡一遍又一遍地在心底里吶喊:(師引生讀)“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歸納主題。
師:《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通過一孤一寒,烘托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的凄寒孤寂之情,用“一片冰心在玉壺”表明了詩人高潔的操守。同時“一片冰心在玉壺”也成為了全詩的主旨所在,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佳句。
4、熟讀成誦。
師:當我們理解了詩人與朋友離別的傷感,理解了詩人那冰清玉潔的高尚情操之后,讓我們再一次跟隨著這悠揚的樂曲吟誦這首詩,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播放古詩新唱)
六、拓展延伸。
1、師:同學們,王昌齡寫的《芙蓉樓送辛漸》其實共有兩首,這節課學的是其中一首,描寫的是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出示詩句“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描寫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我們來讀一讀。(生讀)從“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又再一次道出了詩人的孤寂之情。但不管環境怎樣惡劣,內心怎樣孤寂,始終改變不了詩人的高潔情操,因為他始終做到:“一片冰心在玉壺”。(出示并引生再讀此句)
2、師配樂解說: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因而古人更重離別。士大夫們送行,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寫詩給自己的朋友。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代詩歌常見的主題。你還知道哪些送別詩?
3、結束語:同學們,離別是岸上的踏歌,是碧空下的孤帆,是平明送客后孤獨的楚山。在中國的古典詩歌中,還有很多表達離情別怨的詩歌。比如說王勃的《江亭月夜送別》,王維的《山中相送》等等,大家課后可以去欣賞、品味
板書設計: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 山孤
孤寂
高潔
冰心 玉壺
[作者簡介]
王昌齡(?~約756)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 (727)登進士第,任秘書省校書郎。曾與孟浩然交游,"二人數年同筆硯"(孟浩然《送王昌齡之嶺南》)。開元二十二年,王昌齡又應博學宏詞科登第,授□水(今河南鞏縣東北)縣尉。開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貶謫嶺南,途經襄陽時,孟浩然有詩送他(《送王昌齡之嶺南》)。經湖南岳陽,他有送李白詩《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嶺南北返長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世稱王江寧。在江寧數年,又受謗毀,被貶為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李白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寄予深切的同情與懷念。安史亂起,王昌齡由貶所赴江寧,為濠州刺史閭丘曉所殺。
[注釋]
芙蓉樓: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的西北角。辛漸:王昌齡的朋友。這首詩是王昌齡在芙蓉樓送別辛漸去洛陽時所作。
“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說:昨夜下了一場秋雨,水漲江滿;天亮時送你回洛陽,遠望你將行經的楚地,使我感到孤獨。寒雨:秋雨。連江:滿江。夜入吳:夜晚秋雨入鎮江。鎮江屬吳地,故說“夜入吳”。平明:天剛亮。客:指辛漸。楚山:指辛漸將行經的楚地。
“洛陽”二句的意思是說:如果洛陽的親友向你問起我的情況,你就告訴他們: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壺的冰那樣潔白透明。 平明:清晨。 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山。 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譯詩]昨夜,秋雨綿綿灑向吳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樓送客面對孤獨的楚山。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詢問我的近況,請告訴他們我依然冰心一片,裝在潔白的玉壺中。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置了凄清的氣氛。二句中的“平明”點明送客的時間;“楚山孤”,既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時的心情。三、四句,寫的是自己,仍與送別之意相吻合。因為辛漸是詩人的同鄉,辛漸返鄉,親友一定要問到詩人的情況,所以詩人送別辛漸時特別囑托他:“家鄉的親友如果問到我現在的情況,你就說,我的為人就象那晶瑩剔透的一塊冰,裝在潔白的玉壺之中。”表明自己不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構思新穎,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詩眼,但歷來人們都認為“玉壺”與“冰心”一樣,都指人的品德美好,這不符合實際。“玉壺”具有多義性,它可以指灑壺、月亮、燈、滴漏等。把“玉壺”解釋為酒壺,既是推杯換盞時的諧謔,也極符合王昌齡當時的心態。全詩音調諧美,詩風沉郁,又采用問答形式,別開生面。
【唐詩之《芙蓉樓送辛漸》】相關文章:
唐詩《芙蓉樓送辛漸》08-30
唐詩芙蓉樓送辛漸08-28
《芙蓉樓送辛漸》唐詩鑒賞08-26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唐詩鑒賞10-30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唐詩賞析09-10
芙蓉樓送辛漸11-02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10-26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08-29
《芙蓉樓送辛漸》詩詞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