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精彩語句賞析及寫景藝術
導語:《滕王閣序》的寫景頗有特色,作者精心構畫,苦苦經營,運用靈活多變的手法描寫山水,體現了一定的美學特征。
《滕王閣序》精彩語句賞析
1.“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賞析:作者善用靈活多變的筆法描寫山容水態,表現樓臺的壯觀,從而把讀者帶入身臨其境的審美境地。“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寫出了色彩變化之美。這兩句不囿于靜止的畫面色彩,而著力表現山光山色的色彩變幻:寒潭之水因積水退盡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巒因暮靄籠罩而呈紫色。上句設色淡雅,下句設色濃重,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
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賞析:這一句素稱千古絕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好圖。這兩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如“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這是王勃駢文的一大特點。
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賞析: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義的警語。古往今來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總能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當中也不消沉放棄。東漢馬援云:“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而王勃此時正懷才不遇,但仍有這般情懷,確實難能可貴。
寫景藝術
《滕王閣序》的寫景以或濃或淡、或俯或仰、時遠時近、有聲有色的畫面,把秋日風光描繪得神采飛揚,令人擊節嘆賞,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聯,動靜相映,意境渾融,成為千古傳誦的寫景名句。
作為有幸“路出名區”的`“一介書生”,面對著“襟三江而帶五湖”的壯闊天地,怎能不使他暫且排遣心中的憂傷,去領略祖國的無限風光。
首先,作者沒有立足同一個地點,而是在變換中寫景。作者從接近閣時的所見寫起,“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翔丹,下臨無地。”一上一下,皆有一種視覺上的無邊無際,極言滕王閣之高;“聳翠,翔丹”,極言其色彩之艷;“上出,下臨”,大狀其建筑線條變化之奇。然后,作者抓住的是登閣遠望所見來寫更廣闊的天地美景。“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此句承“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句,但觀賞角度不同,前者自外向內看,此處自內向外看。自外向內看,看到的是借景;自內向外看,看到的是擴景。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寫景名句:上句寫動,霞、鶩“齊飛”;下句寫靜,水、天“一色”。一動一靜,以動襯靜。上句側重于目隨景而動,突出景物神態;下句側重于心因景而靜,突出景物色彩。落霞如同神話中的飛天,騰空而起,與孤鶩比翼雙飛;秋水也給長天頻送秋波,艷羨其亮麗,兩情相悅,水天一色,融為一體,構成一幅色彩明麗的美妙圖畫。
其次,作者善用靈活多變的筆法描寫山容水態,表現樓臺的壯觀,從而把讀者帶入身臨其境的審美境地。文章不惜筆墨,濃墨重彩,極寫景物的色彩變化。如“紫電清霜”中的“紫電”,“飛閣流丹”中的“流丹”,“層巒聳翠”中的“聳翠”,“青雀黃龍之軸”中的“青雀”“黃龍”無不色彩繽紛,搖曳生輝。“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寫出了色彩變化之美。這兩句不囿于靜止的畫面色彩,而著力表現山光山色的色彩變幻:寒潭之水因積水退盡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巒因暮靄籠罩而呈紫色。上句設色淡雅,下句設色濃重,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漁舟唱晚”四句,作者借聽覺聯想,用虛實結合手法傳達遠方的景觀,使讀者開闊眼界,視通萬里,極盡鋪敘寫景之能事。
另外,技法運用也呈現多樣化。有的是工筆細描,反復勾勒,如滕王閣的建筑;有的是水墨烘染,信筆點綴,如閣外自然景觀。凡此種種,都能意到筆隨,自成佳趣。色彩運用也極為豐富,有的重彩疊金,濃麗耀眼,如“層巒聳翠”“飛閣翔丹”“瞧園綠竹”“鄴水朱華”;有的靠自然本色,或與外部色彩相輝映,如第二段關于秋景的描繪;有的則在事物變化的瞬間捕捉色彩的變化,富有動感,如“雄州霧列,俊采星馳”“云銷雨霽,彩徹區明”。
總之,《滕王閣序》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何等壯美而迷人的秋色圖,有目之所見,也有耳之所聞;有靜態敘寫,也有動態描摹,雖著墨不多,但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一氣呵成,使人讀完后猶如身臨江南水鄉,難怪韓愈情不自禁地稱贊說:“江南多臨觀之類,而滕王閣獨為第一。”
詩詞賞析/《滕王閣序》
初讀《滕王閣序》者,多會被其飛揚恣肆的辭采所折服.作為駢文典范,王勃此文氣勢恢弘自然,意境開闊,辭采更是絢麗工整而少堆砌矯飾。而《唐摭言》等諸史籍對王勃寫序時當場立就,年齡幼小等種種渲染,更在此文背景上騰云起霧,讓人讀文章時不免多了一份唏噓之慨。勃文多佳句,字里行間才情灑落,其中“落霞,秋水”句,更是博得千古喝彩聲。
然而細品此文,則覺浮華背后,凄涼難掩。細按歷代駢文宏于此篇者數矣。信然勃文辭藻華麗,但即使是膾炙人口的“落霞”二句,也不過脫胎于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庾信《馬射賦》)。因此可見文字如何鋪排只是表面之象,真正觸動千載讀者的則是文字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在主體與客體之間勾勒著模糊的相似圖景。勃文好處,亦不在舞臺繁華之景,而在燈火闌珊之時。
王勃少年天才,新舊唐書皆言其六歲即解屬文,新唐書更是頗令人生疑的記載勃九歲作《指瑕》以擿顏師古所注《漢書》之失。少年王勃已經以才高名天下,卻又在志得意滿之時急轉直下,關于他人生的這一錯落,新舊唐書有一段相差無多的記載。
從這兩段文字中可以了解到兩個重要信息,一為勃年未及冠就已經名動朝野,并且被朝廷授予官職,可謂少年得志;二為王勃的人生轉折在為沛王門客時因一篇戲噱之文而起,而此時王勃依然年輕,可謂少年失意。少年得志與轉瞬失意,這過于巨大的命運張力對一顆年輕的心靈來說過于殘酷了,果然他之后未能走出陰影,殺官奴,遠走交趾省親,一個天才的生命迅速耗盡能量,在慘淡的近乎荒謬的落水悲劇中收場。
【《滕王閣序》精彩語句賞析及寫景藝術】相關文章:
《滕王閣序》精彩語句賞析11-30
《滕王閣序》寫景藝術03-20
滕王閣序藝術特色賞析07-09
《滕王閣序》精彩語句賞析與寫作結構03-25
《滕王閣序》原文及賞析12-16
滕王閣序翻譯及賞析12-14
滕王閣序全文及賞析10-23
滕王閣序原文及賞析10-05
《滕王閣序》翻譯及賞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