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平調詞三首唐詩賞析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為大家帶來了清平調詞三首唐詩賞析,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襤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李白詩鑒賞
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一日,玄宗和楊妃在宮中觀牡丹花,因命李白寫新樂章,李白奉詔而作。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將楊妃的衣飾,描摹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著她那豐滿的玉容。想字可以理解成見云而想到衣裳,見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理解為把衣裳想象為云,把容貌想象為花,這樣交互參差,七字之中就給人以花團錦簇之感。接下去春風拂襤露華濃,進一步以露華濃來點染花容,華貴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艷冶,這就使上句更為酣滿,同時也以風露暗喻君王的恩澤,使花容人面倍顯艷麗。繼而,詩人的想象忽又升騰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瑤臺。若非、會向,詩人故作選擇,意實肯定:這樣超絕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見到!玉山、瑤臺、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襯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聯想到白玉般的人兒,又象一朵溫馨的白特丹花。與此同時,詩人又不著痕跡,將楊妃喻為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
第二首,起句一枝紅艷露凝香,既寫色,亦寫香:不但寫天然的美,而且寫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華濃更進一層。云雨巫山枉斷腸以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賦予人性,指出楚王為神女而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那里比得上當前的花容人面!
再算下來,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可算得絕代美人了,可是趙飛燕還是倚仗新妝,哪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楊妃,不施粉黛,便是天然絕色。這一首抑神女和飛燕,以揚楊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題之法。相傳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宮人手托的水晶盤中歌舞,而楊妃則比較豐肥,固有環肥燕瘦之語。
第三首從仙境古人返回到現實。開始二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傾國美人,當然指楊妃,詩到此處才正面點出,并用兩相歡將牡丹和傾國合為一提,帶笑看三字再來一統,使牡丹、楊妃、玄宗三位一體,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引出了第三句的解釋春風無限恨,春風兩字即君王之代詞,這一句,將牡丹美人動人的姿色寫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帶笑,當然無恨,恨都為之消釋了。末句點明玄宗楊妃賞花地點沉香亭北。花在闌外,人倚闌干,多么優雅風流。
創作背景
據晚唐五代人的記載,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或天寶三年(744年)春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不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全唐詩》題注:“天寶中,白供奉翰林。禁中初重木芍藥,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者,移植于興慶池東沈香亭。
會花開,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詔選梨園中弟子尤者,得樂一十六色。李龜年以歌擅一時,手捧檀板,押眾樂前,欲歌之。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遂命龜年持金花牋,宣賜李白,立進《清平調》三章。白承詔,宿酲未解,因援筆賦之。龜年歌之,太真持頗梨七寶杯,酌西涼州蒲萄酒,笑領歌詞,意甚厚。上因調玉笛以倚曲,每曲徧將換,則遲其聲以媚之。太真飲罷,斂繡巾重拜。上自是顧李翰林尤異于(他)學士。”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清平調詞唐詩賞析】相關文章:
《清平調詞三首》李白唐詩鑒賞11-01
王之渙《涼州詞》唐詩賞析08-28
李白《清平調詞三首》古詩賞析09-25
王之渙《出塞(涼州詞)》唐詩賞析08-30
《竹枝詞》唐詩賞析匯總08-13
李白清平調譯文及賞析10-17
李白《清平調》翻譯及賞析10-27
劉禹錫和樂天《春詞》唐詩賞析07-22
李商隱唐詩《漢宮詞》譯文、賞析06-11
李白詩詞《清平調詞三首》的詩意賞析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