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唐詩三百首》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1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高峰。在唐代優秀詩人大批涌現,超過了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成為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唐詩約為四萬八千九百余首。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使浩如煙海的唐詩迸發出最美的光彩。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唐詩呢?
第一,能更好地發揮想象力。詩歌的畫面感很強,讓詩歌飛翔的是想象。比如讀到:“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的時候,我仿佛看到鄉間的小溪邊,長長的柳枝垂到溪面上,溪水清澈見底,一群美麗的白鵝悠閑地游著,仰起脖子,仿佛唱起最動聽的歌。
第二,能更好地感受意境美。每讀一首古詩,我的腦子感覺都在“放電影”,那美麗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銘刻在心中,讓我如癡如醉。當我和爸爸媽媽登臨黃鶴樓的時候,望著滾滾長江,我的腦子里只有一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第三,能更好抒發自己感情。當你看到落日那壯觀景象的時候,不是:“哇,有好多鳥!”而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共一色”,當你看到一池荷花時,不是“哇,好美的花”,而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那么,我是如何學習唐詩的:
第一,因為喜歡所以學習。讀詩能使人心情愉悅,就像懂音樂的人聆聽音樂一樣,能從中獲得快樂。詩歌是一塊精美蛋糕,我們把它送口中,只是為了品嘗它的香甜,不是為了某天向別人炫耀我吃過蛋糕,背誦是為了更好地把那些詩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好地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想象美。
第二,要尋找理解的鑰匙。古詩中的關鍵詞,往往點明了詩的主要內容,表達了詩人的情感,這就是我們理解古詩的金鑰匙。比如杜甫的《春雨》,這首詩就是圍繞關鍵詞“好雨”來寫作的。這場雨好像知道農民的需要,應時而來,大小合適,滋潤萬物,這不是好雨嗎?而且,這場雨夜晚悄無聲息地下,不妨礙人們的勞動和休息,多好呀。抓住了“好雨”,理解起來就非常容易了。
第三,要聯系實際學習。古詩中的很多詩句,如果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起來就非常容易。春天,你會真切感受到“吹面不寒楊柳風”;夏日,走近荷花池邊,眼前的美景,就是“映日荷花別樣紅”最好的注解;秋季,火紅的楓葉,你會覺得“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描寫是多么恰當!冬天,一場大雪過后,眼前不就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嗎?結合實際發揮想象,理解古詩自然輕松自如。
我相信,被古詩滋養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實際上也將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2
還記得幾百年前有一個這樣的朝代,它經濟發達,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昌盛。唐詩就是在這樣的年代被創造出來的,繪盡了盛唐繁華色。
唐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詩歌能夠作為博取功名的工具,也能成為籌光交錯的閑談之語。
且聽風雨幾許,看一半往事入斜陽。手不釋卷,幾盞昏燈,幾杯薄酒,一彎明月,一曲歌,一枝柳都被唐詩勾勒的美的醉人,遠不止這些,那清夜無塵,月色如銀的夜里,吟唱著詩文的詩人更是這部書的主角。
《長安古意》里大街小巷的繁忙,帝都的壯麗輝煌,市井倡家的輕歌曼舞,其繁華濃艷的景象被渲染到了極致。而這背后對豪門貴族驕奢淫逸的諷刺,對當時社會腐敗、墮落,黑暗的刻畫。也難怪如聞一多先生所說:“這不是一場美麗的熱鬧,但這癲狂中有戰栗,墮落中有靈性。”得后世知己如此,想必千年前的盧照鄰也不負寫下此篇的心意吧。
唐詩里不得不提的李白,也給了我們極大的震撼。從小時候就開始背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如今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還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的浪漫,他的放蕩不羈全部都揮灑在這盛唐的詩篇中。他永遠活得像個孩子,永遠的舉酒暢飲,而后“誘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還有王右丞,王維。被人熟知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還有別忘了“渭城朝雨絕塵”中送別的他;唱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只。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他;“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他。王維登得朝廷,下得塵世。可謂“廟堂有夢,江湖有酒。”我穿越千年愿與其共飲月色,賞木未芙蓉花。
晚唐不復繁榮鼎盛,潘鎮割據,戰亂四起,昏君當政。唐朝似乎一夜之間便損了容顏,凋了花瓣,徒留滿腔悲憤與無奈給杜甫。杜甫一生沉痛于山河破碎中。不管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還是“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的憤恨與同情,亦或是“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欣喜,都與國之沉浮相關。他這一生,看過繁華,遇過落魄,唯一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的國,他的家。
唐朝啊,依照浮生夢,少不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孟郊,少不了“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李商隱。他們的名字一一在我眼前浮現,他們的一生或平凡,或坎坷,或榮華,或潦倒,但這都不礙于他們的才華橫溢。
溫酒一杯淺唱,美夢一場隔世。我恍若看到那初唐的清新,而后便是中唐的繁盛,再就是令人悲涼的晚唐。那個朝代,男兒風流倜儻,女子恣意嬌美,不管是胸懷大志還是紙醉金迷,都陶醉其中。再回長安酒意里,唯愿夢不醒,再讀大唐夢。唐詩三百首,歌盡天下繁華夢。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3
說來慚愧,《唐詩三百首》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讀,盡管其中不少的作品,早早通過各種途徑看過、念過、背誦過。小時候留下的記憶,真是抹也抹不掉,《長恨歌》《琵琶行》,唐詩里算是大制作了,現在居然還能隨口背誦出好幾段。
讀杜甫,你會憐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字字傷心,吞聲一哭;更會尊敬,“三吏三別”,針尖麥芒,刺貪刺虐。而李白,你想跟他做朋友,別的不說,就那一句“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坦坦蕩蕩,不一口悶還等什么。即便成不了朋友,在一側聽他吹吹牛逼也好,那些“千金散盡”的故事,那些“蜀道之難”的故事。
小時候看過一部動畫片,名字忘了,講的就是唐詩故事,由此認得不少名字,念得幾首詩。印象最深的卻是主題曲中的一句:“唐朝三百年,詩傳五萬篇。”也是詩歌的句子。如今翻著這本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詩歌選本《唐詩三百年》,這句詩又在耳畔回響,權且停下來品了品,似乎明白了什么。這句詩,當然陳述了一個客觀事實,但“三百”與“五萬”一比,著實顯得唐詩氣象萬千,壓過產生它的大唐,這才只是“傳”下的,十之一二而已!套用張愛玲的一句名言,這大唐的興衰存亡,似乎只為了成就一場詩歌的盛宴。文學的不朽,在此存焉。
中學時常常在QQ空間里寫點日志,時不時換個QQ簽名,無非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中二得很,記得用的第一個QQ名是“司馬青衫”,用的當然是《琵琶行》里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也不知哪來的善感多愁,過了倆月就換了別的。后來的一句QQ簽名倒是一直沿用至今,“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而且越來越喜歡。這句子中透露出的達觀、閑散和處變不驚的態度,讀之令人神旺。
大學教古典文學的老師,是杜甫的研究者,也是崇拜者,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叫蕭蕭,兒子叫滾滾。不消說,用的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梗,老師對杜甫的愛,真是無疑了。那會兒迷戀海外漢學研究,有一次讀到宇文所安解讀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簡直如鴻蒙初辟般豁然開朗,那種回環往復的詩意和況味完全籠罩了我。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讀一讀宇文所安的這部小書:《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
唐詩是漢語美學的巔峰,沒有任何一種其他的漢字組織形式,能夠如唐詩般將漢語的特點、美感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讀唐詩,只能再一次確信,詩歌是不可能被翻譯的。方塊字和字母字,簡直就是死對頭,玩不到一塊兒去。“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怎么翻譯?“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怎么翻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怎么翻譯?根本不成,獨屬于漢語的節奏,音調的變化,遣詞的巧思,思維的方式,更不用說,后面還跟著龐大的中國文化傳統。
與唐詩的故事,還在繼續。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4
選了很多關于唐詩的作品,出于種種的.原因,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這部作品,也就是《唐詩三百首》。
在我們國家,我想應該沒幾個人不知道它,也就是說它已經成了一部家喻戶曉的作品。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
在唐代三百余年的歷史中,涌現了許許多多的著名詩人,比如我們從小學時就比較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還有著名的邊塞詩人王維等。
當然此外也有很多相對不出名的詩人,就是所有的這些詩人,使得我們歷史上的唐朝成為詩的鼎盛時期,也有了今天人人稱道的唐詩。
從小我們就知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在一進入校園就接觸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杜甫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等,相信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以前的我還以為《唐詩三百首》真的只有三百首,其實并非如此。
《唐詩三百首》一書的命名,是沿襲“詩三百”的說法,有著要繼承《詩經》傳統的含義。
它一共分為8卷,入選詩篇按詩體分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六類,樂府詩附于個體之后。
說三百首,其實只是個概數,實際上書中一共收錄了310篇詩作,原本是為了兒童開蒙而選編的一個“家塾課本”,因為針對的對象是理解能力較弱的少兒,因此該書借鑒了《千家詩》易于背誦的特點,因此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能理解。
我想這也是它能在人群中廣泛傳播的原因之一。
在我看來,唐詩之所以魅力經久不衰,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除了它具有的簡單易懂的特點以外,還與它向人們展示出來的那個極其繁榮昌盛的社會背景,它自身語言也意蘊無窮,有時還會使人充滿希望與力量等原因有關。
唐代經濟繁榮,政治昌明,外交發達,這些都為唐詩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唐朝的統治者們酷愛詩歌,也常鼓勵別人進行創作。
詩歌在唐代的科舉考試中尤為重要,那時實行了以詩取士的政策,這樣一來就使詩歌和功名利祿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詩歌寫得好壞關系著一個人的政治前途,因此,它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重視。
另外,我覺得在讀唐詩的過程中會得到一種力量,會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一種超然的釋放。
每讀一次,都是心靈的一次沉淀。
當我們受到挫折時,想想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豁達與堅持,想想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喜悅和幸福,就會從失望甚至是絕望中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從而更加堅定我們的信念!總之,我認為多讀詩不僅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還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內在氣質。
總而言之,閱讀唐詩真的是很有必要的,而《唐詩三百首》又是其中較為精華的部分,因此,沒讀過的人們趕緊拋開一切雜念,潛心閱讀吧!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5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詩集,在我們小的時候老師都要求背過,尤其是白居易和李白,杜甫的詩詞更是讓人們回味無窮,這一作為中華傳統優秀經典文學作品,有這豐富而悠久的歷史,我讀后有感而發,想要分享一下讀后之感。
在唐朝近三百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金時代,云蒸霞蔚,名家輩出,在唐代詩歌最多可以達到5萬余首,但是由于年代久遠導致許多文學作品大量丟失,最后保留下來的唐詩不過300余首,《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1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這311首作品中代表作家主要以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等文學大家為主,如果我們談到李白,這位人人皆知的偉大詩人,仙道,意氣凌然,尤其在讀了他寫的詩后,更是有一種蒼穹豪邁之感,他的詩作格主要是浪漫主義,清新脫俗,大氣豪邁為主,這與他的歷史背景有這很重要的關系,比如“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種體現作者豪邁之情,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不舍留念之感,總之對于愛好旅游,喜歡當官來完成自己一生所愿,卻只能在后期顛沛流離的李白來說,她的文學情感詩復雜的,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這很重要的關系,談到李白就不得不提到杜甫,與李白合稱為大李杜,杜甫這一生更是悲慘,仕途不得志,在后期的安史之亂中也備受折磨,所以說杜甫它是一位現實主義詩人,最后在饑寒交迫中顛沛流離,病死餓死,下場比較悲慘,比如像杜甫的春望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思鄉和憂國之感,也有“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傷感與哀嘆之情。也有“何時眼前突先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可憐天下和他一樣的世人也能住上好的屋子,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辭,他的一生寫滿了悲傷,但卻一直憂國憂,和岳陽樓記中表達的情感有些許相似,最后再來說說白居易,他給我的感覺是寫的大部分詩可以對當時的社會進行一定的批判,就比如觀刈中看到一位老婦人抱這孩子在田中撿穗吃,而自己不需要勞累就可以獲得糧,令他自己感到慚愧,并且對當時的社會制度人勞動不過所交的稅,可他也是位為人著想的偉大詩人,并且他的詩作很通俗易懂,也給人看,也容易和百姓形成共鳴。
唐代的詩人有很多,但是以上三人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詩人之所以寫詩,其一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多為一些抑郁不得志的情感,其二為了替天下百姓表達生活困苦,對朝廷制度的不滿,唐詩三百首中正是表達的這些情感正如以上舉例,其實不僅僅是唐詩,任何朝代的詩歌都可以表達出這些情感,我們應該去閱讀這些傳統經典文學去體會去感受古代人的情感以前人之鑒不斷完善自己。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