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的古詩《元日》帶拼音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古詩元日王安石拼音版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靜夜思古詩的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yuán rì
元 日
wáng ān shí
王 安 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爆 竹 聲 中 一 歲 除,春 風 送 暖 入 屠 蘇。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ìu fú
千 門 萬 戶 曈 曈 日,總 把 新 桃 換 舊 符。
注釋
⑴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
⑵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歲除:一年已盡。除,逝去。
⑶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⑷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
譯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春風把暖洋洋的暖氣送入屠蘇酒,天剛亮時,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桃符,換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王安石簡介:
1021年,王安石出生在臨川的軍guan家庭,自幼天資聰明,喜好讀書,有著過目不忘,下筆片刻即可成文的能力。王安石幼時經常因父親工作變動,而云游四海。1037年,王安石在京城與曾鞏相識,向歐陽修引薦了王安石。公元1042年,王安石考中了進士,出任為淮南節度判官。
當任期滿時,王安石拒絕了進入館閣的機會,到鄞縣擔任知縣。在任上,王安石勵精圖治,興修水利,置辦學院,政績頗佳。1051年,王安石拒絕了越級升官的機會,后被歐陽修舉薦為諫官,也被王安石推辭。1058年,王安石寫了一份主張變法的內容,遞交給了宋仁宗。
當時宋仁宗并沒有采納,直到1070年,王安石擔任了宰相,才正式開始了變法運動。可惜,變法運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反對。改革派與保守派兩方,為了自己的利益,圍繞變法展開了激烈的爭辯。1074年,王安石被罷相,主持的變法運動正式結束。
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登基。王安石因變法失敗,遭到了保守派打壓,多年來的政治訴求得不到實施,在生活中郁郁不得志。1086年,時年66歲的王安石病逝,被追贈為太傅,謚號為文。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準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
不少論詩者注意到,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義,王安石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這首詩,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這首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古詩元日王安石拼音版】相關文章:
王安石的古詩《元日》帶拼音版09-05
元日 王安石拼音08-13
元日古詩王安石05-31
元日王安石古詩01-20
古詩元日王安石07-09
《元日》王安石古詩07-01
元日王安石古詩10-15
古詩《梅花》王安石帶拼音版08-14
王安石《元日》古詩賞析06-02
元日王安石古詩賞析06-01